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历史与创造历史(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花开两头各表一枝,现在是阳春三月,清华园中的湖水结成的厚厚的冰也渐渐融化开来,湖边的垂柳渐渐的发出了些许新绿的嫩芽,湖边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漫步在湖畔,男生或背着一只手,身着一袭淡雅青衫随蝶翩翩而行,或是手执一卷诗集低头吟哦沉思。女生们多是梳着小辫一张张的小脸儿洗得素净,身着简单的连衣裙,一个个娇俏的身影在如帘垂荡的柳枝空隙间闪现,犹如湖边的精灵们在轻慢的舞蹈。
只要仔细一看那些翩翩洒脱的文学青们年手执的诗集倒十之**相同,不是一本舒婷顾城的朦胧诗就是一本小说作家路修远的《第一次亲自接触》,偏偏那些个文学青年们也不会嫌自己没有个性,或吟哦沉思,或满面温柔,时有恍然开悟者,一挥袖转身撒然而去。
有诗为证: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忽然一声惊呼由远及近的传来,一个学生摸样身着中山装的青年快步向湖畔一堆聚会的学子奔来,跑到了地方那青年已经是两手扶着腰呼呼的喘着气,几次想开口说话无奈每次都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待那青年还一阵喘过气来,这才神情激动的道:“作家路修远,不写小说了,他改行去做科普作家了,你们看这是他在最近一期的《科学画报》上刊登的文章,好像也是和计算机有关的,叫什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地球村。”瞬时周围一片惊叹之声。转而又是一片杂噪之声,中文学青年摇头惋惜者有之,点头佩服这有之。这天清华北大的文学爱好圈子开了锅,纷纷扬扬皆是传说作家路修远的消息,甚至是全国的大学里也是这么一般,的小道消息满天飞,离奇性和**性丝毫不弱于2000后的那些个狗仔新闻。
就在学生们忙于讨论文学作家或科普作家的路修远时,全国各大学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一点也没有闲着,甚至比那些无所事事青春飞扬的学子们还要闹心。学子们也只是为了路修远或是惋惜他没有在文学这条路上坚持下去,或是佩服他向新领域挑战的勇气,总之到也没有太大的的矛盾。可是学者专家们就开了锅……
“张教,这一期的《中国科学》上的那个叫路修远的刊登的那篇叫《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研究》的文章你看过没有?”北大的计算机教研组,办公室内,一位年轻助教拿着一份期刊问着办公桌对面正在安排工作日程的教授。
老教授教授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助教,用手正了正一双令人眼晕的镜片的黑框眼镜,然后用郑重其事的语调答道:“哦~,看过,虽然有点不尽事实,带有一点猜想,但基本面还是不错的,尤其我看到那篇论文中的网络的星型拓扑结构连接网际互联网的理论,还有关于未来网际互联网的设想都是很好的,那段对于星型拓扑结构路由器的论述尤为精彩,这个路修远是一个非常有学术功底的专家。”
年轻助教听教授这样说,憋红了脸庞,颇为不服气的回道:“教授你还不知道吧,那个路修远就是一个写小说的,去年在福建文学上刊登了一篇叫什么《第一次亲自接触》的小说,说是科幻小说,写的也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的事,可是通篇上下全是搞男女关系,卿卿我我的那个调调,今年又在科学画报上刊了两篇也是关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科普文章,可是我总觉得这个路修远想像力丰富的很,什么事却爱捕风捉影,以幻想为主,一点都没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谨的态度。”
“呵呵,这个路修远还写过小说?有意思,不过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总体来说这位路修远的理论里,猜想多余事实,虽然很有前瞻性,可也显得有些不靠谱,学术界最后会有具体怎么样的结论还真的有些吃不准。”老教授听说这个学者竟然还出过小说,不由得莞尔一笑,也不太在意随口回答了年轻助教的疑惑。
“哦,对了,明天你把那个路修远写的小说拿来给我看看,还没见过搞研究的写过小说,这个路修远看上去倒是很有灵气,不知道小说写得怎么样。”老教授一边向助教补充着,一边渐渐的陷入了沉思,到了后来听着倒像是自言自语。
×××××××××××××××××××××××××××××××××××××××
北京西郊一片树海之中的859所,外围竟然是解放军站岗,研究所内部的房子排得整整齐齐四四方方,老旧的红砖盖得房间因时间太长墙面变得黑灰一片,沿着每幢房屋的墙角有一线红砖砌成的花坛,花坛都种满了爬墙虎,没到春季来临每幢房屋外渐渐的爬满了这种顽强的植物,显得绿意盎然整个科研所犹如附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倒颇有几分红墙绿瓦的悠闲意境。研究所内大部分的房子虽然建筑材料不怎么样只是薄薄的红砖,但因为这层绿色的绒毯就算是夏季房间内也是阴凉一片。
‘咚咚’院长办公室门外响起敲门声。
“请进。”办公室内网院长在书架上翻着资料,听见敲门声,随口应道。
听见开门声王院长,回头一看,来人三十岁许身着一套瓦蓝劳动布的中山装,原来是研究所的研究员,看那研究员有些气喘,王院长奇道:“嗯?小李,怎么有什么问题?”
