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 弹劾魏阉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涿州娘娘庙
[娘娘庙本名为泰山神庙,供奉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因是女神,老百姓便都称之为娘娘庙。自嘉靖年以来,香火一直旺盛,现有男女道士近百人。道长号西昆真人。魏忠贤要来进香的谕旨早已传到,道观内外已被打扫得纤尘不染。庙门之外数里,沿途两侧站满军卒,一般香客驱赶净尽。涿州当地军政官吏迎出十里之外,西昆真人等庙中道士们都在庙门外迎候。
[庙前悬着一座巨大的幡幢,这座幡幢工笔正楷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幡幢的流苏红穗,全用珍珠缀成,显得十分豪华。
[魏忠贤头戴九梁朝冠,身穿大红蟒衣,在众内官搀扶下下辇。
魏忠贤:哟嗬,这一座幡幢倒是好气派!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啊?
李朝钦:禀报老祖爷,是五千言的道德经。
魏忠贤:嗯。功夫不浅,好字,不知道谁写的。
李朝钦:回头我问问。
西昆:贫道西昆真人拜见魏公公!
魏忠贤:起来吧。
[魏忠贤在西昆真人的引导下步入庙门。先在前厅饮茶小憩,一一接见早就等待的当地进谒的官员。
众官员:拜见魏公公!
魏忠贤:请起,请起,咱家叨扰了。
众官员:谢魏公公!
西昆:已经准备妥当了,就请公公上香。
魏忠贤;走着。
[此时,李朝钦等随行宦官们把从宫中带来的上百种御供物品备齐,摆放到正殿的神案上。尔后,由西昆真人陪同,魏忠贤率李朝钦毕恭毕敬地进入正殿,拈香点香一柱柱**香炉,然后跪拜在碧霞元君神像面前。李朝钦将预先写好的献赞之辞朗诵一遍。西昆真人击磬作答,进香仪式即告结束。
[西昆真人引导魏忠贤进入云房下榻,自然已是收拾得素雅清洁,又传庙中道士们前来拜见。
众道士:参见魏公公!
魏忠贤;(摆摆手)起来吧。
[利用这个机会,魏忠贤对庙中道士们一一打量,寻找当年那个为他偷食吃的小道士奉云。直到全庙男女道士都过了一遍,竟没有发现一个长相像奉云的。魏忠贤未免失望,只得向西昆打听。
魏忠贤:道长在庙有多少年了?
西昆:贫道自幼即在本庙修行,于今有五十多年了。
魏忠贤;三十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奉云的道童在此修行,算来已过去三十大几年,奉云当年只有十四五岁,今年该有近五十来岁了。道长知道他吗?
西昆:奉云是贫道的徒弟的徒弟,公公莫非认得他?
魏忠贤:不瞒道长,奉云对咱家有恩,我要报答他。
[西昆一见到魏忠贤,就觉得面熟得很,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今听魏忠贤打听奉云,猛然悟起如今这位威风八面的魏公公就是当年在庙里混饭吃的乞丐。西昆不好说破,只俯首回答。
西昆:公公涌泉报滴水,让贫道感动。只是奉云福薄,已于十年前登仙去了。贫道念其朴实勤谨,不忍远葬,就埋在庙后园内。
魏忠贤:(吃了一惊,叹一口气,又问)奉云可还有亲人么?
西昆:听说老母和哥哥都还在,就在涿州城住,日子过得挺艰难。
魏忠贤:我给道长留下两千两银子,一千两为奉云再造坟墓,请人看管祭扫,另一千两请代我送给奉云的老娘和哥哥,让他们买房子置地也行,开店做买卖也行,一千银子足够他们过好日子了。这两件事都请道长给办好。
西昆:(大吃一惊,他不知道奉云对魏忠贤有多大恩情,竟换来这样的厚报。连忙跪在地上,替死去的奉云和奉云的母兄谢恩)贫道代奉云和他的老母兄长感谢公公的大恩!
