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车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是十月一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周年的日子。媒体的说法就是,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喜庆之中,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各自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表达对祖国生日的祝福之情。
南三环的木樨园附近比平时更加热闹了许多。不少要趁假期回家看看的在北京求学、打工的人,也有不少借黄金周的机会来京旅游的普通百姓,这些有着各自目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各个火车站、汽车站及其附近的客流都比平时多了许多,这里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早上八点多钟的时候,一辆被挤得满满当当的‘988’路公交车慢腾腾的驶进木樨园桥东的站台。两辆加长的300和几辆其他的公交车占据了这个公交站台以及两边几乎所有的位置,新来的车辆只好停到离开站台很远的路边。
停稳的车辆前后门刚刚打开,许多带行礼的乘客就迫不及待的从车上挤下来。这些人的行礼或者用手提,或者背在身后,夸张的还用肩膀扛着,几乎没有空着手下来的。他们下车以后,自然的汇入站台上的密密麻麻人群之中,顺着大部分人的脚步登上过街天桥,向马路的南边走去。
过了马路之后,还要走将近一公里的距离,才能到达他们的目的地--木樨园长途汽车站。这一公里的路程,就成了许多载人三轮车夫的眼中美食。从天桥上一下来,就会有几个至十几个人围着你询问是否坐车。坐车的人始终是少数,为了节省几块钱的车费,大多数人宁可自己带着沉重的行礼走过去。
与川流不息的人群比起来,三轮车夫就是绝对的少数了。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坐车,对靠力气吃饭的他们来说,也能一趟又一趟的忙个不停了。节日对他们来说,或许是劳累与快乐并存吧。
从那辆‘988’路公交车上最后下来的是一对充满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男孩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胸前印着长城的图案,下面是一条七成新的蓝色牛仔裤;女孩则是一件浅黄色短袖小褂,搭配一条白色七分裤,脚踏一双厚底儿的泡沫凉鞋。这两个人当然就是要到这里搭长途车的梁少辉和简洁了。
他们两个下来后,刚才还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已经空掉了大半,浑身轻松的启动前行,向着下一站驶去。梁少辉身后背着一个包,左手提着一个包,右手被简洁拽着走上了过街天桥。天桥上面也是人来人往,就连小贩和乞丐都比平时多了不少,从南到北一个挨一个已经没有空地了。
这座天桥他俩半年来已经走过很多遍了,甚至许多小贩和乞丐都是不止一次的打过交道。每次经过这里,他们都会留下一些梁少辉戏称的‘过桥费’。简洁同情心很容易泛滥,每个乞丐前面都要给钱,用她的话说就是‘太可怜了’,尽管每次只是一两块钱而已,一次次的加起来也就很可观了。
刚到北京那会,梁少辉其实跟她差不多,毕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几个月的速递干下来,每天都能见到几个十几个各式各样的这种人,渐渐地也就觉得麻木了。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比较繁华的路段,处处都有他们佝偻的身影,哀求的声音。每人每次都给一块钱,就算以他现在的收入,也能让他破产。
好在简洁出来的次数有限,每次施舍几块钱,她都记在自己的开支里面,梁少辉也不好干预。其实他不是没阴阳怪气的说过,那次的后果就是被实施了一个星期的经济制裁。每天兜里的人民币以个位数计算,这一举措让一向豪爽的梁大少日子过的异常凄惨,从此再也不敢对大小姐的善举指手画脚。
俩人一前一后的从天桥上走下来,可能是看到了简洁在上面的慷慨解囊,立时有一群三轮车夫围上来。
“坐车吗?……”
“到长途车站,三块!”
“走过去多累!上车嘛!”
“姑娘,看你男朋友多辛苦,打个车吧,给你们优惠了!”
“小兄弟坐车吧!”
“今天放假,那边车可不等人啊,晚一会可能就赶不上了!坐我的车吧!保证……”
……
一双双眼睛期盼的看着他俩,嘴里用最谦卑的语气劝说着他们。简洁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阵势了,一手紧紧攥住钱包,一手挽着他的胳膊低着头跟着他向前急走。直到逃离这群人几十米的距离,她才松了一口气,拿着钱包的手拍了拍胸口说道:“我的妈呀!好像一群饿狼,我真怕他们把咱俩给抢了!”
