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杏花楼色(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别人暗潮涌动一心要刺杀赵桓的时候,他正在做什么呢?
他还抱着游戏的心态进了醉杏楼。醉杏楼坐落在城南的繁华大街上,赵桓坐在马车上,在街上走了三分之一时辰,终于到了醉杏楼。此时天空阴沉,眼看又要下雪了。
醉杏楼,顾名思义,楼边满栽杏花也。不过此时不是阳春三月,杏花都枯萎了,周边的柳树也在一片肃杀之中飘落了一身的绿装。
醉杏楼并不是单一的一座楼而已,从前门进去,它还有一排走廊,周边是厢房,都是各式歌女姬妾接待客人的地方。十年之前,这里不叫醉杏楼,只是一座规模小得可怜的乐坊而已。十年之后,这里成了汴京最出色的青楼艺观。
一切都因一个人而改变。这个人成就了现今的醉杏楼,她就是有宋一代最为著名与出色的名妓李师师。赵桓知道,李师师确有其人,只不过他没见过而已;因为她是当家皇帝的女人,而且还是一个不怎么能见光的女人。官家的女人,谁又能待之平常妓女呢?
她到底怎么出色,赵桓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徽宗结识她的时候,台子“赵桓”还年幼,待得年长也学官家出来风流的时候,她已经被徽宗接到了“艮岳”这个逍遥窟里。艮岳,正在的徽宗一朝的逍遥窟,徽宗民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十之**都花费其上,里面奇花异草种立纷纭,珍禽怪兽奔走其间,还有个式巍峨的建筑,简直可以说是美伦美奂无以伦比!那里是徽宗皇城外的行宫,一般人不能游玩里面。
但赵桓还是能从后世史料中一窥李师师的原貌,也许有诸多不实之处,但大概应该相差不远。李师师,初时为石匠王寅之女,幼时父亡之后为李姓麽麽所养,教与诗书琴艺,年二八即名动京城,被外出寻欢的徽宗遇上,当即充入私家后宫。
不过后世很多史料都描写她才华无以伦比,与当时很多文人骚客有过一段缠绵。这应该是不实之处,以赵桓他老子徽宗的好色性格,岂容自己上过的女人还与他人有一腿!他可不是那么大方之人。不过李师师毕竟是妓馆出身,入不了后宫,加上据说她性格奔放,不拘小节,也不愿入宫,可又怨烦了迎张送魏的生活,倒也顺势住进了艮岳这个徽宗的民间行宫。
这都上前几年的事了,现在想想,以徽宗那喜新厌旧的性子,估计也很久没宠幸这个已经好上差不多十年的女子了吧。根据后世史料记载,这个李师师倒也算是奇女子,豪爽大义,慷慨奔放,赢得了“女飞将”的称号;更在被金国俘虏的时候不屈就义,吞簪而亡,表现出众多男人都没有的须眉气概。
而李师师当时与徽宗幽会的地方就是现今的醉花楼,李师师得到官家宠幸之后,赏赐颇多,金银无数,倒也建起了这座醉杏楼,而且据说“醉杏楼”三字还是当今官家亲笔题写的,一时间轰动京城,瞬间成为京城第一青楼。这里也成了文人骚客与达官贵人的聚会场所。
虽然现今李师师不再在这里,但依然没有坠了此楼的名头,原因很简单,它找到了接班人。
紫衣,一个女子的名字,是现今醉杏楼的当家花魁。据说她相貌才艺比之李师师都毫不逊色,是李师师把手亲教的师妹,她也继承了李师师的风姿,一般平常人请不动她的大驾,十五岁出道,至今五年,艳盖京都各色花魁。
本来大白天青楼都是关上大门的,可蔡攸这个翰林学士的面子极大,请动了紫衣这个颇为神秘的女子。说她神秘,是因为从来没有外人看到过她的容貌。这个“外人”的范围极大,纵使尊贵如太子赵桓,竟然也没有亲见的可能。她接客一般都是名人高官,而且脸上总是蒙着一块白纱,配以无上琴技,倒也风靡了整个京城。各式文人高观都以能听到她的琴音为荣。
照理说一个青楼女子是不能保持如此高贵身份的,但谁叫她是李师师的师妹呢,据说连官家都暗地里发话了,不许任何人以强使手段威压这个紫衣。一时间,大家猜测纷纷,莫衷一是,都在想她是不是又被好色的官家给那个了!
