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来投-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夫抬起头望着远方,脸上流露出感激之色颤声道:“哪儿来的?俺们陈大人给的,没有他俺们这些人早就被砍头了”。农夫的眼前浮现出当初陈羽怒喝正在执行斩首任务的皇甫嵩军卒的场景。边上的农夫们显然从他的眼中读懂了这些,都默默的注视着远方,想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老农忽地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轻声道:“俺们以前没地没屋被别人叫做贱民,跟着张角造反又被叫做贼。抢啊!杀啊!看着跟我们一样的人被杀被抢,作孽啊!那些个什么渠帅、方主抢人钱粮淫人妻女,而我们就跟着这样抢啊杀啊!这哪儿是什么好日子啊?
老农说着轻轻抚摩着边上一个孩童的头又说道:“自从跟了陈大人来到这儿,大伙儿分了田地、盖了房子,还租给俺们粮食、种子、农具。这次张辽将军千里奔袭鲜卑缴获了好多牛羊,每村每家都分了些。这娃儿生出来就没吃饱过。托俺们陈大人的福,又是面条又是羊肉的,大人您看,长的多壮实?长大了就让他给俺们陈大人当兵。俺们陈大人从来不当俺们是贱民是贼,俺们就给陈大人卖命。咱穷苦人赶上陈大人那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戏志才闻言想起姚君告诉他的一句话,不禁叹道:“民事、民心天下大事,陈少康诚不欺我也!”
这时,一个村妇端了两碗面条走进人圈道:“俺们穷人家没啥好招待的,二位大人若不嫌弃就请吃碗面条吧!”
戏志才、郭嘉二人本也是穷人子弟,自幼家境贫寒,当下也不挑三拣四接过碗来蹲在老农身边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那模样哪还有半分文人气息。众农夫见二人毫不嫌弃都很高兴,那村妇叫道:“伢子,快唱上几句给大家伙助助兴!”
一个拖着鼻涕的小男孩一点也不胆怯招了招手,聚起七八个小伙伴挺起小胸脯唱道:
“傲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如精钢
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我发奋图强做好汉
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
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我是男儿当自强
强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比太阳更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我是男儿当自强
强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比太阳更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比太阳更光”
声音虽然略显幼嫩,但几个小小孩童却唱的颇有气势。此刻面条的汤已微凉,但戏志才、郭嘉却听的热血沸腾,呼噜呼噜掂指间吃的碗底朝天。郭嘉站将起来长长舒了一口气赞道:“好吃,太好吃了,奉孝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食物!”言罢向那村妇深深一揖道:“大嫂做的面条实在美味,下回定要再来吃过”。农民们最怕的就是人家嫌弃自己穷,看不起自己,见这两个文弱书生彬彬有礼赞誉有加甚是亲和友善,个个兴高采烈。那老农接口道:“二位官人来年定要过来,到时俺们地里的庄稼收获了,再捕上几条鱼一定好好招呼!”郭嘉大喜道:“如此,区区必定携带美酒前来赴约”。众村民轰然叫好。
张机嚼着干粮,看着戏志才、郭嘉缓步自田埂间出来,远处好多村民还在频频挥手道别,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二人倒好,跑出去打野食居然不叫上我。记得你们俩小子这一回,下次弄点泻药泻死你二人”。郭嘉毫不在意的说道:“正好把来与先生下口”。张机一听,一口气没憋住”噗“的一声,把满嘴食物喷了身边亲随一头一脸。
众人笑骂声中一路行来,这一路但见农田遍地,池塘星罗棋布,好一番世外桃源的景象。
在戏志才的要求下,张机没有向隘郡守门军卒自报山门,而是直接进城,准备先找个地方住下来再去见陈羽。郭嘉像个初出深山的毛头小子,东张西望的说道:“短短年余,此城已经造的如此规模,陈少康鬼斧神工也!”。戏志才亦叹道:“看此城方圆不下二十里,中原大地几无可比拟。那城墙楼高墙厚,又引定水而入,城门内陷,端的易守难攻,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说话间已进入城内街道,只见道路宽阔俱以青石铺就,路边酒楼、布店等商铺彼此相邻,道路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只听张机道:“若非清醒,实当洛阳之繁华也”。众人惊叹之余渐渐行至一处桥边,河水穿城而过,两座石桥边俱是绿草如织,杨柳树倒挂河畔迎着春风轻轻摆动,众人也算是见多识广几曾见过这西北绿洲的景象?
