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美国这几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外在94年初,张哲帆还在香港完成了两笔收购。一笔是从南华早报集团手里收购了香港有史以来发行最久的一份报纸——《华侨日报》,这笔交易张哲帆是以一家注册在百慕大注册一家离岸公司来进行收购的,并没人知晓,算是在香港布的一步暗棋。
另一笔交易是和时代华纳集团完成的,张哲帆的一位友人向他透露时代华纳旗下在香港的杂志《亚洲周刊》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有意出售,他立即派代表去时代华纳公司进行谈判。
《亚洲周刊》被公认为是华文媒体中在中立与客观程度上位居前列的知名杂志,坚持不受政治和商业的影响,一直以民间独立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而自我期许,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中上阶层中有较高口碑。
经过并不激烈的谈判,时代华纳很快松口,以225万美金的价格把《亚洲周刊》卖给了张哲帆的波士顿联合报业集团。当时香港媒体对这一新闻也有报道,不过张哲帆隐藏的比较好,并没有被香港媒体发现,大家对远在美国的波士顿联合报业集团兴趣也不大,很快就不关注了。而张哲帆也依旧实行他的“放羊”政策,继续保持了周刊新闻编辑和报道的独立性,只是从美国飞回来和《亚洲周刊》的主编邱立本进行了一次长谈,就完全放手了。
后来张哲帆下定决心回香港发展后,在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穿针引线下,张哲帆以5800万美金的高价把集团名下的28份报纸中的23份,打包卖给了一个名为“阿拉巴马州退休金系统”的基金组织。他仅留下6份中文报纸,集团也更名称了美洲联合中文报业公司,继续保持对北美华人世界的一定影响力。
“阿拉巴马州退休金系统”是一个由该州的公务员、警察、教师和法官的退休金组成的基金,总资产超过300亿美元。该基金的的首席执行官布鲁诺正是敏锐的察觉到了社区报的潜力,在收购了这23份报纸后之后,随即成立了社区报业控股公司。前世的张哲帆要是了解美国报业的话,就会知道这个火箭般崛起的公司,将在十年后成为美国最大的十家报业巨头之一。
在回美国之前,张哲帆把另一家公司,也就是出版《心灵鸡汤》的波士顿联合出版社也卖掉了,买家就是英格拉姆图书集团,它很看好《心灵鸡汤》后续系列的市场,而坎菲尔和多汉森也同时退出了出版社的经营,继续写书。张哲帆的出版社也卖了一个好价钱,1150万美元,四年内几乎增值了十倍,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现在,张哲帆一开始就握在手上的微软和思科股票价值已经涨到了1500万美金以上,其它的资金都已经存在摩根士丹利的账户里了。
张顺华听着孙子平静的叙述在美国七年的经过,心中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才二十岁的孙子,用了7年时间就已经创下一份超过5亿港币的资产,怎能不让他感到震惊。看着张哲帆一脸平静的神色,他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其实张顺华不知道自己的孙子还漏了一些内容没说。张哲凯在1994年还很“偶然”的遇到了两个人,给他们人每人15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这两个人,一个也是华人,叫杨致远,还有一个叫贝佐斯。
杨致远的公司雅虎在两个月前顺利上市了,也给张哲帆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因为他根据当时投资的协议,手中握有雅虎公司25%的股票。另一家公司叫做亚马逊公司,他也握有22%的股权,现在暂时还没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张哲帆绝对是不会出手这两支股票的。
其实张哲帆就是多要一些股份,当时正在急于寻求投资的杨致远和贝佐斯也不会有意见的,不过张哲帆怕自己手上的股份过多,引来的蝴蝶效应太大,在后期募股和寻求更大风险投资的时候造成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毕竟他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历史会怎样走。还好雅虎的情况表明一切都还正常,虽然经过多次融资,他的股份被稀释到只剩5.47%,但一夜间这些股份已经给他带来超过五亿美金的财富,而且还在不停地增加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张顺华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了一下,才慢慢问道:“帆帆,我听说你最近还干了一件轰动性的大事,也说给爷爷听一下!”
