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初见唐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初见唐王
这次细作风波,教会我的东西很多。我能安全的活到现在,可以说一大半是靠着运气,而这是件相当危险的事情,因为我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好运。
而且隐患也有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二小姐是怎么怀疑到魏府的,是自己查的,还是别人说的,这个问题还有待详解。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某些人对魏家的一种试探,可到底是谁呢……
我不知道如果我没有穿越的话,原来的魏子康会怎么处理,还是干脆中毒身亡,其后魏征老爹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我也想象不出。我现在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也明白了自己以后的方向,关键只是如何踏出第一步罢了。
今天老爹在朝堂上大大的威风了一把。李世民询问百官为君之道,只有老爹的回答最让他满意。老爹的回答很精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其实“为君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治国,老爹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总是适时地利用李世民的一些发问,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不仅解决了李世民的疑难,也达到了规劝的目的。这也是老爹的聪明之处。
我在春柳阁被人逮走的事情早就传遍了长安城,李世民当然也知道。听说我安然返家,李世民慰问了老爹一番后,便让老爹带我去皇宫一趟,说是为了缉拿凶手。
世事难料,没想到我正在发愁的时候,李世民却要见我了。全家都把我入宫面圣的事情当成了天大的喜事在忙碌,先是洗澡,然后娘亲帮我梳头,穿新衣服,新鞋子,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才弄好。
“乖儿都长这么高了呢……”我正在照铜镜,娘亲却搂住了我。
贴在娘亲身上,我没有丝毫排斥的感觉,我用手量了量,我的头顶已经到了娘亲的额头了。
娘亲不厌其烦的和我说着入宫的礼仪,禁忌的事项,一遍又一遍,我衣服上的每一个小褶皱,她都悉心的帮我抚平,最后要不是老爹跑进来拉人,估计还得半个时辰。
我突然有种上刑场的感觉。老爹搀着我的手走在前面,后面是娘亲,管家,三个哥哥一路送行,最后还是老爹不耐烦了,把他们给赶了回去。
这些日子我对长安城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长安城是个长方形的城池,东西大概有10公里,南北将近9公里,绕着长安城走一圈,大概需要一个白天,和马拉松比赛的42公里赛道长度差不了多少。
身为炎黄子孙,鲜少有人不惊叹唐朝的成就的,就连一千多年后的国际唐人街也说明了这点。唐朝有很多值得津津乐道的地方,仅仅这个长安城,就非常的不同凡响。
长安城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
整个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罗马城的7倍是当时世界超大城之一。
虽然只是城大,但这也足够让我开心的了,因为我有幸能看到真正的长安城。长安城由廓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

皇城接宫城之南,有25条大街,东西街14条,南北街11条,把整个长安城划分成100多个整齐的坊市。魏府就在街东管区万年县。穿过六条街道就看到了宫城的正门,朱雀门。
朱雀门有三个门道,门口守着两百多名全副武装的侍卫,城墙之上之上也全是来回巡逻的侍卫。
过了朱雀门就是宫城了,宫城位于长安廓城北部中央,也是长方形的、南北大概1.5公里,东西3公里左右。中部就是那太极宫,正殿为太极殿。
东为皇太子东宫,也就是李承乾住的地方,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宽三百步的横街之南是供百官居住的地方,不过此时正在修缮,大多数的官员还都住在外城,就像我老爹还有房相。
穿过横街,就是皇城的承天门了,守卫森严比之朱雀门更甚许多,不过太监内侍早就在城门等候,这就将我和老爹迎了进去。
过了承天门,就能看到金碧辉煌的太极殿了,那是老爹每天上朝的地方。太极点后就是两仪殿,那是李世民经常私下和老爹议事的地方。
两仪殿以西的承庆殿是李世民住的地方,东面对应的是李元吉的住处武德殿。两仪殿往北,和朱雀门对应的,便是那玄武门了。
本以为李世民会在两仪殿接见我们,没想到内侍一直把我们带到了月华门,两个太监便把我们领去了承庆殿。在住处接见大臣,这个皇帝也真是做的很随和了。
想起要见皇帝,我这小心肝就噗通噗通直跳。现年29岁的李世民,弑兄逼父的李世民,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
“尚书左丞魏征魏大人觐见!”太监高声通传,里面传来了一道厚重的男声:“进来吧。”
承庆殿的门开了,我的呼吸有些急促,悄悄的躲在了老爹的身后。偷偷一瞄,入眼的即是一个捧着书的男人,身着龙袍,体型富态,鼻下两撇小胡子,还留着一指长的山羊须。他皮肤有些黑,一张脸给人的感觉就是饱经风霜,眼睛不大,眼神却很平和,和我心目中帝王的印象很是不同。
“臣魏征,参见吾皇万岁!”老爹跪下了,我也要跪么?心里想着,可行为上却学老爹学了个十足,只是没有说“参见吾皇万岁”罢了。
“爱卿免礼。”李世民放下手中书卷,站起身来。
“谢万岁!”见老爹站起来了,我也就跟着站了起来。老爹扭过头瞪了我一眼,瞪的我莫名其妙。
“赐座。”李世民一声令下,两个小太监就端来了一张大椅,老爹看来是经常享受这样的待遇,坐下的动作很流畅,而我则是束手站在了老爹的一旁。
不要说我窝囊,要是一个平头老百姓突然看到了温总理或者胡主席会怎么样?我眼前这个人是帝王,是千古传颂的明君,大唐贞观盛世的开创者,我想无论是谁,此刻的心情都不会比我轻松多少。
求票求收藏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