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6)王朗诱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与十几个文武官员正在丞相府内议事
曹仁进来,跪倒在曹操面前连连叩头,“在下出樊城窥探刘备军情,不慎中了奸计,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特来领罪。”
“你!”曹操责备道,“叫你去樊城窥视荆州。你居然贪功好战、擅自进军,致使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折了我军锐气。——不念你此前有功,定当斩首。——下去吧!”
“谢丞相宽恩!”曹仁起身施礼退下。
“刘备心怀异志,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本相打算亲率大军南下,歼灭刘备,收服荆襄、平定江东!”
司马懿鹰顾狼视地上前,“今青州黄巾降兵尚未归服、水军尚未演练精良,不宜兴兵南下。待明年北方平定,练好了水军,再挥师南下,不但可以歼灭刘备,还可以一举收复荆州、荡平江东。”
曹操按了按太阳**,“让刘备羽毛丰满之后再去捉他,恐怕就难了。现在许都的人马加上汝南夏侯惇的军马,已足有三十万。在演练水军之时,也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先将刘备除掉。”
“在下不才,”人丛中走出一人,摇头晃脑上前施礼,“王某蒙丞相不远千里从江东曲阿搭救回朝,无时不想为丞相献计献策、宾服诸侯、复兴汉室。——经深思熟虑,得了一条小计,愿献与丞相。”
“啊!”大家一看原是王朗,“王景兴!”
曹操对王朗的话颇有兴趣,问,“景兴,你有何妙计啊?”
“釜底抽薪。”王朗在徐州暗通曹操,告发陶谦谋反;曹操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在讨伐徐州之前将他升迁为会稽太守。他到了会稽上任后,尽职尽责,减除了很多苛捐杂税,使得会稽农商得到了蓬勃兴起;他还下令将秦始皇的塑像从大禹王的神庙中搬出,受到了很多社会名流的赞赏。后来孙坚的长子孙策为了统一江东的州郡,引兵围攻会稽。王朗投降,抵抗失败,逃出会稽,在太湖中被追上擒拿,囚禁在曲阿监狱。不久孙策病故,其弟孙权掌管江东。曹操得知王朗被囚禁的消息,即以天子的名义命令孙权释放。王朗被释放后,离开曲阿,经过了千难万险,回到了许都,被曹操表封为从事。他对曹操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总想找个机会报答,乘此机会献出此计。
“何谓釜底抽薪啊?”
“王某听说丞相一直想招降赵云,不知是否当真?”
“实有其事
“赵云早年去碣石山拜师学艺之时,曾与王某相识。”王朗回忆说,“他出师后还到徐州来找过王某。那时王某刚去会稽任上,未能与他相见。——赵云很聪明、很勇敢、很讲义气,也很看重功名利禄。王某与他虽然多年不见,但友谊尚存。——此时以朋友名义去见他,说之厉害,就可使其归降丞。赵云投降了丞相之后,有三个好处——其一,可以大大地削弱刘备军的战斗力;其二,可以增强丞相军马的战斗力,其三,在彼消我长的情况下,不仅可迅速歼灭刘备,而且还有利收服荆襄、扫平江东,统一天下。有此三种好处,丞相何乐而不为呢?”
“景兴,你的话虽然有些夸大的浮词,但也并非毫无道理。你打算如何去对赵云下说辞?”
“攻心!”
曹操对攻心二字尤其感兴趣,“详细讲来!”
“在下曾与赵云交谈,其向来就有建功立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名留青史的志向。他现在随刘备东投西靠,无官无职、无妻无室,两手空空,必不得志。丞相只要授予在下封官许愿的权利,在下去到樊城,先将跟随丞相的光明前景向他讲明,次用燕太子丹封赐荆轲、董卓笼络吕布的方法,许以实惠,就可使其动心而离开刘备、归服丞相!”
曹操点了点头,“刘备这个孤魂野鬼,立脚不稳、寄人篱下,还有什么资格对手下的人封赐官位呢;他都两手空空,又能给部下以什么实惠呢!跟随他的人前途渺茫!但愿景兴此去将赵云说服。——如文远当年说降云长,为我解除白马之危一样,也使赵云为我荡平荆州斩将搴旗,扫清道路!”
“但是,在下去向赵云下说辞切忌空口说白话。”王朗提出要求,“丞相,你还得授予在下对赵云封官许愿的权利呀!”