桥那边是一座规模极大的酒楼,临河而建门庭若市站满了百姓。一群店家打扮的青年披红戴绿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众人正看的希奇,忽听聚于楼外的百姓齐叫道:“来了,来了”。张机、戏志才、郭嘉闻言好奇心起,都挨挨擦擦颠起脚来看,却见一排官军分做两排步伐整齐的行来,队列中举着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着“织造英雄”“匠作英雄”“驯马英雄”“兵造英雄”。诸人尚不解是为何意?后面行来四匹健马,马上四人俱在胸前戴着朵老大的丝绸做就的红花,项颈上挂条金黄丝带悬着杯口大小的一块闪闪发光的金牌。最不可思意的是四人中居然有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暴着一副大门牙,笑的眼花没缝,脸上的皱纹因为兴奋都堆在了一处,像遗忘在床底下好久的苹果。郭嘉面前的一群人爆发出一阵喝彩,当中一个稚嫩的女童声大叫道:“奶奶,那是我奶奶”。
这时三声锣响,酒楼大门内涌出一众官员,为首一人青布素袍正是陈羽陈少康。马上四人慌忙滚落下马,跪俯于地高声参拜。却见陈羽笑吟吟的一一扶起,高声说道:人言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是为英雄,但是…..。陈羽目光四下里一扫语气加重道:“没有锋利的兵刃、没有驯良的马匹、没有精致的铠甲、没有美味的食物,怎能造就英雄?”陈羽一指那四人又道:“你们,代表着千千万万在前方将士身后默默无闻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百姓,你们是百姓中的精英,你们更是我隘雁百姓中的英雄!”百姓山呼海啸般沸腾了,而张机、戏志才、郭嘉却面面相窥竟然忘了上前见礼。

三人见陈羽引了众人走进酒楼,门外百姓渐渐散去,料那酒楼已无落脚之处,乃先谴亲随寻处客栈安顿家小,三人却寻了一处酒店暂坐。那酒店虽无刚才酒楼的规模宏大,但却安静雅致,几副红漆桌几已跪坐了不少食客,俱是绾发长袍书生打扮,正中戏志才、郭嘉二人之意。当下入坐随意排了些果蔬下口,店家随即旋了壶酒斟了一回。郭嘉动问道:“店家,前面酒楼锣鼓喧天是何喜事?”那店家笑道:“哦!是俺们陈大人办了个”百艺大赛“,今天为夺得第一的四个人大摆宴席庆功呢!“
郭嘉皱眉道:“百艺大赛?“
那店家显然很是健谈,一边抹着桌子一边说道:“俺们这隘郡可不比别处,但凡你有手绝活都可以去参加比赛。俺们家陈大人说了,只要你能造福百姓提高生产的速度和事物的技术,一旦被评为英雄,那可就终身免税免兵役,官府还让你为官呢!啧啧!那个织造英雄可是俺五舅舅的老婆的姨夫的三妹妹亲家的五姑娘。她那手绝活,织起布来三个人都比不上她“。这时掌柜的在帐台里骂道:”小兔崽子不去倒茶送水,净在那那里瞎掰,当心我打断你的狗腿“。那店家嘟囔道:”自己手艺不精输给了望月楼,净拿俺撒气“。嘴上说的人已提着茶壶走了开去。
戏志才**着杯子正要说话,旁边几案上一群书生说话声音开始大了起来,似乎在争论着什么。但听一人道:“如此奇淫技巧横行,我等十年苦读还有何用?圣贤云:”万事唯有读书高“,这陈少康大违圣贤之道,非我等投效之明主!”另一人大声道:“不敢苟同,在下以为:民以食为天,若一人能穷其才智而使其所耕之田收获丰于诸人,以次为为道若万民效仿,天下粮食丰收,可救多少流民百姓于饥困?我等十年苦读不假,然所学者须有所用。故吾以为,陈少康广开民智此大善之举也!”。此言一出,边上众书生纷纷相责,众书生大声辩论乱做一团,那抗声书生人单势孤急的满头大汗。
郭嘉冲着戏志才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朗声道:“诸位且听再下一言!”众书生正辩论的热闹起劲竟然谁也没理会他。郭嘉大怒,一拍几案大喝道:“既是读书之人,如此成何体统?”。众书生吃了一惊皆转头看了过来,那书生钻出人群一看是郭嘉大喜之下深深一揖道:“原来是奉孝贤弟和伯机兄”。
郭嘉回了一礼,扫视力店内一干书生说道:“圣贤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诸位一路行来观之隘郡如何?”