“瞧你说的,人家也是为了做生意,都不容易!其实咱俩应该打个车过去的,刚才那个人说的对,早去早上车,就能早点到家啊!不过才三块钱嘛,何必这么亏待自己呢?”梁少辉嘴里有点埋怨的说道。
“不就差那么几分钟吗,又不是晚去一会就没车了!咱们从大望京到这几十公里才两块五,这么几步路他们就要三块,多黑呀!”简洁的小算盘打的很精,对他的话很不赞同。
“人家靠力气吃饭,一天也拉不了多少人的,怎么可能像公交车那样收费,你当人家都是雷锋啊?”梁少辉听她这么说,不自觉的反驳道。
可能是今天的心情不错,简洁出奇的没有再跟他争论这个问题,搂着他的一个胳膊,撒娇似的说道:“你就当陪我锻炼身体嘛,反正这点路对你来说也不算什么,咱不说这个了!你跟我说说你们家的人都有什么忌讳吧……”
女朋友这么软语相求,梁少辉当然不敢再多言,否则那就是自找不痛快了。俩人一路上有问有答说说笑笑,很快就走到了车站。
他们从车站前面来来回回的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对车站里面的情况却都是很陌生。俩人手拉着手就要从出站口大门向里面走,被门口的保安拦住了。

“这里是出站口,进站去那边大厅买票!”保安挥手驱赶着他们,不耐烦的说道。
其实这里没有任何的标记,他们看见一辆辆汽车开进去,一群群的人从里面走出来,理所当然的认为可以从这里进去了。
按照保安的指点,俩人走进了购票大厅。这里面那可真是人山人海,几个窗口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梁少辉也没经历过这种阵势,不知道该到哪买票。好在大厅里面有不少身穿蓝色制服的车站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可以找他们咨询一下。
跟一个面色和善的阿姨问清楚之后,找了一个地方放下行礼,梁少辉让简洁看着,他前去买票。和那些到福州,郑州,石家庄之类动辄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卧铺车相比,他们这个窗口卖的票就近上许多了。
排队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他了,梁少辉走到窗口前面,对里面那个三十多岁的女售票员说道:“两张到霸州的车票,谢谢!”说话的同时,将一张崭新的50元面值的钞票递进去。
售票员没有接他的钱,而是先在电脑上面查了一下,问他道:“霸州的要11点发车,两张三十,你确定要吗?”
现在还不到九点,那不是说还得等两个多小时?梁少辉有点不甘心的问道:“没有再早点的车吗?路过的车应该很多吧?”
后面的一个人不耐烦的催促他道:“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别在这磨蹭,赶紧走人!”
“我跟你说的就是最早的,前面的票都已经卖光了,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能有票就不错了!”售票员语气也不耐烦起来。
“那就买这个吧?两张!”被他们这么一说,梁少辉也觉得自己似乎在胡搅蛮缠了,匆匆忙忙的决定下来。
在打印机的‘吱吱’声中,两张车票新鲜出炉,售票员熟练的将车票扯下来,和零钱一起塞到窗口下面。梁少辉将这些揣进兜里,挤出了人群。简洁正在远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见他出来,立刻挥着手大声的招呼他。
车站的大院里面停满了一排一排风尘仆仆的大客车。也有许多和他们一样掕着行李,拿着车票对车牌号的人们。在院里转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他们要坐的车辆。这是一辆准载48人的宇通客车,只在最前面有一个乘客供上下的车门。
一男一女两个人正在车门前面说话,那个女人30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衣服,身上斜跨着一个客车售票员常用的那种皮包。女人看到他俩走过来,热情的招呼道:“你们二位到哪?买票了吗?”
“我们到霸州,麻烦您看下车票是不是这辆车?”梁少辉将手里的票递给她问道。
“没错,就是这辆,上车吧!随便找个座位坐下,车票你们自己先拿着,一会发车的时候我带你们去检票。”女人看了下车票交给他,挥手让他们上车。
这是一辆七八成新的空调客车,前面车窗上方还有一台小电视,路途中用来播放录像。车上零零散散的坐了几个人,男女老少都有,有一个人在看报纸的,也有几个一起聊天吃瓜子的。梁少辉和简洁在车辆中部的右侧找了个位置,将两个包塞进上面的行李架,然后坐了下来。
“大小姐,这两个小时怎么度过啊?”梁少辉坐到里面挨窗的座位,身体往靠背上一靠说道。
简洁将行礼架上的背包取下来,拉开拉链,掏出一本书,冲他挥舞了一下说:“你坐外面来,我要看书,你的时间怎么过,自己想办法吧?”
“哎呀,我怎么忘了就带书了!你也不说提醒我一下!还有什么书吗,借我一本看吧!”梁少辉站起来说道。
“呵呵,你自己都不想着,还能埋怨谁?书包里还有一本英语,你要看就自己拿!”简洁笑着回答他。
“那……还是你自己留着看吧!”梁少辉翻了翻眼睛,无奈的说道。
没书可看,梁少辉只好掏出手机玩游戏。这么长的时间,正是创造记录的好时机,岂能放过。最简单的‘俄罗斯方块’,百玩不厌,是他消磨时光的最佳途径。他们俩一个看书,一个玩游戏,倒是都能自得其乐。
时间慢慢过去,车里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不到十点钟,车里就几乎坐满了人。聊天的,看报纸的,小孩的哭闹声,再没有刚开始时的安静。简洁倒是能够不为所动的继续抓紧时间学习,梁少辉就有点坐不住了。前后左右都是在用家乡方言说话的声音,让他又有点心情激动起来,不能再安心游戏。
“哎~!看报看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体坛周报,……哎~!看报看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体坛周报,……”一个拿着一叠报纸的男人走上了车子,边走边吆喝道。他在车过道里面转了一圈,卖出去三份报纸。
这个男人从里面再走过身边的时候,梁少辉忍不住说道:“给我拿一份参考消息!”
“哎~!参考一份您拿好,一块钱了您了!”卖报男人从手里抽出一份报纸递给他,嘴里吆喝似的说道。
“不是六毛嘛,怎么这么贵!”梁少辉交给他一块钱问道。他倒不是嫌贵,只是觉得奇怪,报纸也能随便涨价了。
“小兄弟,一看你就不常出门,哪个车站里的东西不比外面贵呀?”卖报男人笑着解答了他的疑问后,将钱展平放到托着报纸的手里,转身向外走去,口中又开始吆喝起来:“哎~!看报看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体坛周报,……”
本章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