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又是一年(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中央委员百余人,8点钟照例到中山陵谒陵,9点钟回到湖南路中央党部举行开幕式,10点半接着开预备会。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委员们走出大礼堂,到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分5排站立,进行集体合影。蒋介石因现场秩序较乱而没有参加合影。
汪精卫坐在第一排正中,在前排就座的还有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学良、张继等人。记者们面对照相者站成半圆形。9点35分,摄影师按下快门,正当委员们转身陆续走上台阶,准备继续开会时,从记者群中闪出一人,自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枪,高呼:打倒卖国贼!向站在头排正要转身的汪精卫连开3枪,但慌乱中未打中要害。立在汪精卫身旁的张继迅速奔向袭击者身后,将其拦腰抱住,张学良飞起一脚踢掉手枪,汪的卫士连开2枪,袭击者应声倒地,他就是晨光通讯社记者,爱国志士孙凤鸣。这次会议也因刺汪事件草草收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刺汪事件。
很快时间就到了1936年,这也是沈云龙在南京陆大的最后一年了。课程已经上升到了军级和军级以上的集团作战战术和整个国防问题。国内局势随着落户陕北,较前段日子平静了不少。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随着汪精卫去欧洲疗养,以及以汪为首的政治小团体相继辞职,而有了些微妙的变化。连一向对日妥协,高喊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也派出了亲信外交部长张群对日驻华大使表示,希望调整中日关系,如若不然,只有靠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沈云龙以一个历史过来人的身份知道,即使是国民政府也开始对日本这种肆无忌惮的扩张而感到担心。担心日本的这种行为会危害到国民政府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了。不过沈云龙认为,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一个好的苗头吧。
陆军大学现在的教程已经提高到模拟实战演练的地步了。在德国顾问的指导下,学生们对参谋业务,后勤业务,兵站的安置,通信业务以及随着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各种业务都已相当熟练,而且德国顾问是以两军交战的形式来表演的,生动有如实战,不得不让沈云龙对德国顾问的这种军事素养感到信服。
就在这个时候,日本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二·二六”兵变。1936年2月26日黎明时分,以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的近卫步兵第三联队为中心的1500名日本军人,袭击了首相官邸等数处枢要部门,杀害了内大臣齐藤实、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和大藏大臣高桥是清,重伤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之后占据永田町一带达四天之久。这些人起事的目的是“尊皇讨奸”,实行“昭和维新”,实际上起事的缘由却是皇道派与统治派之间、部队军官与幕僚军官的长期倾轧,以至最终反目,酿成震惊天下的突然事件。虽然兵变很快就被日本军部所镇压,但日本政府从此以后就被军人所掌控。自“二·二六”事变以后,日本的一些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又开始策划“华北分治运动”,企图拉拢作为华北各地方驻军的军势力。试图将华北五省也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让沈云龙感到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夏天到来,暑假也开始了。沈云龙等在陆大的统一安排下,到海、空军学校和基地去见学。让学员们认识海、空军的战术和现状,为陆大最后一个学期的海、陆、空协同作战战术打好基础。沈云龙被分派到了海军。虽然沈云龙知道国民政府的海军很弱小,但到了真实的场景里,沈云龙还是大吃一惊。

大多数的军舰只具有内河的航运能力,有的更是在清朝时期购买的铁甲舰,连普通航行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不能有大的动作,要不然散架都有可能。但尽管如此,中国的海军们都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精心呵护着每一艘军舰,尽量让军舰保持着作战状态。可是他们未来的对手是在世界海军里排第三位的日本海军,和他们先比,中国海军的装备和舰艇实在是太陈旧和来落后了。即使他们每个人都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但他们在战场的命运注定是个悲剧。站在舰艇上,沈云龙看着那一张张被太阳晒黑的憨脸,心中痛苦万分。他将手狠狠地砸在舰艇的护栏上,牙齿紧咬。海军啊海军,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海军才能真正的扬波万里,驰骋在汪洋之间。奋起吧,中国海军!沈云龙心中不停地祈祷着,不过那声音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见。
结束了在海军的实习后,沈云龙回到了陆大参加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这次的学习还是由德国顾问为主,中国教官为辅。很多以前的战例都被拿出来研究,让沈云龙收获颇多。
7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国民党内的主战派大占上风,确定了对日采取强硬措施的方针。会上,老蒋表示:“绝不容忍任何侵害领土主权之事实,如危及国家生存,则必出最后牺牲之决心。”当陆大的学员们都在议论老蒋的这番言论的时候,沈云龙却有些不以为然。什么漂亮话能必得上后世那些领导所作的报告。如果让他沈云龙来说的话,绝对比你个老光头漂亮十倍、百倍。他蒋某人还不如把话改成“如危及蒋某人政权的生存,必出最后牺牲之决心”。不把他逼到实在是没办法了,老蒋是绝对不会和日本人刀兵相见的。当然这些话他沈某人也只敢在肚子里说说,要不然早就有中统的人请你进去喝茶了。俗话说的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统找谈话。
九月,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桂系发动了两广事变,被老蒋以武力平息,结束了两广与南京中央的对持局面。在这场闹剧中,沈云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好重视的。广东的陈济棠虽然打着抗日的旗号,却拿着日本人的援助,请着日本的军事顾问。试问像他这种人怎么会真心抗日呢?活该弄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就在这一年的11月底,沈云龙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陆军大学毕业了。另外沈云龙还拿到了两份晋升的文件。一是晋升为陆军上校,二是被任命为第十八军11师38旅的旅长。在国民政府里什么嫡系,黄埔毕业可以算一个。但如果既是黄埔毕业又是浙江人的话,那绝对就是嫡系中的嫡系了。
当沈云龙拿着晋升命令从南京赶到38旅驻地的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