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绿色的成都 第五节 花间一壶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迷声名大震,谯周拜访的次数越来越勤。又半月,随谯周游览青城山。归途中,谯周邀请诸葛迷府上一聚,盛情难却下只好听从。
谯府花园不大,居中一亭占去三分之一的面积。已是月牙升空,诸葛迷与谯周把酒言欢,喝得大罪,免不了酒精发作,称兄道弟。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把两人的注意力引到花园背后。
“谯兄,金屋藏娇。琴音悠远必定出自女人之手。”琴声婉转清丽,诸葛迷趁罪大胆猜想出自一位女子弹奏。
谯周笑道:“这琴曲一定是我家小妹所作。她不晓得贵客到访,因此献丑。”对奴婢道:“快去把小姐请出来!”
一听说谯周有个妹妹,又听她弹得这手好琴曲,诸葛迷不禁好奇。
不多时,一位二八妙龄、清新脱俗的佳人站在面前。诸葛迷一双醉眼看得心花怒放。他不敢死盯着佳人,视线尽量不朝佳人的方向,但目光不时流转忘返。
“芷兰,快来见过诸葛先生!”谯周招呼道。
佳人面色微微红润,施礼道:“芷兰见过诸葛先生。久仰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在下见过芷兰小姐。”越看她面色羞红,就越讨人喜欢。诸葛迷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装出垂涎欲滴的色相,短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恰当,不知不觉间居然模仿电视里那些文绉绉的读书人模样。
芷兰掩口一笑,认真地说道:“闻先生学识渊博,芷兰还以为先生应该有苏、张的辩才,不料这般文质彬彬。”
谁都明白这句话明褒暗贬,但诸葛迷彻底被眼前这位清新脱俗的美人征服,哪里去琢磨话里的深意。初次见面的印象对一个陌生人尤其是女孩子非常重要。诸葛迷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强行克制心头涌起的不理智,尽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下并非口辞木讷。只是看到小姐宛如出水芙蓉,在下这点智慧就像碧绿的荷叶衬托小姐的美貌,犹恐不及。”心情激动,言语表达得生涩难懂。
但芷兰抿着朱唇微微一笑,领会此话的意思,不禁莞尔。
“贤弟,在自家人面前不要拘束。”谯周这句话大有壮胆的味道。
“先生过奖。”芷兰红霞出鬓。
诸葛迷大胆地夸道:“世人说浣溪河畔的西施,塞外大漠的昭君是绝世无双的美女。今日见到小姐,才知道世人有眼无珠。”他心里笑道:原来我也是个厚脸皮,见到漂亮妹妹就言不由衷。仔细观察,眼前这位佳人的清新气质实在罕见。芷兰一旦彰显气质,与四大美女相比也不会逊色许多。谁叫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我无福瞻赏呢。
谯周一个劲地傻笑。芷兰托着脸害羞道:“先生好会花言巧语。芷兰日日对镜也没见到有先生所言的美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状态一好,诗句信手掂来。尽管盗版古人诗句是件作呕的行为。
“先生好诗句!芷兰终日独坐闺房与琴书为伴。今日为先生弹奏一曲,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芷兰一双秋水袭来,叫人哪里还有拒绝的权力。
一曲奏毕。诸葛迷这个不懂音律的傻小子沉浸在芷兰拨弄琴弦的纤纤十指上,浑然忘记鼓掌喝彩。最近忙于学术之间,难得倾听琴曲。诸葛迷感觉身心放松,享受着久违的快乐,那些烦心的事情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芷兰琴艺不精,在先生面前献丑了。唉,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芷兰一声幽怨的叹息,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诸葛迷痛恨自己不懂音律,劝道:“荀子曰: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在下对于琴棋书画没有研究,只知道小姐的琴曲优美。小姐大可不必因为牛不知音,而怀疑自己的琴艺。”
诸葛迷用对牛弹琴替芷兰消除疑虑。芷兰被逗笑,喜道:“先生真会开玩笑!”
早被晾在一边的谯周也不晓得安的什么心思,竟然借口离开。诸葛迷当然也不在乎他的存在,能有机会和佳人亭下坐谈实属人生一大快事。
等谯周一消失,诸葛迷再无顾忌,神情洒脱自然。
芷兰嫣然道:“芷兰对先生仰慕得很。我自幼好书,有些疑问,还请先生帮忙解释?”
考我问题吧,说得这么好听干嘛,佳人有惑必解。诸葛迷微笑道:“芷兰小姐但问无妨。”
“诸葛先生为何与当今丞相同姓?”
