第三集 皇帝讲官8-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 文华殿暖阁
[朱由校正喝着茶,方从哲走进暖阁。
方从哲 启奏万岁,有人上本参熊廷弼。
朱由校 熊廷弼是谁?
方从哲 熊廷弼是辽东经略,带兵抵御后金努尔哈赤的。
朱由校 熊廷弼怎么了,谁参他?
方从哲 一个是辽东巡按姚宗文,刚从辽阳回来,上本说熊廷弼在辽东丢了蒲河隐瞒不报,说他放弃地花岭,王大人屯等几十个屯堡让后金军抢掠,还说他“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亲附,刑威有时穷,工作无时止”等等。还有一个御史叫冯三元,也上疏说熊廷弼是无谋者八,欺君者三,不罢熊廷弼,辽东必不保。
朱由校 那就免了熊廷弼吧。兵部是什么意思?
方从哲 兵部的意思是让袁应泰去代替熊廷弼。
朱由校 袁应泰是怎么个人,他行吗?
方从哲 袁应泰是陕西凤翔人,进士出身,曾任临漳知县,在当知县期间,带领百姓治水,灌溉数万顷良田。很受百姓拥戴。后来先后调工部、兵部、山东、河南等处任职,都干得不错。去年到关内永平任按察使,为熊廷弼保证后勤供应,干得也很好。
朱由校 就是他吧。让吏部和兵部去办。
方从哲 臣领旨。
9 赫图阿拉议事厅
[努尔哈赤正在与军师范文程议论军情。
努尔哈赤 熊廷弼在辽阳不是挺稳当吗,明国为什么要撤他?
范文程 据奴才所知,熊廷弼在京城当御史的时候,有两个朋友,一个叫刘国缙,是辽东人。还有一个是刘国缙的学生,叫姚宗文。三个人都是御史,三个人都看不惯东林党人,所以很合得来。前些年姚宗文的父亲死了,他回家丁忧,回京后没了差事,到处托门子还是没得官坐。这时熊廷弼正得信任,姚宗文就写信给熊廷弼,请熊廷弼帮助向上头说说话。大概是熊廷弼没帮忙或是没帮上忙,从此姚宗文对他怀恨在心。去年姚宗文终于复了官,在吏科当给事中,奉命到辽东阅视,在辽东遇到他的老师刘国缙。刘国缙当时是兵部主事,在熊廷弼帐前赞划军务。这刘国缙在辽东曾经招募辽人当兵,招了一万多人,后来多数溃散。可能是熊廷弼把实情报告了皇上,京城有人向刘国缙透了风,刘国缙也恨上了熊廷弼。姚宗文一到辽东,三个老朋友又到了一块儿,这可不是当初在京当御史的时候了。三个人一论事儿就拧麻绳。熊廷弼说刘国缙姚宗文故意与经略作对,刘国缙、姚宗文说熊廷弼是官大了忘朋友。去年**月份,姚宗文结束了阅视到京城,联合了京城一些相好的官员,一起写折子弹劾熊廷弼,说他丢了蒲河隐瞒不报,说他放弃地花岭,王大人屯等几十个屯堡让我军抢掠,还说他“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亲附,刑威有时穷,工作无时止”等等。有个御史叫冯三元的,上疏说熊廷弼是无谋者八,欺君者三,不罢熊廷弼,辽东必不保。小皇上一听,也不问真假,就把熊廷弼给撤了。

努尔哈赤 (哈哈大笑)罢了熊廷弼,去了咱一块心病,咱该给姚宗文,还有那个叫冯三元的记功才是啊!
范文程 (也陪着笑)功是当记。只是姚宗文等乃无耻小人,还望汗王三思。
努尔哈赤 (又笑)那就先记功,后斩首。范先生以为如何?
范文程 (恭维地)汗王英明!
努尔哈赤 (收敛笑容)那个新上任的经略袁应泰,不知比熊廷弼怎么样?
范文程 据奴才所知,袁应泰远不如熊廷弼。
努尔哈赤 果真?
范文程 那袁应泰倒是个好官。他是陕西凤翔人,进士出身,曾任临漳知县,在当知县期间,带领百姓治水,灌溉数万顷良田。很受百姓拥戴。后来先后调工部、兵部、山东、河南等处任职,都干得不错。去年到关内永平任按察使,为熊廷弼保证后勤供应,熊廷弼非常满意。听说当了辽东经略之后,杀白马祭神,发誓要以身事辽,说要“病医于斯,死葬于斯。如以罪蒙谴,亦愿编为士伍以杀敌,不敢入山海关一步”。
努尔哈赤 (眉头皱起来)袁应泰怕不好对付。
范文程 请汗王勿忧,袁应泰虽然为政干练,却从未带过兵,不懂军事。他不像熊廷弼以严治军,而是靠宽厚感化。汗王请想,不严岂能**好兵。袁应泰乃是宋襄公之仁,妇人之慈,书生之见。因此奴才以为袁应泰不足虑也。
努尔哈赤 (眉头展开,笑着)照先生所说,这猴崽子是不如熊瞎子了!
范文程 汗王明断!让袁应泰带兵打仗,真是糟践了一个好官儿啊!
努尔哈赤 明国糟践他,咱不糟践他,等咱们打下辽阳,收降袁应泰,还让他管辽阳,岂不是好?
范文程 (又起身恭维)汗王宽仁大度,奴才佩服。
努尔哈赤 (严肃起来)据范先生分析,这沈阳、辽阳可以打了?
范文程 (亦正色)依奴才看来,打,辽沈必克,请汗王圣断。
努尔哈赤 (又突然哈哈笑起来)好,那就打。不过,咱先不打辽沈。
范文程 (不解地看着努尔哈赤)汗王,去打哪儿?
努尔哈赤 (捋着花白的山羊胡须,用狡黠的目光看着范文程)到时候我再告诉你。咱先把大营移到萨尔浒,那儿比赫图阿拉离沈阳近得多,你看如何?
范文程 (立表赞同)好!萨尔浒是咱大金国的吉祥之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