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普通修改,八十三章下午或者晚上传——锅锅
※※※※※※※※※※※※※※※※※※※※※※※※※※※※※※※※※※※
当曹友闻在四川高歌猛进的时候,余玠也展开了对河南的攻击。
余玠四月二十日统帅着八万军队自临安府出发,为了躲避金国奸细的侦察,大军远远躲开大江岸边行军,走桐庐、建德、衢州、信州、抚州、洪州。进入荆湖北路后,孟珙所部出奇的配合,要粮给粮,要马给马,至于要人么,余玠没好意思开口。到达岳州暂时休整,一日后出发,走江陵府、荆门军、襄阳府。在襄阳府又休整一日,瞅准两淮水军在大河一带巡视的机会,他征调了一千多支大小船只,于五月十二日渡过淮水、进入河南地界。
一路行军虽然人困马乏,好在是行走于宋国境内,没有任何危险。听闻是北伐中原的大军,所到之处受到各地官绅热情款待,余玠一开始还为保持机密而极力推拒官绅们劳军请求,可是到后来,这种要求越来越多,他也没有耐心继续推辞,只好由着去了。如此一来,军队士气变得异常旺盛,而且,作为这次北伐的主持者,郑损在宋国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但是,进入河南以后,余玠大军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打着“光复中原、解放汉民”旗号的宋军在邓州城下没有遇到丝毫抵抗,顺利占据了这座淮河以北的军事重镇。没有抵抗就占领城池本是好事,不过,若是这座城池之内根本没有一个人的话,事情就要另外考虑了。
很明显,是金国得到了宋军北伐的情报,这一点没有出乎余玠的预料之外,当那些个盛情难却的官绅们进入军营劳军的时候开始,余玠就明白,自己北伐的军情是保密不下去了。但河南是韩璐羽经营了十年的大后方,竟然就这样说放弃便放弃,而且不留下一个百姓一粒粮食甚至一口水井,那么……余玠开始怀疑起来……那么,他是不是要感谢完颜讹可呢?至少这位金国河南制置使大人在疏散的时候没有烧房子,为他的军队留下了一座完整的城池。
没有得到任何休整机会的宋军不得不“依依难舍”的告别了邓州,临别之时,为了表示对完颜讹可如此“盛情”的感激,余玠下令将邓州城四下十余处工场尽数破坏。
五月十五日,渡过唐河的宋军如愿看到了唐州城。就在余玠下令准备攻城的时候,他发现,在对面的城池上升起了一面绣着大大“宋”字的旗帜,向这些疲惫的宋军宣示着:唐州被宋军占领。
然而,占领唐州的宋军不过是二十名派出去的侦骑,当他们发现唐州城内空无一人的时候,果断的在城头升起了己方的旗帜。由于独自攻克城池这样巨大的功劳,率领侦骑的一名禁军副兵马使,按照功绩被提升为指挥,由一个指挥百人小队军官的副手,成为了指挥五百人的中级军官。
还是没有一人,没有一粒粮食,所有水井被填埋。余玠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背过气去。
好在唐州地处唐河岸边,喝水还不是什么难题,吃着从京西南路运来的粮食,宋军在有如鬼蜮一般的唐州渡过了无奈的一夜。第二日,不需要余玠下令,几个激愤的部将已经派出兵马捣毁了唐州城周边七处工场。
北伐中原,进军河南,宋军的当然目标自是大宋的东京、金国的南京——汴梁城。按照余玠料想,他完颜讹可能狠心放弃几个边塞府城,总不能将自己的治所拱手让给别人吧。按照情报显示,河南只有不到五万步卒守卫,既然你完颜讹可愿意躲,那好,我就打上门去,看你躲到哪里?
继续向东前进,“占领”了古城蔡州,再沿着汝水北上,走当初岳武穆北伐中原的旧路,余玠将下一个目标直指郾城。
距离郾城还有百余里,侦骑快马回报,郾城旌旗飘扬、刀枪之光映人双眼,军卒不下四万,显然,河南金军已经在郾城外摆下军阵,等待宋军上门了。
“郾城么……”余玠在口中低低叨念着,脸上现出了冷冷的笑容,“什么地方不好选,竟然将与我决战的地方竟然选在了这里,还是在城外扎营……就是不知道数十年前金兀术败兵的尸体,是否还埋在郾城的地下。”说罢,他回身对周遭部将、士卒大声喝道,“岳武穆在天之灵保佑,我等将重现郾城大捷!”
霎时,行进中的大军掀起了一阵阵狂呼,“郾城大捷!郾城大捷!”“岳武穆保佑!”“鄂王保佑!”
看到军卒被自己的一番话激起了士气,余玠满意的点点头,挥打下马鞭,加快速度向郾城而去。
郾城之外,四万五千金国河南所辖武胜军已经在此等候宋军足足三日。早在余玠离开宋都临安的时候,被韩璐羽委以镇守河南重任的隋强便接到了方子谦转来的情报,可笑余玠为掩盖自己的企图,在宋国境内绕了如此之大的***,却不过是为隋强迁空数个府县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看到对面烟尘滚动,隋强下令道,“列阵!”根据主将的命令,金国武胜军迅速在军营外摆开阵势,遥遥压制着企图立营的宋军。
似乎是发觉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在金军的压制下安全立营,宋军也不顾远来疲累的排开战阵与金军对峙起来。当然,余玠没有那么傻,他在自己的后方留下了两万后卫部队,悄悄的建立着营垒,毕竟宋军现在需要的不是作战而是好好休息。
看到宋军的作为,隋强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命令,全军,前进二十步,逼近宋军。”
“嘿,嘿,嘿!”虽是在移动之中,金国武胜军的阵列依然不乱、秩序井然。感觉到金军逼人的气势,宋军跟着退后了二十步,始终与金军保持着两里左右的距离。
远远望去,宋军战阵后的营垒似乎已经有些模样了,隋强手一摆,“再前进二十步!”
