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三年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有亲随送上茶点果品之类上来。陈羽掂着一个苹果在手中把玩着道:“大禹书院已经快完工了,只是一直在考虑老师人选的问题,诸位有何良策可一一道来!”
戏志才微微笑道:“此事易也”。手指沮授、郭嘉、陈群又道:“我等尚堪任教否?”
陈羽摇头道:“诸位皆大智大才,但却分管我隘雁军民两事。焉有时间任教?若每日见缝扎针般的穿梭于学院、衙门两地,先不说各位身体如何?单讲学生,又如何能在诸位穿梭间学得真正的精义?再者各位心中所学各有专长,各有不同认知见解,如此你来我往,学生们将以何人讲解为正确定律?如此,反而误人子弟?”见诸人点头认同陈羽又道:“我大禹书院所授之学也颇不同也!
“愿闻其详!“整了整衣襟戏志才恭恭敬敬的说道。
陈羽于几案上取了几卷竹简道:“大禹书院所授之课除了孔孟之道,还有商学、农学、工程学。见诸人都露出诧异之色,乃笑道:“诸君看隘郡如何?”
戏志才道:“雄壮宏伟,十万军难破也!”
“对呀!但诸君可曾想过修筑这么一座城要花了高文伯(高峰)及以下能工巧匠多少心血?而这些能工巧匠又有多少能识文断字?所以呀!我让文伯(高峰字)把这次隘郡修造的过程详细的记录下来了。怎么计算石料?哪儿需要孥桩?哪儿要防火?哪儿却要引水?哪儿可以藏兵?哪儿又要修渠灌溉农田?这一件件一项项可都是门大学问哪!可比前几天酒店那些只会之呼则也夸夸其谈之道于民生军事有用的多。
沮授本意还想反驳他所认为的奇淫技巧,但当听到筑城中还有这么多要考虑的问题,不得不承认这里面的确隐藏着一门极大的学问,越听越觉的道理深远,乃掂须暗赞。众人尚在玩味,陈羽又道:“商学、农学顾名思义是指商贸、农桑了。我大汉重农轻商,可我隘郡税收却多来自于商贸,高敏你给诸位说说!“。
高敏年纪虽轻却极俱商业头脑,近年来频频游走于洛阳及周遍县郡视野极广,再者他是陈羽刻意培养的情报系统的头子,是以谁也不敢小瞧他,当下也不谦虚道:“自从年前击破鲜卑图多录部,我们缴获了一大批金银财宝,除了必要的开支以外皆用来做经商的本钱。前前后后已盈余黄金万两,白银近十万两,铜钱八千万贯“。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隘郡这么有钱,难怪陈羽有底气高薪养廉!。公孙泰笑骂道:“你小子居然赚了这么多,也不拿点来孝敬老子?“。
郭嘉奇道:“愿闻其详?“。
高敏清了清喉咙朗声道:“主公说了,金银财宝吃又不能吃,穿又不能穿,唯一的价值就是让他动起来。于是我带着这些金银珠宝在洛阳开了酒楼、布庄。然后又到江南贩来丝绸绢布回洛阳贩卖。江南一匹上好的丝绸只值铜钱六贯,而在洛阳却可卖到黄金一两,除去路上人力物力消耗净到手三贯大钱,回去的时候却又带上北地的毛皮、铜器、字画等物,如此往返走了几遭,洛阳、江南富贾闻风而动,纷纷定下货物,三月前我又打通了荆州这条线。虽说咱们隘郡无所特产,但在南、西二城处却集中了北地最大的毛皮、丝绸、木材、布匹交易中心。主公筑城时就预先划好了地皮,先把交易场所建好了。以前那集市,户不过四五家冷冷清清,可现在每日清晨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皆是商贾巨富,徐州的靡家、冀州的甄家、衮州的卫家、江南的陆家、鲁家等财阀世族皆在我隘郡开铺设店。最早的商铺卖100贯尚无人理会,现在涨到3000贯还挤破脑袋吵翻脸,我的清水小衙门现在可是隘雁最吃香的地方。只是人手不足,管理比较混乱,手下之人几多识得孔孟之道,却难窥商贸精义!。
“着哇!所以要培养商贸人才。至于农桑,就是要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陈羽接口说道。
公孙泰笑道:“这农民种地就是种地,学什么文化?什么知识?难道拿着锄头一边耕地一边读孔孟之道?”。
众人大笑,陈羽亦笑道:“大哥此言差矣!为何同样一亩地,有的亩产60斤有的亩产100斤?有的载下果木两年就可以长出果实卖钱,有的却三年不见开花结果?抛开认为因素,关键是在于用对了方法。而我们把用对的方法教会给所有的农民、果农,那么隘雁两郡年年粮食丰收。同样,我隘雁兵刃甲于天下,若全军皆用精良兵器,加上训练方法得体,那么我隘雁之兵必也甲于天下,这就是我要办”百艺大赛“的目的,要让老百姓们先从内心认同这些并不是什么奇淫技巧,而是实实在在的能使百姓富裕起来的新知识、新文化。因此,大禹书院要的不仅仅是能教导孔孟之道的学派大儒,还需要有精于各行各业的人才,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没有文化的百姓是愚昧的。”
郭嘉叹道:“主公思虑周详,非我等可及。然此等人才不多得矣!奉孝有幸拜读主公富民、强兵二书心中叹服,如此大禹书院只能由主公任教也!”
