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茶仙玄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玄苦走后,杨太曦一个人坐在树下琢磨了半天,心道:“若是什么医学方面的东西,我根本就是张白纸嘛,想扯也无从扯起,万一弄个什么病例,让我开开方子什么的,那不如杀了我,这个茶,当年和一众狐朋狗友去泡妞,酒吧,茶吧也没少去,功夫茶也喝了千千万,天天喝的,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见过猪跑?不管怎样,我应当还能对付几句吧。”想着,心中略微一松,打定了主意,先去会会茶仙玄心,一路向寺中僧众问明玄心住处,大步赶了过去。
进玄心房中放眼一瞧,迎面就看到玄心正在一副摆满茶具的茶案前坐着,傍边的炉子上正烧着一壶水,玄心坐的椅子后对着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副书法条幅,上书有一个斗大的草书“无”,书法遒劲有力,端的是笔走龙蛇,有飘然出尘之意。玄心抬头看见杨太曦,微微一笑,这一笑宛若春风化雨,令人无限温暖,就觉得心中暖洋洋的。如果说玄苦笑也能让人暖洋洋的话,那是一种让人神经和肌肉高度亢奋的暖洋洋,但玄心却是一种让人于纷乱忙冗中,回归平静自然的暖洋洋,笑得让人忘忧去恼,全身松弛惬意,心神无比安宁。如果说玄苦是让人飘起来,飘飘欲仙的话,那么玄心就是让人飞起来又落下,落地后踩着坚实的大地,心内涌起的那股子塌实感。
正在走神之际,就听玄心向对面的椅子一指,做了个请坐的姿态,轻轻的笑道:“侯爷,请坐,水正在烧开之中,请侯爷稍侯片刻,待水开之时,请侯爷品一品我亲手栽种精制的铁观音。”杨太曦见他只字不提要出什么难关来考究自己,也乐得一**坐下,先品品这位有茶仙盛誉的佛门奇才的茶艺再说。这时他才留意到,茶案上摆的竟是一套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杨太曦和陶掌柜平时聊起龙泉哥窑青瓷时,常听他评道:哥窑青瓷茶具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今日一见,深感此言不虚。连杨太曦这种不喜把玩器具的人,一见这青青可爱的釉色,也不禁心中油然生出喜爱之情。
这时,就听玄心轻轻的笑道:“侯爷果是雅士,一见当年周王爷送我的这套宋代青瓷茶具就目不转睛,眼中流露出喜爱之情,呵呵,青瓷茶具色泽青翠,用来冲泡铁观音这等绿茶,最好不过,不仅有益汤色之美,也能欣赏到冲泡之时,茶叶上下飘浮的种种妙处与妙意,让人心神愉悦。我朝茶道素有‘十三宜’之则,其中就有:佳客一宜。早在我国宋代也有茶道‘三点’之说,其中也有佳客待茶一说,今日侯爷驾临鄙舍,正好当得此用,呵呵”
杨太曦闻言忙谦虚了一下道:“本侯不过一莽夫,哪能当得佳客一誉,莽客还差不多,大师谬赞了,伯雄今日前来,只愿不成为对牛弹琴中的那头大笨牛,我就心满意足了,哈哈”玄心闻言微微一笑道:“早闻侯爷平素放荡不羁,不拘礼节,诙谐幽默,今日一见,果是如此,侯爷果是性情之人哉,呵呵”顿了顿他又道:“现在离水开还有段时间,侯爷,我先和你来聊聊茶道的起源吧。”杨太曦忙道:“愿闻其详!”
玄心见杨太曦没有反对,便双手合什,娓娓道来:“茶道由来以久,早在中唐时就在王公贵族中流行,《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朝一位雅士刘贞亮也在《饮茶十德》中提到:‘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足见茶道深受世人所喜爱,被当成一种修身养性,愉悦身心之道。宋徽宗赵佶更是有言赞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对茶道赞誉之词,不可不谓之高矣。”
杨太曦听了不由笑道:“不曾想,我们现在喝的茶原来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时就开始了,可是,它又是怎么被你们佛教之人拿来做成茶禅的呢?听说大师更是在茶禅中注入佛门无上法力,用来掌控体内的疯血,着实让人觉得匪夷莫思。难道以茶为禅真能达到造化之功吗?”