醉杏楼是一座方型的楼,长宽各五丈,两层,高三丈,也算是雕栏画栋,用上好的紫色枫木建造而成,异常结实,底楼是几间厢房,都用上好的纱纸给隔着,虽然隔音效果不是很好,相隔的房间却也不容易看透;楼上是厅房,有三个椭圆下垂门,门间有门帘隔着,布色以红色为主,间以紫、青二色,整体看上去异常优雅。桌椅的摆放都很合理,空间立体感很强,显然布置也是出自大家之手。
厅子里焚上了上好的香木,香雾萦绕,闻之令人心醉。
厅子里已经有人到席了,赵桓一眼看去,有记忆中的熟人,也有不认识的。这很正常,宋代宴聚之风不逊唐代,席间携上亲朋好友,酒酣之后,不认识的也变得相熟起来。
相熟的人之中是此次宴会的主人蔡攸,他已经到席。蔡攸三十年许,面白,些许胡子留在了下巴上,看上去倒也魁梧,不像别的仕子那样整个白面书生,手如缚鸡之力,却也不输他镇海军节度使的名头。他前些年领过兵,有一股肃杀之气,不过大宋一代武人的地位都不是很高,因此他做书生打扮,挽着头发,儒雅风流之色流露于外。
单论长相,他也算是一表人才;但一说人品,不说清楚后世史书的赵桓,就是之前的“赵桓”也是知道他为官奉上颠倒黑白的本领与历史上很多奸臣有得一拼。比之他父亲蔡京也毫不逊色。赵桓实在不明白他宋徽宗的脑袋是怎么长得,竟然如此宠信蔡氏一门,一家几口,都有为相之实权!
“哈哈,太子殿下来了!”蔡攸一见进门的赵桓,连忙起坐恭迎,要说他为人圆滑的工夫,也不一般。
席宴分两边而坐,一边已经坐了两人,另一边也是两人,最上坐空着,不用说,也是给太子赵桓留着的。

赵桓毫不客气地坐在上位,口中打着哈哈:“蔡兄,几日不见,风采又比之前强了不少呀!”转头一看,哟,蔡攸的弟弟蔡脩也来了,此子为蔡京第二子,年方二十一,身份尊贵,娶赵桓妹妹为妻,也就是徽宗四女儿茂德公主,一越成为驸马。
按大宋皇室规矩,娶公主成为驸马者,官职只是空衔,没有实权,一般为都尉,这是有宋一代为防止驸马公主像前朝一样拥有实权造反,从而成为一种硬性的规定。但徽宗确实太宠信蔡京一家了,这不,蔡脩身为驸马,却还领着大学士的名头,依然是从三品,在侍卫司里领马军都指挥使,掌管着部分禁军。
要在徽宗一朝以前,这种逾越祖规的事早就被弹劾了,就是掉脑袋也有可能,不要忘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没做皇帝之前也是禁军出身,也是皇亲国戚,最后欺负人家孤儿寡母“黄袍加身”才成为皇帝;因此,这一禁军指挥使一直都为人忌讳。虽说蔡脩只是三个指挥使中的一个而已,但他也是驸马呀。
要说蔡脩此人,真真是生性跋扈,仗着父亲是太师宰相,从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一向是张扬惯了的人儿,丝毫没有乃兄的隐忍圆滑。蔡脩长得有点像乃兄,不过是年轻些罢了,有一股阴柔之气。
“蔡驸马也来了,最近还好吧?”赵桓一如以前一样给蔡脩打招呼,他手上毕竟拥有一股禁军,虽然不多,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赵桓倒也不想得罪,很是客气。
蔡脩哈哈笑道:“我当然好了,表妹夫你也还好吧?”
