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婚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来长风园跑马的时候带了期门军中的好几个校尉充当护卫。
这两年,朝中老臣们有大半对皇帝很满意:不提倡儒学、不大造宫室、不胡乱封赏、不革新变政——给阳信长公主而不是皇后再加一县作封邑根本不算什么事,何况皇帝亲自削了几个背负罪行的亲兄弟的封地归朝廷。窦氏的官吏因为老病少了两三成,王氏、田氏也不见兴盛,陈氏的馆陶主本来就是富贵至极的人物,而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家族中的年轻人少有提拔,因此外戚的势力实际上减了些。
只除了皇帝暂时没有儿子:这是暂时的,因为既然已出生了好几个皇女,那么皇子的诞生是早晚的事。
“卫夫人下一胎如果也是女儿,第四胎可能就与皇太后陛下一样是位皇子了。”田家大舅田蚡很少与刘风往来,特别是自请免去太尉之职后,似乎镇日与一批门客谈文论书。刘风原本认为他应该和前任丞相、表舅窦婴能够惺惺相惜,但此二位贵重的外戚从来不在朝堂之外的地方讲话。
“不过这也要看夫人的运气和宠幸了。舅舅若有卫夫人姐夫的人选,不妨荐给甥女。”刘风是尊贵的长公主,世俗地位高于武安侯田蚡,但在家族内她又是晚辈,因此她的座席是在田蚡对面、平起平坐的位子。[1]
“去病深得陛下喜爱,其父自然要有世家地位;至于另一位姑娘,长公主不妨在卫大夫的同僚军中挑选。”
刘风很清楚,母后家族中能够讲该讲的话、做该做的事的,也只有田蚡舅舅,因此才会乘着祝贺舅舅生辰之名提前去拜访,顺便与之谈起这几桩必须处理得当的麻烦。
“舅舅倒不在田、王二家中选。”
“不适合。这一点长公主也深明其义,不是吗?”
“好。那少儿的夫婿人选就请舅舅在庶出的侯门之家物色吧!”
“这位少儿是?”
“去病之生母。”
“哦……还有一件,皇太后前几日还在担忧,陛下是不是花了太多时间与骑士射猎。臣说道,就先让陛下把全身的力道用一用,总比和半朝的老臣作对好。”
“还是舅舅看得明白。”
“长公主经常与陛下相见,只需陪着陛下耗些力气即可。至于其他的,过几年再说罢!”
刘风受教微礼。虽然她并不完全赞同舅舅的看法。皇帝在上林是真心地与骑士们共同练习与……与匈奴对阵的战法……
不过舅舅一句话最正确,就是,其他的过几年再说罢!
但是在做其他大事之前,她家倒先出了大事:
后半生过上好日子、晚年志得意满的外祖母大人病危。
而就在刘风在探望外祖母回来的当天晚上又得到消息:庶姑母刘嫆在睡梦中去世,此外,舍人奇夫也失踪了。
她对于后者更为伤心,而且不是对逝者,而是对自己的伤心:
她若是死了,又会有谁来为自己伤心?
***
初夏的时候,外祖母去世了。
皇帝和皇太后自然不能公然守孝,于是一切都落到长公主的肩上——她有着长公主的高贵地位,所以也要承担高贵的责任。

皇帝只是下令各司在丧事是全听长公主的,而朝中的议论则是阳信长公主将代替母女都失宠的馆陶长公主。太皇太后身体也非常不好。
眼看着前朝后宫的势力将有所变化,很多人开始大小动作起来。
而在卫家再出问题之前,刘风把卫君孺和卫青两桩婚事都定了下来:全部都是期门里的人,弟弟娶公孙敖的小妹,他的长姐嫁了他的同袍公孙贺。真不愧是先祖曾大败过秦国的义渠人,一口气就包揽下如今炙手可热的卫氏的两门婚姻。[2]
而,当皇太后母亲的丧事和卫家的亲事还未落定的时候,另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就是她的亲弟弟、姨母王夫人的儿子阿越和阿乘都死了,且时间只相隔五天,原因也是离奇得很:一个坠马不治,一个生疮而死。
是否他们家做错了什么,才触怒了上天呢?!
皇帝却全然没有刘风的心思:他这几年收到各地告发亲弟弟的呈状太多,一死倒是什么事都掩盖下了。“……为何这些宗室没有一个能像姐姐这样明事理?”
“因为我也只是想让自己和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够了。”她出嫁后发现,贵族和权臣的风光不过五六年、七八年光景,超过十年的极少,而一辈子顺遂的半个也无。她最害怕的就是年轻时高高在上,中年之后如庶姑母那样落魄——因为她没有一个如奇夫那样在任何时候都会跟着自己、护卫自己的人,而丈夫曹寿到时肯定是躲得最远的人。
“姐姐最近似乎经常恍惚不觉。是不是太累了?平原君和广川王、清河王的事一起来,也难怪。这样,姐姐只管坐镇长风园,只需听有司奏报定夺即可。你也不必提什么回封地的事情了,卫家的三门亲事也指望着姐姐主持呢!”
皇帝轻巧地将刘风想回封地的上请驳回。还有,卫家现在才两门亲事,哪来的三门?
待回到长风园,卫媪已经焦急地等了她大半天。
陈家的公子陈掌来向卫家求亲,请求迎娶卫夫人的姐姐、去病的生母少儿。
陈掌的先祖、曲逆侯陈平的阴阳谋略举世无双,而且还是打败她的曾外祖燕王的将领,可惜陈氏后代非但本事平平,还因为犯下太多罪过而被除了国。舅舅送来这样的求婚者,而且还早早地告知了皇帝,这是想帮陈家一把,还是想看她的笑话?
算了,就当是前者吧。她本人不怕闹笑话,因为对她的笑话就是对皇帝本人的笑话!
--------------------------
[注1]汉代长公主与王的地位相同,公主与侯的地位相同。因为周姓不婚,刘氏公主不可能与刘姓王族通婚,因此退一步、“公主尚侯”,也就是夫妻两人的爵位相同,在婚姻家庭里的地位差不多相当,可谓门当户对。
[注2]可惜当年的好事不一定是最后的结局。当汉武帝灭掉卫氏外戚(太史公应该是最最高兴记下这段历史的人)时,所有曾搭上富贵快艇的人都一起被灭,只除了本文的主人公以及武帝时卫、霍两位名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