“王所长,这是你要得这一期的《电子技术研究》,哦,我看过了你说的那篇《面对对象方法与硬件电路设计》的论文,果然在这一期的《电子技术研究》的里面,王所那篇论文你看过了没有?”年轻的研究员显得有些激动。
“还没,不过上个月,去上海的时候,听《电子技术研究》的主编提起过,好像说是很有见地的一位学者写的,听说可能还是年轻的学者,从来还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什么文章,说是这篇肯定能一鸣惊人,不过论文我还没读过,哦~对了,老胡那个老小子还说社么到时候叫我看期刊,说是一定会给我一个惊喜。~怎么那篇论文你看过了?写的怎么样,有什么新东西?不是又是翻译抄袭国外的吧。”老院长可能是年岁的关系,有些唠叨,虽然思维还依旧敏捷,但口角多少有些老化。
“那篇论文我刚看过,怎么说呢?嗯~写的还真是有独到的见解,呃~就是有些浮,不顾现在的现实情况。呃~”年轻的研究员见所长的老朋友学刊胡主编对这篇论文有如此高的评价,这个老家伙可是学术界的元老。不敢提出相反观点,觉得自己可能有点轻浮了,年轻的研究员将一口贬斥的言语险险的咽回肚子里。调整了一下,心平气和的开了个头,不知为何许是怨念太深,没两句又开始批评起论文了,待刚说了两句,又忽然醒悟,忙忙住口有些尴尬的看着院长。
老头将手中的资料在桌上放好,活动了一下手腕,见年轻人忽然不说了,一愣,有些奇怪的抬头看了一眼年轻的研究员,见到那张白皙的脸上尴尬的笑容,恍然大悟。老头冲年轻人宽厚的一笑,温言鼓励道:“没事,有自己的观点是好事,真理越辩越明,继续说。”
年轻人再三的确认了一下老头的真实意图,这才大着胆子开口,只是中气显得有些不足,怯怯然的道:“那个叫路修远的,提出了一种什么叫《面对对象硬件电路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提出将现有功能简单而常用的电路模块化,将这些电路做成一个一个定式的电路模板。每个模板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个个体中有自己的输入输出,有自己的标准接口外部的电路不能直接利用模块内部的电路只能通过一定的接口访问这个电路模块。然后如果需要复杂功能的时候,就像编程那样将问题拆解成各种小问题,然后将这个复杂的电路,由各个已做好的模块像拼拼图一样拼接而成。面对对象方法现在在软件业中也用的不多,就不要说在硬件设计上应用,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设计一台计算机还要我们这些研究员干什么?找两个小学生来不是就行了?难道计算机的设计只要小学文化就可以干了?您说他这不是胡说是什么?”