此言一出,在座的四人都是脸色一变。赵桓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储君,堂堂太子爷,你在这里公然称呼“表妹夫”,当属大不敬之罪。
“二弟,你喝醉了吧,说的什么话呢!”蔡攸叱呵道,心里却是急颤,不称太子殿下也就罢了,要套亲近,蔡脩也算是驸马,也得称“太子大哥”,但他偏偏以蔡家的身份称“表妹夫”,身份上就压了太子一头,照太子以往的性格,倒是不敢太过追究,但要落在有心人的耳中,他蔡家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不要忘了,现在已经不是他父亲蔡京独霸朝廷了,王黼现在为门下省平章事,是正在名义上的宰相,势力也不比蔡京一脉差多少!
赵桓早知蔡脩跋扈惯了,一向不给以前的太子多少面子,只好打着哈哈道:“蔡兄不用客气,驸马也是真性情表露罢了。今天大家同为寻乐,没有身份上的差异,不用客套。”转头看向另外的两个人,忙道:“原来高仁兄也来了,哈哈!”
高仁长得肥肥胖胖,看上去比蔡脩大上一两岁,圆圆的脸红光满面,眯着双眼,很是有趣;他身份也来头不小,是当朝太尉高俅的儿子。凡是看过《水浒传》的人对高俅都不陌生吧,那个调戏林冲妻子并逼得林冲远走梁山的高衙内就是高俅的侄子。
《水浒传》的林冲历史有没有其人赵桓不清楚,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书里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肯定是假的,因为记忆里赵桓还是没有听说过这个教头,再说了,汴京的禁军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万,何来八十万之说!可见书里确实有夸大之辞。
不过梁山起义确实有这么一段时事,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而领军扑灭他们的就是现今的枢密院副使张叔夜,他还是靠着这段军功才升上枢密院的呢!
高俅不学无术,却升为太尉,掌管着实权,还领着兵,在朝廷上也属于强势人之一。高仁作为他的儿子,也沾了光,领步兵都指挥使,与蔡脩一样统领着一支禁军。人品如何,赵桓至今都还没有看清,说他奸诈吧,他有时候还蛮向善的,人也和气,并没有颐指气使的坏习惯;说他正直吧,他有时又贪图利益,斤斤计较;总之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因此赵桓此时并不打算与之深交,毕竟他是高俅的儿子呀,一交心置腹,搞不好把你卖得连渣都不剩!
坐在高仁旁边的是个青年人,年纪与蔡攸相仿,留着一小撮胡子,表情严肃,看不出深浅。
“这位是……”赵桓从未在宴会上见过此人,而他又一般都不怎么上朝,识人不多,只好疑惑地看向蔡攸。
蔡攸立刻介绍道:“回殿下,这是太学正秦桧,正在翰林书院任职。”
“咳咳咳!”赵桓刚被流入喉咙的酒呛得脸一阵通红,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说什么,他叫什么名字?”问的当然还是蔡攸。
“秦桧。”蔡攸不解地回答。
赵桓眼珠都要瞪了出来,猛地往秦桧身上看。这就是日后南宋最著名的奸相?说到秦桧,就不得不提岳飞,一提岳飞,大家就会想到秦桧,而且还是作为古代第一奸臣的面目出现在历史舞台。而“莫须有”三个字的罪名正是从秦桧口中出现在历史上呀,从而也铸就了第一奸相。
现在的秦桧还很年轻,说白了还有点生涩,他那不安的神色就可以看出他现在还是一个政治菜鸟,赵桓觉得他政治上的作为比自己还要不如;现在还不到靖康之乱,秦桧也还没有被抓到金国去。那是不是说,秦桧的人品还没有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发生变质,也就是说,只要他赵桓改变历史,“历史”上的秦桧也就不会凳上历史舞台了呢?
不得不承认,对外方面秦桧还是有一点潜力与能力的,可自己敢启用他么?自己又能掌控他么?谁又知道他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深具野心呀!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赵桓犹豫了,决定先不想这事反正现在的秦桧还年轻,事情也没到要用他的地步,毕竟一个太学正还起不了什么作用。
“蔡兄,紫衣姑娘怎么还未出来?”赵桓记起此次前来的目的不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他还是那个只会寻欢作乐的皇太子么!也就拉开话闸进入今天的正题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