陈羽淡淡一笑道:“凭一己之力,焉能教导许多?羽认为在坐各位或饱读群书,或纵横沙场,个个心中有韬略,袖里有乾坤。如文远(张辽)千里奔袭之策,文伯(高峰)铸铁炼甲之术,文泰(高顺)练兵布阵之能,仲景(张机)诊治疑难杂症之良方等等,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羽拜请诸君集思广益、结合历来心得,我等共著一部大典,以此为教学典范,何愁无师焉?”。

众人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如此合著书典定能名垂千古,这么大的诱惑谁不会心动?于是个个都开始盘算起肚子里的货物。
沮授起身大礼拜道:“主公大才,若如此我等必可名垂千古,皆拜主公所赐!然公与心中尚有一惑,望主公解之”。
陈羽举手虚托道:“但讲无妨!”
沮授道:“我等合著书典,实为造福我隘雁乃至天下百姓。然天下士族焉能认可,若引起天下士子群而攻之为之奈何?如满伯宁、田符皓等皆士子表率心高气傲,焉能轻易拜服?”。
他这说的可是大实话。凭陈羽浅薄的根基根本不可能轻易打破士子心中的那道孔孟圣贤根深蒂固编织的网。如果是这样,即便这部书典得以著成,也必引起天下士子的唾弃。到时朝廷闻之也必将会责问怪罪,反而把陈羽辛苦积累起来的薄名给打落深渊!
陈羽毕竟是现代人,深知转变观念的难度。在现代,共和国几乎一夜之间改革开放了,但整整用了二十年才把人的观念改变的跟上潮流,并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原苏联就是在观念转化中解体崩溃,这一切是现实也是必须要谨慎考虑的,陈羽的现代思想和观念是决不能强加到二千年前天下人的思想中去的。
“难啊!”陈羽终于开始真正的困惑起来。
戏志才道:“公与(沮授字)公所言极是,然伯机(戏志才字)认为,我等书尽管著,大禹书院尽管开馆授徒。但却把学生分开教导。新的书典只教隘雁两郡子弟。却又另开一堂,只收外地子弟入学,教导常规之学。每隔一段时间,让二边学生辩论和实践所学,优异者可获得奖励。由此,至少形成一个以实践为真理的学院风格。如此,天下士子渐渐地也会接受乃至于融入到辩论实践当中去。那么主公的办学目的就会达到了,虽然时间会很长,过程会很痛苦,可是至少不会像公与公说的那样引起天下士子群起而攻的局面!。
虽然不是什么良策,但也算是个折中的办法。陈羽见诸人点头认可,也只好答应先这样做起来再说了。
此时,天色已晚。陈羽命人准备起晚膳,又令铁生取来豹鞭泡的酒,每人倒了一杯道:“此酒羽以存了三月有余,一直不敢独斟,今日正好与诸公共享!“。
郭嘉一饮而尽,咂了咂嘴道:“书院之事暂时已定,民政、军事尚需主公定下方略。“
陈羽道:“正该如此“。从身后几案取出几卷竹简道:”隘雁二郡现已广开耕田,来年粮食应当供应无缺,然百姓仅以温饱,尚不堪重赋。因此,羽定下一个三年发展计划与诸公共谋之“。言罢将竹简递于高峰,高峰缓缓摊开竹简朗声读道:
一.租用官府耕牛、种子、农具的农户,第一年粮食收获十税其四,第二年十税其三,第三年十税其二,土地归其所有,然若不得官府许可土地不得转卖和任其荒芜。所获余粮按市场价格优先卖于官府。
二.借贷官府粮食者,所开耕的土地按其人口留其口粮,其余收获七成为还贷三成为农户所有。所获余粮按市场价格优先卖于官府。还清借贷的,三年后拥有土地,三年中按第一条收缴农税。
三.原隘雁农户,第一年十税其三,第二年起皆十税其二。所获余粮按市场价格优先卖于官府。
四.植树造林,养殖家畜者皆无须交税,但在集市上交易果品、牲畜的皆百税其六。官府有按市价优先购买的权利。
五.凡在隘雁二郡集市拥有店铺的,百税其六,无商铺的交易按百税其八计入。
六.凭隘雁地契或官府开具的凭证,可无钱在仲景医馆看病,然到收获之时需逐步归还诊金药费,此项需仲景公专设帐簿予以记录,若有故意延误还贷的,将记入隘雁黑帐,今后优惠之政策皆不得享也!
读到这儿沮授打断道:“若是如此,我隘雁有多少穷困百姓无钱医治?仲景公需多少药材支出?并且别郡百姓闻名而来如之奈何?此项公与(沮授字)不敢苟同!“。
陈群皱眉道:“主公本意乃为无钱百姓看病吃药做一个方便之举,本地百姓皆以有地契或官府凭证方可享受此等待遇。想那百姓们安敢把这一善举当成骗医骗药之地?想我隘雁百姓多为流民黄巾俘虏,好不容易获得土地安康生活,焉肯轻易放弃?必以主公之诚信以诚信报之。如此,官府之需先期支付较大金钱药材,而后百姓收获多有余钱安有不还之理?按主公之策所谓黑帐册,必是那些借贷不还或逾期不还的无赖之徒,此种人必占少数,当可杀一儆百。至于它郡百姓若望风而来,长文(陈群字)以为反是好事,那岂不是在为我隘雁仁政宣传教化?只需定下规矩和优惠措施,有何难行也?
沮授闻言神色一宽道:“如此是公与多虑了,文伯(高峰字)请继续”。
七.无地百姓流民,官府视身体状况招募工匠劳作,按月支给工钱或以粮食待之。
八.每户有一人从军者赋税减半,军卒伤残归农者,赋税皆免。不能为耕者,由官府瞻养一生。阵亡将士官府将支付钱粮瞻养家小,家中子弟可免试入大禹书院,成绩优异者优先为官为军。
高峰读到这儿,众人嗡嗡之声大作,皆道主公仁义。
沮授大声道:“如此,不出三年我隘雁必民富兵强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