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拍卖大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宴上林政得罪了三位御史,也就得罪了都察院,不少大臣都替林政捏了一把汗,御史是干吗的?御史就是监督百官的,有事没事给你奏上一本,够你寻思半年的。自从林政用计诛了刘瑾,这都察院的御史们就越发嚣张了,朝中要臣们除了几位阁老,哪个没被他们弹劾过,所以年宴上林政特意与他们为难,不光为了嫣然,也为大伙出了口恶气。所以,很多朝臣,包括皇帝,见林政戏耍御史都暗地里叫好。林政得罪御史,他个人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
正月初六,门市开张,会英楼也不例外,这天晚上,会英楼又是人山人海,不为别的,是因为这儿今天要举行拍卖大会。什么叫拍卖,明朝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说有一些稀世珍宝要在这展示并出卖,所以大伙都来凑个热闹。今天到会的除了一些商贾臣富,便是朝廷重臣,就连下德皇帝也化名龙公子参与进来。
这次拍卖会可是林政与唐寅精心策划的,主要是为了将那些从刘瑾私宅和元顺帝密室中取得的宝藏换成现银。当然,这些东西不能一下子拍卖,要一点点来,而且不能说是林政的,而要说成是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卖家的,这样才不会让人怀疑。
拍卖会第一项内容是唐寅公布拍卖会规则,一是不准打听货主姓名,二是出价就不能反悔,三是叫价三遍无人应价便算成交,四是一律以现银交易,交易单位为两,不得挂账。
公布完了规则,展示五件藏品,分别是汉代玉碗、西汉时猛虎食牛青铜器、唐寅的《王蜀宫妓图》、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除了唐寅的画,其它全是古物,尤其是那《清明上河图》更是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不少人都在暗自揣摩自己能出多少钱将之收纳。
此次拍卖会是演出与拍卖交替进行的,在欣赏完七位倭女的扇舞之后,拍卖正式拉来序幕,第一件拍卖品是汉代玉碗,由松林轩的老掌柜海为山海先生亲自对宝物进行了鉴别和介绍,然后大家出价。
怕大家不习惯这种交易方法,林政特意安排了几个枪手,见众人皆不出价,一个枪手大声道:“五十两银子。”众人听了哄得一声议论起来,五十两买一个汉代瓷器太便宜了,有道是黄金有价瓷器无价,于是众人也学着样子大声喊起价来,最后有一商贾以三百两中标,到手后还直喊“便宜,便宜。”
其实,这些宝贝的价格林政早就咨询过海先生,如果低于海先生的估价,枪手是不会让他拿走的。这个玉碗虽是汉代物件,但并非名窑精品,乃是民间所制,市场价也就二百两左右,不过这位老兄也不算赔,因为宝物还能升值呢。
又听牡丹说了一段笑话,西汉猛虎食牛青铜器又被礼部一个郎中以五百两买下。前两件古物争夺并不激烈,当轮到第三件唐寅的《王蜀宫妓图》时,连唐寅自己都没想到竟引起了一轮不小的争夺战。
《王蜀宫妓图》以三百两开拍,十几个人一口气便叫过了五百两,又叫了一圈价,剩下六个人,价却升到了七百六十两,当超过一千两时,只剩下两人,一个是大明安顺车马行总老板安守业,一个是吏部给事中黄应贤。黄应贤道:“安老哥就莫再与我争了,唐寅的画是在下的岳父大人之最爱,下个月他老人家过生日,您就成全我这份孝心吧。”

安守业道:“那哪成呀,这是我们李掌柜的二女儿曼妮必得之物,没它,曼妮怎能嫁给我做第八房小妾。”
二人争执不下,众人还不断起哄,一个劲怂恿二人出价,唐寅小锤儿一敲,大声道:“黄大人出价一千两,谁还出价,无人叫价,我要拍板了。”
安守业急道:“唐先生莫急,能否打个商量,麻烦您再画一幅《王蜀宫妓图》,我们两一人一件,省得大家起争执,伤了和气。”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唐寅拿不这主意,向林政这边望来,林政心里好笑,但规矩是不能破的,否则唐寅的画以后可就不值钱了,于是轻轻摇了摇头。
唐寅得到命令笑道:“安老板,这作画的事你不懂,不是说画就能画出来的,一是要有好的心境,二是要有灵感,这《王蜀宫妓图》恐怕我再也画不出这么精彩的了,再说画要是多了便不值钱了,我要是画它一千幅,那还不得一两银子一幅。”
安守业一见没了指望,一咬牙道:“我出价一千零十两。”
话音还没落,黄应贤笑道:“安老板使个大劲,才加十两,我出一千一百两。”这官吏与商人对钱的认识是不同的,商人的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而官吏则是到月开饷,或是另有更容易的途径,所以官吏比商人更大方。
安守业用毛巾擦了擦汗,道:“老安我认输了,不于你争了。”众人皆叫惋惜。
唐寅小锤一敲,拍卖成交,正德皇帝笑着对林政道:“你知那黄应贤岳父是谁?”林政摇头,正德道:“他岳父就是建昌侯张延龄。”
这建昌侯张延龄,林政是知道的,他是张太后的弟弟,颇有才学,好书画,可惜没用在正地方,因此,正德皇帝对他这个舅舅并不当意。
接下来,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几经波折,被人以2500两购得,最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才真正将拍卖会推向**。
《清明上河图》直接起价就是五千两,可叫价的却有三十几人,朝臣中的杨廷和还有首辅要东阳都参与了其中,不一会就涨到八千两,不过林政知道,凭这两人的实力即使买下来,也是打肿脸充胖子,因为他们根本没那个实力。
真正有实力的还是富商,北京最大的裕丰里绸缎庄老板李玉丰一张嘴便喊出九千两,此时会场一片肃静,众人都盼着有人叫价,却偏偏无人应声,林政正着急,突然有人高喊:“一万两。”出价的不是别人却是正德。
林政尴尬地低声问道:“皇上喜欢这画儿?”
正德正色道:“此乃国宝,不可流入民间。”一席话说得林政更加惭愧。
李东阳与正德本是一样心思,思前想后刚要出价,见正德开口,心中暗喜,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李玉丰不识得皇帝,张嘴又加一千,一加价便是千两,不能说不是大手笔,可正德比他手笔还大,高喊道:“一万五千两。”众人大哗,在场有许多朝臣,见皇上如此大手笔,也不禁咂舌。
李玉丰笑道:“这位公子好强的气势,再在认输。”
正德抱拳道:“多谢。”可林政在一旁却犯了核计,到底要不要皇上的银子呢,要吧?又怕皇上心疼银子,找后账。不要吧,又没法说,你总不能说这画是我的,我白送给你,还真是犯了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