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宾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刘淇的父亲刘传陆的一生,只有两个字“努力”,可他一生努力,却到老来也并不很成功!
刘淇读书时,教室的墙上贴有名人名言,上半部分是名人们的头像,爱迪生、居里夫人、祖冲之,张衡……,下半部分则是写着名人们说过的名言,鼓励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中,爱迪生的名言是这样说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刘淇没有成为天才,但却一直相信这句话,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太懒,汗水流得不够。
后来,他才发现,爱迪生是说过这话,可当年教室里贴的那句名言,只不过是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半句:“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合起来就是“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这么一说,全反过来了,汗水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大家都有在流汗,最重要的是灵感,灵感才造就天才,无言,被人给误导了小二十年,悲愤!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也与努力的关系并不太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弗兰克.奈特认为,一个人的穷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出身、运气和努力,这些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就是努力”
这些话,乍一看,好象是不对的,完全颠覆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些常规的认识,违反了“付出就有回报”“努力总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这些流传久远的道理,但事实上,仔细的想想,尽管在理论上来说,努力是应该最应该得到公正的价值回报,但在实际上,成功的因素里,努力却是最微不足道的份额!
如果一个人,出下来就身于贫困的中国西部,生存环境恶劣之极,连喝水都要到几十里外去挑回来,即使他再努力,多半也不可能摆脱贫穷的命运,而出生于大富之家的小超人,第一笔生意,超人父亲无偿借给他上亿美金的资金,进而成功的完成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收购,重组,抛售,获利之巨让整个业界人士对他刮目相看。不可否认,两个人都努力了,可能前者努力的程度还要高过后者,可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
后来,经济学家布坎南对奈特的论述又做了扩展,他认为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除了取决于奈特所讲的三点之外,还要加上一个“选择”,个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而刘传陆的出身,运气和努力都是不错的,但他个人的选择却好几次的与机会擦肩而过,一至于老也没有成功。
1965年,高小毕业的刘传陆以山塘冲完小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石桥中学,但十三岁的少年,听到有人风言风语的说他白拿队里的工分吃闲饭,一怒之下,回家务农,任老师上门来劝也不上学了,错失了学习的好机会。
1969年,刘传陆参军入伍,人聪明,也听话肯干,不到三个月,在新兵连就入了团,接着又是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职务也从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一路提了上去,眼看着就要提干部,结果,正好赶上军队里不再从战士中直接提干,哪还有戏。那时节,大学都是工农兵三结合,只要单位推荐,也不用考试,就能上了,部队首长出于补偿的心理,给刘传陆搞了个上大学的指标,七几年的大学生,可不象现在这么多得一块砖扔出去一砸一个准,吃香得很,毕业后退伍少说也得分到县里当个干事秘书什么的,后面再提一提,拨一拨,在市里当个头头脑脑的不成什么问题,算得上前途光明了。结果,他不去,反把机会让给其它人了。为啥?小学毕业了上大学,怕丢人。
混到七五年,要求退伍回乡,领导作了多少工作,也没用,三天头的打报告,坚决要退伍,牛不喝水不能强按着喝,就让他回来了,先在公社人武部训练民兵,后来又调到乡“专案级”当专案(类似于派出所民警,临时工),人也不错,活也干得漂亮,又被领导看上了,成了得力助手,半年后专案组没什么事,面临解散,他又犯了“脸皮病”,不好意思白拿工资不干活,任人家怎么说也不干了。
然后又在供销社当了一年多的临时会计,售货员,在南平县酒精厂烧锅炉,南平县化工厂当厨师,南平地区车队当厨师,南风地区塑料总厂当厨师,一直不断的换着事情,只要工资开得好,多苦多累也干了!
这些事情,都是刘传陆在感叹自己不顺时和刘淇谈起过很多次的,刘淇心里有印象的。
刘传陆在家忙完了春耕又去城里找活干,正好遇到以前在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南平塑料厂当供销科长,那朋友的小舅子刚从监狱里假释出来,想开餐馆,正寻手艺手硬的厨师,就把他介绍了去,工资两百四,比一般的干部还高些,刘淇还去玩过,这时候回来,不知是什么事情?“爷爷回来了?今天又赢了吧?六儿,作业写完了没有?”达姐边问,边从老爷子手里接过用草绳拴着的猪肉。
“早在学校就写完了,我爹呢?爷爷不是说他回来了么?”刘淇把书包挂在门背后,身上一轻,刚才先把连环画送到娟儿家去了,不然还要重得多,压得肩膀痛。
“到田里去转了,你不要跑远了,等一下去叫他回来吃饭!听到没有。”看刘淇往外面走去,达姐吩咐道,还好刘淇最近表现不错,不然放学回家了哪里还让出门,看他一动脚,达姐就是一声河东狮吼叫回来!

“晓得了,我这就去找他。”刘淇头也不回的往田里去了。
老头子一直感叹自己没有碰到好机会,可每次碰到好机会了他又选错,叫别人有什么办法?
刘淇隐隐想起父亲在今年出现过的一个绝好机会,掐指算算,应该是在这些时日了,记不真切,所以急于见到他好好问一问,看看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提前发家致富!