魏忠贤:你先甭谢,对咱家恩情最厚的还不是奉云,而是碧霞元君娘娘,没有娘娘的怜悯保佑,就没有咱家今天。我捐一万两银子,你给我把这座娘娘庙重新翻盖,哪儿该添置,哪儿该改建都由着你,只是不许挪用贪占。还有,我再捐一万两银子,专门用来重塑娘娘宝像,铜铸也行,包金也行,你得把钱都花在这上头。这两万银子,你要把这座娘娘庙改建得金碧辉煌。我以后年年都来,要是谁敢偷工减料,让我知道了,我扒了他的皮!

[西昆做梦也没有想到,魏公公进香,就如同从天下掉银子一般,两万两,这是多大的数目?就这么轻易地到手了。西昆兴奋异常,又跪下叩头。
西昆:谢公公,碧霞元君娘娘为公公祈福!
魏忠贤:好了,就烦真人陪着,咱家要到处转转。
西昆:是,公公请。
[魏忠贤由西昆和李朝钦陪着,在庙内各处闲步,算作是旧地重游。往日痕迹已经多不见了,只是房舍虽然老旧了许多,却保持着原来的大体格局。魏忠贤抚今追昔,自然不少感慨。
西昆:(小心翼翼地问)敢问公公,涿州城内,公公还有别的故人么?
魏忠贤:(一愣神,寻思片刻,摇了摇头)想不起来。
西昆:果然是个冒认的,我回告他不记得就是了。
李朝钦:(有些好奇,便问了一句)是个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西昆:公公刚进庙的时候,不见庙前悬着一座巨大的幡幢,这座幡幢工笔正楷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这还不算珍奇,最珍奇的是,幡幢的流苏红穗,全用珍珠缀成,少说也得值一千两银子。这座幡幢为蔽庙增色多多。奇怪的是,送献幡幢的人声言自己是公公的故交,这座幡幢是替公公献本庙的。没想到竟是个冒认的。贫道却是想不明白,他花那么多银子,图了个甚么呢?
魏忠贤:(也觉得奇怪,便问)这人叫个什么?
西昆:此人在涿州倒是个有名气的,姓冯,名铨,字振鹭,中过进士哪!如今倒是在家歇着,听说是犯过什么事。
魏忠贤:(一听冯铨的名字,噗哧一声笑了)是他呀!(对李朝钦)我当是谁呢?是小冯翰林,闹了半天冯铨是涿州人哪,这我倒真是忘记了。难得他还记得咱家,还花那么多钱为咱献幡幢。
李朝钦:(一听也笑了)我真该死,也忘了个干净。要是冯翰林,倒也算得上个故交。
西昆:冯铨没有骗人哪!公公果然认识他?
李朝钦:道长应该知道,冯家在涿州本来就是名门望族,冯铨和他的父亲冯盛明都是进士出身,冯铨在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封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岁。加上他生得面白如玉,细眉大眼,美如少妇,与当科状元周延儒并称为风流才子,一时间朝廷上下传为佳话。这位美少年中进士封翰林的消息传入内宫,连我们这些内臣都觉得好奇,便争相邀请进皇城内饮宴游冶,都叫他小冯翰林。这段时间,小冯翰林几乎游遍了皇宫内院,魏公公、王公公,都亲切地叫他小冯儿。
魏忠贤:后来,小冯儿被任命到辽东作监军,他父亲冯盛明当时任辽东布政使。天启二年辽阳陷落的时候,父子二人抱头鼠窜,大失臣节,被言官弹劾,皇上就把他们父子的官都给免了。
西昆:原来是这样。这父子二人回家之后,又买地又盖房,如今更加豪富了。这次听说魏公公来涿州进香,便不惜重金连夜赶制珍珠幡幢一副,亲笔书五千言道德经,以公公的名义奉献给敝庙,提前悬挂在庙门前面。请公公恕贫道多嘴,冯铨既然真是故交,何不见他一面,显得公公不忘旧人?
李朝钦:公公就见见小冯翰林吧,连小人都怪想他的。再者说,小人记得公公对我说过,公公进宫之前在老家的妻子也是姓冯,而且是从涿州迁到肃宁去的,说不定还沾点亲哪,一笔写不出两个冯字不是!
魏忠贤:(瞪了李朝钦一眼,西昆道人)见见也行,今儿晚了,明天上午让他来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