玄心听了,微微一笑,道:“侯爷,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说完,将已经烧开的水壶不经意的拎在手中,神情淡定,无比优雅的将水倾倒在盛有铁观音的青瓷茶杯中,动作虽然轻巧安静,但不知怎么回事,从玄心一提水壶开始,杨太曦就被他身上那股优雅的气势吸引住,将注意力不由自主的放到了他泡茶上,只见无比清亮的壶水化做一道银练从壶嘴中洒到茶杯中,受水冲泡的绿色茶叶根根竖立,随着水波在青瓷杯内上下沉浮,那种律动别有情致,杨太曦望着望着不由进入忘我之境,一时间脑中一片空灵,但觉无比轻松。

及至,水波慢慢平稳,茶叶也慢慢的在杯中稳定的浮着,杨太曦这才回过神来道:“咦,大师沏茶,仿佛有魔力一般,我脑中是一片空灵,在那一刹那,堵然有种万事俱空之感,我这是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形了,哈哈,这茶的确有一番不足言辞的情致啊,哈哈!”闻言玄心笑道:“侯爷果是身具慧根之人,好一句‘不足言辞’,一语道尽我佛门茶道之玄妙啊,呵呵”
顿了顿,玄心又道:“侯爷可知我身后这个‘无’字的寓意吗?”杨太曦在后世已经听过太多的类似的佛门说法故事,这些都是我中华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已经溶入了土生土长的每个中国人血液中,代代传承下来。现听玄心问及,知是要和他说法了。心中略一思量,便从千余年的禅门历史故事中顺手拈来,有了主意。
杨太曦笑道:“大师此话令我想到你们禅宗的一段旧事。”玄心用眼轻轻扫了杨太曦一下,淡淡一笑道:“侯爷能马上想到此桩旧事,足见与我佛有缘,侯爷若肯归依我佛,必成一代高僧,连小僧也难以望尊者后背也。”杨太曦见自己还没说要说的是哪段旧事,玄心就已经知道是什么了,大骇道:“大师莫非有什么读心术不成,我还没有开口,大师已知我心中所想,太令人惊奇了!”玄心仍是淡淡一笑道:“千年来,佛门中关于此最具盛名,在俗世中广为流传的也只有禅宗五祖弘忍**师传木棉袈裟衣钵的故事。侯爷既然说已经想到,小僧料不过此事耳,侯爷,小僧猜得可对?”
杨太曦心中不由暗暗汗了一个,心道:“这些有希望成为高僧的,个个真他吗的是人精,和这些人打交道,真是--嘿!难怪庄子曾云:圣人不死,大难不止!”口中却赞道:“哈哈,大师真是兰心慧质,哈哈,这个真是冰雪聪明啊,哈哈”却听玄心悠悠一声长叹后,微微一笑道:“我若再猜中侯爷此刻心中所想,料侯爷会恼我吧,呵呵。本欲与侯爷谈及另外一件异事,但想来会招侯爷恼怒,因此还是不说了,还是与侯爷单纯说法比较好啊,呵呵”。杨太曦知他此刻又猜中心中所想,心中有鬼,哪还敢听他讲什么异事,忙道:“大师所言极是,还是就事论事,就法说法的好,哈哈,”
接着,就听玄心娓娓的讲道:“慧能大师只所以得传衣钵,只因为他明白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知道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的我佛无量义,茶道推崇一个‘无’字,正是由此而来也,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着,玄心笑着一指刚刚沏好的茶水道:“侯爷请品茶!”,动作无比宁静恬淡,杨太曦也被他的神情所牵引,不由态度认真的双手轻轻捧起青瓷茶杯,轻轻吹冷一下,小心尝了一口。玄心笑道:“侯爷,味道如何?”。
“恩”杨太曦放下茶杯,静静的回味了一下道:“刚入口好苦,在口中细细品味一番后,又有一丝甜意和芳香袭上舌间,端的是妙不可言啊”。“呵呵”玄心笑道:“这正是方才侯爷询问我佛门如何以茶做禅的缘故,侯爷冰雪聪明,应该明白其中缘故了吧,呵呵”。杨太曦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道:“我小时曾听有人讲佛门故事,说释迦牟尼成佛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中以苦为首。你们佛家认为,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佛法中更是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劝。且茶饮后有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点,莫不是取茶苦甘之转喻佛法其参破苦谛,大彻大悟之意?”
“侯爷真是深具慧根之人,略微一提,并已知晓茶禅一味的真谛。且又深深知晓我佛门众多说法之故事,侯爷是否考虑一下我的提议,畈依我佛,如何?”玄心轻轻赞了一声后,笑道。“大师,你佛门若无有酒肉,杀生,婚育之戒,我会考虑考虑的,哈哈”杨太曦纵声大笑道。“侯爷,须得明白,万物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诸般法相皆空,着相者不过臭皮囊而已,侯爷纵览我佛诸多说法,难道还是如此执着么?”
杨太曦闻言不由一阵头疼,笑道:“大师,你应知我心,还是不要来渡化我入空门了吧。今天大师还没有提出要用什么难关来考我呢,大师,忘了吗?”杨太曦怕他再提要自己畈依空门之事,懒得跟他罗嗦,干脆单刀直入登门而来的主题。玄心微微一笑,站起身来道:“侯爷,稍安勿躁,我这就出题,侯爷,请随我来!”。说完,领着杨太曦直奔寺外茶园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