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书房论势(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杨明看来,目前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庄家在某些方面所行之事太过于谨小甚微,空有利刃却不出鞘。记得有部叫《亮剑》的电视剧,剧中主角说与敌相逢,不管胜败都要敢于亮剑!这是一种气魄,与阴谋诡计无关。否则就与束手待毙无二,就算逃得了一时,锐气却失,勇气胆气全数丢却!
以往年月庄林两家与郑杜两家并无利益上的交结,各行各路,互不相干。而如今郑杜等人借由提亲被拒为由采用多种下流手段祸害庄林两家,欲置庄林于死地而后快。其中决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杨明认为至少去年的那次郑家提亲之举都是早有预谋,只不过杨明在庄府说得好听点算客卿之身,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一食客。不管他们有多么看重自己,杨明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而且杨明深知,庄庆生夫妇欣赏自己并不代表事事都会对自己言听计从。所以很多事情杨明更不可能去代为操刀持办。
尽管郑一康招招狠毒,但在杨明看来却上不了台面。所有阴谋都是这样,一旦在对方有了防备之后,阴谋便一无是处,说不定还让对方借机反噬,受制于敌。想必郑一康也十分清楚这点,所以在庄庆生返回长安之后这两个多月时间内并未有其它行动。
长安大豪庄大爷的为人品性并非什么秘密,以庄庆生这等喜好面子的性格,暗底下对他使绊子还不至于让这位长安大豪公然动怒,若是摆明车马叫阵的话,就算是大伤元气,庄庆生铁定会让庄林两家死盯着郑杜两家对干,那样对郑杜两家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所以投贴去信警告郑一康后,庄庆生对郑一康闭门示弱之举也甚为满意,加上郑一康也确实在自己回长安后老实了一段时间,期间也不泛各路人马前来斡旋,庄庆生觉得自己面子没丢,郑一康背后的那些人庄庆生也不想轻易招惹,便打算就此揭过不提。还再三告诫众人不要去挑衅郑家,却不知此举打击了家族人员与下人们的信心。用一句通俗之语说便是:涨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庄大叔与林姨这些年做生意想必不是每件生意都是将获利放在头一位吧。”把手掌伸到前面炭火盆上方汲取热度,一丝丝的温暖透过掌心慢慢的流遍全身,通体舒泰的杨明半眯着眼睛缓缓而问。
庄庆生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生意大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很多时候利益自是不能是首先所计较的事情,有些时候看似无利可图甚至要亏本的生意也得做一做的,贤侄不认同吗?”
其实对目前的庄家来说,财富只是一窜不停增涨的数字罢了,现在庄家财势自是足够了,可权势不比其它,很多时候都需要放手一争。庄庆生刚才所言亏本生意想必就是在一步一步的构架权势之举措。可惜成效太慢,有种胡乱散金的趋势。白白便宜了那些得利却无助力之人。
杨明笑道:“小侄无不认同,只是庄家行此蓄势之事还略为不足,很多事做了,却收势甚微,造势力道实在不足。打个比方,如果此次换作我是大叔,就会在回到长安城之前便叫人散布商队在平安洲子遇袭一事,以正庄家义理之名,并鼓吹陇右互市交易结盟之事,以壮庄家之威。回长安之后则会一边将掌握的人证物证上呈公堂,一边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郑杜两家,借沙漠遇袭与洛阳被人陷害两事,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官商民各道力量全力打压各两族各地生意和家族成员。以庄家名望势力,郑杜两家莫说做了这等令人齿冷之事,就算他郑一康没有做也必成众矢之的!那时候,就算是朝庭也不好偏袒他郑家”
没有诡计阴谋的龌龊,没有背后捅刀子的阴险,不在黑暗处,不用隐藏,堂堂正正,借势而为之!
与阴谋不同,就算郑一康知道了庄家要这么做也无法阻止事情地发展,更无法改变结果!最主要的是庄家确实是一头虎,谁摸了老虎**而没被咬伤并非说他是一头任人宰割的肥羊,只是他没睡醒而矣。这便是阳谋!
