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6)虎帐夜谈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幽州军营中大摆筵宴,一片沸腾
中军帐中,关靖、孙瑾、赵云等将士和刘备、张飞入席就座。公孙瓒举起酒杯,“刘玄德从平原县远道来助,拼力夹攻袁军,使得我军反败为胜!——万分感谢!——各位将士一齐干杯!”
“干杯!”全座将士起身举杯,一饮而尽。
公孙瓒坐下,“各位,大家都有些饿了,各自畅饮!”
将士们喝酒吃肉,觥筹交错之际,刘备起身端着酒杯走到赵云座前,举杯说,“子龙,刘某敬你一杯!”
赵云连忙起身举杯,“多谢玄德公!”
二人杯盏一碰,一饮而尽。刘备小声说,“刘某不揣冒昧,有些话想同将军交谈,不知意下如何?”
赵云点头,“在下今夜在小帐中恭侯明公!”
公孙瓒见刘备与赵云亲切交谈,心中感到有些不舒畅,不禁喊道,“玄德。”
刘备转身,“公孙将军,何事?”
“军中有现成的乐师和歌女。”公孙瓒问道,“叫来助助酒兴如何?”
“好!好!”
“准备歌舞!”
刘备回到座位,很有兴趣地看着出场的乐师、歌女。
一会儿,面目清秀、气质高雅、仪态大方的班头甘梅领着乐师、歌女从侧们进入大帐。乐师们奏起管弦;歌女翩翩起舞,长袖舒展、美丽动人,尤其甘梅边舞边唱,仪态大方,声情并茂。
刘备看着甘梅,目不转睛、频频颔首,不禁脱口赞扬,“真佳人也!”
公孙瓒见刘备赞赏甘梅,“贤弟对那班头可有兴趣!”
刘备不了解甘梅身世,问道,“不知其来历?”
“此女姓甘名梅。其祖上是幽州名门,后因家道衰败,流落街头卖艺,被我收在军中。其不仅色艺双全,而且贤淑、端庄,是幽州第一美人!——如贤弟觉得满意,可纳为夫人。”
刘备听了,觉得甘梅不错,婉言答应,“兄长赐,不可辞,辞而不恭。”
“一个女子不足挂齿!”公孙瓒说,“只要贤弟尽心击溃袁绍、收复失地,为兄还可以表封你为常山太守!”
“愚弟只想助兄长退敌,仅此而已!”刘备谦逊地说。
太阳渐渐落下西山;山头上挂着几片淡雅的云彩。
盘河在夕阳光中静静地流着,如一条黄色的飘带。北岸桥头上,一群乌鸦、十几只野狗在撕撤着几具阵亡士兵的尸首,一片狼藉。(读啦网)
营寨中的将士们正在埋锅煮饭,火光闪动、烟雾腾空,犹如边关告急的狼烟。
刘备走出大帐,向营门外面的一座营寨看了看,喊道,“翼德。”
张飞上前,“大哥,什么事?”
“为兄打算到赵子龙营寨去一趟;贤弟,你去查巡后早些歇息!”
“小弟护送大哥同去!”
“为兄不是到敌营去,不用贤弟护送!”
刘备独自骑马来到赵云营门,已经天黑,各个帐篷已经燃起了灯火。
赵云迎接刘备进入帐中,彬彬有礼地说,“玄德公请上坐!”
“我是客人,你是主人;还是主人上坐!”
“那就随便。”赵云命令护兵,“备酒菜!”
一会儿,护兵端来酒坛、菜淆。
赵云斟酒举杯说,“在下首次单独与明公同桌对饮,非常高兴!——干!”
刘备举杯,“干!”
两人同时一饮而尽。
赵云边斟酒边说,“在下心里不快,与明公相见,就觉得舒展了很多。”
刘备放下酒杯,“刘某愿听听将军的心志。”
“在下祖籍在常山郡真定县大梁镇;在下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在下不甘落后,投师学艺后,学得一些本事,只想择事明主,建功立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名留青史。但时运不佳,东奔西走,一事无成!”
“你的人生目标很大,但你如果不与胸怀大志的人主共事,不被重用,不能发挥才能,自己的目标很难实现。”
“明公说得是。”
“你是如何到公孙将军帐下的呢?”
“在下原本在袁绍军中,因上司高览欺下佞上、赏罚不明,离开袁军,得悉公孙将军在盘河抗击袁绍,就来投靠。——在下两度从袁军中救了公孙将军。但……”
“公孙将军为人如何?”
“不会用人,目光短浅,与袁绍没有两样。”赵云微微摇了一下头,说,“在下感到非常纳闷。——难道当今的人主都是这样的吗?敬请玄德公指教!”
刘备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审视着赵云说,“刘某向来有创见大业的打算,想对将军倾吐。不知将军肯听么?”
