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生儿带来的矛盾(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过赵祯,我特意在福宁宫外站了一会儿,眼光四处流转,却始终未能见到范纯佑的身影,问过其他侍卫这才知道,我刚进去没一会儿,范纯佑便领着一对侍卫到周围巡视去了,想他身为御前带械侍卫,巡查皇城这些事根本就用不着他亲自负责,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为了避开我。
我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挥退跟在身边的宫人,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在宫宇之间游荡着,不知不觉,竟来到他常常教我练功的长宁宫外。伸手抚过宫门前被折断的几枝树枝,心地顿时涌起无限感慨。想起和他第一次见面时,那近似胡闹的情景,真的很有点景物依旧、人物全非的感觉。“这么好的人可能以后再也碰不到了……”
正当我还沉浸在伤感中的时候,突然听到从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我转身一看,来人正是范纯佑!他就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表情诧异地看着我,像是没有想到我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似的。
略带凉意的微风轻轻吹过,几片落叶在半空中打着旋儿,从我俩中间飘过。
“纯佑!”我连忙出声叫住他:“纯佑,我可以向你解释”我一边说话,一边朝他走了过去,谁知我刚来到他的身前,他却一连后退两步,与我拉开一段距离,掀起官袍下摆,对着我行起了君臣大礼:“娘娘贵为国母,所思所想都不是微臣应该妄自揣测的,娘娘若是有什么事要交给微臣去办,请尽管吩咐,无需解释什么,若娘娘没什么要吩咐微臣的,就请恕臣先行告退了。”他站起身来,当真立刻转身要走。
“你给我站住!”听到了我愤怒的吼声,范纯佑依言止步,但他并没有回过头来:“娘娘有话请讲。”
看着他那修长的背影,听着他那不含任何感情音调的话语,我不禁怀疑,他真是我所熟悉的那个范纯佑吗?真的是那个总是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向我露出缅甸笑容的范纯佑吗?我感到自己的眼眶一阵发热,像是有什么滚烫的液体正在里面转动。
“哇!”我很没形象地一**坐在地上,扯起喉咙哭天抹地。
这一招果然管用,范纯佑听到哭声,连忙转过身来,一脸惊慌地望着我,手足无措。“娘娘……小翠,你怎么哭了?别哭、你别哭呀。”
“就哭!哭死给你看!”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撅起嘴,委屈地嚷嚷着:“人家真不是故意骗你的嘛!再说了,我都已经准备跟你道歉了,你还还不理人家!我进宫那会儿才多大啊!身边除了一个小翠,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认识了你,我又害怕要是你知道了我的身份,一定就不肯再跟我做朋友了!所以我才一直捂着,什么都没敢告诉你……呜……你说我容易么我?”一番话说得理直气壮至极,好像做错事的人不是我,而是范纯佑。
“是是是,不容易,不容易,天底下就你最难了。”范纯佑见我哭成这副德行,早就慌了神,很轻松地就被我误导了。“我原谅你了,再也不和你怄气了,再也不不理你了,求求你,别哭了行不行?你知不知道,你哭起来的样子……那个样子……”范纯佑脸上闪过一丝非常古怪的神情,活像生吞了一条蚯蚓。
我拉过他的胳膊,用他的衣袖把沾到脸上的眼泪、鼻涕,搽了干净,仰起头,一脸严肃地问道:“我的样子怎么了?难道不是梨花带水,楚楚动人么?”

解决了我和范纯佑之间的问题,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虽然明白他对我所抱着的心思并不止是友情,否则他在得知了我真正的身份之后,反应也不会这么大。可是我却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像以前一样,只要一有空就拉着他陪我练功,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的武功有了很大的进步,把整套冥王剑法练得滚瓜烂熟,但我用同样的功夫和范纯佑过招,却怎么也打不过他,我现在的水平充其量也只算是个三流高手,为此我还特意询问过范纯佑:“你不是说我天生就是一块练武的料么?为什么练了这么久,却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高手?”
范纯佑温和地笑着:“第一,你的功力不够,这些年来,我教给你的内功心法你几乎都没怎么练,单把精力放到了那些看似凌厉的剑招上,空有架子,当然发挥不了它真正的威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没有任何与江湖人士打斗的经验,平时,我跟你喂招的方法,连切磋都算不上,更别提什么生死搏斗了。就像一个士兵,不管他平日里所受的训练多么强、多么好,只要他没有上过战场,那他就一定比不上那些历经过生死考验的老兵。”
虽然我明白范纯佑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郁闷了好几天,心想我一个皇后,住在深宫内院,哪里有什么机会找人做一次生死搏斗?难道真要到江湖上去游历一番,武功才会大进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嘛!于是我决定好好练一练他教给我的内功心法,虽然它很无聊,无聊到我一看到它就觉得头痛,但也好过只得一个空架子的好。
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青霞神功》,是集内功、轻功、身法、步法与议题的武功秘籍,其中内功一共有十二成,我以前只练过最基本的两成,非常麻烦,常常一坐就要好几个时辰,而且在练功的过程中要相当注意,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会走火入魔,这也是我不喜欢练内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在,我为了成为真正的高手,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修炼了。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大概七个多月后,我已经练到了神功的第四层,而这个时候,苗美人已经快要临盆了。
天圣八年三月的一个夜里,伴随着婴儿嘹亮的啼哭声,苗美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大宋朝最尊贵的家庭里就这样多了一个小生命。赵祯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当即就给婴儿取名为赵昕,封为雍王。苗美人生下了皇子,地位也立刻水涨船高,赵祯依照当时的承诺封她为贵妃。对此,我没有表示出任何不同意见,毕竟当时我也是同意了的,而且我知道赵祯根本就不怎么喜欢她,所以也没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唯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却是赵祯抱着怀里的那婴儿,心想你明明排行老二,现在怎么变成了老大?另外两个早死的儿子跑哪去了?是史书记错了你们出生的顺序?还是因为我的到来令历史变得混乱了?很快,我又否认了之前的想法。我只不过是让刘太后早死了几年,就再也没做过其他任何事,怎么可能影响到你们生儿子呢?恩……肯定是史书记错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