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章 迷人的喀秋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告!第70集团军来电,15日中午,该部已经攻陷日军独立第158步兵联队的赤峰要塞。请示俘虏的处置怎样进行。”
“他们的动作太慢了!”路晓飞趴在地图上头也不抬的说:“命令该部做短暂休整,其南下主力最迟在17日必须攻占兴城,完全切断日军第80旅团的北进增援之路。俘虏嘛,优待伪军俘虏,愿意留下的让他们留下,想回家的而给他们路费。”优待俘虏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路晓飞只是现学现用罢了,再怎么说,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乱世之中,也只是谋一口饭吃。
但是,他话锋一转,说:“日军俘虏就不用留了,让他们捡起枪,光荣的为他们的天皇陛下尽忠吧!”
“报告!后继部队6纵、7纵已经抵达阜新,请指示!”
路晓飞直起身,看了一眼向他汇报的作战参谋,又看了一眼正朝他看来的萧韫珩,说:“老萧,你去一趟阜新,连同新到的6纵、7纵在内,那里的几个纵队都归你指挥。拿下阜新之后,队伍不用再往南靠拢,直接东移进至彰武一带。那里只有两个师的伪军,争取让他们全部反正。”
“好的。”萧韫珩说话的声音总是这么平静,似乎能让他激动的事总是太少。
萧韫珩走后,路晓飞的指挥部里来了一位客人,那是由“学生会”的一名骨干陪同而来的驻铁岭、开原一带的伪“渤海国”陆军第4军参谋长孟繁华少将。该部共有3个主力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在伪军中属于兵员配备,战斗力都比较强的部队。这些年在镇压东北境内的各地下抗日武装中,没有少出力。
孟繁华少将对路晓飞敬了一个礼,说:“鄙人是代表我军宇文军长来问候凌亲王世子殿下的。”
路晓飞笑了笑,摆了一下手,叫副官给他倒了一杯茶,说:“凌亲王世子那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少将,大家都是军人,不要来这些虚的东西。你就直说你们军长要什么条件吧。”
孟繁华说:“我们没什么条件。贵军如果进攻我军防线,我军可以做象征性抵抗然后撤走。不过暂时我们不打算向贵军投降。说白了,贵军不是日本关东军的对手。如果现在像你们投降了,回头还是要被日本人收拾,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路晓飞点点头说:“我理解,乱世之中,保全自身的想法很正常。我就不跟你们说什么民族大义了。反正你们既然甘心做汉奸,这条路就走不通。”他不管孟繁华的脸色有多难看,接着说:“我只想来给你们算一笔账。就按照你们所说的,在我军进攻你们防线的时候,你们只做象征性的抵抗。这样的话,等到将来投降,你们手里犯下的血案不会有人来为你们开脱的。不过如果现在反正,并且为我作战的话,我可以保证能抹掉你们的污点,让你们做堂堂正正的中**人。这就好比投资,等到生意做大,有利可图的时候再来,不好意思,你就分不到那一杯羹了。”
孟繁华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不过我们认为现在的风险过大。如果等到秋后算账,倒霉的无非是我们这些当官的。可要是现在就给日本人灭了,咱们几万弟兄也都跟着全没了。”
路晓飞沉吟了一下,说:“既然你说是为自己的弟兄考虑,那我就再多给你一个机会。等到我歼灭了日军108师团和79旅团两支部队之后,你部就必须立刻反正归附。配合我军攻打奉天。再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过了这个时候,我军将会把贵军等同于日军进行作战。对不起,我想你应该知道,在我的部队里,从来不留日本人的俘虏。”
孟繁华看着他说:“恕我直言,贵军直到现在也未能攻下锦州,更遑论奉天。”
路晓飞说:“那是我的事情,条件就是这样。对不起,军务繁忙,恕不远送了!”对于想骑墙的伪军而言,必须让他们明白,为日本人卖命是死,为自己的同胞效命也是死,但是两者之间的价值和意义显然不一样。而要想在这种局面下找一条活路,就更别想舒舒服服的躲着保存实力。

这时候路晓飞觉得肚子有点饿,他已经忘了自己多久没有吃东西了,也忘了自己多久没有睡觉了。战况非常的激烈。龟缩在盘锦的日军108师团选择了死守,攻坚战打得非常辛苦。而黑山大虎山一带,新5军的一个师正独立抵挡日军独立混成第79旅团,战斗同样十分艰苦。最开始的闪电突袭战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的战斗,都要浴血死战了。关东军的实力的确是很强大的,不管路晓飞在部下面前表现出多么大的信心,他都必须承认这一点。
当年的辽沈战役,林总是70万打卫立煌的55万。现在他是30万打35万。而他的敌人可要强横得多。唯一的优势是,关东军的主力还必须布防在中苏边境,防备俄国人在边境的几十万大军。但是关东军司令部已经对他的攻势产生了警觉,一边调动更多的部队扑过来,一边开始做紧急动员了。他能依靠的,除了现有的30万部队,还有俄国人仍然没有中断的武器支援,就只是那些地下抗日武装和战场反正的伪军了。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接收了不下5万的伪军,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他的战绩,将会决定这个数字的增幅。这些反正的伪军战斗力当然比不上他的正规部队,但是他们受到日本人的长期训练,必要的战斗素质也还是有的。而且他们既然在战场反正了,日本人就不会放过他们,在没有后路的情况下,他们的战斗力也还是会被激发出来的。
“报告!”
路晓飞让副官给他煮了一碗面,还没吃上两口,一个参谋又过来报告说:“一支叫做辽沈民族救**的部队于昨夜炸毁了奉长铁路抚顺段。他们的指挥官派人来向我们汇报,并且请求我军给予其一个正式的番号。”
路晓飞放下碗问:“炸毁铁路的消息确切吗?”
参谋回答说:“已经经过我们的特工人员证实。”
路晓飞说:“很好。他们大约有多少人?”
参谋回答说:“不是很多,大约200人。”
路晓飞想了想,说:“这样吧,下达一份委任状,任命他们的指挥官为21集团军司令部直属独立第1营少校营长,我来签字。另外,如果他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空投我军的军服给他们。”人少一些不要紧,这样的游击部队的能量是不能以人数来衡量的。而且,这样的游击部队很多,当他们的能量一点一滴的汇聚起来以后,足以产生许多超出正规部队的能量。路晓飞同时给“学生会”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让他们充分的发动群众和游击武装,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北的农村,包括“胡子”,只要他们愿意为抗战出力,他都可以收编他们。
“报告!”
路晓飞刚端起的碗又放下了。
这一次,来的是一个穿着中**服的红发碧眼的俄国人,用他很不熟练的中国话说:“上将同志,BM13火箭炮连连长谢和前来报到!”他的真名应该叫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谢赫廖夫,不过穿上中国的军服后,他得到了一个中国名字谢和。就像当初新5军的官兵们都穿上苏联红军的军服,改用苏联名字一样。战争,有时候就是这种改头换面的游戏。
终于来了。路晓飞很满意的对这个长得有点像《魔戒》里面那个精灵弓箭手勒格拉斯的苏联少校说:“少校同志,你们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过,我要求你们克服疲劳,部队马上投入战斗。”
“是!”作为一名军人,谢和知道疲劳只是他们需要克服的最基本的东西。
BM13火箭炮,也就是俗称的“喀秋莎火箭炮”。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苏军首次进行了实战试验。1941年初才开始量产。作为路晓飞跟俄国人讨价还价的结果,他得到了一个火箭炮连共7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路晓飞看着谢和少校离开的背影,微笑着说:“一个迷人的名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