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我全家都在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袁维绪把彭长官拍桌子的事告诉古地的时候,古地郁闷的说:“彭长官的话很有道理啊。英国人的那点私心傻子都看得出来,为什么我们的实际领袖还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做战略部署呢?曼德勒不是斯大林格勒,我们拿什么来守啊?而且干嘛让英国人来做盟军的战区总司令?我就不明白都这份上了,他们都亡国了,我们还跟他们客气什么。”
袁维绪有点沉痛的说:“我想,这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现在英国本土虽然投降了,可是海外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英军,如果他们也全部向法西斯投降了,这场战争就更难打了。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美苏这两个国家身上,就看他们什么时候参战。”
古地摇着头说:“把希望都放在别人的身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说,我们打了那么多年仗,不会在这里嗝屁吧?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袁维绪说:“我不管那么多,如果一定要死,和你死一起就行了。”
古地随即嘿嘿一笑,说:“不过,日本人想要我的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英国人已经撤了,告诉黎渺,没必要死守同古,要他撤到彬马那来和军直属队会和,等凤冲霄的210师到了,再看下一步怎么走。”打了那么多年仗,从来没有打过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仗,突然他有点明白当年的远征军10万精锐会什么会败走野人山了。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有的时候,一场战争的走向并不仅仅取决于战争本身。而随着军衔职务的不断升高,古地发现他再也不能想原来那样只需要服从命令,舍生忘死的拼杀就可以了,他需要面对很多远远比战斗复杂得多的局面,考虑比战术更复杂的问题。而最让他感到悲哀的是,很多事情,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
200师退到彬马那的时候,210师也开到彬马那以北几十公里的达贡。
随同凤冲霄的210师来的,还有缅甸当地的一支部队。人数不多,装备也很低劣,他们没有重武器,即使是步枪,也只有有限的十几支,在整个部队里还不到十分之一。但是能得到当地人的支持,还是让古地感到十分惊喜的。
“行啊小凤凤,有本事啊!”古地在凤冲霄把这支当地部队的领导带到他面前的时候很是夸奖了他手下这员猛将一番。
凤冲霄则很严肃的说:“军座,这位是缅甸民族军的第三游击司令勐措先生,民族军对我们远征军的到来十分欢迎,也表示缅甸人民不愿做亡国奴,愿意和我们一道和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不过,有个条件。”
“条件?”古地看着眼前这位又黑又瘦,年纪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游记司令,苦笑了一下,他想得出他要的条件是什么。
果然,这个游记司令勐措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中国是我们传统的宗主国,我们希望贵国的军队能在赶走日本人之后,帮我们赶走英国人,重建由我们缅甸人自己组建的国家。我们愿意重归中国藩属国的地位。”
古地很想马上就答应勐措的要求,出于他自己的立场,他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可是他又知道,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由他这样的军人来决定的。他想了一下,说:“作为一个朋友,我也很乐意见到自己的邻居摆脱别人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家园,可是作为一个军人,有的事情是我不能立刻回答你的。不过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一点,这场战争,必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缅甸也肯定是其中之一。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能不能让你满意,或者,让你们的人民满意,但是,我必须要说的,目前,正在席卷整个东南亚的日本军队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勐措点了点头,说:“将军,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就算我们不能达成共识,至少,我们也不会去帮助日本人。但是,仅限于我们民族军的部队,在缅甸境内,不止我们一支军队在谋求民族独立。”
