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革(一)今日第一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剩下几家人,不得不说他们真的很愚蠢宴会散后,在酒席上犹豫着不怎么肯合作的他们,也迅速送上了册表,并请刘备派人核查。本来,这样一来,刘基与刘备,根本没有借口对他们下手了。出兵总得给他们安个罪名不是?结果,刘备想睡觉,他们就来送枕头了。不知是害怕刘备报复还是什么原因。他们竟然带着私兵部曲兵合一处,并派发兵器,所居之处戒备森严。看这架式,估计是想自保,他们可是被刘备半夜的一把火给吓怕了。可是,你们居然明目张胆的发兵器,又几家私兵合作一处,这岂不是犯违忌么?不用刘备来对付你们,太守大人就忍无可忍了。
光和四年夏,太守刘基下令,钱周王孙四家私造甲器,聚拢部曲,意图谋逆,罪无可赦,命涿郡都尉与涿令将兵二千,攻打叛逆。
可怜,这四家人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政府军就到了。刘基让他们连攻城器械井阑与投石车都带上了。这一场战争毫无悬念。差点就成了单方面的屠杀。若不是刘备制止,还不知道要杀多少人。看着那些嗜血兴奋的郡兵,又看看自己这边纪律严明的县兵,刘备暗自摇头,叹息自己幸好在典韦练兵之时,严格要求锻炼军纪。否则,今日只怕是一团糟。郡兵破门而入后,便是到处哄抢杀人。翻箱倒柜,牵马引牛,看见不顺眼的,便是一刀剁翻一个。而刘备所带部曲,却只是看押投降的俘虏,维护秩序。刘备看着郡兵的表现,啧啧,这不就是一帮匪兵么。好在刘备向崔都尉说了,这些人口都是要送给太守大人做奴隶的。你现在都杀了,到时怎么向大人交待。这样,崔都尉下令之后,血腥杀戮才停止下来。
看着这血淋淋的一幕,刘备忽然明白为什么乱世中,人口减少得飞快了。乱世出兵痞,看看那些兵士的表现就知道了。现在杀的这些人勉强可称之为叛逆,但他们投降之后,再杀,那便不是刘备可以容忍的了。古代,一个人从出生到健康,活到几十岁,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这些手无寸铁的人,就这样被杀鸡杀鸭一般,被郡兵剁翻在地,眼睛都不眨一眨的。这个时候的大汉,名将凋零,再也没有爱民如子,军纪森严的军队了。哪怕是北军,天下一等一的精锐之师,数年后平黄巾乱时,也是所过之处,十室九空。最后更是活埋了黄巾降卒十余万。大汉的暴力机构,已经失控。当军队把屠刀对准平民,最后,只能是一场悲剧。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哪!刘备暗暗打定主意,将来自己的兵,绝对不能杀平民。争霸天下,那么兵对兵,将对将。大家拼死而已。绝不祸害平民。那什么杀了对方的人,那对方的战争资源就减少的狗屁理由,让它见鬼去吧!保存汉人元气,才是最重要的。
感慨完后,刘备目光又扫向战场。这个时候,崔都尉已经命人绑了四家族人,刘备忽然有些心灰意懒,不知道自己与刘基合作是对是错,便坐在一旁歇息,再也不去插手这些事情。
钱周王孙四家运气没有董祺好,董祺只是家破,但人未亡。这四家家主,被刘基打入大狱,族人变成奴仆,与田地资产一起罚没充公。刘基成了最大赢家,人口全部归他,钱财分得一半。至于田地,在刘备的强硬态度下,他才没有染指。被刘备全部作为官田,租种了出去。
这一次,刘备的铁血手段,再次震慑住了所有人。从此,涿县政务,便只有一个声音。刘基见识得刘备的强硬,便也懒得去管他闲事。只顾做自己的悠闲太守。
刘备既然牢牢站稳脚跟,那么好罢,开始了他的大施拳脚。
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农业。无农不稳么。而且这个时代气候温暖,冬天也不怎么冷,涿县的水稻种植可以一年二熟。而且也慢慢从撒播变成了撒秧种植。刘备刚开始来到大汉时便已经很奇怪。这跟一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农民种田,没有什么区别啊?可是,当刘备见到涿县以及北方,到处都是竹林,还有杨梅,荔枝等只有长江流域以南的物产的时候,他已经见怪不怪麻木了。他只以为是自己到来而引起的变化。却不知道,历史上的大汉,便就是这番模样。
刘备不知道,西元前800年到西元20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历史上冰川期结束后的第三个温暖期。年均气温比河蟹社会还要高个一到二摄氏度。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是以各类植物分布广泛,不限于南北。比如河蟹社会大多数只生长在南方的竹,现在在北方便大量分布。《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史记·河渠书》亦记:“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曾言:“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1《货殖列传》)、班固所言“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这些生长竹子的地方都是在北方。否则,怎么春秋战国与两汉时代大肆盛行竹简,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竹木分布的普遍。还有杨梅,杨梅是长江流域的原产。可是在汉朝,却也在北方广为分布。《召南》之“摽有梅”,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鸮萃止”,这些地方都是在北方。那个后来曹操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清楚吧?这件事就是曹操带兵打张绣的时候发生的。至于什么时候打的张绣,大家可以不去管。但张绣一生都在北方活动,没有到过南方这却是真的。至于荔枝么,更夸张,汉武帝破了南越国,把广州的荔枝,龙眼(桂圆),槟榔,橄榄,橙,枇杷等等无数奇珍异果都移植到关中,在上林苑建了个扶荔宫。还生长得很好。渐渐这些果实就从宫中传到外面,后来北方的权贵之家,也开始慢慢种植了。

