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深林返空寂(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听风小筑的金风听到了这句话。略一思索,隐身到了包拯的房里。带他到了繁儿房间后,悄然离去。
已吃过晚饭,上一刻还在自己房间读书的包拯,下一刻竟然到了繁儿姑娘的床前。来不及多想,月光下,繁儿冒着冷汗苍白的小脸让包拯一阵心疼,他连忙找来手巾,为她拭去汗水,还倒了热茶,喂她喝下。
繁儿清醒了许多,看到包拯,禁不住流下眼泪,问道:“是你吗?我不是在做梦吗?”
“不是梦。”包拯握住她的手,轻轻安慰道。
“今日是重阳节,我给你说个故事,可好?”繁儿静静躺着,声音平静了许多。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好。”
“我很小的时候,娘亲就去世了。娘亲身体很不好,整日卧病在床。多亏了她的义父,也就是我的外公,每天耐心照料她。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娘亲的样子,我所知道的她所有的事,都是外公告诉我的。外公教我写字,每天给我讲故事。那时,我们虽然住在山上,生活很苦,可是我很开心。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外公把我送到了我父亲家,然后离开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三年前,我离家出走,到了庐州,想要再见他一面,告诉他我有多想他,可是三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改变了,我还是没有再见到我的外公,今天是重阳节,我很想我娘亲,很想我外公,真的很想。”繁儿声音哽咽地说着。
包拯心疼极了,说道:“不要想太多,你还有我啊。你知道吗?我想问你,你愿意嫁给我吗?即使我曾经有过一个妻子,你嫁给我只是续弦。”
繁儿惊得坐了起来,看着一脸认真的包拯,说道:“我愿意。”
包拯握紧繁儿的手,说道:“我包拯愿意娶繁儿为妻,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繁儿也学着包拯的样子,说道:“我董碧繁愿意嫁包拯为妻,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不知过了多久,繁儿睡着了,包拯也趴在床边,睡着了。
从暗处走出一个人,月光照耀,银白色的头发闪闪发亮,精神矍铄的老人,伸出手轻轻摸着繁儿的头发,小声说道:“小繁儿,外公也想你。”
忽然繁儿翻了个身,老人撤回手,身影又隐没在黑暗里。
第二天,繁儿醒来,虽不见包拯,却在桌子上看见一张纸,上面只有四个字“静候佳音”。繁儿知道包拯言出必行,昨夜的话绝不是在骗自己。遥想那一年,十五岁,自己初到庐州城,就对他一见倾心,三年了,中秋节许的愿没想到竟然有望达成,这真的是上天眷顾啊。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身体也不再发冷。
又过了几日,包拯的母亲张氏亲自到了繁儿的绣庄。繁儿受宠若惊,给张氏让座倒茶,自己侍立一旁。张氏笑容满面的说道:“你们的事,拯儿都告诉我了。我早就盼着他能娶你过门了。听他说你父亲健在,当年你是离家出走的。不知可否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们也好上门提亲啊。”
繁儿低头答道:“小女子姓董,叫做碧繁,家父是鄂州武昌令董浩。”
张氏暗暗吃了一惊,如果她说得都是真的,那她也是官家千金,跟包拯也算门当户对。当下不敢再把繁儿看作一个地位低下的绣娘。连忙说道:“我们这就备上厚礼,前往武昌提亲。”
繁儿又说道:“也许家父不日就会到庐州。”
“为什么?”张氏问道。

“这几日听人说,庐州的捕快抓了一个武昌的通缉犯,已派人前往武昌,家父事事亲为,定会亲自前来提取人犯。”繁儿解释道。
张氏点头道:“原来如此,那我们就等上几天,到时请你父亲过府一聚。对了,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你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在异乡艰辛度日,想想我就心疼。”
繁儿的声音已略有哽咽:“我娘亲去的早,小时候我是被娘亲的义父在这附近的山上养大的,十岁那年,他把我送回了我父亲那里,再也没有消息。十五岁的时候,我决定出来找他,就到了这里,一住就是三年,可是依然没有消息。不过这里的人很好,我过得一点都不苦。”
张氏握住繁儿的手,没有说什么,可是繁儿却从手心里感受到了娘亲的温暖。
送走了张氏,繁儿明白,自己终于要熬出头了。三年的时光,亲手埋葬了年幼的不幸,从此,那一段往事将被锁在记忆深处,而钥匙,将被扔在千里之外。
此后的几天,金风总能从繁儿心中感受到她的喜悦。金风知道,她的心愿快要达成了,而自己和玉露也将要离开这里,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这一日,鄂州武昌令董浩到了庐州城。没有顾上休息,就到了衙门,验明人犯正身,正是到处行骗的郁非白。
晚上,董浩正在驿站里休息,忽有人来报,说是庐州城有名的包令仪想请董浩过府一聚,有要事相商。虽然觉得奇怪,董浩还是换上一身便服,带了一个随从,欣然赴约。
走进花厅,董浩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少女,一身素净的衣裙,站在座位旁,微微笑着望向自己。
“繁儿?”董浩叫出了声。
“爹爹。”繁儿顾不上什么礼仪,跑上前抱住了董浩。
董浩一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一边说着:“乖女儿,三年了,爹爹终于找到你了。”
包拯一家三口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感动起来。
五人坐下说话,董浩才知道原来包令仪是要向自己提亲。看到繁儿娇羞的表情,再加上包拯一脸正气,董浩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我终于要嫁给包拯了。”繁儿在心中默默念着。
金风听到这句话,告诉了玉露。怎奈玉露非要亲自去看个究竟。金风拗不过她,只好带着玉露隐身到了包府。
而此时,正好董浩要带着繁儿回驿站。金风玉露又跟着他们到了驿站。
到了自己的房间,董浩让众人都退下,只剩下他跟繁儿两人。金风玉露则坐在他们旁边,静静听他们说话。
“这三年,你过得如何?当年你走后,我真的有些后悔,不该轻易让你一个人去做那件事。”
“舅舅,你放心。我过得很好,只是我到庐州城后,发现那个女人已经死了,不过母债女还,就在前不久,我终于得偿所愿,报了这个仇。娘亲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今日我检查人犯时,听到那个女子的名字,就知道你已经得手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我外公,如果他不给我那颗药丸,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不动声色的报仇。只是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方,身体可还硬朗。我真的很想他。”
“你外公是世外高人,不拘泥于世俗,我等凡人能见他一面已是万幸,而你,是有福之人,能跟他一起生活九年。这就已足够了,人不能太贪心。”
“我明白了,以后定会看开一些,不再如此执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