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开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已晚,洛夕歌和我进去内室向那只老狐狸告辞,老狐狸随手指了指放在红木桌上的纸,便又摸着下巴思索着下一步高怎么走才是最好。我翻开纸卷一看,先是店的招牌--香格里拉四个大字,然后是一副对联:。
之前老狐狸听到香格里拉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不懂这四个字的含义,在我解释后他满脸向往,叹道:“如果真有那个地方就好了。”而夕歌大概上街时有看到过传单上的介绍,没有多问。他在看到桌上的题字后面目含笑,说道:“沐不嫌弃的话,夕歌也送上一幅画以祝贺沐的酒楼开张吧!”
“求之不得。”
夕歌想了想,挥笔做画,寥寥数笔,一副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其乐融融的景象便已跃然纸上。然后,他盖上了他的金印。
我细细端详着这幅画,构思精巧,色彩适宜,笔墨轻逸淡雅,实为一幅难得的好画。
待墨迹干透,汐收好字画,我们打道回府。在大满前,夕歌告诉我他现在暂住在镜湖居,让我有空时可以到那里坐坐,他想和我再畅谈一番。我笑着答应了,并也邀请他在香格里拉开张时前来,我会准备一桌好酒好菜款待他的,他也笑着微微颔首。
车夫在轿子外驾车,我和汐、夜都坐在轿子里。忽然,汐用一副八卦式的语气问道:“公子,你可知道那个洛夕歌是何许人物?”
“夕歌...是什么人啊?”我不解地问道。
“这个洛夕歌,现住帝都津城,是洛王府的大公子,也是名满龙腾国的三公子之一,诗书礼赋,样样精通,人又温和尔雅,倾慕于他的女子不计其数,都以嫁他为妻为目标,使出各种把戏想让洛夕歌多看她们一眼,追得最狠的是右相之女阮绵绵,每天都在洛王府前堵洛夕歌的人,听说还曾经给他下药想造成既定事实呢!但还是失败了.可惜至今仍旧没人捕获洛夕阳歌的心,他还是孤身一人。”
失笑地看古代版八卦新闻的汐,我用扇子敲了她脑袋一记,“你是从哪得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的?”
“酒楼里的小满是津城人氏,她跟我讲的嘛!公子,我告诉你,你别告诉别人哦!我怀疑...洛夕歌喜欢的是男人,公子你以后和他相处的时候要小心了。哎哟!公子你怎么又打我?”汐揉着被扇子敲了两记的脑袋,不满地撅起嘴。
无奈地摇摇头,不经意看到一贯冷峻的夜脸上有一抹深思的神情。
“夜,怎么了?”
“公子,你可有想过,洛夕歌身为洛王府的大公子,现在理应呆在京都津城,为何现在会出现在宁城呢?”
“大概在游览各地的风景名胜吧!”对于夜的疑问,我没有多想,不用多久就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了。
将近内一个月的时间,酒楼的装修工作全部完成,我带着汐和夜去看酒楼最终落成的模样时也被它的布置所创造的效果吓了一大跳。

涂有暗金粉的“香格里拉”四个大字的匾额已经挂了上去,季子凉刚劲用力的笔墨确实引人注目。
一楼为主要供平民百姓食用的大堂,以明朗轻快的米黄色为主色调,塑造出温暖和谐的气氛,桌椅采用有着天然木色的成套乌木桌椅,让人视觉感觉不错。专门让人动手体验的小厨房设在靠近大门的那一端,另外烹调客人要的菜肴的大厨房设在内侧,距离不远。在一楼一个拐处处还设有一面足以照到全身的大玻璃,用来让客人检视自己的仪表是否整齐,有何不当,以及时修整。
二楼采取包厢制,每个包厢都以一种花为主题,各有各的特色,并以一层不同颜色的薄纱做门帘,既增添了浪漫又可以让客人尝试不同的风格。例如,牡丹富丽华贵,以牡丹为主题的包厢布置的风格就是与牡丹类似的雍容贵气,它门帘颜色为红色。又例如,莲清丽高雅,以莲为主题的包厢布置风格为与莲类似的坚洁亮丽,它的门帘颜色为白色。其它的还有菊、兰等等...样式繁多,全凭客人按照喜好自由选择。
三楼作为文人骚客的聚集地,只要自认为有能力的,都可以上三楼写下他的佳句或和现场做画,悬挂于一面墙上,备受好评的诗句或者画则会与季子凉的那句“岛人煮酒观樱放,仙客吟诗踏浪来”和洛夕歌的那幅画放置在一起。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选了个吉日定下了开张的日子,并寄了请帖给宁程所有有名望的人,当然包括宰相聂聿群,名师法家季子凉,和暂住在镜湖居的洛夕歌。
天纪五年,三月十二日,辰时,香格里拉正式开张。宣传活动十分成功,进行剪彩的高台下挤满了来尝鲜的人,热闹非凡。
“沐公子,老夫前来赴约了。”聂聿群随着一名女店员的带领上了高台。
我打量着眼前这位人人称颂的聂大人,他大概五十多岁,发丝乌黑,身材壮实,举手投足走有着武将特有的豪迈大气。以年老为由请求衣锦还乡,可能是怕功高震主吧!我不由得佩服起眼前这个人,他能毅然结束他的为官之旅,定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要是其他人,哪舍得放弃手上掌握的仅次于皇上的权势啊!
“聂大人,多谢您前来捧韶音的场。”我身子微弓,朝眼前这个值得尊敬的人鞠个个礼。
“现在老夫辞去官位,也就是一般的百姓了,沐公子无须如此多礼,就叫我一声聂老吧!看你年纪也就十六七岁,便能有自行开业的心思,后生可畏啊!”
“有志不在年幼,聂老谬赞了。”
“哈哈,好一句‘有志不在年幼’,韶音小儿等等过来和老夫把酒言欢吧!”聂聿群带着赞赏的神色看向我,大笑道。
“那我就等着领略聂老的好酒量了。”我也淡笑着应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