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诸子争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床弩的仿制成功,而且贯穿力方面还胜过武陵的原装产品,狂暴后的李贽陛下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安慰,龙颜大悦,诸大臣自然暗暗松了口气,此刻,保持沉默的各位皇子,就成了朝堂上很不和谐的一道风景。
按唐汉帝国的皇族惯例,成年皇子不担任任何实职,外放诸藩不在此列,但获封亲王后可列席朝堂。宁心殿的朝后商议,除了丞相孟轲,吏部尚书田丰、礼部尚书苏步秦、兵部尚书万古碑、刑部尚书穆俭行、户部尚书梁上君、工部尚书冯雪山、大理寺卿萧元山、国子监苏未醒,然后就是皇族中的诸亲王,李贽陛下皇子中,除了反叛的皇次子颐亲王李潜行,还有四位亲王,分别是雍亲王李隆基、酯亲王李秉德、怡亲王李允祥、诚亲王李宣武,现在李隆基正在维堡要塞备战,此次议政只有李秉德、李允祥、李宣武三人出席,李秉德与李隆基是一母同胞,三人正好代表了长子党,五子党、八子党,原本还有个二子党,但随着李潜行叛逃,李忠鍪勒令自裁已是灰飞烟灭。
李贽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李潜行在南云自立为王后,皇八子李宣武在朝堂上慷慨激昂,要求对二子党诸人一往打尽,自己一时愤怒对他大加呵斥!结果,从此后诸皇子在朝堂上噤若寒蝉,不是自己主动垂询,都秉持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政治原则。自己这次勒令老六自尽,其实也应了老八当初的建议,看来,对老二的优柔寡断,令这几个儿子对自己都很有意见。不然,这宁心殿上难得的轻松气氛里,他们为何格格不入的保持着缄默。
“你们几个,有什么看法?”李贽的语气不重,但质问的腔调不容置疑。
皇帝陛下语音刚落,皇八子李宣武立即上前一步,“父皇,儿臣有话说!”
李贽轻轻点点头,对这个容貌最象自己的儿子,他本能的有些溺爱,虽然懿贵妃过多的枕头风,令他对梁家,对这个老八反倒是多有忌防,但现在看起来,这个儿子确实有几分自己年轻时的风采。
“坐下说话!都坐下吧,南线虽不是什么大捷,但毕竟守住了防线,还杀伤了大量叛军。朕是一想到那个逆子,就实在是。。。罢了罢了,大家都听听,诚亲王有什么话说。”
李宣武不由一滞,他所质疑的,正是这个令皇帝陛下颇感欣慰的“南线大捷”!略一思忖,然后还是决定继续站着说话“父皇,儿臣对南线的战事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若是有触怒父皇的地方,还请父皇恕罪!”李宣武在皇帝陛下的首肯里,仍然坚持跪地,潇洒利落的叩了个响头,然后朗声禀奏:“儿臣请父皇下旨,放弃桂林郡——南阳郡——临江郡一带的防线,后撤至嘉陵江——车岐山——洛神湖一线构成新的防御态势!”
诸大臣皆惊,李贽陛下眉头暗挑,静静等候李宣武的下文。
“父皇,南线战局虽然暂时平稳,但南云王国正在调集力量,准备下一次更猛烈的攻击,虽然南云王国兵员在前次突击时,兵员损失不下三十万,但最精锐的第一军团第二军团根本没有出战,而帝国这边恰恰相反,原黄金羽林军的步战劲卒已消耗殆尽,而精锐的铁骑在防御战中还不如二线的警备军团,想必易水寒首领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请求至少四个军团的援军!儿臣以为,帝国南线的战局,在武陵公国开辟西部战线之前,很难改变以防御为主的作战态势,继续在临时构筑的桂林郡——南阳郡——临江郡防线坚持,其实是得不偿失!”

兵部尚书万古碑暗自点头,鸿沟失守后,他曾欲秘折上奏,恳请陛下考虑退守嘉陵江一线,那里不仅有咆哮河下游最大的淡水湖——洛神湖,连绵千里的车岐山,更是帝国南线少见的峰地,而蜿蜒盘旋的嘉陵江,水流湍急,除了几个横跨南北的虹桥,连水性最娴熟的渔民也不敢在江水里泛舟。但反复斟酌后,还是采纳了在桂林郡一带坚守的方案——桂林郡、南阳郡、临江郡与被南云王国的叛军攻占了的东海郡和永清郡,同属咆哮河的河北平原,是整个东大陆最广袤最富饶的冲积平原之一,更是唐汉帝国最大的粮仓,素有“江北熟,唐汉足”的民谚。若是放弃桂林郡一带的防线,整个江北平原将尽落于南云王国之手,帝国损失的将不仅是最大的粮食基地,更会在民心士气上倍受打击,这样的抉择,不到万不得已的境地,就是皇帝陛下也难以面对!可今天,一贯被诸大臣轻视的皇八子李宣武,居然在桂林郡防线抵住了南云王国的疯狂攻击后,提出全面后撤,重新在嘉陵江——车岐山——洛神湖一线构筑新防线的建议?
“万万不可!”出言反对的,是吏部尚书田丰“陛下,江北平原之重要,无须臣多言,此时更万万不可放弃!帝国正逢多事之秋,奥丁帝国、查科帝国等都是虎视眈眈,试图从帝国的内乱中谋得利益,而国内民众更是翘首以盼,期待在南线能有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此刻不战而退,不仅会令旁伺者可乘之机,更会令民众大失所望!臣以为,桂林郡的防线不仅不可以放弃,相反,应该倾全国之力予以加强,臣不才,除御赐的东直门住宅,臣愿捐出所有私产田地,供陛下作平叛之资!”
“儿臣也反对不战而退!”这次说话的是,皇五子怡亲王李允祥“虽然桂林郡一线丢失了几个关隘,但防线整体仍然完整,易水寒首领虽然向京师牧野奏请大量的支援,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南线战局并不象八弟说的那样,脆弱到要不战而退的糟糕程度,父皇知道,易水寒为人一向谨慎,若是战局不稳,纵使他要誓死坚守,也绝对会上奏父皇,在桂林郡防线后及时构筑新的防线。”看李贽微微点头,并没有示意易水寒有秘折上奏,李允祥得知自己的这番话说到了父皇的心坎上,“儿臣不敢居于田大人之后,但皇家祖宗有例,儿臣兄弟没有私宅田地,但儿臣愿意率门下所有青壮,亲赴前线,誓与桂林防线共存亡!”
“儿臣附议!”皇三子酯亲王李秉德显然有了自己的判断,诚亲王李宣武的建议显然过于草率,何况,苏步秦曾转来大哥李隆基的秘函,最迟月末,武陵公国的大军就将在白鹤渡强渡萨温江,开辟平叛的西南战线,那时,南云王国后院起火,还能有多少兵力攻击桂林郡一带的帝国防线?很有可能,帝国将再次易守为攻!看来,归京的武陵国主夫人,帝国的晴月公主李婉约,肯定把这个消息透漏给了李允祥,不然,这个贪生怕死的五弟,怎会如此慷慨激昂,甚至要与南线阵地共存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