“爵位不下于亭侯,官职不小于中郎将。你还可对赵云说,这是我亲口许下的。——他若还有其它什么要求,如金银、美女之类的东西,你都可以承诺。”
“在下这样去下说辞就有把握了!”王朗兴致勃勃地走出了府堂。
“王景兴此去说服赵云能成功么?”曹操问司马懿道。

司马懿毫无表情地说,“在下不了解赵云的心志,对王景兴能否说服赵云不得而知。”
日光照在樊城北门,一片光明。一个小将带着四个士兵城门口站岗。一些衣着破旧的贫民百姓们进进出出,直来直去,熙熙攘攘,没有一个人受到盘问。
王朗穿着一身商人服装,骑着一匹瘦马来到,看了看,打马走向城门。小将看见王朗,命令士兵,“将那人拦住!”
两个士兵持枪上前,拦住王朗,“站住!”
王朗吃了一惊,啊了一声,将马勒住,“为什么?”
“过去说!”
王朗下马,随着士兵走到小将面前。
小将严肃地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王朗反问道,“那些个平民百姓都可以进进出出,你等为什么只盘问在下?”
“你不像平民百姓。”
“我像什么?”
“像奸细。”
“胡说!”
“带到城楼上去!”
一个士兵上前将王朗手中的马缰夺下。
王朗叫喊了起来,“你等不得无礼!”
两个士兵上前将王朗一推,喝道,“走!”
王朗喊道,“在下是赵子龙将军的朋友;在下要见赵子龙!”
小将审视了王朗一会儿,“带到衙门去,禀报赵将军后再做处置!”
两个士兵将王朗带到衙门客堂中。
王朗坐在一条凳子上,惶惑不安。两个持枪的士兵守在他身边寸步不离。过了一阵,见赵云进来,连忙起身施礼,“赵将军,别来无恙!”
赵云坐下,审视着王朗,似曾相识,“先生是……”
“子龙将军——贤弟——老朋友,你怎么把王某给忘了?我是王朗——王景兴呀!”
“啊!不是忘了,是你的样子变了。自幽州酒店一别,十余年了,各奔东西,不知音信!——未知贤兄今在何处谋事?——看茶!”
两个士兵伸了伸舌头,退出了客堂。
“说来话长。王某自从与你,还有夏侯兰在冀州道口分别后,到了徐州,在陶公主门下任从事……。不久,曹丞相表封在下为会稽太守,又去了会稽。贤弟当年到徐州时,王某已经到了会稽任上,由于政务繁忙,未能赶来相见,很是过意不去!”
“据说贤兄曾经在徐州暗中向曹操举报陶谦谋反,使徐州险些儿被曹军踏为平地。——是真的吗?”
王朗坚决否认,“那……那全是无稽之谈。曹丞相攻打徐州,是因为陶潜想谋反,与王某毫无相干。”
“在下听说王兄在会稽政绩颇丰,名声很好,很受曹丞相欣赏,可有其事?
“王某在会稽,保持与朝廷的联系,一心为朝廷和百姓做事,夜以继日、执政安民。有两件事颇具影响——第一,王某下令将无德暴君秦始皇的塑像从夏禹王神庙中撤除;第二,王某立了纳粮征税法令,惩治了一批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减轻了会稽农商的负担。——当时,在朝廷内外都引起了好评。——自然曹丞相会有所耳闻。”
“王兄心怀忠义、关爱百姓,德才兼备,造福会稽一方百姓,也算有所作为了!现在,你还在会稽吗?”
“不在会稽,而在许都了。”
“你不是在会稽好好的么,怎么会到许都来?”
“子龙贤弟,你有所不知。王某在会稽任太守只按照朝廷的指令行事,从不与那些个藩镇割据的诸侯染指。不久,孙策想占领会稽,叫王某交出会稽的官印,王某拒绝,他就引兵攻打;王某兵微将寡,接战不利,退到太湖,无路可逃,被他所擒,关押在曲阿监狱;王某在曲阿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受尽了屈辱。不久,孙策恶贯满盈,暴病而死,孙权掌管江东。去年,蒙曹丞相以皇上的名义向江东下旨,叫孙权放了王某,王某就来到了许都。”
“贤兄,你当下在朝廷中担任什么官职?”
护兵摆上茶水,转身出去。
王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王某从江东回来就被曹丞相表封为尚书。贤弟,这个官职不小啊,享受的待遇,比太守还高半个等级呢!——可以说,我们曾经在幽州小店里喝酒吃饭的寒酸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曹丞相用人不问门第、不分贵贱、唯才是举,是古往今来少有的贤相!曹丞相如此重用王某,王某一定要助曹丞相治理朝政、定国安邦、复兴汉室、造福百姓!”
赵云见王朗对曹操赞不绝口,心中很不舒畅,随口将话岔开,“夏侯兰现在情况如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