五月的田野,大地上的姹紫嫣红已换成了碧绿一片.
刘传陆敞着白的确良的衬衫,蹲在自家的田埂上抽着烟,看着田里的稻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爹,回去吃饭了!"刘淇叫一声.
"你怎么来了?"刘传陆转过头来,这孩子,有个把月没有看到了,样子没多大的变化,人倒是沉稳得多了,好象他从那一次挨了一锹把之后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过来找你的!爹,你上班的地方放假了?"
"没有,私人开的饭馆,哪来的假放?我有点事要和你娘商量一下,就回来了!"刘传陆把烟**弹得远远的,拍拍腿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走了,我们回去,你娘等急了又要吵了."
"什么事呀?"
"呵呵,跟你说了也不明白"刘传陆揉了揉儿子的头发.
"你不说,我怎么明白?莫揉我的头发了,我不是小孩子了."刘淇装出不满道,其实心里挺享受这种父子俩独处的时刻,长大了和父亲的关系很紧张,一直过了很久才缓和下来.
"呵呵,你长得再大,也是我的崽"刘传陆声音里带着笑意!
"说说,说说!"刘淇猴急地催道.
"五岭乡桥头市场边上有座宾馆要承包出去,你江生伯伯想叫我来包,我回来和你妈商量一下."邓江生就是那个在塑料总厂的销售科长,刘传陆的朋友,九十年代中期,此人先是把快要倒闭的塑厂承包了,接着在两千年时彻底的把厂子买了下来,从一个小职工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刘传陆这人脸皮薄,不愿意和人家大老板攀交情,就没了来往.
果然是了,果然是了,刘淇只觉得一股血冲到脑门子上,脸都红了,恨不得马上替刘传陆答应,把那座宾馆承包下来!
别人不清楚,自己可是清楚得很,那个桥头市场,再过两年就要扩建成为浊南批发市场了,曾一度是与浙江义乌、武汉汉正街等批发市场齐名的大型市场。
八十年代初时,几位来自浙江义乌、温州等地的“个体户”到南平县做小商品生意,在浊水河边摆起了地摊,当时的五岭乡工商所嫌他们在河边搭的摊子难看,就把他们赶到浊水边的废船厂里,没想到因为小商品廉价实惠,加上船厂与浊水轮渡挨得不远,人气一下子火爆起来,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前来买卖,到八六年,经南平县委县政府批示,由县工商局投资20万元,征地十亩修建了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的工棚式批发市场,由于市场位于浊水大桥桥头,因而得名为“桥头市场”,市场开业后集散功能迅速凸显,到九零年时,已发展成容纳近两千多名客商,年成交额达2亿元的大形市场,这就是浊南市场的前身!
浊南市场的真正腾飞起源于九二年,当时,整个中国都沉浸于开发热之中,大大小小的开发区就像大跃进时期的钢厂一样,遍地开花。有国家级开发区,有省级开发区,有地市级开发区,有县级开发区,有乡级开发区,走进某个村也会迎面看到“xx村开发区”的招牌,浊南市场就是以开发区的名义上马的,全称是"南风市浊南工贸开发区"
南风市委市政府府投资四千万元建了占地近百亩的新市场,家电、服装,轻纺、副食、建材,各种批发商品形成了庞大的市场群,市场辐射区域扩展到周边十多个省两百多个县市,一跃成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商品批发零售集散市场之一,千禧年时,交易额突破六十亿大关!
六十亿,不是六十万,那得有多少客商来往?还怕没钱赚吗?就算是没人来住,把宾馆底下一层的门面租出去,一年也不下于几百万的租金.
当年第一批在市场里买摊位的个体户,九二年买的时候不过才两三万一个的摊位,到九六年转让出去就是十万二十万一个,好的位置,一年的租金也不少于五六万,不少人在浊南市场里发了家!
结果刘传陆也动了心,九六年到市场里转了一圈,结果一问,几年前,人家五岭乡政府出价七千块钱一年让他包了这个五层楼的建筑,他不愿意包,到这时,单单楼底下一个原来杂物间改成的的门面房,租金也涨到一年七万多,还有很多人抢着租,你没关系还租不到,吓得他嘴巴张得比河马还大,宾馆什么的问都不用问,回家感慨万千,悔得不行,可世间没有卖后悔药的.
"爹,你想不想包?"看老头子什么意思,他要是一点也不想包,说得再好听也打动不了他.
"想呀!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贵了可包不起!"
"你去宾馆看过了没有?"知道,要七千多块钱,当时你不就是听到这个价钱不敢包了的么?十年后,人家有钱人吃顿饭也不只这么一点,老头子舍不得孩子,一心求稳,当然套不住狼,但最好不要是自己这亲生儿子,拿人家的孩子来套好了.
"没有,我昨天听到这个消息,就回来了,和你娘商量一下再拿主意."
夕阳缓缓西下,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五彩的霞光飞满了天际,鸟儿叽叽喳喳往窝里飞,田间的小路上,人们扛着农具,向村子走去。田野经历了一天的喧闹,又恢复了宁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