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色的永安 第二十八节 初窥武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期间永安政事交由李严处理。
刘备只关心未来蜀汉的人才问题,他多次召见诸葛迷,就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进行详细密谈。刘备又给诸葛迷引见一位青年将领马忠。
马忠本名狐笃,八月到达永安拜见刘备。当时各郡依命增遣士卒补充兵员,巴西太守阎芝调发诸县兵五千人就让汉昌长马忠送往永安。
看得出刘备对马忠非常器重,他高兴地对诸葛迷说:“虽然损失了黄权,但又得到狐笃,世上不缺少贤人啊!”
“黄权叛国投魏,陛下如何处置他的家人?”诸葛迷明知故问。
刘备的眼神黯然无光,轻声地叹道:“公衡(黄权字公衡)大将之才,可惜可惜。有司要依罪捕拿黄权妻子入狱,朕不忍心杀公衡一家。孤负黄权,权不负孤。忠烈侯认为孤做得是否妥当?”
“叛国投敌就是灭其九族也不为过,这是因为要警诫后人。但陛下深明大理,知道黄权投敌也是迫于无奈,宽恕他的妻子儿女。臣以为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陛下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县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陛下之谓也。”诸葛迷照搬裴松之赞美刘备的话大大地奉承失落的刘备。
刘备非常高兴,笑道:“丞相书信说爱卿在太子府舌战群儒不落下风,今日引经据典果然博学多识。狐笃父亲本姓马,从小被外家收养,随外家姓狐。朕觉得其名不美,忠烈侯学识渊博,请问此人能改为原姓么?”
“数祖归宗,古人不忘本也,狐将军可以改为父姓马。笃,忠实,不虚伪。《吕氏春秋》云:朋友不笃,非孝也。可将‘笃’字改为‘忠’字,鼓励他忠心为国,不忘陛下知遇之恩。”诸葛迷记得史书上狐笃改名马忠,于是先发制人,劝刘备替他御赐姓名。
不料大合刘备心意。当即召见狐笃,赐予他原姓马,名忠。马忠承蒙皇帝赐名,大喜过望。须知皇帝赐名在当时属于莫大的恩宠。马忠得知赐名的缘由,竟是忠烈侯的建议,十分感激诸葛迷。
当晚马忠登门拜访诸葛迷下榻的馆驿。自李严为尚书令,随时陪伴刘备左右,诸葛迷每晚回馆驿休息。
马忠宽大的方形脸,戴银白头盔,盔尖绿色羚羽,印堂处的头盔上镶嵌着一颗海蓝色的宝石。如此贵重的宝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出身有钱的士大夫家。倒八字眉下,一双虎眼令人生畏。鼻梁端正,方唇大口,下巴略显轮廓,络腮胡子彰显阆中武人的粗犷。
马忠顶盔披甲,领着随身一名亲信卫兵替他持矛。见到诸葛迷,马忠先是拜谢,然后寒暄几句。
言谈不久,诸葛迷就发现马忠为人宽济,语言幽默。心想:此人容貌不凡,将来又是蜀将中的栋梁,镇守南中,名闻天下,是位实力派人物。不如趁他还没扬名,预先结交,将来外郡也有个照应。
诸葛迷呵呵笑道:“在下不才,与将军情投意合,想和您结为金兰兄弟,不知道将军肯不肯?”