“……,那个路修远,好像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不过你说的也对,如果要用他说的哪种方法就肯定要浪费大量的晶体管,如果做小一点的东西还好如果做超级机型,浪费就惊人了,可是要是做小电路用得着用这样的方法么?”老院长沉默了片刻,开口安慰着年轻人,然后又疑惑的问着又像是自言自语。
“那到也不是那个叫路修远的胡说一气,他还提出了其他的一些手段来降低开发设计难度和减少出错概率,它还在论文里提到了摩尔定律,说是现在国际上集成度几乎没两年就提高一倍,未来的计算机的电路设计的主要难题并非来自于晶体管数这个障碍,而是来自于随着晶体管增加电路几何级的复杂化。”年轻人也不是一味的攻击路修远的理论,对路修远的前瞻性的思考年轻人还是很认同的。只是如果真的按照路修远所说,电路设计可以和用高级语言编程那样民工活得难度相近,甚至还要更简单,年轻自负的研究员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哦~?他还在论文里还说什么?”老所长也真的来了兴趣,他是了解小李的这个小李专业水平是绝对没话说的,就是有些自负,另外也有些和其他研究员搞不到一块去,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太好。所里的人都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白眼狼”,就是因为小李自视太高,又不太会隐藏心思,只要见到别人的活计没处理好就会大大的翻上一阵白眼,这才很不给人面子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他人的错误或漏洞,久而久之大家就管小李叫‘白眼狼’,有几个吃过小李白眼的甚至当面也这样叫。正因为是这样的人,让他赞扬谁那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虽然老所长对那个叫路修远的理论并不是太看好。但是见绰号叫‘白眼狼’的牛人都对这个路修远赞不绝口到也动了心思。
“那个路修远在论文中里他专门定义了一种类似软件编程的高级语言,这个语言除了关键字是用汉语,和标识符规则必须用汉字开头外,其余的语法部分我看和Pascl语言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那个路修远在这种语言中倒是加入了一些类似于Smalltalk语言的特征,在这个语言中包含了一个由基类而派生出发的类库,这个类库全部是单根继承,那个路修远为了使增加类中的功能更加方便还在类中引入了一种叫接口的规范,规范是一种定义好的但没有实现的功能空位,在类的后代中可以随时的增加这种定义好的功能。还有一个比较像Smalltalk的特点就是这种语言没有运算法则,和基本类型,这些全是由基类派生出来的子类,连控制语句都是由类来提供。”那年轻的研究员满脸兴奋的回答着院长的问题,可能还觉得说不清楚,又将手中的杂志在院长的桌上摊开,边解说边用手指指着杂志相应的地方,说到兴奋时,还快速的将那本杂志翻前翻后的,院长也渐渐的听得入了神,不自觉的将头凑了过去,两颗颜色差异巨大的脑袋靠着,或是同时点头,或是同时凑近桌面。
老所长在小李的引导下毫不费力的看完了整篇论文,长思不语,经过长久的沉默,老所长忽然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嗯~,那个路修远倒是个人才,这样来设计复杂电路倒是方便了很多,也保险了很多,出错系数可以降低到最低,就是有错误也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并解决,从设计的角度讲,比以前的设计方法的效率提高了至少百倍以上。嗯~,将需要的大致功能设计成基础性父类,然后从父类中派生出具体功能的子类,再将子类组合成程序,最后将程序编译成成基础标记符,再将标记符程序送进模拟器中模拟运行,最后在用专门的制图软件将最终通过模拟运行的标记符程序自动转化成电路图。简单啊~,要是这样设计计算机那该多简单啊?天才啊~这个路修远还真是个天才~”
老所长梦游一般唠唠叨叨了半天,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事情,忽然转醒,转过头对着小李问道:“小李,你还记得上次我们设计那个向量加法器还有那个缓冲命中预测电路,还有那个分支预测电路,还有那个超级流水线,那个……”老所长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忽然好像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停下自己的呓语。转而接着问道:“那些个电路我们用了多少人力用了多少心血?如果是早用这样的方法那别说一台超级机,就是一百台超级机我们也早设计完了,现在只要找一些电工来照着图纸接电线,拧螺丝就行了。”
老所长边说边觉得不可思议。‘搞超级机只要电工了?那我们不是要变成吃干饭的了?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肯定有哪里不对,对就是肯定有哪里不对。’
苦恼的揉了揉太阳**,老所长还是不得不认输,感慨的道:“我们和这个角路修远的一比就成了连石器都不会造的猴子了!这个路修远还真是天才,除了这个词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词能形容他了。天道不公啊!”还有半句老所长没有说出来,‘为啥我们这么多的人的努力还不如他的灵机一动?’
