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骑兵对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韫珩的电报很简单,就是“一号作战顺利完成”几个字。这就意味着,21集团军的战车团顺利地切断了滦南至天津一带日军和第6师团之间有可能的联系,并歼灭或至少使第6师团的战车联队失去了战斗力,并以初步形成对第6师团的分割。接下来就要看骑兵旅和跟进的步兵的行动了。
这也意味着,路晓飞制定的以装甲集群为主进行的闪击作战计划的初步成功。可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日本是个很懂得偷师学艺的民族,如果这一仗21集团军取得一场完胜,而这种战术被日本人学去并加以深化运用的话,这一场胜利绝对得不偿失。虽然日本受国力限制,永远也不可能像西方,尤其是像德国那样进行大规模的装甲突击,但是对于更加落后的中国来说,他们现有的力量足够他们在爆发全面战争的初期,运用这一战术取得更大的优势。
想到这里,路晓飞甚至有些懊悔。但是他转念一想,是不是自己考虑得过多过远了。如果胜利就是一把双刃剑,那难道就不要胜利了吗?
“告诉萧韫珩,以分割打乱日军的部署为主,不可恋战。一旦日军出动空军,务必调整队形,将各装甲车辆之间的距离拉到最大,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另,出现故障或受伤失去动力的车辆,坚决自毁,一个轮子也不能留给日本人!”
“命令骑兵旅加快跟进速度,协助战车团的行动,打击目标重点为敌军被分割部队的结合部,最大限度的阻止日军的重整和集结。”
“命令180师程唐师长,部队强行军开进,集中所有力量将被分割的日军以大队为单位剿灭,联队以上的兵力,则避而不击。”
180师实际编制有1万5千人,以这点人吃掉日军的大队单位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要吃掉一个联队就不容易了。路晓飞的战术里面,极力避免的就是与联队以上的日军进行缠斗,必须速战速决,才能将战车团的突击分割的战果消化到最大的限度。
这一仗的结果会对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路晓飞不知道。他只知道,目前,他的部队正在秦皇岛附近,用一种全新的战术模式在和日军战斗。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部队还占据着很明显的上风。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可是,他至少要改变日军第6师团的战绩,这个在他们的历史上犯下了累累罪行的禽兽不如的部队,他要让它一开始就贴上败军的标签。并且,他还对前线的部队加发了一条命令——对于日军第6师团的官兵,一律杀无赦!
21集团军和历史上的29路军确实有些不一样,少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豪迈和悲壮,却多了山海关增援突击战的雷霆万钧和“1933式”通用机枪扫射给日军带来的噩梦。第6师团在日军的常备师团中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虽然他们的战车部队在战斗的一开始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他们的主力部队被21集团军强大的战车团分割成无数短时间内无法和重新集结的小部队,但是这些小部队对于21集团军来说依然十分难啃。
早期的日本兵都是些非常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们受到长期的训练,单兵的战斗素质是21集团军的士兵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像第6师团这样的一等师团,战斗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强。21集团军尽管有装甲优势,尽管步兵武器比日本人只强不差,火炮数量也不在少数,而且在局部兵力上还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硬碰硬的一仗打下来,21集团军还真没占到什么太大的便宜。
最先遭到损失的是骑兵旅,他们遇到了配属第6师团的骑兵联队。这个骑兵联队不是从海上过来,而是沿着青龙河从越过长城过来的。他们正好避开了21集团军的战车团,遇上了骑兵旅。日本的骑兵在战马的喂养和护理上和中国骑兵的战马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他们用的是一个骑兵5倍以上的口粮的精饲料来喂养战马,使战马更加的强壮有力。这一点,即使是在各方面都比较富裕的21集团军来说都无法做到。而且路晓飞的思路是全力发展装甲力量,对于传统骑兵,尽管他的精锐打的是骑1师的旗号,却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

骑1师的骑兵旅平时在那些趾高气扬的装甲兵面前往往硬气话都说不上一句,说真的,这一仗战车团开了一个好头,他们即使说不上势如破竹,可是那战绩说明他们像一个宇宙黑洞一般不停吞噬的巨资也不是白费的。至少在日本人的空军出现以前,战车团的突击效果实在是相当的明显。而骑兵旅也非常的希望能在这一次的战斗中证明自己,不为别的,人嘛,活着就总要争一口气。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这些战马争口气啊。战马可不同于那些冰冷的铁家伙,它们的眼睛看着你的时候,分明也是有感情的。
骑兵与骑兵在平原上对决,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难得一遇的骑兵最传统,也是最能体现骑兵战斗力的战斗方式。21集团军的骑兵旅可以说兵强马壮,拥有整整齐齐的2000骑兵。而日军第6师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则只有700余骑兵,不过他们还拖着一个炮兵中队和两个机枪中队。
当日军骑兵联队长稻本一郎中佐发现在他的联队前面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骑兵的时候,他的脸上流露出的不是一种敌众我寡的恐惧,而完全是一种嗜血的兴奋。他在第一时间里就命令全联队上马突击,甚至没有让炮兵中队和机枪中队在平原上展示一下火力优势。这样的对决太难得了。作为一个帝国骑兵,这样的对决就是他们的荣耀。
而21集团军的骑兵旅看到数量上处于绝对下风的日军骑兵竟然率先向他们发起突击,那种目中无人的态度也真把他们气坏了。
“骑兵旅!突击!”骑兵旅的旅长一声大喊,挥舞着马刀当先纵马冲了出去。一时间骑兵们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旋风一般的向前面冲去。
很快的,一片深灰绿色身影和草黄色的身影撞到了一起。战马的嘶鸣,战士的怒吼,马刀的寒光,飞溅的鲜血,在初夏的一个午后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
在这场战斗中,人马都处于劣势的日军竟然两次从21集团军骑兵旅的阵营中撕裂开来,带着人数远远多于他们自己的对方的伤亡,又调转马头杀回去。人数占优的一方阵形屡屡被突破,甚至一度散乱到各团营级单位都无法顺利集结的程度。而日军的损失则远远小于21集团军。当骑兵旅气急败坏的重整队形准备挽回颓势的时候,日军的骑兵利用他们战马充沛的体力迅速的摆脱了战斗撤离战场,留下在骑兵厮杀时已经构筑好工事的炮兵中队和机枪中队对没有遮拦的骑兵旅进行几乎是单方面的屠杀。
骑兵旅这个跟头栽得很大,损失接近了一半,杀伤的日军则不过300余人。自感颜面无光的他们跟着日军骑兵联队撤退的方向穷追不舍,要不是战车团派出一支战车分队支援同时也是拦截住了他们的话,骑兵旅很可能会陷入狡猾的日军迅速组成的陷阱里。
除了骑兵吃了大亏之外,步兵在战斗中遭到的损失也不小。他们拿着以精准度为招牌的德国制毛瑟系列步枪,在和日军的步兵进行步枪对射的时候,双方的对损率竟然达到了1.5比1还要多。尽管这个战绩在和后来的许多中**队与日军的交锋中相比较并不算差,甚至还算是靠前的,但还是让路晓飞非常的震惊。他原本以为历史上的日军在侵华战争中能占据那么大的优势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先进,当他的部队武器不逊于甚至强于日军时,至少双方可以打个平手,可事实却远非如此。
而他最担心的鬼子空军,也终于找到了他的宝贝战车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