马忠盘问诸葛迷出身,听说他出身琅琊诸葛家,与当今丞相必有渊源,又见他受刘备宠信。更兼博闻广识,谈吐不凡,心里也大有结交的意思。两边都很乐意,于是焚香祷告,结拜为异性兄弟。
诸葛迷忽然说道:“小弟想学点武艺防身,请义兄教我。”上回结拜傅彤原本也是想混点武功,将来好在乱世安身立命,不想时间仓促,武功没学到,却丧失了一位好大哥。这回无论如何也要让新结拜的义兄马忠教些武功。
马忠能在诸葛迷面前展现的也只有武功,论文才那是有天壤之别。听说新结拜的义弟要学武功,那是义不容辞,当即爽快地答应。
“义弟的气力不错啊!是快练武的苗子。”抓住诸葛迷的胳膊时,马忠很惊讶: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子体内竟然有很强的真气。不过同时又大喜,本来他还担心义弟错过了习武的年龄,现在见他有武学基础最讲究的气力,那学习武学就不会太难。
诸葛迷也觉得奇怪。自从研究《伤寒杂病论》以后就发现体内有股怪异的真气上下乱窜,但不知为何平时又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金庸笔下那些走火入魔的高手迥异,按照一般武侠的设置,这种真气乱窜的情景八成要搞得本人走火入魔,但诸葛迷没有,和普通人一样正常。
他拍拍脑袋,傻笑道:我真是联想丰富,怎么能拿武侠和现实相比呢。武侠里的人物是不存在的,而现实的我可是真实的人。他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也就不怀疑自己会走火入魔。其实他哪里知道就在回三国的时空机器里,他的身体已经发生奇特的变化。他体内凌乱的真气就是从那时产生了。诸葛迷不懂得武道,因而不会将真气化为武功。

“武道的基础就是要懂得运气,将真气化为气力。”马忠开始详细教导诸葛迷如何运气。
武道学家讲求“三分炼功,七分养功”就是说的气力。那些长期习练太极拳的行家,就是懂得气力的真髓,所以能以柔克刚,用血肉之躯撞碎坚硬的砖石。
诸葛迷喜欢看书,他也知道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几大门派,每个门派的武功里都讲求气力。尤其是武当的内家拳法,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
马忠教导他如何运气的法门正是大大合他的本意。“运气之法,调身、调气、调心,缺一不可。运气的高低在于意念的运用与调整。义弟每天休息时需要好好温习哦。”毕竟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工夫,马忠讲解完运气的方法,就不再继续,只是劝戒他勤加修行。
枯燥乏味的运气,哪里是诸葛迷梦寐以求的武学。他拉着马忠要给他演示矛法。马忠的兵器和傅彤一样,都是长叶矛。
马忠从随从手中接过长矛,兴奋地解说道:“矛是长兵之刃,所以刺杀为主。”说着挥出兵器,破空有声,站在边上的诸葛迷明显感觉周围的空气随着这一矛的挥出快速回旋。
“刚才这一招叫螺旋突刺,传说天下最精通的人就是温侯吕布,当今蜀中怕只有马超和赵云两位将军精通此招。为兄练的不够精纯,让兄弟见笑啦。为兄最拿手的矛法名叫‘虎矛’,这是当年深山打猎看到过涧的猛虎,领悟出的武功。”马忠自豪地炫耀着自己的绝学,他不仅懂得武艺,对当今武道高手如数家珍。
“虎矛”每一招式出手果真虎虎生风,看得诸葛迷如痴如醉,心道:原来我这位义兄武学如此高超,难怪纵横南中蛮夷敬畏。
“义弟想学什么兵器?”马忠忽然询问道,诸葛迷一时毫无心里准备,哑口无言。
“如果不嫌弃你义兄的武学,我就把这套绝学传授给你!”马忠很讲义气,这个大哥没有白结拜。
“大哥,既然是您的绝学,小弟还是学其他的算了。”诸葛迷反而觉得不妥,怎么能将义兄的绝学据为己有。
马忠笑笑道:“没关系。兄弟学了这套‘虎矛’,只要在巴西提起你大哥的威名,保管那些土人谁敢不给你几分薄面。”
看来义兄在当地很吃香,有了这样的大哥照顾,我在巴西就不愁受人欺负。诸葛迷喜滋滋地说道:“大哥教我几招普通矛法就足够啦。有大哥撑腰,谁敢欺负我。”
听了这句奉承话,马忠仿佛被捧上天。乐道:“武道的真要在于领悟。领悟高深的人,就是普通一招一式也威力无穷。义弟是个聪明人,将来说不定自己领悟的武学比你大哥都要强哩。”见这位新结拜的兄弟还是不肯学,也就教他点基本的矛法足够防身。
“矛在兵器中称为‘刺兵’,用于刺杀。然而矛身沉重,没有气力的人是舞不动的。矛头包括“身”,“骹”两部分,身有锋刃,中线称“脊”。骹中空,略呈圆锥形,用以插柲(柄)。”马忠将长矛舞动一周,指着矛头耐心地解释。
“毛柄有硬木制,也有通体铁制,可以用于扫击。血战十式里好像有招横扫千钧就是用的扫击。”马忠于武学知之甚多。长矛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叫人啧啧称赞。
一提到血战十式,诸葛迷就情不自禁想起死去的义兄傅彤和他那寒光凛凛的长矛。傅彤握紧长矛,头也不回,一个人冲向吴兵的身影再次浮现眼前,诸葛迷感觉眼眶有些模糊。
“义兄,血战十式我能学么?”不知为何,诸葛迷突然很想学会傅大哥的绝招。
“血战十式相当刚猛,兄弟你的身形和性格都不适合。其实为兄这套虎矛也未必适合你。你好好练习运气,将来或许有最适合你的武学。”马忠摇摇头,眼前这位看上去身体柔弱的义弟,虽然有很强的真气,但许多武学偏偏不适合,却也是件令人焦虑的事情。
诸葛迷点点头,幼稚的娃娃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他终于初窥武道的门径。从这一刻起,诸葛迷开始了武道的探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