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7)举荐李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任被张飞擒拿,被刘备斩首,把守雒城的益州军锐气顿时倍减,加之张翼、张著二人与荆州军里应外合,经不住荆州军的连日攻打,渐渐支撑不住。刘循见大势已去,保护着张任的儿子张慕逃回了成都。
张松的兄长——广汉郡太守张肃虽然看好曹操,瞧不起刘备,但他面对兵败城破,无以为力,只得采捧出广汉郡太守绶印假意向刘备投降。
刘备为了争取人心,听从了法正、彭羕的意见,免去了张肃出卖张松的罪行,叫他继续担任广汉郡太守;在安抚百姓,犒劳将士后,与孔明商定了攻打成都的策略。
这天,刘备召集将士,具体分布攻打成都的兵力。他为了鼓励士气,先向大家说道,“成都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各位努力,夺取了成都,每一个人都可分得金银财宝、良田美宅、成家立业。现在夺取成都的时机已经成熟……。”
“主公!”伊籍匆匆进来,掏出一封书信,递与刘备,“在下在路上截得一封刘璋发往阆中的檄文。”
“檄文!”刘备不敢轻视,停下讲话,接过檄文,展开仔细看了起来。
檄文中写道:刘备枭雄,居心叵测,声言援助益州,实怀吞并之心,起悍兵于涪水,集狴貅于雒城;虎视成都,鹰扬益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志士不让恶魔呈凶,坐以待毙;英雄岂容虎狼横行,袖手旁观?邻州英雄路见不平,皆欲举兵相助;蜀地豪杰心存忠义,更须同仇敌忾。——各郡太守、各位将领,各路英雄豪杰,齐心合力,共擒奸贼。收到檄文,一月取齐,会师成都,奔赴雒城,生擒刘备,活捉孔明,功盖千秋、荣耀祖宗。益州甚幸,百姓甚幸!
刘备看罢,毛骨悚然,汗流满面,问孔明,“此檄文措辞恶毒,煽动极大。一旦成都周边郡县起兵响应,我……我将处于四面楚歌。如何是好?”
“蜀人所为,孝直应知其中奥秘。”孔明接过看了,递与法正。
“此檄文显然是出自黄权之手。”法正是张松的朋友,在益州多年,几起几落,见多识广,他看了檄文献出了一条策略,“刘季玉散发此文,毁损主公名声,煽动周边郡县抵抗荆州军。此时,主公可暂停攻打成都,先平定周边郡县,断绝刘璋的援军。”
孔明对法正的策略表示赞同,“对,不平定周边郡县,难以集中兵力攻打成都。”
刘备揩了揩脸上的汗水,点头采纳法正的策略,“请诸葛军师为我调兵遣将!”
孔明略一思考,作出部署,“翼德领兵三千收复阆中;严颜、卓膺为先锋。赵云、樊榆领兵三千收复犍为;张翼为先锋;黄忠、魏延屯兵绵竹要道,以防不测;霍峻、刘琰镇守葭萌关,防止汉中张鲁!——收复了周边郡县后,攻取成都就将易如反掌!”
张飞、赵云、霍峻等将士上前接过令箭。
赵云奉命领兵平定犍为,路过江阳。
李恢得悉,押运粮草、羊酒前来劳军。
赵云对李恢的行为非常感激,收下慰劳品后,邀请他进入中军帐,向他了解犍为郡的情况,“刘季玉发出讨伐荆州军的檄文,犍为那边有何动静?”
“犍为太守刘代系刘璋的心腹,其正在响应刘璋的号召,集聚兵马、筹措钱粮,以夹击荆州军。刘代虽然是一个武断专横之平庸之人,但属下有两人不可小视,一个是通叛吕凯,武艺虽然平常,但精通阵法,熟知天文、地理;一个是领军校尉雍锴,心怀异志,颇有胆略。好在二人政见不一,各持己见,难以拧在一起,不足畏惧。”
“如何对付?”
“末将曾与吕凯有一面之交。”张翼插话说,“愿派人潜入犍为城中,说以利害,劝其归降。若其愿作内应,平定犍为就将轻而易举。”

“好!”赵云叫张翼,“你可下去将书信写好,挑选人先送去!”
“遵命!”张翼答应一声下去了。
一个兵士快步走进帐来,“禀报将军,伊籍先生到!”
“伊籍赶来,定有要事!”赵云喊道,“请!”
伊籍进来施礼,“赵将军及各位,在下有礼!”
赵云介绍李恢、伊籍二人相识后问伊籍,“有什么新的情况么?”
“刘璋以让城、割地为条件,派人去汉中请张鲁出兵夹击荆州军;张鲁接受了刘璋的请求,派兵到了葭萌关。”
“张鲁的鬼兵多是太平道、黄巾军的残余,老弱居多,且没有能征惯战的将领率领,纯系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张鲁派遣的不是汉中的鬼兵,而是西凉降将马超的两万精兵。——马超其人武艺高强、胆略超群,曾在渭水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主公对马超未敢轻视,留下张著驻守涪城,留法正把守雒城,与孔名军师、翼德、魏延等将领到葭萌关去了。——不打退马超,难以收复成都。主公遣在下前来,意在要求将军收复犍为后尽快回军,防止有州郡袭击雒城。”
“马超这样的人投靠了张鲁,真是可惜!”赵云不禁叹息了一声。
“在下曾在西凉与马超有一面之交。”李恢插了一句。
赵云看着李恢,“你与马超交情如何?”
“一起饮过几次酒,说话还算投机!仅此而已。但张鲁以巫术惑众,难以成就大事。马孟起与曹操有深仇大恨,被曹操大败,不得已投靠于他;他对孟起也不会真正信用。——在下若去向马孟起说以利害,他一定会离开张鲁,投靠主公!但是……”
“但是什么?你怕马超翻脸不认人,将你杀了!”
“不是怕马超,而是怕主公不信任在下!”
“你知道毛遂自荐的故事吧!——你可效法毛遂,同伊籍先生到葭萌关向主公自荐。”
李恢摇头说,“彼一时,此一时。毛遂为平原君的门客三年;平原君平素对毛遂信任有加。毛遂自荐为使,平原君对他自然不疑。在下原系刘璋属下,且与黄泉、张任等主张抵制主公入主益州,主公岂能信任于我?——自荐于不信任的人主,实际就是自轻自贱。——将军若能亲自写荐书一封与主公,做个担保,方不致徒劳无益啊!”
赵云有些不耐烦,“拿纸笔来!——战事不断,叫你动动唇舌,还要给我添麻烦!”
李恢解释,“在下并非要给将军添麻烦。致信遣使,这本就是战事中不可缺或的事情,做好了,就能早日取得战争的胜利。”
士兵摆上笔墨。赵云铺开纸,蘸着墨汁,“你很会说话!”
“在下很有信心。”
赵云不再与李恢饶舌,迅速地写好荐书,“德昂,你把嘴劲留着,带到葭萌关去对付马超吧!”
李恢接过荐书看了看。
荐书上面写道:主公在上,江阳郡太守李恢,字德昂,益州俞元人,曾于在下兵进江阳之时献城让道。在下与交谈,知其胆识过人、能言善辩,且与马超有一面之交。今得知马超兵犯葭萌,愿往说其归降主公。主公若使之前往,定当不辱使命。
赵子龙荐李恢揣上荐书,“有将军的保荐,主公对在下就信任不疑了!”
“你见到主公,说我平定犍为后及时返回。如马超不听善言,拒绝归降,在下就到葭萌关与他决一雌雄!”
“在下定将不辱使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