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深秋落叶长安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十三个朝代的帝都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尽管在千年后,他所流传下来的东西依然在述说着这个古老城市的伟大。诸如“汉人”“唐装”“唐人街”等等此类的称呼,都是因为有了这个城市曾经的存在,秋风起兮,落叶满天,这个大城,别有一种古往今来多少事,都付千秋一梦中的凝重和苍凉。
杨明见过高大的城墙,也见过肃立的兵马佣,在临近长安城前,脑海中不停的在想像着这座传说人口曾过百万的大都城会是一番什么气像?在千百年前,人口过百万的这种城市简直就如同神话般的存在。
他不停的想象着长安城里现在正上演的一幕幕宏大的场景:宽袍大袖、峨冠大带的行人,男子腰佩宝剑,气宇轩昂,有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傲气;女子蛾眉高髻,贴着花黄,披着珍珠串成的披肩,压住了轻薄的绫罗制成的衣裳想要在风中飏起的冲动,衬托出了丰腴的体态。一群群的红男绿女,一匹匹的高头大马,一队队的士兵持戟列队而过。
直到步入长安城,不停的驻足发呆,今夕何夕?他有些搞不清了。
“如果是开元盛世之时的长安,会是怎样一幅场景?”若大的长安城,虽有还有一丝丝几经兵乱后的痕迹,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坐上马车后,杨明生出一股疑惑:这里就是几十年后将要在历史上落幕的那个唐朝?这就是唐朝的帝都?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这里还曾是姜子牙直钩钓王侯的隐逸之地,冠盖如云的京华,这里的一砖一石,都烙上周秦的印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顶过汉唐的露水。在这里,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古圣先贤、帝王将相留下了难以记数的辞文华章。虽然这里的人那么多,马车中的杨明却突然觉得自己和这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想想也是,做为一个现代人,就算再怎么打扮,身上的那种千年后的都市味道一时半会也难以洗涮干净。
身边的丽沙没有像她的姐妹们一样被庄府下人们领走,在入城后庄府众人便开始进行货物的分运装卸与人员的安排,丽沙没说一句话,只是水汪汪的蓝眼睛看着杨明,于是她便留在了杨明身边。现在她也难得的安静下来,张大了眼睛四处滴溜溜的看,一脸的惊奇。
同车的庄庆生见杨明神态,以为他初到长安,有些不适,哈哈大笑:“贤侄,是不是有些吃惊啊!我们这大唐帝都比起你们那海外小国怎么样?”
正在想如何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代入感,听到庄庆生略带得意的笑声后,挤了挤自己的脸,使劲弄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把边上的丽沙看得吓一跳,庄庆生也皱了皱眉,问道:“贤侄不舒服吗?是不是因为天气转凉着了风寒,还是远走他乡水土不服?”
“庄大叔操心了,小侄是一时心生感慨,身体并无碍。”杨明转过头,不再看外面,叹道:“这长安城就是千好万好,终是第一次踏足,想到以后就要在这里讨生活了,不禁想起以前家父说过的一句话:长安居,大不易。心中自然是有些忐忑的。”
长安居,大不易,这里有一段佳话。唐张固《幽闲鼓吹》云:“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轶事流传,未必属实,但却说明了一个事实:要想居留长安,需要文名才气。换句话说:长安,是一个诗意的栖居之地。

而他凭借着前世的一些才能,虽然得到了庄庆生等人的欣赏,可在这个没什么事就出几个傲骨天成的诗人的人文宝地,能混成个什么样,还真不知道。
“呵呵,贤侄人中龙凤,在这长安城中必能大展拳脚,成就一番事业。何必做那思前想后畏手畏脚之态,你庄大叔不会看错人的。再说深秋已至,年关将近,除了那批西归入库的货物,也没什么事情急于处理。贤侄有大把时间熟悉这长安城,行大事不必急于一时。”
放下心思,杨明笑道:“谢谢庄大叔关切,小侄只是一时被这长安的繁华所惑,生了些感触,万万不敢妄自菲薄,大叔放心。”
咳了咳,又道:“庄大叔听小侄胡言什么给林姨惊喜,只是怕这若大的商队返长安的消息在未入城之前就以经被传了个遍,林姨现在定在家中等着您呢。”
见杨明转瞬间就回复常态,心中暗赞,哈哈一笑:“这个我也知道,只是我怕如若早遣人通知你林姨的话,出城老远来迎,年余未见,只怕她哭鼻抹脸的,不甚好看,还是直接回家好。”
这时所坐几辆马车早以离开嚣闹的人群,慢慢的驶进了一条比较清静的街道,两边几棵大树参天,几片枯黄的落叶被风卷起,显得有些萧瑟。还好两边高高的红墙里时不时传来一些声音,冲淡了些这路上的冷清。
马车在庄府前停了下来,奇怪的是大门紧闭,并未有人出来相迎。庄庆生眯了眯眼,也有些不明白,心中暗忖,还以为是玉娘因为不提前遣人报平安而生气,所以给了个闭门羹,想到这里,不禁老脸一红,心道这回难免在这些人面前折些颜面了。
小四小跑上台阶,啪啪的拍起那大红门来,半响,门开。一个白发老者出门,看了看小四,打量了一下府前的那些人,下额微抬,眯着个眼,显然是还没有看到那堆人里的庄庆生,边上的小四开口了:“林伯,怎么你在门房啊,下人们呢?”
“你是。。。小四?”看着这张似乎有些熟悉的脸,林伯不敢肯定。
也许是林伯老眼昏花,也许是一年多的时间不见,小四长高了,长途跋涉后日晒雨淋的也黑了不少,瞄了几眼后才认出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庄庆生已急急的迎了上来,边走边问道:“林伯,玉娘呢?淑月淑云她们都没在吗?”
片刻之后,庄庆生才知道,洛阳庄记分店那边出了点事,一批送去那边的货竟然被人暗中掉包,因义子庄守业在货队中,林玉娘得知消息后便带门房吴青山等数人匆匆赶了过去,已十多日,昨天以经遣人回来说是已处理妥当,想必这几日便能回来。而淑月淑云两姐妹却在前些日子随同好友同昌公主去城南皇家林子里去狩猎去了,估计也快回来了。
而林伯也是得知商队安返的消息,正自奇怪为什么无人报信,刚准备出门前往打听,谁知众人竟已行至府前了。
得知始未后,庄庆生放下心来,入府后便着下人安排众人住宿饮食等事,因过于疲劳,加上除了杨明与胡老头外,众人都是有家室之人,总要在家看看呆呆,便要庄庆生把宴聚定于三日之后的太白楼,到时还要邀请长安的各路好友,诸般事务一一吩咐之后,温长玉等长安有家室的便各自散去,而杨明,胡老头和小四等人便在这庄府安顿下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