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驻守杏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周锐带领着南山寨的兄弟终于来到了辽东,最后,周锐他们被洪承酬安排在杏山驻守皇太极即位以后,清政权机构日臻完善,国力军力都有很大增长。但是它的地盘,仍限山海关以东。而且在这个有限的地盘中,还有几个明军困守的据点,比如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山海关等等,这些据点是清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了统一东北并把势力扩展到内地,必须拔除这些据点。为此,皇太极下决心要攻克山海关和锦州,打通去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为灭亡明朝、夺取北京创造条件。为了实现这个,件皇太极在已经攻占了义州的情况下,那么他随时就有可能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而要实现对锦州的围攻,那么首先得占领锦州周围的松山、杏山、塔山三城,因为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所以周锐所驻扎的杏山就是前沿得不能再前沿的前线了,随时就要遭受到建虏的进攻。看来洪承酬还真是看得起自己,把自己安排在这么前沿的地方。
周锐知道自己的所面临的情况,一旦开战的话,自己的杏山肯定会最先受到攻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只有先把自己的实力加强。周锐根据自己跟洪承酬的良好关系(未来老岳丈的关系),在领取武器的时候,额外地领到了一千五百枝燧发枪。别看这个燧发枪装弹,填火药,开枪程序烦琐,但是在这个时代那可是真正最先进的火器。按照周锐的想法,本打算去要个五千枝的,这样自己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类似现代的军队,可是这个燧发枪本身也不多,在军队中装备不普及,有的几万人才装备了一两千枝呢,周锐仅仅只有五千的人马就要到了一千五百枝燧发枪,那可是真正走了他这个未来岳丈的后门呢。
有了这一千五百枝燧发枪,周锐就开始组建了个火器营。由于周锐这支军队来源于南山寨的土匪,而这些人大多都没有骑马的经验,再加上现在马匹都很昂贵,所以周锐目前还没能组建骑兵,一旦跟建虏对上的话,由于建虏都是骑兵,所以如果单靠步兵,周锐他们肯定会吃亏,于是周锐就加强了火器营的训练,以后就要靠这些火器营的去抵挡建虏骑兵的冲锋了。
周锐不光去要到了一千五百枝燧发枪,其它军用物资也全部到位,所以现在的周锐完全不会像以前在山寨的时候除了练习、兵还要考虑吃饭的问题。现在有的吃有的穿的,可以安安心心地练兵了。除了组建了火器营外,周锐还要组建一个重要的兵种,那就是现代的特种部队。由于跟着周锐来的那些土匪中,还有的本身就是江洋大盗,周锐从这五千多人中挑选出了五百人组建了个斥候营。在周锐的规划中,这个营不但要担当情报的收集,敌人兵马的侦探,还有个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敌人的扰袭和实行斩首行动。周锐对于这个营是非常关注的,不但把整个部队的全部精英都抽调到这个营,对于他们平时的训练也亲自参于监督和指导。这里顺便说句,上次周锐从扬州大牢里拐走的那几名犯人中,比如外号叫竹竿的,由于擅长养鸽子,被指派训练信鸽用于传递消息,现在传递消息主要是靠马匹,不过这样的速度显然不够顺速,现在有了信鸽的话,那么速度就会快好几倍,这样也避免了由于信息不通或则信息不及时而导致来不急准备了的情况。还有外号叫二指的是个扒手中的高手,完全可以负责一些情报的窃取,外号叫耗子的擅长机关制作,被周锐安排去研究各种拒敌的机关了,而力大无穷的猛子则被安排做了周锐的亲兵队长。
火器营和斥候营的事安排好了,周锐又把剩下的三千人用来组建了两个步兵营。对于步兵营的训练就简单多了,这种训练方法早在南山寨的时候周锐就有了一套成熟的经验,而且这些人大多都在南山寨的时候就接受过周锐的训练。唯一不同的就是现在由于没有了吃穿的后顾之忧,这些人接受训练的时间都很充沛,所以周锐按照以前的方式,不过就是把训练强度加大了一点而已。

