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我家姑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江池位于唐长安城东南,即从大雁塔向东南约一华里左右就到曲江池西岸,这里为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曲江流饮”被誉为长安八景之一。池中之水的来源除过汉武泉眼水流的继续涌出而外,玄宗开元年间,开凿了一条从大峪口引水入曲江池的黄渠,由原上而过,自今春临村西北入流曲江池。由于黄渠通水,源远流长,水量充沛,使曲江池之水巨增,为进一步美化曲江池风景区提供了不错的条件。黄渠入流曲江池后,池中之水又从池东北方向分出两支穿城而进,一支西北向流入慈恩寺方向;一支东北向流入升道坊龙华尼寺方向,供城东南居民生活用水。由于曲江池的所在,使宏大的唐长安城墙东南角不能直角拐弯,将曲江池隔在城外。使曲江池成为一块独立的园林风景区。
池边亭中杨明一边听说小四滔滔不绝的讲着这曲江池的种种,一边惊诧不已,有些奇怪他为什么对这些东西竟然如此熟悉,放在之前那个时代,可是个做导游的好料子,虽然他是个男孩子。
“听说以前这里比现在要美得多,芙蓉园、紫云楼、彩霞亭和杏园都自成一景。每年仲春,这里踏青访春,看景游玩的文人雅客可是多的不得了。”小四一脸神往的表情,好似自己就曾是其中的一员。
“你是不是没事就往这跑?”
“自从被老爷好心收留后,虽然在长安长大,可我也只是去年开春时陪夫人小姐来过一次,那种盛况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老人们还说以前要比这漂亮百倍,可惜自安史之乱后,沿岸建筑大多被毁,残破不堪,繁华景象一蹶不振。若不是前些年文宗还勉强对紫云楼,彩霞亭等进行了小规模修葺,并立匾额于紫云楼、彩霞亭上,聊供游乐,以“复升平故”,只怕连现在这等景观都难以看到。”说到这里,小四竟然很老气的叹了口气,道:“那种‘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的美景是再也难以看到了。”
看到小四一脸痛惜的样子,杨明不禁失笑,自己装一下成熟也就罢了,心理年龄摆在那儿。可他小屁娃娃的十四岁个人,竟然扮出如此表情来,根本与他的外观很不相衬。刚想打趣他两句,这时一个混厚的男声从背后响起。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哈哈,可惜现在不是开春,节气不对。应是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才算应这秋景。两位以为然否?”
闻声转身看去,只见几个面带浅笑,神色居傲的年青人正沿着亭道慢慢向自己这边走来,杨明心中暗道我们在这里只是随便说道说道,你丫跑来评头论足,一群人都一幅自以为文采风流的嘴脸,看得心里堵得难受。讽道:“我和朋友在瞎聊,倒也没有什么吟风咏月的雅性,诸位兄台高才,却也不可断章取义。再说你们自可在这秋风秋水中自得其乐,而小弟却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这吟诗作对的事我是干不来的,不会打扰了各位的雅性吧?”
听到杨明这番夹枪带棒的话,这几个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就凝固了,只有那个淡绿色着装的年青人依然笑脸如故,不急不火的说道:“呵呵,朋友别误会了,在下与几个好友因这秋景醉人,正好听见阁下身后朋友说的诗句似有不当之处,一时忍不住,觉得如此怡人的秋景配我刚说那诗正好应景,虽多有冒犯,但也别无他意。”
看着面前这个约摸二十五六的年青人,虽然是笑容可掬,但眼神之中的嘲弄之色却再清楚不过了:没文化,秋景对春诗是没文化的人干的事,太那啥了。
“断章取义于前,拾前人牙慧在后,也不过如此。”小四冷哼了一声。
那淡绿装青年虽然还带着笑,但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这时身侧一位身着灰白衣袍做文士打扮的少年人忍不住了,冲小四喝道:“小小年纪,尖牙利嘴,也敢在翰林学士路大人面前班门弄斧,你家尊长姓甚名谁?回头叫你父母师长好好教教你。”
