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征 第二十五节 孟获计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濠猪洞在邓赕东(今云南洱源县邓川一带),下有龙潭石壁数千级。蜀军来到这种奇险的自然环境中不免皱眉。就连了解云南地理的诸葛迷也无心观赏美景。高大笔直的石壁,一道道飞流直下的瀑布构成龙潭石壁的壮丽景观。但诸葛亮不是来览阅河山的,他要深入险地降服叛党。蜀汉大军造云梯夜袭,一举攻破濠猪洞。生擒孟获及该洞蛮人。
“孟获,今日被擒,肯降么?”参观完濠猪洞后,诸葛亮命人押解俘虏进帐。
“死也不降!”
“放走再战!”诸葛亮长袖一摆,轻描淡写地释放孟获。然后传唤濠猪洞蛮人。“我率王师征讨叛逆,你们为什么要帮助孟获?”
洞蛮急忙解释道:“我等受孟获欺骗,望丞相饶命!”
“我不杀你们,都放回去好好生活。你们多以畜牧为主,我让人教导你们养殖的妙方,可保衣食无忧。”诸葛亮原来听土人说洞蛮贫苦,所以受了孟获的贿赂才甘愿助纣为孽。于是采用诸葛迷的建议,扶植洞蛮蓄养猪羊谋生。
洞蛮感激诸葛亮不杀之恩,又感激蜀人教导养殖技巧。泪水汪汪,于潭壁上画龙形及日月星辰,人马挥霍的图象。
诸葛亮不理解其意,招来问道:“你们作图究竟什么意思?”
洞蛮回答道:“我等蛮夷不识教化,只好膜拜图谱。龙形象征丞相对全洞族人的活命之恩。丞相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为何要用龙来表示?”蒋琬疑惑道。
洞蛮又说:“南中有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名叫沙壹的女子,在哀牢山居住。有一次她在水中捕鱼,忽然被水中的沉木撞了一下,从此怀孕。生下十个男孩。有一天,沙壹带十个男孩在水边玩耍,忽然水里钻出一条龙,对沙壹说:‘我乃昔日撞汝之沉木。你给我生的儿子,现在在哪里?’孩子们全都吓跑,只有小儿子没跑。于是叫他九隆。后来子孙后代相传。咱们是龙生十子的后人。”
诸葛迷心道:传说哀牢龙生十子,原来他们就是哀牢夷的一只。
“胡说!只有帝王和圣人才是龙生的!”杨仪破口大骂,吓得洞蛮战战兢兢。在汉族文化思想中,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力,那是圣贤和帝王的专利。任何平民大臣都绝对不能染指,何况这些荒僻边野的蛮夷居然敢自称是龙的后人。信奉儒家的士人大大的不允许,因为它触犯了董仲舒‘君受神权’的原则。
“丞相,这是蛮夷愚昧无知的表现。”蒋琬也无法容忍,目光转向主位看到的竟然是一脸平静的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立刻表态,平静的表情中暗藏着一股波涛澎湃的心情:民族之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矛盾?双方的观念差异太大。甚至一方的观念触犯了另一方的观念,正如洞蛮认为他们是龙生十子的后代,汉人却不承认别的民族是龙的后人。一个人对于出生都非常看重,更何况一个民族。这是一个起码的观念,要实现双方和平共处,必须尊重民族的观念。如果一味否定别人的观念,势必引起别人的不满。
诸葛亮不是懦夫,他不害怕用武力捍卫汉人的尊严。当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遭受外来侵犯时,他会不惜一切维护国家和民族。就像此次南征,面对高定等人分裂国家的行为,他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蜀汉军队的威严得到南中许多部落的信服,他们屈服在兵戈下。这就使得一国之相必须考虑诸如民族融合的问题。
然而龙对于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士人来说是何等的尊严。即便开明的他也无法说服自己承认洞蛮龙之后的出身。在彷徨中,诸葛亮将目光头像诸葛迷。他认为孔惑平时鬼点子最多,善于创新,而且在民族和睦问题上与自己所见略同。甚至思想比自己更宽容。

毕竟是现代人的诸葛迷明白民族矛盾的严重性。南中百夷,说白了和整个益州民众本该是一家人。但是由于成见和历史等复杂因素,敌对情绪非常浓厚。丞相要征服南人的心,必须仁义的前提下首先尊重南人的风俗。譬如尊重久已流传的神话传说。
“汉人有汉人的法则,蛮夷有蛮夷的规矩。双方要和睦相处,必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依在下愚见:我们汉人和他们蛮夷其实有着血水相融的关系。”诸葛迷认真地说道。
杨仪脸一沉,高声喝道:“诸葛迷你又在一派胡言!丞相,请治他的虚妄荒诞罪!”
