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朝堂定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梁上君的回奏,李贽陛下只是略点点头,帝国疆域辽阔,若是连粮草都调配不整,那户部尚书就该自裁以谢天下!皇帝陛下关心的是,易水寒特别请求的床弩,还有其他防御器械的调集情况。兵部尚书万古碑和工部尚书冯雪山略一对视,上前禀奏到:“兵部库司内的所有器械均已整修完毕,昨日已跟随支援南线的后备军团一齐出发。”说道这,万古碑不由语气一滞“臣不敢欺瞒陛下,兵部库司原存的大部分器械,在南线叛乱前就被原南部军群以各种名目征用,现在发往易水寒部的,都是修缮或新造的。”
“不关你们的事!”李贽的声音阴鸷低沉,令堂下的诸大臣都不由心头一寒,“李潜行那个逆子早就心存异志,永平方面军整整一个军团临阵反水,军团长竟是那个逆子十年前埋下的暗棋,妄朕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前时,朝野盛传其出身可疑,那个逆子在西海瞻台外长跪不起,叩首至血流满面,侗贵妃和奉郡王也一同担保,朕一时糊涂,竟把南线军群的帝国精锐交给他,朕愧对列祖列宗,竟生出如此不忠不孝的畜生!”
诸大臣闻听此言,纷纷跪倒在地,叩首无言,此等言语,只有皇帝陛下自己敢说,做臣子的,那是连听都是有罪的!
李贽陛下却是越说情绪越激动,狂怒之下,把御案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扫到了地上!丞相孟轲刚想抬头说话,一方紫玉端砚砸在面前的金砖之上,吓得孟轲噤若寒蝉,赶紧把头再次紧紧低下。
可皇帝陛下的怒火也许积压得太久了,此刻看着那些跪倒在地的大臣,李贽突然想起前几日刚刚接到的邸报,三朝重臣冯劫刚刚驾鹤西去了,如果冯劫在,朝政怎会恶化到这种程度!这些东宫旧臣,对付世家时都是些好手,奇谋诡计层出不穷,一朝大权在手,治理朝政虽也是尽心尽力,但朝廷的事情,却让自己越来越操心,旧时世家当政,虽然对皇权偏多掣肘,但何时让自己如此伤过脑筋!
“颁旨!皇六子奉郡王李忠鍪勾结叛逆,着立即自裁,侗贵妃教子无方,圈禁冷宫!”
“皇上!”孟轲情不自禁失声高喝“皇上,不可啊!”
李贽抬手止住准备苦谏的孟轲,和跟随着孟轲以膝前行的诸大臣,“各位爱卿不必多言!时至今日,朕还有何颜面可顾,朕有七个儿子,平叛后铁定要千刀万剐一个,现在赐死一个有什么大不了的,朕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处置,怎么告慰前线拼死平叛的将士?难道忠臣勇士死的,朕的忤逆儿子反倒死不得?!“
话已至此,诸大臣只能拼死叩首,呜咽无语。
“此事就不要再议了!”雷霆风雨后,李贽的神色恢复了平静“都起来吧,说说床弩的事。”
这是工部的本分,工部尚书冯雪山立即上前“按南线军群邸报,原来武陵公国捐助的百台床弩,现存二十三台,被毁的七十七台中估计尚可修复十台左右,但精确度难以保证,工学院的专家在南线拆卸了几具报废的床弩,现已经仿制成功,但射程比武陵公国所造短了近五十米,主要是弩机构件不是很过关。”
李贽陛下显然非常意外,脸上竟有了几分喜色“哦?已经仿制成功了?朕说吗,帝国工学院东方家族的那几个老头子,怎么可能输给东方南筑这个晚辈,要抓紧时间提高,近五十米没什么,继续改进就是了,争取将来比武陵公国的还远,远一百米!”

孟轲等人也随着皇帝陛下的心情,神情轻松起来,可兵部尚书万古碑却是心知肚明,近五十米!只要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五十米,有时可以决定战役的胜负,在射杀攻取关隘的敌方时,五十米,至少可以有效杀伤百分之二十的有生力量,更别提士气上的打击——在这多出的五十米内,只能被别人痛扁,自己却连反击的手段都没有!
同样明白的,还有礼部尚书苏步秦,作为前北部军群的幕僚长,但现在,他考虑的倒是弩机,没想到啊,以帝国工学院的技术水准,竟不能完全复制武陵公国的弩机,这岂不意味着武陵的军备水准已经领先于帝国?看来,自己和雍亲王李隆基,还是小看了雨夜这小子!
工部尚书冯雪山,本来就十分忐忑不安,与其他大臣不同,他不属于皇帝陛下潜龙在渊时的东宫班底,是前次朝野洗牌时,李贽陛下平衡各方势力的结果,在当朝第一红人——懿贵妃胞兄梁上君大人转任户部后,工部尚书的职位立即引来多人角逐,木钟都敲到了太皇太后那里,头大如斗的李贽陛下万般无奈,卖了退养的老丞相一个面子,前两江郡郡守冯雪山,三朝元老冯劫的长子嫡孙,就如此出人意料的担任了这一肥缺。虽然各方都勉强接受了这一事实,毕竟为官多年,或多或少都曾受过老丞相的恩泽,但对这个肥头大耳官声不佳的冯雪山,却是从心底里透出轻视,朝堂之上,诸大臣对冯雪山保持着绝对的礼貌,绝对的距离。至于工学院那些本来就眼高过顶的老学究,更是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到现在,连实验处的门都没让冯雪山进。今天,皇帝陛下破天荒的第一次,在朝堂上公开表扬工部的工作,让冯雪山的嘴巴咧到了耳朵跟子,“禀陛下,虽然射程暂时近了些,但在箭矢上却进行了武陵公国无可比拟的提升,原来武陵配备的弩箭,只有箭头是铁制的,箭杆是一种产自咆哮河谷的长竹,估计应该是铁的产量太低,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现在,全部改用帝国生产的全铁制弩箭,贯穿力提高了一倍,同等条件下杀伤力比武陵原装弩箭至少增加两成!”
李贽陛下龙颜大悦,田丰、梁上君等人锦上添花,更是谀词如潮,苏步秦都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先前的想法,也许,射程近了五十米,原因正在于换成了全铁制弩箭,毕竟两者的重量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可万古碑的心里却不由冷笑,只有没上过战场的书生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全铁制弩箭?如果对付重装骑兵或步兵,的确比竹杆箭更具杀伤力,可对防守关隘的帝**队而言,却是毫无用处,只有蠢蛋才会在丘陵起伏的桂林郡——南阳郡——临江郡防线上,投入重骑兵和重步兵用于仰攻,这样的地形上,只有移动迅速的轻甲步兵才是进攻主力。另外,床弩每次发射都需要准确快速的填装五十支弩箭,初时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弩兵也是血肉之躯,全铁制弩箭的分量平添不少额外负担,导致床弩的发射速度越来越慢,三轮射击以后,帝国仿制的床弩,填装速度就会下降至少百分之四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