长安庄家不管是在商,军,政势力都是盘根错节,小四跟随庄庆生多年,自是不会被这几句话吓到,可他年纪虽小,却聪明伶俐,府内上上下下也不拿他当一般下人看。但他也知道少给庄府惹麻烦,所以小四咧嘴一笑。也不报家门,只道:“家父家母二人一定很欢迎你们前去拜访。”

杨明一下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不是玩人家嘛。早知小四父母双亡,自小被庄府收养,要他们去找你爹娘还不是要去地狱才能得见?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的操蛋。
那四五个人也许是从小四一脸的坏笑和杨明的表情中猜到了什么,顿时大怒不已,那灰白文士装少年怒道:“无父无母的黄口小儿,家住哪里,我郑淇倒要去你府上问问你家主人,看他是怎么管教下人的”
见杨明高壮挺拔,头上带着个青布帽,虽然衣着随便,但目光如电,叫人不敢直视,加上一脸的傲然之色,郑淇心中一时也吃不准他是何方人物,而小四虽然衣着光鲜,但生于豪门的郑淇一看就知道,他应该是长安城内富贵人家的书僮或家主随从之类的,便冲小四喝叫,眼神却在看着杨明的反应。
郑淇?听着怎么这么耳熟。。。杨明心中暗忖。却一时之间记不起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转头看着身后的小四,一脸惑色。
小四哪有不明白杨明的意思,瞄了一眼郑淇,讽道:“原来是郑家三公子,难怪我家小姐看不上眼,人品相貌却实太一般了。”
本来不想给自家府上添麻烦的小四,一听对方竟然就是两个月前勾结盗匪意图对庄家不利的郑家三公子,便出口再不留情。
这郑淇虽然是郑一康的宝贝儿子,但家族勾结陇右部族对庄庆生商队所行之事他却一无所知,今日天暖,陪几位好友来这曲江赏秋,正与从屯田员外郎升至翰林学士的路岩等人相谈甚欢。听得小四这般恶言,心中隐隐知道对方是庄府上的人,想及去年那次的提亲,自己堂堂郑家三少,看上你庄府女儿,也算是门当户对,没有侮没你们庄家,却没想到那庄庆生二话没说就给推了,让本以为此事必成的父亲颜面扫地。更让自己成了身边众好友调笑了大半年的话题,便再也忍不住了,聪明的不点明对方身份,历声道:“你这混帐是哪家恶奴,今日如不给点颜色你看,你当我长安郑家是什么烂泥地,什么人都踩得了。”
听到这里,杨明才想起来这郑淇就是庄庆生口中所说的去年西行之前,向庄庆生提过亲的长安另一望族郑家郑一康的第三子,只见他如同戏子般白白净净打扮的油头粉面,看得杨明十分难受。加上刚才他和那个叫路岩的一番居高临下神色和自以为是地语气,本来比较舒畅的心情也有些不好起来。正待转身与小四离去,便听到郑淇传来的一声历喝。
小四虽然口齿伶俐,但毕竟年幼,见那郑淇一副卷袖捏拳的架势便有些吃不住了,只是涨红张脸破口大骂:“不要脸,亏你还是个读书人,竟然想学那粗鄙山野蛮汉。。。”
杨明皱了皱眉,拍拍小四的头,阻止他的宣泄之后,转身对郑路几个一抱拳,笑道:“在下杨明,目前暂居庄府,这小四是庄大叔见我初至长安,怕在下出行不便,便让一直跟随自己的小四来照顾在下起居,既然诸位都是读书人,路大人还在朝中为官,想必不会因为一个小孩子的话语还太过计较,言语多有冒犯之处还请各位不要放在心上。”
“哦!原来是长安大豪庄府中人,路某也算与庄家相识,先前不久还与贵府中两位小姐一起秋猎,既然都是相熟之人,希望大家看在路某的面子上,就此为止,何况诸位前来这地是为赏景游玩,大可不必伤了彼此的和气。”
路岩一听是长安庄家,便开始合稀泥,显然是想起了秋猎中庄淑月对自己的爱慕之情,想到那张娇好的面孔与身后盘根错节的势力,正担心日久了这女子会把自己给忘掉,这些天正愁寻个什么理由去庄府与之相见,以免煮熟的鸭子飞了。想不到在这里巧遇到了庄府中的人。
顿了顿,见杨明年少,却神态自然老成,便递了个眼神给郑淇,接着说道:“不知杨兄目前是在庄府中谋差,还是与庄府有旧?贵府的淑月小姐与在下颇为投缘,或许以后彼此还要时常来往也未可知哦,呵呵。”言语之中对淑月的那种意思很清楚,也很暧昧。
在杨明正寻思自己在庄府中倒底是个什么身份时,小四声调突然提高几分说道。
“杨少爷是我家姑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