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6)迎接张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益州刺史刘璋派遣使者张松到许都请求曹操出兵牵制汉中张鲁,因自恃才高,在曹操面前有出言不逊,遭到了曹操的冷落与拒绝,无功而返他回到成都还将面临刘璋的责备、同僚的讥嘲,心中非常无奈。十余个随从跟着他,一路上不时又听到他的叹息。
这天临近中午,一行人向西南行进着,进入了荆州地界,他不禁又叹息一声。
“大人,你为何一路叹息?”一个随从关切地问道。
“那曹操名为丞相、世称奸雄,但既缺少知识,又没有见识,实在令人遗憾。”张松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
“曹操唯才是举,人才云集,虽然冷落了大人,但并未冷落其他贤士,不能就此断言。”
“你懂得个屁!——曹操冷落我张松等于拒绝了一个统一天下的机会,一点也没有见识。——你懂得个屁!”
一行人说着话,走近了一道山梁。又一个随从问,“大人,这是什么地方?”
张松四处瞭望了一下,“此处就是当年孔明初出茅庐、大败曹军的博望坡
“大人真是博学强记!”随从不禁由衷称赞,“对这里的小地名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什么叫博古通今?你懂吗?”
“请大人指教。”
“博古通今就是天上、地下的东西要了解,古代、当今的变迁要通达,东西南北的情况要熟悉,春夏秋冬的更替要知晓——这就叫博古通今。——当今天下没有几个堪称博古通今的人。我张某算得上一个。”
“听说诸葛孔明也是博古通今……”
“用博古通今的标准严格衡量,孔明最多只算得上半个。”
“当今整个华夏有几个堪称博古通今的人呢?大人。”
“已经说明了——张某和孔明,共计一个半。”
“已经走了半天了。大人,前面可有打尖的酒店?”又一个随从说。
“不得而知。”
“大人博古通今,应该……”
突然一队人马从山坡边转出,拦住去路。张松以为遇到了盗贼,大吃一惊,勒住马,倒退了几步,平时能说会道、口若悬河的嘴巴顿时变得结巴起来,“你……你是……”

“在下奉命在此迎接益州的张永年先生?”赵云坐骑白马上前问道。
“本……本人正是张松——张永年。你……你是何人?”
“常山赵云——赵子龙。”赵云下马施礼。
“啊!赵子龙将军!”张松紧张的神经立即松弛了下来,连忙还礼,“刘玄德真是仁义之人!——大战长坂坡的英雄!——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张先生一路鞍马劳顿。为先生带来打尖的酒食。”赵云随即示意兵士摆出酒菜。
“我等正愁着没处打尖。子龙将军,你真是雪中送炭!”
“张先生及各位请用!”
一行人下马,围着酒菜吃了起来。张松边吃边说,“子龙将军送来的酒食,比酒店中酒食的品种还多,味道还美!”
“这是荆州牧主刘使君特别为迎接先生准备的酒食。”赵云为了加深刘备在张松心中的印象,强调说。
“刘使君真是礼贤下士之人!”张松对刘备产生了好感,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子龙将军,张某有些事不甚明白,想请教于将军,不知肯赐教与否?”
“赐教不敢。先生直说不妨!”
张松起身,将赵云单独拉到山坡边,“听说刘使君心怀大志,广招天下贤士,不知是否属实?”
赵云真诚地说,“赵某抱着光宗耀祖、名留青史的志向,走南闯北,择主而事,遍观各路诸侯,唯有刘使君有复兴汉室之志,有关爱百姓之心,有礼贤下士之德,堪称明主。赵某觉得只有追随刘使君才有实现志向的希望,才不至于妄来人世,徒劳无益。眼下,刘使君占据荆州,基业初创,继续广纳天下英雄贤士,基业蒸蒸日上,前景辉煌!”
“刘使君堪称一代明主!”张松眼睛里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但荆州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不是一个建立基业的好地方。如果占据一处可攻可守的战略要地,就能成就大业了!”
“先生,你可有帮助刘使君成就大业的谋略吗?”
“见了玄德公再说。”
赵云见张松没有明确表态,道,“云长将军在襄阳准备了上等酒宴和馆舍,请先生饭后上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