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穿上龙袍的女人(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机药,号称天下第一剧毒。这药的出名之处在于它毒死了南唐李后主。有人说牵机药其实就是中药马钱子,马钱子的主要成分是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吃下去后,人的头部会开始抽搐,最后与足部拘搂相接而死,状似牵机,所以起名叫“牵机药”。
真相是否果真如此,没人知道,最起码我就不知道,但是对于它无药能解,中者必定在痛苦万分的状况中死去的传闻,我却是坚信不疑。
“大娘娘,您怎么了?……”
“大娘娘,您不要吓儿臣啊!……”
我不知道雪千寻是在何时动的手,当刘太后在我面前倒下的一瞬间,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微不足道。心脏欢快地跳得飞快,看着刘太后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抽搐着身体,低声地痛苦哀叫着,一抹得意地笑容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嘴角。“我成功了!竟然这么简单就成功了!”
“来人啊!护驾!传太医,快传太医!”向来胆小怕事的杨太妃在看到了刘太后那铁青的脸色和从嘴角不断涌出的鲜血之后,吓得开始语无伦次地大声叫喊,使得太庙内外好一片兵荒马乱,纵目望去,只见大殿内外到处都是在奔跑的太监和禁军,负责打点祭奠的宫娥们都躲到大殿的角落里,卷曲着身子瑟瑟发抖,一个个都睁着既惊恐又无辜的眼睛,默默地看着事态地发展。我没能在其中找到雪千寻的身影,估计她应该早就逃出去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发现我所作的手脚,大概没有吧?
刘太后一脸痛苦地向我伸出手来,我连忙蹲下身子,从内侍手上接过她的身子,急切而又恭敬地安慰着她:“大娘娘不用担心,儿臣这就送您回宫,宣王太医给您看看,立刻就会好的。”刘太后看着我艰难地点了点头,嘴唇张开动了几下,像是说了句什么话,但却因为声音太小,所以我没能听见。刘太后皱着眉头,目光焦急地望着我,我连忙低下头,把耳朵凑到她的嘴边。
“哀家怕是不行了”刘太后用她那微弱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着:“哀家年前立了一道诏书,就放在放在宝慈殿里,哀家床头的暗阁里,要是哀家没能熬得过去,你记住,一定要到哀家的寝宫把诏书取出来交给吕夷简”我真是越听越觉得火大!不用想也知道那道诏书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不就想让赵祯尊杨太妃为太后,听政如旧规,军国大政让赵祯和杨太后一同裁处么。临了临了,还想着要继续压制赵祯,好让他没有能力去打压你刘家的子孙是吧!哼哼!我偏不让你如愿!
“那可不行啊……大娘娘。”我用只能让她一个人听到的声音,轻轻地在她耳边低语着:“儿臣好不容易才扳倒一个刘太后,说什么也不会再为官家立一个杨太后。”
“是你!”望着我唇角飞扬而起的笑容,刘太后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双手死死地抓住我胸前的衣襟,头猛地扬起,一张口,鲜血狂喷,那暗红色的液体溅了我一头一脸。中了牵机药还能支撑这么长时间的人还真少见,心想要不是药量实在太少,她早就该死了,哪里还能撑到这个时候。果然不出我所料,刘太后在我怀里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双手一松,只在我那华丽的后服上留下了两个清晰的手印。
当我和杨太妃护送刘太后的尸体回到宫中的时候,赵祯却已经早早地得到了消息,带着一群侍卫官员直奔至宣德楼前,对着刘太后的尸体嚎啕大哭。我立在一旁,清楚地看到赵祯用手掩住的脸庞上除了泪水,似乎还有一抹不易察觉地窃喜。哪个帝王不渴望掌握权力,即使是以“仁”之名千古流芳的赵祯也不列外。想他少年登基,却始终生活在刘太后垂帘的阴影之下,作为一个被人放在前台负责表演的木偶,他最大渴望恐怕就是斩断绑在自己身上控制线,自由自在地运用权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吧。

一道犀利的目光把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天际拉回现实,我凭着感觉,转头朝赵祯身后望去,只见当前那名面容英俊的侍卫正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光看着我,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写满了震惊与不信,掩藏在这之后的是一丝若隐若现的愤怒和痛苦。
最终还是用皇后的身份跟你见面了。我垂下眼帘,不敢再看他的眼睛,心里想着,自己骗了他那么久,他一定很生我的气吧?
朝里朝外一片肃穆,满眼雪白,整个汴京都变成麻布白衣的天下,举国上下都在为刘太后披麻戴孝。
刘太后被追封为章献明肃皇后,赵祯本打算用皇帝的礼仪为她下葬,垂十二道垂珠,衮服加十二种图案,我向赵祯进言:“官家孝心,可表日月。但如果大娘娘穿着衮服下葬,到了地下,您让她用何颜面去见先帝?”
赵祯恍然大悟,连忙命人为刘太后换上皇后衣冠,送往永定陵与真宗合葬。
本以为所有的麻烦都随着刘太后的死而烟消云散了,谁知道还是出了点不大不小的意外。
当我偷偷潜入宝慈殿,打开刘太后所说的那个暗阁之际,我惊得愣住了,只因暗阁之内,空无一物!我紧紧地按住不停起伏的胸口,略微有些慌张地打量着这座毫无生气的寝殿,心想,难道有人捷足先登了?
很快,事实就证实了我的猜测。刘太后的遗诏的确被人抢在我前头下了手,从宝慈殿直接拿到了朝堂上,但是它是由什么人送去的,又经过了哪些人的手,我用尽了方法也查不出来,似乎一切都乱了套,乱得令人看不清,掩藏在这满宫的白帆之下的那根极细极深的线索。大臣们分成两派,为该不该再立一个皇太后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最终被吕夷简以“官家春秋已富,已没有再尊太后共裁军国事之必要”一语而划上了句号,赵祯删去遗诏中“共裁军国事”一语,仍尊杨太妃为皇太后,让她退居保庆宫,故又被称为保庆皇太后。
同时,镇王赵元俨入朝,向赵祯言明他并非刘太后亲生,而是去年去世的李宸妃所出。赵祯听闻之后大惊,无异于天蹦!加之朝野之间又有宸妃死与非命的谣言,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家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
大家多一点收藏吧,谢谢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