“以郑杜两家半官半商之族,以仕入商,在民间各地并无根基,仅靠朝中政令支持。眼红庄家其利却又忌庄家势大,针对庄家却又不敢明目张胆,所行之事竟然皆数阴谋。象前次平安洲子遇匪,凶险万分!以庄家此等大商行,多年来也未有过前次守业兄所押货物在洛阳被以假货掉换类似之事,想必也是这两家暗中所为,目的是想毁庄家之誉,包藏祸心!如此种种,庄家竟然不为所动,要知商场如战场,不是胜就是败,长此以往,久而久之,郑杜养势,而庄家消势,那时再行反击只怕也为时以晚!就算庄家依靠各方势力得以自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总是不妙。”

“商场如战场,说得好!此喻入木三分,想必在那海外岛国之中你家也绝非一般寻常商贾。”林玉娘对经商心得比庄庆生要体会的更为透彻,拿着铁勾正在拔弄炭火的她听到此言后不禁出言赞同,却不知杨明所学与经商心得来自于千余年后。
一口喝掉杯中茶水后,杨明长呼一口气,抿了抿嘴,笑道:“小侄只是随口比喻。庄大叔与林姨二人必也知道这些,刚才小侄说得虽然可怖,但再怎么着郑杜两家也并非三五年内便可有此实力。就算有此实力之后也得看当今天子与朝中官员们同不同意打压庄家。不说庄家与各方势力和利害关系,仅凭庄家目前每年所缴之税利,只怕十个郑家拍马都赶不上。就这一点,谁打庄家的主意前都得思了又思。”
庄庆生和林玉娘不由得暗暗心惊,杨明所说他们早就心知肚明,只是平日所论没有杨明说得这般透彻,庄庆生今天随口一问,本来没有希望杨明能这般明白,只是觉得此子来长安近两月,本着载培之心,这些日也常叫着他随自己一起与各方人员打交道,刚刚便想问问他对庄家的看法罢了。
没曾想随口一问,杨明便语出惊人。
庄庆生苦笑道:“贤侄真洞若观火,大叔与你林姨确也心知肚明,奈何这郑家多少沾了点皇家血脉,说是皇亲国戚也不为过,而杜家更是数百年仕族,当朝宰相杜审权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此人无甚才能,但身居高位,做事说话总比我等商贾要重得多。杜审权的三女儿杜金花便是郑一康之妻,郑一康更有官命在身,虽属闲职,却总是我朝官制下之官员,不似我等一介布衣,庄林两族虽也有多儿郎为官,但都分散各地,门下中书各部虽有几个小吏官员,但是能步入朝会参于国者尚无一人!”
杨明见庄庆生苦恼之色,刚想出言安慰,谁知肚子里竟然传来一阵雷鸣。
正待叫下人重新送茶的林玉娘听到杨明腹鸣之声,见杨明脸色微红,觉得有趣。不由掩口一笑,成熟美妇的风韵散发无余!竟让旁边的庄庆生一阵失神。
林玉娘起身对杨明说道:“呵呵...一早被你庄大叔叫过来,也不知道你还未曾早食,这会儿肯定是饿极了,我这便去安排。你且再稍忍耐片刻。”
说罢便走出房去安排早点去了。经过杨明身边的时候带起一股淡淡的香风,成熟女人的那种由内而外的风韵散发无余,杨明心中暗道:这古人们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十三四岁便开始出嫁,还未发肓便早早的破身行房,对身体损害大不说,而且小小丫头片子也不知道有什么女人味,还好丽沙有十六岁了,这身体各方面发肓也比同龄中土女子早,和她在一起时不至于让自己处于犯罪心态之中...
“听小四说贤侄每天都是已至深夜才熄灯入睡,起得晚点也属平常,也误不了什么事,府中虽每时都有糕点食物,随时可叫下人准备。今日大叔一时不察,担心你外出后不便找寻,便一大早就把你叫过来,也没曾想你到才刚起床,早饭还没吃,哈哈。贤侄切勿怪你大叔。”庄庆生见杨明有些不好意思,便出言解释。
“小侄这些年每日都是睡到天色发白才起床,这习惯一时改不过来,让大叔见笑了。”杨明讪讪的说道。可心中对天稍黑就睡,摸着黑就起床的行为不以为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没错,可是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不是?还好这长安宵禁并不严格,夜市也颇为热闹,让杨明不至于每天天一黑就无处可去。
(本书由http://www.xiaoshuodaquan.com起点中文网首发,谢谢诸位对此书的关注,首次网站写书,键盘不会做什么推广,更不熟悉什么各类推荐方法,读者的喜欢就是本书最大的原动力。本书动笔之前已写好大纲,希望不会令诸位失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