诸葛迷微微笑道:“请容在下说完。南人龙生十子的传说与我儒家思想并不矛盾。龙有很多种,有善的也有恶的。昔日大禹治水就是恶龙为患。我们汉人天子是大龙生的,为长,尊;南人的王是小龙生的,为次,卑。上天让他们出来辅助我国天子。很可惜因为种种成见,以至夷汉之间兵戎相见。”
“大龙,小龙。很好!我们汉人与蛮夷都是龙之后,本应和睦相亲。孔惑的说法有助于我们安抚南中。”明知道诸葛迷是一派胡言,但有利于民族团结,也为夷汉之间消除成见立下理论基础。诸葛亮非常欣喜,要知道这样看似幼稚的说法他就是想破脑袋也未必想得出。
“你们不必害怕,将图画保留在石壁上,悉心保存,教给后人。”诸葛亮安抚受惊的洞蛮。众人感激而去。
诸葛亮又问吕凯:“孟获败北会退往哪里?”
吕凯食指顺着平蛮指掌图上路线划去,落在一处:“灵应山,壁立万仞,峰入云天。佛光寨浪穹灵应山最高峰峰颠。伸手可摘星辰,枕石可挽白云。寨倚青峰,如斧削刀劈。层峦叠嶂,内多崩崖叠壁,不易攀登,夙称天险。孟获必定在此纠集部众负隅顽抗。”
诸葛迷疑惑道:说话这么有文学涵养,看不出这个吕凯还会点文学呢。
“如此险峻,怎么擒拿孟获?”诸葛亮眉头一皱。
吕凯献策道:“由漾鼻江往北有条小路可通佛光寨。路途多有毒泉,不可饮水。”
“盛夏酷暑,饥渴难耐,行军打仗路上不可能不喝泉水。”诸葛亮关心他的士兵,都是益州各郡招募的壮丁,他们有家有亲人。谁也不牺牲战死,更不希望无辜地死在路途上。
“听说有解毒方法。”
诸葛亮不耻下问,从当地土人那里得到药苗解毒。关索的部队潜入漾鼻江,悄悄来到佛光寨后。两面夹击,孟获又败。诸葛亮还是释放了他,帮助佛光寨周围土民用耕牛种地。
孟获整一个牛脾气,退到浪渠崇州的山上。蜀军一路追击,驻师点苍山山麓。诸葛迷感觉像在云南旅游,经历奇峰险景,又过了一月。诸葛亮尊重当地风俗,也为了感激苦战的将士们。于是祭祀山神,命令大军把山断成三段,三路进军遭遇孟获,一战擒获。孟获还没押解到中军营帐,诸葛亮就派人对他说:“现在两军交战死了很多无辜的生命。我不想见你继续顽抗的样子,你没死心,我也不会杀你。”又放他走。诸葛亮和渠内土人在斩虎之峰祭祀双方阵亡将士,把这里叫做祭锋台。又在东山涧上石壁凿字,作摩崖碑,警示后人化干戈为玉帛。当地人纷纷归心。
蜀汉大军每过一处,总会给当地百姓抹去战争的创伤,带来实惠。将士们也从夷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得到了教育。
诸葛迷忽然发现丞相多次捉住孟获又释放他,原来是通过孟获为主要目标,以讨伐叛逆的名义降服沿途南人的心。在鱼龙混珠的南中,区分出忠于蜀汉的部落,指导蛮夷如何浓耕畜牧,教化他们最朴素的忠义,仁慈,守信的思想。其用心之良苦,让部下将士们有所体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