啊,这也是你从书里看出的问题?既然如此好歹也要用关于典籍方面的来回答你。
“朗朗乾坤,方圆几何,人又有几何?人有成千上万,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姓,那《百家姓》又谈何说起。我与丞相同姓实乃巧合。”我找不到什么好的补充自圆其说,答案只能暂时搁置。

“人有千万,姓有百家。呵呵,芷兰明白啦。只是《百家姓》一书未曾听说,想是先生博学,小女井底之蛙。”
百家姓是晋朝人的书,难怪你没听说。诸葛迷嘿嘿一笑,轻描淡写地掩饰自己刚刚犯下的常识错误:“在下看的书的确不计其数,许多书怕是小姐闻所未闻。”全益州连三岁的孩童都知道他的博学,谁还敢怀疑。
诸葛迷望着面色平静的芷兰,暗暗叮嘱自己千万别再犯低级错误,在小河沟里翻船。
“敢问先生人有几德?”
“人有七德。老子云: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此乃为人处世的七种美德。”
芷兰不置可否地笑笑。诸葛迷如沐春风。
“敢问先生人有几法?”
“人有四法。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此推之人有地、天、道、自然共四法。”
寻章摘句不是诸葛迷的长处,但他还是绞尽脑汁想出原文。
芷兰喜道:“先生对老子如此崇敬。”
“敢问先生人有几谋?”
“两谋。人谋以攻心乃上上之策。鬼谷子有捭阖之术。捭者,启动对方敞开心扉,即知彼也;阖者,关闭自己不让对方所知,即知己而非彼知也。按照兵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故曰人有两谋。”
“先生还通晓纵横之术?”芷兰赞道。
诸葛迷只觉得汗颜,不过是看了一点点古书就拿来胡乱使用罢了。幸好不是写字,否则他这个古文字都不识得几个的家伙早就露馅啦。
“敢问先生国有几道?”
这个问题显然不会询问关于道路方面,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用正道歧途来应付绰绰有余。诸葛迷意气风发,回答道:“国有十三道。”
“哦!”芷兰语气中流露出惊喜,诸葛迷口中总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国家兴衰存亡不外乎安危二字。韩非子曰:安术有七,危道有六。安危共计十又余三,故国有十三道。”至于哪七术、哪六道,诸葛迷记不清楚。
“想不到先生搬出法家典籍,真是独到。”芷兰欠身为诸葛迷斟杯敬酒。
诸葛迷接过杯,适逢月光洒地,有感而发,当即吟诗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先生好诗!只不过诗句里夹着一份浓浓的寂寞忧愁。”芷兰忍不住为李白的《月下独酌》击掌喝彩。
诸葛迷厚着脸皮把古人的诗句占为己有,又假意叹息道:“在下本一介草民,胸怀大志。上欲辅佐君王成《春秋》大义,安邦定国;下愿体恤百姓留周召遗风,国泰民安。刚才在下酒后狂言,让芷兰小姐见笑。”
诸葛迷说得情真意切。
道德沦丧让士人迷茫。儒学进入低谷,弘扬儒学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学舍龙蛇混杂,学生不尊师重道却去追求名声。这些大大出乎意料。神鬼论,天人感应说大行其道,恶意篡改儒家精神。
诸葛迷也很迷茫。
联想到李白,深感目前蜀汉衰微,自己任重道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辅佐诸葛亮。于是有感于怀,发出肺腑之言。
同情心是对付女孩子的最佳办法,像诸葛迷这样发自肺腑的感慨,自然博得芷兰的同情。
“好一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芷兰愿意和先生同饮!”看到佳人举杯,诸葛迷喜出望外。目不转睛盯着芷兰,酒水口水一起下肚,心里喜滋滋。
“请问芷兰小姐年方几何?”诸葛迷壮着酒胆问道。
芷兰脸一红,害羞地支吾道:“芷兰及笄之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哦,才十五岁啊。不知道古人是成熟早还是什么,芷兰看上去活脱脱像个十**岁的待字芳闺。
“在下已经过了弱冠之年,奈何功名难就。”不等佳人问,酒已下怀,诸葛迷有些醉意,。《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诸葛迷提起酒壶一杯接一杯,只觉得这酒越喝越甜,再也不想去思考什么。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酒既伤身又伤神,先生胸怀鸿鹄之志,万不能沉迷其中,惰慢志向。”芷兰见诸葛迷借酒消愁,感觉心底隐隐作痛。
一阵清风拂过,酒意也醒了两分。诸葛迷仰望明月,心存感激地望着芷兰。他把手里的酒壶重重地搁在桌上,奋然说道:“感谢小姐的好意。明日我就喝茶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