张顺华一问,张哲帆就知道好戏来来,看来是躲不掉了。于是他只好把昨晚同父亲讲过的一番话给爷爷再讲一遍。说起来张哲帆也有点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件事自己刚才始是纯属是玩票性质的。当然,张哲帆不会真的这么说,他给自己粉饰了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张哲凯一次无意间想起,前世在图书馆看杂志时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以废钢材的名义向俄罗斯购买了两艘退役航母的外壳,改装成两个海上军事博物馆,分别在天津和深圳展出,每天游人很多,但却都莫名其妙的因为经营不善出现巨额亏损而破产。
现在想想这两首航母“明思克”号和“基辅”号也应该退役了,要是抢先几年把他弄到中国去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项目。于是张哲帆很快派人去俄罗斯和有关方面接触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穷疯了的俄罗斯政府什么都卖,“明思克”号早在94年就已经卖给韩国了,94年刚退役的“基辅号”还静静地停在港口里腐烂。俄罗斯政府一听有人要“基辅”号,马上就同意了,不过当知道买家是中国人后又犹豫了。
后来,张哲帆花了50万美元的公关费,又保证航母将停在香港,并不会用于军事目的后,才勉强同意。其实俄罗斯人不是不肯卖,而是西方国家的压力太大,只要有合适的借口,穷疯了的它马上就松口了。而且在和军方进行具体谈判时,对方还暗示,除了武器系统和动力系统必须拆除外,其他的只要价格合适都可以卖。
听出言外之意的张哲帆马上亲自回香港通知了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刘社长。而他自己则指示谈判人员拒绝了,借口是为了降低成本只要一个航母空壳以及其他部分的模型就行了,只是没人知道,另外有一队从北京出发的人员也不知不觉的展开了另一场谈判。
现在,张哲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名为香港联合文化公司已经成功和俄罗斯政府签署了关于购买“基辅”号航母的有关协议,以760万美元的总价购得“基辅”号航母。当然该项协议也已经提前通知了港府和香港政府。
张哲帆也在上个月克林顿总统的竞选筹款宴会上,在一位同学的议员父亲引荐下(人脉太重要了,中外都一样!),和克林顿先生就购买航母在香港建造海上军事博物馆的事情进行了沟通。而张哲帆在宴会后也捐了30万美金的竞选经费。
其实这次美国和英国也很无奈,等他们情报部门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这边已经谈的差不多了。而且香港联合文化娱乐公司除了购得一个航母外壳和其他部分的模型外,表面上并没有购买任何敏感的东西(敏感的都坐火车进中国了)。
而此时的航母,也早已经停在靠近中国的俄罗斯东部军港海参威(符拉迪沃斯托克)。再说俄罗斯认为航母是卖给英联邦下属的香港,难道我卖给你英联邦了你还有意见?虽然大家都知道明年香港就要回归中国了,但至少现在不是还没回归吗!
而张哲帆也充分利用自己近几年经营纽约联合报业公司中在美国报界积累的人脉,向大家仔细说明了自己这次买航母的事情,特别强调希望不要把正常的商业运作扣上“**”的帽子。
所以这次事件,美国的主流媒体大都只是简要的报道了一下,倒是日本媒体叫嚣的特别厉害,不过中国政府已经与韩国就航母通过朝鲜海峡进行过了沟通,日本也只能干瞪眼。
香港媒体虽也有些报道,但香港联合文化公司并没有作出回应,只是回答还未确定。其实这也是,张哲帆的授意,先充分吊起大家的胃口,等航母到达香港后在举行一次高调的新闻发布会。
一通话下来,张哲帆讲的是口干舌燥,其实他也惊叹于事情这么顺利,要知道前世时中国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就是由于西方国家从中作梗,硬是让它在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外整整等了一年半,才在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预交了10亿美金的保证金,才获得了土政府的同意通过海峡。
可能是美国人正在全力准备,大选无暇关注这些事;也可能是美国在不久前刚平息的第三次台海危机后,不想节外生枝,现在想向中国示好;还可能是美国根本不认为中国有能力造航母,对这种小事不在乎,总之张哲帆也说不清楚。
张顺华一直静静地听自己的孙子讲故事一般的诉说这件事的过程,这个孙子让他真的感到很吃惊,比这件事本身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他的交际圈,买航母的问题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角力,张哲帆只是一个诱因而已。
而张哲帆从这件事上所反映出来交际圈,决定一个人能力的关键所在。外国人虽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情世故,但这更增加了打入一个固有交际圈的难度。没有人介绍,没有足够的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是万万不行的。而他孙子的交际圈已经达到了国会议员、总统、大集团高层这种层次,这让他不仅会在美国吃得开,在香港和亚洲也会受益良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张哲凯去倒了一杯水,喝完后就听到爷爷提问了:“帆帆,这件事政府是一个什么态度啊?”
他想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爷爷的意思:“北京政府也是支持我搞这个海上军事博物馆的,刚开始他们要求我把地点选在深圳,不过我怕带来不必要的阻力,没有同意。现在公司那边正在和港府进行选址的谈判,应该快达成协议了,而北京政府也同意对买地所需的款项给于低息贷款。
作为交换条件,我也会以进行全面翻修的名义把航母拖到广州船厂翻修一年。等到香港地面的配套设施建成后再拖回来。地面的一期工程决定将修建一个中国古代战争博物馆一个二战武器高仿真模型展馆,一个模拟现代战场高科技体验馆和一个射击类游戏中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