对于步兵的训练,周锐除了整天让他们进行列队,刺杀的训练外,还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实战演习训练。拉出两支步兵营,在郊外找个空地进行对抗赛,赢的方有奖,输的方当然要受罚哦。这样不但提高了大家训练的积极性,当然没有哪方愿意输吧,输了会受罚不说,在面子上也不好过,因此大家都积极投入训练,没一人偷懒,用周锐的话来说,平时多流汗,上了战场就少流血,大家也明白虽然训练很艰苦,可这也是为了在战场在保命的的方式。通过这些实地演习对抗赛,还加强了各营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因为在对抗赛中是模拟战场上的敌我双放的。
对于训练中的斥候营,周锐经常派他们出去把周围的地形全部侦察了一遍,然后周锐根据侦察的结果通过汇总,在自己的房间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沙盘。在这个沙盘上,哪里是山,哪里是树林,哪里是河流都标得一目了然。这样研究起来比光在地图上看要明显的多,况且周锐还不怎么相信这个时代的地图呢,由于没有专业的工具,这个时代的地图多多少少会有点误差,这点误差在平时没什么,可如果是在交战的时候,特别是在敌我都要争取的地方,那意义就大了,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误差也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的成败,所以周锐对于这个特别的小心,亲手做的这个沙盘就是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周围的地形面貌。
当然对于信息收集方面,周锐虽然知道最近没什么大战,但也派了很多密探化装过去潜伏到敌占区域周围,专门负责观察建虏的一举一动,以防他们的突然行动,更为以后的潜伏和情报收集打下基础。
当然,整座杏山城也不是座空城,里面还有六七万的老百姓。为了使杏山城的防御能力更加完善,周锐还组织老百姓对周围的城墙进行加固,对城外的壕沟进行加宽加深,一切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进行准备着。其实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对于周锐的一切安排都是支持的,大家都非常的痛恨建虏,谁也不愿意当亡国奴,再加上周锐严禁士兵骚扰当地的老百姓,并利用空余时间经常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做些事情。着在当时的老百姓是不可想象的,一般当兵的骚扰当地百姓是常见的现象,即使有的军队主官在这方面官得好,没有骚扰当地百姓,已经让那些百姓认为非常了不起了,以为是万家生佛了。而现在周锐的部队不但不骚扰百姓,而且还经常帮助他们干活,这让当地的百姓对于周锐是十分的感恩待德的。所以周锐组织他们来修缮围墙和壕沟的事,大家都不觉得是负担,都争相参与,大家也知道做这些事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在周锐充分发挥了他的军民鱼水情的攻势下,当地百姓有的还纷纷要求加入周锐的部队。周锐对于这些还是很欢迎的,毕竟谁不希望自己自己的兵多啊。
周锐又在他们中挑选了两千多人,除了有特殊本领的补充到其它营外,剩余的再组建了个步兵补充营。周锐也知道要在一支部队有威望,能随心应手地指挥部队,不光要指挥官有着杰出的指挥素质,更要对士兵好。这所谓对士兵好主要是在军饷方面。周锐以前学过历史了解到,就是在这个明末,有的将领克扣士兵的军饷,导致士兵经常没有军饷拿。以前就有在西北的驻军,由于长期没有军饷拿,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不但不去打农民军,反倒杀了军官后加入到了农民军中。周锐也想不通那些军官为什么这么贪财,就像西北的那几个军官吧,也不知道贪了多少,不过可惜的事自己贪了后,却没有命来享受。周锐知道在这乱世中有支忠心的军队的重要性,所以特别注意从来不可口他们的军饷,所以周锐的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直是站在周锐这边的。可以说,周锐的军队除了他自己外,如果朝廷再派任何人来估计都指挥不动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