众书生不明白郭嘉是何意思,并无一人回答。郭嘉见诸人不语,走到帐台边指着墙上挂着的菜牌道:“区区一路从邺郡而来,足足行了一月有余,但见白骨露于野,许多地方千里无人烟。即便是邺郡也几多面露菜色的饥民,城池破败败房屋透风透雨,百姓穷困潦倒。可一入雁门,放眼但见土地肥沃,男耕女织,虽然寒风凛冽几曾见路边有冻骨?有饥民?区区一路逢州过县尚不曾见有何处竟有如此之多的菜牌,此何因也?”
众书生大多来自冀、青、衮等州,一路行来果然如郭嘉所说的。其中一书生抗声道:“汝不见黄巾祸于冀、衮、青等州,隘雁边远之地自无兵匪之乱也!”
“好一个黄巾之祸!郭嘉冷冷的打量那个书生道:”那汝可知年前鲜卑偷袭隘县,城中百姓、粮草、财物被鲜卑人屠掠一空,又纵火焚城?那书生为之语塞低下头来不敢与郭嘉对视。
又一人大声道:“陈少康广差民夫,重法轻典,大违我大汉律法,此行叛逆之事也”。
郭嘉不屑的瞄了那人一眼笑道:“乱世当用重法。想隘郡百姓多为黄巾流民,皆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之人,即便重法轻典怎不见其复为乱者?至于叛逆之谈更为荒谬,陈少康战鲜卑破黄巾,火烧张梁、张宝于长社,斩张角于广宗,功高盖世,然官不过二郡太守,爵仅一区区亭侯,主事二郡可曾问朝廷要过分毫粮饷?如此,天下太守皆行叛逆之事也!”。
那书生垂头丧气再发不得一言。他身边一书生瓮声道:“陈少康广谴军兵纵横草原,杀戮异族百姓,此大违圣贤仁义之道,大失吾堂堂大汉天朝上邦之颜面,此匹夫残暴之愚也!“
郭嘉怒极反笑道:“如此说来,依汝之见鲜卑来犯,尔可将家中财物妻女尽情奉献,然后伸颈就戮岂不快载?自此以后鲜卑等蛮夷自当汝家如后院,即来即取,方显汝堂堂大汉天朝上邦读书人的仁义气度!”
那书生面红耳赤以袖遮面竟羞愧难当。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年纪较长的书生缓声道:“汝观陈少康何许人也“。
这到把郭嘉问的一怔,自己与陈羽相处之日实在不多。以前印象基本是基于他舍命得来灵芝而毫不犹豫的交给张机医治自己,于自己有活命大恩。又赠银两,又豪不吝啬的把以命搏来的黑豹皮袄送于戏志才,使二人惊叹陈羽的广博胸襟。真正折服他二人的是陈羽留给他们的那两卷书简,里面的许多见解和事物简直是他们闻所未闻想都不曾想的,再者这一路所见所闻特别是那句“俺们家陈大人“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陈羽与百姓血浓于水的融洽关系,从尔使二人有了投效至死的决心,可此刻问起陈羽出身来历以及性格为人,郭嘉倒还真说不出个大概所以。众书生见郭嘉语塞皆面露得色,一人道:”传言陈少康乃大禹山村民,鄙薄出身当不知圣贤之道“。那年纪较长的书生却不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郭嘉眉宇间满是期待。
郭嘉闻那人之言哑然失声笑道:“吾大汉高祖不过一亭长,亦是百姓中来也。陈少康虽出身卑微,然以区区五十七人大破鲜卑二千余众,又以村民猎户为军,人不过二千,将只高、张、王猛却能破黄巾于长社斩张角于广宗,此张良、韩信用兵不过如此。驱黄巾俘虏、用流民之力开荒筑城,大行民政殷实百姓,此禹舜为政亦不过如此,相比之村民出身何足道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