刘备不知道这些,后世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商人,不是研究这些的学者。刘备想改良下农业,原以为自己千年的眼光,会让那些农夫崇拜下自己。结果仔细实地研究之后,发现自己实在是没有那些农夫懂得多。这个时候,北方降雨量大,河流湖泊秘布,是以,灌溉不成问题。没有他要操心的了。田地之间都有大大小小的池塘。现在牛耕已经普及,农民很聪明,几家几户共用一头牛,跟后世一样,经济又实惠。曲辕犁虽然还没有出来,但他也不知道怎么造啊。这个,分秧种植,自己还没有农民懂得多,就不去献丑了。思来想去,刘备也只好在种植面积和亩产上面想办法了。
扩大种植面积好办,以刘备现在的号召力,他一纸令下,官府便派兵与众百姓一起开荒拓地,荒地给无田地者或少田地者租种,如前番那般,第一年无赋,第二年三十税一,第三年起十五税一。从第三年起,田地就授予耕种者自有。这最后一条,最得百姓拥戴。这个时代,小农意思严重,谁也不会嫌弃自家的地多。每个人都有成为地主的潜质,只是那些地主是多少年的积累,而他们才刚刚起步罢了。
至于亩产,这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涿县所有田地平均亩产居然只有一百五十公斤左右。这个数字可以说是低得吓人。后世一亩,随随便便不是个几百公斤啊?刘备召集擅长耕种之技的循吏,又在涿县范围征召经验丰富之老农,到县衙一起研究提高亩产的问题,当刘备兴致勃勃雄心万丈的告诉一干人,他准备将田地亩产提升到三百公斤以上的时候,众人都是被骇住了。最好的良田亩产也没有破过二百公斤,这位大人居然说要亩产三百公斤,不是说胡话吧?县令大人虽然是个好官,但看他年纪轻轻,只怕从未种过田,唉,还是年轻不懂事啊!一众农夫心中暗叹!
刘备看着众人无动于衷的反应,奇道:“怎么?有什么不对么?”
一位五六十岁的面目沧桑的农夫大着胆子道:“禀大人,小民以为,亩产三百公斤似乎不太可能。小民在泥水中打滚了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见过谁种出过亩产三百公斤的地来。”
众人见有人带头开口,便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皆说这是不可能之事。刘备蹙着眉头想了半天,问道:“那各位以为,上等良田与下等薄田之间,有何差别?”
这下众人大喜,这个问题好回答啊。还是那个老农:“大人,小民以为,上等良田都是水田,下等薄田都是旱地,上等良田土地肥沃,下等薄田地力贫瘠。是以上等田亩产要高于下等田。”
靠,问了半天,问出这么一个结果。刘备心中暗骂。刘备又问:“那水田之间,亩产也有高低之分吧?”
众人沉思了半晌,齐道:“没有多大差别!”
唉,刘备也懒得跟他们继续探讨下去了,直接起身说道:“田地之间,为什么有些田地肥沃,有些田地贫瘠?其实这是可以改变的,这关系到怎样积肥的问题。”
刚刚说完,那老农便道;“积肥,这事我们知道啊,大人!”
刘备哦道:“你们知道?”
那老农与众人皆是齐齐点头,有一位循吏道:“大人,每年我们都有积肥,烧草木柴禾之灰倾倒于田地之中,可是,也只能维持田地肥力不再继续流失恶化而已,想要提升产量,却是无计可施!”说完,还长叹了一口气。
刘备心想,看来,他们还是用过心想过办法的。刘备当下便问道:“有没有试过使用人畜粪便积肥的?”
众人大惊,那循吏道:“大人,这种出来的粮食,可是要用来吃的,用那个粪便,这不太好吧?”一众农夫也是大点其头。
刘备暗想,果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使用粪便积肥。当下便道:“我这个法子,也是从一本古书上看见的,有没有效果,一试便知。”
众人都知道这位县令大人饱读诗书,是洛阳城中都四处传唱的大才子,那么,既然是县令大人从古籍上看来的,应该不会有差错罢。当下便都苦着脸点了点头。
刘备见得众人苦着脸,知道他们心结解不开,当下笑着解释道:“其实,这是一种轮回,人死后会重新投胎,下世根据善恶来决定人生是富是贵。这是一个死生轮回。我们吃的粮食也一样,它们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吃粮食,然后化为那个粪便,而后再将它们投入田地之中,它们便会轮回,如果弃之不用,它们便永远没有投胎重新长成粮食的机会。。。。。。”
刘备说到后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说些什么,前言不搭后语,乱七八糟的把自己也说得糊涂了。而后问那些傻乎乎听他讲的一干人:“你们可听懂了?”
众人齐齐点头:“听懂了,大人!”
这下刘备反而疑惑了,难道他们的智商要比自己高?自己都没明白自己所讲的,他们居然便明白了?
其实这个时候浮屠教(佛教)大为盛行,这转世投胎轮回之说,也是广为人知。这刘备一说粮食也有轮回,他们便明白了。这粮食吃到人肚子里,轮回成粪便,而后粪便倒到田地里,又轮回成粮食。就这么简单,刘备自己说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他们却可以迅速接受。关系到鬼神么,不需要理由。
刘备见到众人接受了他的观点,倒也高兴,不再去追究他们究竟是真懂还是假懂,当下便道:“大家回去可以试验一下。分出一块地来,不用太大,下一次耕种之时,用粪便积肥,再种上秧苗,到时,再比较一下,大家便回明白了。”
众人领命,刘备便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