思考了半晌,老所长忽然抬起头对坐在对面正在怔怔出神的小李道:“方法,是个好方法,可是有些不合时宜,而且效率可能也会有些问题,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没有我们的东西效率高,如果我们的东西用了这个方法,设计制造上倒是简单了可是代价我们同样承担不起。算了将这个先放一放,小李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做,还是脚踏实地的好,你先将这个学刊留在我这里,让我在仔细的研究一下,你先去干自己的工作去吧。”
小李走后老所长又将那份期刊拿了起了仔细的研读推敲起来,老所长觉得虽然不能直接使用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现在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个论文里的很多思想还是可以借鉴的。
看完路修远论文的老头坐在藤椅上,一边揉着酸胀的眉心,一边打算着:‘嗯~明显那叫路修远的,水平学识都是有的,创造力也是不错的,可是只要一看他这个理论,就知道是偷工减料的法子,从根本上说是条邪路,有句成语叫不求甚解,就是说的这种人,不想着怎么去克服难关却想着法子绕过去,这不是邪路是什么?以前倒从来没见过这个路修远发表过论文,大概是新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那个研究所新进研究员,倒是可以肯定的是个年轻人,那十年是不可能出什么人才,这样想来应该是30岁左右的小伙儿。唉~!的可惜了,这么有灵性的苗子竟然就这样走了一条邪路。不过~,如果能调到我们所来,一定将这个小家伙收到我的门下,好好的教训教训磨练磨练他要让他知道,困难是用来克服的,不是用来逃避的。对了,就这样干。问问老胡那个老家伙,这个路修远是那个几角旮旯的小子,就是在防空洞里我也要将他给揪出来!’
忽然想通了问题所在的老头儿,到也不急着去打电话了。怡然自得的点了支烟,深吸一口,让烟雾在嘴里回荡一圈缓缓吐出,眯着眼看着手指间的的香烟缓缓升起的烟雾,阴险的奸笑着……
******************************************************************************
★Ps:字数5500左右,我靠终于找到一点感觉了,前一段时间给诸位书友大大催的,乱了节奏,每天都想着要加快剧情,要快些步入正题,可是节奏一乱,故事的连贯性一断,作者,从一大早坐到电脑前据开始发呆,一直像小学生写作文一般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挤就这样还总是挤不大出,现在终于又将故事的线重新找回来了,不然还真的写不下去了。老实交代前几天好几次都想过放弃,想着干脆换个题材,本来准备换类DND规则的奇幻,因为这样的小说作者发挥余地大,就像前一段时间作者那样写生活细节问题也不大,只要隔个一两回搞些意外事端出来就不愁没有故事,整个小说对故事的连贯性前后因果也没有太大的要求,不想这个题材的小说限制太多,真实的历史环境、前后因果要严格符合逻辑,技术也要有一定的真实性、还要写的不能因为技术而单调、还要不能太儿女情长、还要……实在是太多,还好现在终于撑过来了,看到这里相信读者也看出来了,早期的起步架构已经拉开,剧情的架子已经搭好,以后只要做做填空游戏就可以了,当然YY因素可是万万不能少,儿女情长也不能少,请有些喜欢快节奏,风格比较硬的读者原谅,因为作者要将这个小说的应对人群扩大,所以不能一味的偏向哪一边,作者准备向《回明》学习,在硬YY之外,加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加一些美感让喜欢美文的读者也能吸引一些。
★Ps:另外,应一些读者的强烈要求,原先作者在每回的结尾加的计算机知识和名词解释被取消,作者以后会在作品相关的栏目里贴一些资料上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浏览学习,对有些影响你阅读的计算机技术名词请在书评区的《讨论》书评里贴出来提问,作者会去解答(一般是当天,深夜除外),当到了一定的数量作者会将这些书评的帖子收录在作品相关资料的栏目里。对一些读者造成的不便深表遗憾,无奈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还是要敬请这部分书友原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