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又是一年(上)四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庆祝中国冰雪健儿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再添一金一银,胖子今天许诺的四更也已经全部到位,希望大家能多多收藏和推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云龙通过战报得知,红军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得到彝族人民的支援,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顺场一带大渡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
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七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老蒋企图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破灭了。之后红军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6月14日与先期到达懋功的红军第四军会师。
看着前线的战报,沈云龙对老蒋的军事部署感到不可思议。大渡河以南是刘文辉的防区,安顺场是刘湘的防区,而守泸定桥的又是新调来的杨森部队。这三人宿有积怨,让他们共同协防,这不是没事找点乐嘛!难怪后来辽沈战役,东进兵团在攻打塔山的时候,老蒋能弄出三个指挥官,每人轮流管一天的英明之举。
时间继续前进,沈云龙也继续在陆大学习。周末的时候偶尔也会和同学唐生明,陈民人等聚餐、郊游,一起讨论下时局。顺便还寄了点军事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给自己的部下杨伯韬。因为杨伯韬也决定报考陆军大学,自己作为上司,也不可能一点表示也没有。
这一年的夏天,沈云龙又被派到教导总队去见习,不过这次他被分到了炮兵分队。在经过了见习生活后,沈云龙给陆大的见习报告里指出,现有的炮兵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当今的战场需求,而现在大量装备的博福斯75的山炮,射程有限,而且火力也不足。应该多装备一些德制的105和150榴弹炮。现在步兵所配置的50和60迫击炮也不能为前线步兵提供相当的火力支援,部队需要大量的82和102口径的迫击炮才能基本满足部队的作战需求。
回到学校以后,沈云龙投入了新学期的学习。这一年的9月,红1、3军团和军委纵队从俄界、罗达地区出发,继续北上。部队冒着雨雪交加的严寒,沿着白龙江源头险峻的山道,进入甘南境内。此时,甘南的只有鲁大昌的第14师及王均的第3军第12师。红1方面军主力乘虚急速前进,于16日击溃14师一个团,逼近天险腊子口。腊子口位于甘肃境内,是四川通往甘肃岷县的必经之路。隘口只有30多米宽,两边是千丈悬崖峭壁,中间是水深流急的腊子沟,河上架有一座木桥,这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鲁大昌在此部署了两个营的兵力,桥头筑有碉堡,从山口往里,直到岷县,还纵深配置了3个团的兵力,不消灭该敌攻占腊子口,红军就无法前进。因此,亲自定了攻打腊子口的方案。具体任务交给了红4团。这支英雄的部队与红1团一起在长征中一直担任着开路先锋。当晚,红4团一部向腊子口发起进攻,但由于地形不利,几次进攻均未奏效。4团当即调整部署,决定正面由政委杨成武指挥,用一个连的兵力疲惫与消耗敌人,并乘机夺取木桥,另派两个连,由团长王开湘率领,沿右岸的峭壁迂回到的侧后,协同正面的部队歼灭守敌。战斗紧张而激烈。桥头堡前,纷飞的弹雨和扔下的手榴弹构成了一张严密的火网,担任正面进攻的6连始终接近不了桥头。与此同时,担任迂回任务的1连和2连,由一名苗族战士带领,沿峭壁攀藤而上,悄悄爬上石岩峭壁的后坡,似神兵天降一般对敌发起攻击,措手不及,在红军两面夹击下,狼狈逃窜,红军乘胜穷追90余里。这一仗,不但打开了腊子口,还缴获了数十万斤粮食和2000斤食盐,这对于当时刚出草地不久的红军来说,可谓无价之宝。突破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的关键一战,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红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红1方面军主力通过腊子口后,继续北进,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10月22日,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告红军主力长征胜利结束。

然而,蒋介石却不甘心失败,9月26日,他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指挥陕甘宁青四省国民党军的作战。10月28日,国民党西北"剿总"调整部署,以5个师的兵力,采取东西对进、南进北堵的作战方针,企图围歼红军于洛河以西地区。当时,红1方面军只有1万余人,而东西两路共有3万余人,而且装备精良,形势是十分严重的。能否打破这次围剿,关系到党中央和红军能否在陕北立足,也关系到红军今后的命运。10月28日,西路第57军开始东进,11月初占领太白镇,但此后半个多月,却徘徊不前。为调动,红15军团81师一部加紧围攻甘泉,果然上当,第57军迅速东进。11月20日晨,109师在飞机的掩护下,分3路沿葫芒河南北山地向直罗镇推进。16时许,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直罗镇。红1方面军首长立即抓住孤军冒进的有利战机,于当日上午10时定下了21日消灭直罗镇一带一至两个师的决心。当晚,红军主力将直罗镇包围。21日晨,红1军团由北向南,红15军团由南向北,发起进攻,枪炮声响彻山谷。从睡梦中惊醒后四散奔逃,但在红军的严密包围之下,左突右冲就是出不去,战至中午12时,大部被歼,只有师长牛元峰带领500余人逃入镇东南高地一土寨内,固守待援。因寨墙坚固,山势陡峭,红军屡次攻击未奏效,为避免无谓的牺牲,1方面军首长决定由红15军团一部围而不攻,集中红军主力准备打援兵。22日上午,西路第67军111师东援直罗镇;23日,东路117师、107师也企图解109师之围,但都被红军击退。西路军见东路被阻,失去了前进信心,军长董英斌率第106师、第111师及军部向太白镇逃跑。红军立即分3路展开追击,并于24日在张家湾至羊角台途中将第106师617团歼灭,其余都退入太白镇。此时,被围困于直罗镇东南土围寨中的109师残部,见援兵无望,遂于23日午夜分路突围,第二天清晨,红15军团发现逃跑后跟踪追击,于上午将残部全部歼灭,师长牛元峰被击毙。直罗镇战役,红1方面军共歼1个师另1个团,迫使第57军退回陇东,第67军117师后退,彻底粉碎了老蒋的围剿。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