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御前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州大会战以后,南北双方的态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帝**在徐州会战失败之后,实力受到巨大的损耗,不但再也无力发动战略攻势,就是防御,也渐渐的捉襟见肘。等到丢失了山东,帝国的形势就相当的不妙了。此消彼长,此时的国民军,则一举扭转了最初的颓势,大兵压境,开始了第三次北伐。
而这一次,即使是帝国政府长期的盟友日本也认为,由南方的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的局面恐怕是难以避免了。尽管他们先后在山东制造事端,又在上海挑起了一场战争,可是随着帝**的节节败退,除非他们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否则,他们看不到局部的出兵还有什么意义。而日军参谋本部认为,由于日本国内的战争准备尚不充分,现在并不是发动全面对华战争的最好时机。
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实现统一,国民军最高统帅部将现有的国民军按所在区域和作战序列沿革进行了划分。共分为中央、中原、华东、山东、华南、西南六大方面军。
其中,中央方面军是当前的最高统帅,国民委员会临时主席兼军政部长蒋济生的嫡系部队,被人们称为“中央军”,方面军司令长官黄潜一级上将,下辖国民军“三大王牌军”之一的第1军等部队,还有战力相当强悍的第5军、第8军等部队,共10个军,3个独立师,兵力约25万。中原方面军司令长官李谦诚一级上将,辖“三大王牌军”之一的第7军、甲种野战军21军、38军、由帝**旧部改编的81军、87、88军(87、88军由“圣剑”集团军投诚部队改编)、乙种野战军69军、71军(军长李宗凌少将,辖新7师,暂14师)、74军(军长孙中兴少将,辖新11师,暂16师),共9个军2个独立师,兵力约22万人。华东方面军司令长官廖克强元帅,辖“王牌军”之一的第4军等部,辖12个军3个独立师,兵力约28万人。山东方面军司令长官黄敬久上将,辖第9军等部8个军2个独立师兵力约18万人。华南方面军司令长官张烈一级上将,辖第2军、第3军等10个军,兵力约20万人。西南方面军司令长官龙秋林上将,辖第6军等6个军,并立约13万人。
此时国民军战斗序列内的6大方面军加上一些内卫部队、地方部队共有兵力约150万人。其中用于对帝**展开战略攻势的中央、中原、山东三个方面军和华东方面军的一部共约70万人。这也是革命后国民军北伐兵力最多的一次。
而此时在帝**方面,连同西川、东北在内各派系军队仍号称拥有兵力250万。不过西川的皇甫家族从开战至今仍旧没有出动过一兵一卒。东北的宇文家族倒是派了部队参加南征,不过一向出工不出力,而且出动的兵力极少,也没有什么战斗力。至于所谓的250万大军,有多少水份在里面,恐怕就是皇帝本人,也说不清楚。
而在春节前的两天,就是舆论盛传国民军将对关系着帝国的生死存亡的山西、河北两省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皇帝在皇城内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此时已经被晋升为帝国中将的路晓飞(他扮演的身份叫端木睿)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此时的路晓飞,作为禁卫第8师师长和绥远总督,又是凌亲王世子的身份,在与会的军官里,坐的位置相当靠前。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皇帝,而且距离还很近。一时间他觉得有点搞笑,皇帝,这个称谓在他们那个时代代表的就是那些骗取钱财和谋杀师奶眼球的电视剧,而且很多是拖着长辫子的清装剧。
路晓飞眼前的皇帝身着一身戎装,看起来更象是伪满洲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那身打扮。单就这一身打扮,路晓飞就觉得这似乎就注定了皇帝这龙椅坐不了多久了。他的位置很靠前,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帝的脸色相当的不好,胡子似乎都没怎么刮,显得很憔悴。
其实最近路晓飞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他虽然只是绥远总督,可是他的部队已经开进了晋北和察哈尔。尤其是晋北,他在大同布置了禁卫第8师的精锐部队33旅,并且还实际遥控着朔州。在察哈尔,他也摆上了一个34旅。33旅旅长程唐和34旅旅长王靖都是路晓飞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将领,也是他最忠实的心腹部下。除此之外,在他的治所绥远首府归绥,他还有一个独立第一皇家骑兵旅,这才是他最精华的部队。
独立第一骑兵旅有兵力5000人,马2000匹,铁甲汽车50辆,坦克30辆,75毫米野战炮20门,37毫米战防炮12门,还有6门汽车牵引的苏制120毫米榴弹炮。可以说,这是一支由传统骑兵和现代装甲力量集合的快速部队。骑1旅的旅长由路晓飞亲自兼任,参谋长萧韫珩实际指挥。不过,在路晓飞捣鼓这支部队的时候,帝**中还有很多人嘲笑他把好好的一个骑兵旅搞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认为他是拿着皇家的钱,在那里胡作非为。
会议是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开始的,鉴于皇帝陛下那异常难看的脸色,也根本没有人敢第一个说话。包括坐在皇帝下手的军务大臣、帝国元帅,帝**陆军总司令,也就是路晓飞扮演的端木睿的老丈人安国亲王上官德清,以及负责京城卫戍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的理亲王端木宏、帝**参谋本部长东方博闻。
这令人窒息的气氛之外,是京城正在飘舞的满天大雪。
“说话吧。”打破沉默的人,当然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本人。他知道他要是不开口,这些军中大佬们是不会轻易开口说话的。“对于眼前的局势,众卿究竟是什么看法,都说给朕听听。”
还是一片沉默。
安国亲王上官德清眼观鼻、鼻观心,竟似老僧入定一般。而他在军界多年来的老对手,参谋本部长,也就是帝**“参谋系”的头脑人物东方博闻元帅也是低着头看自己的茶杯。
“干什么?”皇帝的声音里明显有了些怒气,但他似乎在强力忍住,说:“难道要朕点名不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