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回1 长安街上灯如火 周晓苦难遇良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回(1)
长安街上灯如火
周晓苦难遇良友
长安是大唐的第一个都城,一直到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才迁都洛阳。
长安是旧称,就是现代的陕西西安,西安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文化相当丰富的城市,历史上有多达20个政权在此建都,其中就包括最强大的王朝——唐。
盛唐时期的长安是一座全球第一大的城市,光外国人口就是上万,在世界历史上,长安也是首个人口达到一百万的城市。昌波一行一踏入长安城,就发现这里果真如史料中的记载,一座座集中化的居住小区整齐地排列在城中。长安城是典型的里坊制规划,一座里坊就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区,同小区一样,里坊也是有大有小,小坊约1里见方,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有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是一种典型的平面建筑风格,每个坊里设有类似居委会的机构,自然就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长安城平面呈横长矩形,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2米,是现在西安城面积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所以长安城共有大大小小的里坊多达108座,容纳了超过100万的人口。里坊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相当有格局,每一块地的专属性非常强,比如集市就是交易场所,不允许住人,反之居民区也是一样,长安设有东西二市,西市主要是“胡商”的聚集地,因为当时大唐境内的外国人主要是西亚的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安拉真神,安拉在波斯语里被称作胡大,所以唐朝汉人把外国人统称做胡人,胡商就是指的外国商人。众人在城中间的长兴坊里住下,这一带的里坊都是王公大官的居住地,所以连客栈也是超5星级的,那老板竟要价100两银子一间,不过昌波这一众都是顶级的有钱人,给钱倒是爽快得很,只是王靖媛想不通为什么要收这样贵,昌波给众人讲了个关于当年诗圣杜甫在长安城里买房的故事:“杜甫,就是今年四月刚刚不幸去世的那位我最崇拜的诗圣,他爹的爹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杜审言的儿子叫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所以杜甫年轻时生活还算不错,经常凭着自己的家世结交贵族公子和美女出去玩耍,还写了一篇大作。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其一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其二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但是好景不长,他爹就死了,杜甫早年因为成天贪玩,寄情山水,所以没考上进士,到了后来30岁的时候才想起要结婚了。杜甫这人艳福不浅,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杨氏那时还不满20岁,长得十分漂亮,又是知识分子家庭出生,颇有文才,杜甫也不知用了什么本事,估计和我一般地写了几首风流情诗就笼络了一颗少女的心。
夫妻二人一生都十分恩爱,生有两子一女,一家人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搬来长安求生活,这长安城里什么都好,就是房价太高,并且不停上涨,杜甫一家只得挤在租来的十平米房子里度日,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先皇唐玄宗赏识他的才华,准备让他出任一个不低的职位,岂料那杨贵妃的一个亲戚硬是把这个职位抢了去,杜甫失望之极,自己的房子是买不成了。后来终于盼到唐玄宗出台房价调整政策,杜甫可以贷款去买房子了!一家人兴奋不已,积极备钱,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唐玄宗一声令下,杜甫又住不成自己的房子了,失望之极的一家人搬回老家首阳山住了三年,三年后他再回到长安,在安史之乱的前一个月,玄宗才终于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做,但毕竟是有希望买自己的房子了,他还是兴奋得睡不着。
只可惜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叛军攻入长安,杜甫又只好匆匆逃难去了成都住茅草棚,那诗魔白居易就更不用提了,在长安混了二十年也没有买到一套房子,这里面最幸运的韩愈也是在长安呆了30年才终于买到了一套勉强过得去的房子住,所以说当初顾况才讥讽白居易,预言他在长安城是居不易。杜甫为了终生抱憾的住房问题,在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足见长安城的房价一斑。”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离奇的故事,我原先一直不清楚杜甫为什么会突然写些关于住房的诗,原来是因为这等事,韩大人可是个尚书,官品非常高,怎还会30年才购得一套像样的住房,看来这长安城真是个怪城。”王靖媛不禁大感惊奇,然昌波是经历过房价飞涨的一代人,自然是不以为奇的了。
在长安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昌波专程去西市晃悠,目的是为了挑一件首饰回去送给老婆。他家里是开珠宝饰品公司的,在这方面是个行家,走了好几家店铺,那些个外国人仗着汉人不懂西洋事物就大胆敲诈,但当听见昌波用流利的专业术语讨价还价时,就不得不降低竹杠,但是俗话说得好,卖东西的是老大,尽管昌波据理力争,那些个彩色眼睛的外国人就是不肯不敲竹杠。李昌波虽然很有钱,但基于对这个行业的敏感程度,就是接受不了被敲竹杠。

终于,他转悠了到了一家看上去破破烂烂的铺子门前,走进去后,才发现这家的店面虽然没有那些竹杠的豪华,但里面的东西却着实不错,昌波四下淘宝,却再次意外发现一只很像铁匠老师傅的那只雪绒三杰的怀表。他迅速冲过去拿起来仔细观察,盖子也是黄金打造的,材质都一样,连雕刻的工艺也是一模一样地好,他打开表盖,发现这4颗白钻石也是真的,闪闪耀眼,非常漂亮,不禁大感惊奇,爱不释手,那老板是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蓝眼睛黄头发,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见昌波对这件宝贝爱不释手,似乎很懂,就过去和他打招呼。”
“这东西好像是当年送给乔治三世的那只表,怎么会在此出现?”昌波带着满腔的疑虑询问老板:“您好,这只怀表你是在哪里弄来的?”
