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纽约迷案(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波姬丝的双眼瞪得天大。那神态,是打死她,她也不会相信的。一个如此残忍的凶手,怎么会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
在她的心目中,不,应该说在世人的心目中,耶鲁大学都像是一块精神圣地。它的环境,是全美最美丽的校园。出了5位总统,13位学者荣获诺贝尔奖。而且,获诺贝尔奖的人当中,既有经济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微生物学家,还有文学家,门类可谓众多。耶鲁是教育的天堂。美国就流传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可见,耶鲁大学是以人为本的一所大学。它是人文主义的高地,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因而在耶鲁的校徽上,就写着“光明与真知”几个字。
“光明与真知”啊,怎么会与残忍的凶杀案联系起来?
就像一个人心中的偶像,突然被人说不是,心中那种不快,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波姬丝也不例外。她虽然是哈佛的高材生,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毕竟都是美国的名牌。就像你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突然听到别人说北大的不是,心里也会不舒服吧?
干脆将车停在路边的泊车位,波姬丝带点愠恼地望着我,“你再说一遍,凶手是哪的高材生?”
我笑了笑,迎着她的目光,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耶鲁大学的。”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怎么可能是耶鲁大学的呢?”波姬丝显然心里很惶惑,连说了三个“不可能”。我拉起她的手,轻抚着她的手背,凝望着她,叹了一口气,“可这个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波姬丝抽回手,捧住头,过了片刻,才喃喃道,“真是想不到。”
是啊。我也想不到。耶鲁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见长的,怎么会出现一个这么疯狂的学生?
其实我的灵魂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它看来,灵魂是自由奔放的,不是说想培养成什么样子,就会成什么样子的。你看乔治布什两父子就很好斗,一场伊拉克战争,就打得令世人瞩目,令当时的许多中**事讲评家大跌眼镜。我老爸当时看着电视,看着那些军事学院的教授在讲评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就禁不住冒出一句,“什么东西?简直是以游击战、人海战术的观念来评点现代战争。”

果然,战争结束,人家所使用的战略战术,与我们军事家的讲评,绝对是南辕北辙,连边都挨不着。
这是题外话了,不多说。
安抚我的波姬丝要紧。我知道,这个时候,我说什么都没用,肯定不能将她波姬丝偶像的污点抹掉。
便侧过身,一手搂着她,一手拉过她的手,让她的掌心贴着我的胸膛。
过了一会,她重抖精神了,冲我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亲爱的,我是不是失态了?”
“没有,你不过是一时难以接受而已。换着是我,我也会的。”我道。波姬丝亲了一下我的脸,“你才不会哩。你除了崇拜你老爸和爱你妈,其他人你都不会在乎。”
呵呵,吃醋了。吃我妈的醋了。
我不由笑说,“是啊,我就只爱我妈,不爱你。”
“你敢?”
“哈哈,说不定。”
“说,我漂亮不漂亮?”
女孩子啊,就爱人家当面赞。我忙说,“漂亮,肯定漂亮了。你不漂亮我怎么会万里迢迢跑来找你?”
“真话?”
“你看我像说假的?”
“谁知道,你总是真真假假的,让人捉摸不透。”波姬丝说,但话语里已充满了甜蜜。
“行了,没事了吧?”
“没事。”
“那我们走吧。”
波姬丝开动了车。
“亲爱的,他的目的,真的是要杀我们吗?”波姬丝又问。
“是啊。”我答。
“可我们的对手,明知我们不会回去的嘛。”波姬丝不解。
“但凶手不知道啊,对手没把这感觉给他,所以他误以为替身就是我们。”
“哦。”波姬丝似乎明了,却又道,“可我们的替身为什么会死在高速公路上?是被人故意撞死的?”
我点点头,“我们的对手不想让他这么快出事,所以就叫人将他们撞死在高速公路上了。”
“以你的推测,还会有女孩被杀?”波姬丝关切地问。
“是的。”
“你不能阻止他吗?”
我也不是万能的啊。我想。嘴上却道,“我尽力吧,不一定能行。”
“那就太好了。”波姬丝高兴地道。仿佛我是神。
我对她笑了笑,心里却觉得很沉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