古地说:“我知道,就这样我已经很感谢你和你的部队了。这样吧,我可以给你一些实际的东西,我的部队在从同古撤退的时候,接管了英军的一个军火库,里面有很多英军撤退时来不及带走的装备。我的部队不用英式装备,所以,我们把这些装备转移到了彬马那南边一个山洞里。哦对不起,我说错了话,我们压根就没有见过英国人的东西,不过听说那个山洞里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我想,你们可能会有兴趣。”

勐措笑了起来,说:“谢谢将军,我想我们会有机会合作的。”
古地叹了一口气,心想,多好的机会啊,帮助缅甸人拜托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缅甸重回中国的藩属国地位。如果他是那个当权者,他一定会接受这个建议的。当然,有的事不需要马上就去做,毕竟现在他们共同的敌人是日本人。但是帮助了民族军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事,就算他们不站在自己这一边,只要不去帮日本人,就已经是帮他们了。至于英国的那一批装备嘛,反正也不是他的,做个顺水人情有什么不可以。反正英国人也不可能来问,就算问他也不会认账的。
就在新7军主力在彬马那集结,修筑工事准备进行防御战时,盟军司令部命令新7军派出有力之一部,向西出击,救援被日军围困的英缅军第1师和第7装甲旅。原来被日军追赶而仓惶北窜的英军到底没有能跑过日军,有7千多人在仁安羌以南的马圭被日军的第33师团给截住了。英军突围失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中**队的救援上。
“英军太垃圾了。”古地一接到这个命令就表示了强烈的鄙视,说:“两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面对高速前进,既没有携带重武器,又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的日军33师团,竟然只知道狼狈逃跑,结果还不是给人家围住了。33师团那是什么狗屁部队啊,39年豫南会战的时候长官部让我们打33师团,我还觉得没意思呢。”
袁维绪也只能苦笑着说:“历史上这出戏你也不是不知道,更何况现在英国本土已经投降了,这些失魂落魄的丧家之犬,又哪里还有什么士气可言。”
古地说:“不着急,英国人至少能撑三五天,让他们吃够了苦头我们再去。而且用不着派太多的人去,从200师抽调一个主力团去就够了。33师团追得急,现在部队散得很开,包住英军的,也不过是一个联队左右的兵力而已。”
可是古地想让英国人先吃够苦头,还留在曼德勒的李部长却亲自给古地打了电话,要他马上派出一个师的部队,至迟在两天之内务必将英军救出。最高统帅越过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直接给下面的一个军长打了电话,这让古地觉得非常的恼火。
难道说一旦当了最高统帅,就会连这种最基本的战场纪律都忘掉了吗?还是那个位置容易让人的智商下降?古地记得最高统帅还是战区司令长官的时候,可是非常的英明睿智的。他难道看不出来彬马那南面有日军的55师团主力和18师团一部,这本来就让中路正面防线的压力非常大了。东线的第10军在和日军56师团交手后有些不支,正在且战且退,彬马那东线随时可能会暴露出很大的空隙。如果这时候抽调走一个主力师,彬马那防线就随时都有被日军两路包抄的危险。
“军座。”这个时候,200师师长黎渺站出来说:“你带210师过去吧,这里交给我就行了。”
古地看着黎渺,问:“黎逸夫你什么意思?”
黎渺很平静的说:“最高统帅的命令是不可违背的,要在两天之内救出被围的英军,不用一个主力师,确实也很难办到。但是你我都知道,正面只留下一个师,所面临的压力会有多大有多危险。你是全军的主帅,所以你不能留在这里。”
古地说:“我知道,所以我不能离开。210师的机动能力强,派凤冲霄去救英国人没什么问题,不过,军直属队没有理由也跟着去。”
黎渺笑着说:“军座,我们都是老兵了,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古地,我年纪稍微比你大一些,这样杀身报国的机会,还是先让给我吧。好在我没有家室,虽有老母,尚有长兄照顾,可以了无牵挂了。”
古地哈哈一笑,指了指站在一边的袁维绪,说:“我全家都在这,更没有什么牵挂。不要废话,命令凤冲霄立刻带210师火速救援英缅军第1师,军直属队和200师就地布防。最高统帅没有命令我也离开,这场仗老子爱怎么打就怎么打。黎渺,逸夫兄,35年围场血战你我生死与共,今日血洒异国,就让我们再次生同生共死好了。他娘的,日本人想跨过新7军的防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