“什么,你说这是一只表?这么小啊。”那老板非常惊奇,活像自己是顾客一般,“我年轻时一次出外游玩,无意中捡到的,当时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见4颗钻石倒是质地很好,就当个宝贝放在这里卖。几十年啦,来了不少顾客,但他们都觉得这是个怪物,从没人敢买这样东西,这几年生意不好做,我准备把铺子里的东西便宜卖了,然后回祖国法兰克(法国旧称)去,您是个识货的人,要是喜欢它我就送给您吧,只是您得跟我说说这到底是个什么表,怎么会如此小?”
昌波按照和老铁匠神侃的那番话吹了一遍,只是加了一句是瑞士的神仙表匠打造的,所以才会这样之小巧。那老板听闻后大感惊奇:“真不愧是神仙做的,世间竟有如此奇特的东西,这东西我看也只有您有缘识得了,不如就送给您吧,还要些什么慢慢挑,别看我这店破,好东西却不少,早点卖完我也好早点回国,在这里待了18年了,娶了汉族女子,孩子也十几岁了,是该功成身退回家乡的时候了,他们母子俩一直都想看看法兰克的异国风情呢。”那老板竟也信他的天方夜谭!
昌波在店里又晃了几圈,脑子中不停思索越加离奇的怀表频繁反时空出现的情况,真希望能第三只怀表也能落在自己手里,或许对自己的课题研究会大有帮助。他的火眼金睛在每一件宝贝上瞅来瞅去,突然停在一对红宝石作吊坠的项链上。
本来红宝石就够稀奇的了,更加稀奇的是这两根项链居然是成双成对的,两根项链的红宝石坠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团螺旋状的蜗牛壳,甚是有趣。
“嘿,这个东西买回去送给老婆,象征我们的家庭像这蜗牛壳一般走到哪背到哪,致死都不分离,她一定会夸我有创意。老板,你这个东西不仅做工精细,材料珍贵,更有趣的一番良苦用心的设计,不知是从哪里弄来的稀奇宝贝。”
“这位朋友真是识货的高人,中原有很多雕刻高手,也有很悠久的雕刻艺术历史,红宝石是西洋的,雕刻却是中国的高人,这就叫做中西合璧,创造奇迹。你看着螺旋共有7圈,其实是象征7夕佳节,就是美好的爱情,这吊坠拿来送给心上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昌波高高兴兴地收了宝贝,从怀里掏出70万白银的巨款塞给老板。
“这宝贝要不了这么多钱,1000两银子就够了。”
“我给的是这个怀表宝贝的钱,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怎好意思白要,实不相瞒,这个玩意儿在西洋可是无价之宝,我也不是什么世界首富,给不出太多的钱,不过70万两这个数目是我凭着良心给的。你这里样样都是宝贝,我一并买了拿去送人,这70万两你带回欧洲去过好日子吧,我也是结了婚的人,男人嘛,不仅要爱家庭,还要有钱才合格。我回去再赚一笔钱,下次如果有机会去欧洲游玩,我就去你家作客,顺便付了余下的帐,你这只怀表别人不识货我李昌波绝对买帐,我还有要事在身,不能在此逗留,其实我很想与你这种有艺术才能的识货的老板做朋友。”
本来那老板这几年生意不好做,连回法兰克的路费都只是刚刚够,这下因为捡到这么个破宝贝,又被昌波这个识货的遇到了,赚了一大笔钱,在长安城的胡商里面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了,回老家后还可以做一个富人,荣归故里,对昌波感激不尽,恨不得粉身相报,连连道谢。
“老板太客气了,不是骗你,这玩意儿真的是能敌得过我所有家产的十分之8了,现下这样便宜就从你手里买来,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咱们就此别过,它日若是有缘,定有重建之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告辞了。”昌波临走时还用了一句白氏口头禅。
他从这家铺子里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又做了一件好事,心情很是愉悦,一众人抓紧时间向海南进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