“在下愿恭听。”
“刘某本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汉光武帝中兴以来,数代天子昏庸无能,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皇亲沦为了百姓。刘某家曾一度时期以编席子、买草鞋维生。但刘某与将军一样,并不甘心,一直想干一番利国利民、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以博得光宗耀祖、名留青史。在黄巾叛乱之时,有幸与关羽、张飞二人相识——云长是关西解良人,避祸来到涿郡,以经营豆腐为生;翼德家境较好,开了一个屠宰场,还有一个八百多亩宽的桃园。——我三人志同道合,就在桃园内结拜为兄弟,对天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死,同心协力,铲除叛贼、复兴汉室、光宗耀祖;我们还约定,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委曲求全,但我们的志向是坚定不移的,是永远不会放弃的。我三人虽然性格各异,但我们以‘义’字当先,遇事能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我们招兵买马,很快组成了一支义兵,配合涿郡的官兵平息了黄巾叛贼。——子龙,我不是夸口,可以说,我们的义军在平定黄巾叛贼中,大小历经三十余战,论功劳并不比官军功劳小。黄巾军平息了,朝廷的将领、州县的官员,包括一些连连打败仗的将领,几乎都升了官、发了财,单我们兄弟三人什么封赏都未得到。”

赵云插话说,“太不公平了!”
“这个世道,贪官当道、污吏横行;朝纲不振,贤路不通,哪有公平可言!”刘备接着说,“不仅如此,还有人诬陷我们擅自招兵买马,有图谋不轨之嫌,派督邮来查办。翼德性子急躁,将督邮打了一顿。——子龙,你知道我为何要来救公孙将军吗?”
“不得而知。”
“公孙将军是我的师兄。在曹操倡导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我与云长、翼德随公孙将军到了虎牢关,斩徐荣,在潼关败吕布。关东联军解体后,公孙瓒托青州刺史田楷安排在平原县当县令。”刘备长长叹了一口气,说,“我这个县令一当就是四年!——一个人有多少个四年?光阴如箭,目标无期!”
“光阴似箭,目标无期。”赵云向前挪了挪,“在下也有同感。”
“现在各州、郡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天下本是汉家的,但皇上被董卓挟持,下情不能上达,各路诸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尊卑有序的大礼被颠倒、‘三纲五常’常礼被践踏!简直与春秋战国的情形相似。眼下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决不是个别现象。淮南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西凉的马腾、益州的刘焉、徐州的陶谦、许昌的曹操等等,各路诸侯都各自为阵,彼此间将会进行更残酷地兼并。人云:‘神仙打仗,凡人遭殃’。在此之际,最惨的是黎民百姓。”
“玄德公讲得透彻。”
“机会就在其中。”刘备继续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眼下董卓专权、诸侯割据,看似混乱不堪,其实潜伏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一百姓颠沛流离、饱经战乱,无不企盼太平、安居乐业!——这是民心,也是天意。这将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无视儒家大礼、欺君灭国,割据造反、冒天下之大不违者,必然不得人心,最终遭到天谴。刘某身为中山靖王之后,当责无旁贷效法汉光武帝,遵天意,顺民心,号令天下英雄,灭贼兴汉之,复兴汉室,统一九州。”
赵云凝视着刘备,认真听着,不住点头。
刘备喝了一口酒,更加激动地说,“刘某深知此举成功不易,但是,一旦成功,即是流芳百世、光宗耀祖之伟业。我与关、张在桃圆结义,发誓生死与共、奋斗不息,就以此为宗旨。——子龙,你目标远大、才能非凡、一身正气,不知有无与我等共事想法?”
赵云心目中的刘备已经成了“明主”,眼里闪耀着希望的光芒,不禁下座拜伏在刘备跟前,说:“在下拜师学艺后,之所以东不成西不就者,皆因未遇明主,无时不刻都想追随明主、造福百姓、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听了玄德公之言,才知明主就在眼前,愿随玄德公披荆斩棘,开创宏业,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刘备连忙扶起赵云,“今日与将军相见,如同我当初与关、张二人相见一样,一拍即合。——真是天赐子龙予我啊!我刘备何愁大功不成!”
赵云激动不已,说:“在下想即日就随玄德公一起共创大业!”
刘备犹豫了一下,“莫急!——公孙瓒曾是我的同窗,且有恩于我。其眼高手低,心胸狭窄,不会用人,都知道。我到此助他,将它旗下将士带走,会被天下有识之士视为不仁不义,于成就大事不利。你既有共图宏业之心,就暂且忍耐几时也不妨,待天下有变,再作打算。”
赵云热泪盈眶,“在下出师那天,师傅蒙渊就对我们说,‘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事’。今天在下总算遇到明主了!在下只企盼着玄德公的召唤!”
一个士兵进来,“赵将军,公孙将军有令——做好准备,明晨同刘玄德的军马一道过盘河攻打袁营!”
赵云答应,“知道了”
刘备饮酒有些过量,站起身,打了一个趔趄,“子龙,我今天太高兴了,喝多了一点!就此告辞!”
赵云将刘备送出帐门。
“子龙,再会!”刘备骑上马出了营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