这一次,宋军稍稍犹豫下,才慢慢的退后了二十步,继续保持着两里的距离,不愿就此与金军作战。
“再来二十步。”看看天空中已经开始偏西的日头,隋强咬咬牙大声道。但是,当金军开始移动后,他又反悔道,“不是二十步,是二百步,前进。”
发现金军在走动二十步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继续向己方逼近,宋军开始犹疑起来,并没有如前两次般后退,而是定定站在那里,看着金军的身影在眼中逐渐扩大。
走过了二百步的金军距离宋军已经不到里半距离,武胜军战阵前排那一人高的大盾上雕琢的虎头在宋军士卒眼中清晰可辨。突然,宋军中军的令旗开始摇动,宋国的军卒们心中一紧,因为他们的主将下定了决心,要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与金军决战。
第一拨出动的是宋军的步卒,他们身着步人甲,手持大刀或长枪,以两营、千人为队开始向金军的战阵发出了冲锋。
不过里半距离而已,就是熟练的弓手也不过才能射出三支箭矢,对于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的宋军来说,三次齐射对于它的伤害极其有限,余玠心中盘算着,既然对手不愿给自己扎营的机会,那么索性利用人数上的优势,一鼓作气解决掉对方好了,此时作为宋军主将的他只是在后悔,后悔刚刚不应该连续两次后退,平白的泄了己方士气。

实际上,余玠下达这种命令的原因还有两点,其一,金军没有骑兵,在金军战阵中一个骑兵都没有,他知道,是韩璐羽将河南骑兵通通抽调干净了。其二,根据观察,金军的战阵之中,就是用来阻止骑兵进攻和步卒冲击的弓弩手也并不多,只有不到三千的样子,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对手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兵种配比,但是无论对手如何想的,他觉得已经在这场战斗中赢得了很大的胜面。
谁知,当用于试探的五千步卒到达距离金军战阵三百步距离的时候,金军阵后弓弩齐发,不只如此,金军第一列的大盾彼此间被散开了一个个半尺左右的空隙,在这些空隙中伸出了一根根粗实的竹管,在竹管的上方还在泛着火光和硝烟。
“突火枪!”余玠脑中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名词,随即有些奇怪,突火枪只能应用在守城中,因为它的装弹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次装弹竟要耗去七八次发射时间,这还是异常熟练的军卒,若是普通步卒,只怕半个时辰也无法装好一次子药。“这隋强难道在部队中设立了火器兵?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唉,进攻的弟兄们只怕要增加一些损失了。”余玠叨念着,在他心中,根本不认为对方的突火枪会对自己的胜利有何阻碍。
竹管的开口火光一现,阵阵爆裂声响起,只此一次攻击,至少有千余宋军倒在了距离金军战阵百步左右的地方。
“总算完事了,平白增加了千多人的损失,”余玠暗自对自己说道,“一百步距离,根本不够那些火器兵装上子药的……”
可是,让宋军主将余玠震惊万分的事情发生了:在那些释放完毕自己腹中夺命药丸的竹管被撤走后,金军的大盾并没有重新聚拢,因为,在那些空隙中,又一次伸出了一根根竹管!接着,又是一阵爆裂声响起,又是千余宋军倒在了地上,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成排发射的突火枪只要平指前方,就可以击中一个目标。
这一队突火枪撤去,又是一队突火枪自大盾之间伸出,火光闪亮之间,又是近千宋军士卒倒在了地上。不过五次射击之后,用于试探的五千宋军已经损失了三千有余。
直到这时,余玠才发现,金军的战阵并不是很大,横列只有五千人上下。登上望车的他可以看到,金军战阵中几乎所有人手中都有一杆突火枪,背上还背着一杆,这些金兵每五千人成一排,每次射击的时候,就有一排人走到第一列大盾后射击,而射击后的兵士则自动走到一队队士卒的最后,在那里装药上弹。仔细数数,纵向一队金兵足有七人,也就是说,即使不需装药的射击,金军也可以射出七拨子药,极大杀伤冲锋中的宋军。
“如此一来,似乎骑兵也无法奏效了,”余玠心中有些迟疑,很快,他便摇头挥走了这个想法,“不试试怎么知道呢?难道要我无功而返?”想到这里,他下令道,“命令骑军统制,立刻给我绕到金狗侧面发动冲击,一定要打乱金狗的战阵。”说话,他看看金军战阵,又道,“还有,命令,再给我上二十个营的步卒,从正面冲击金狗战阵。”
金军也有望楼,自然看得到宋军的布置,很快的,在金军左侧站出了三排步卒,一排在千人左右,人人手持五丈长的巨矛,斜斜支在地上等待着宋军。在这些矛手身后,是大约七千的突火枪手,他们同样排成七排,等待着三千宋军骑兵的冲击。
宋军缺马,所有马匹都是自四川贩运而来,矮小且速度不快。当这些骑兵冲到了矛手前的时候,已经倒下了七八百同伴。巨大的冲击力被巨矛所阻止,又倒下了三百多骑兵。而后那不间断的突火枪打击,更是这些骑兵的噩梦:在极近距离内,突火枪所射出的药丸竟然可以穿透薄些的铁甲,让本就防护不强的宋国骑兵怎能吃消的起?当这些骑兵不得不撤退的时候,他们已经损失了六成以上的同袍。
而正面一万宋军的冲击,也让宋军再一次领教了突火枪集团发射的威力:这次甚至没有人能突破五十步的距离。而且金军装弹速度十分的快,不过是七队射完的时间,第八和第九队已经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八万大军,损失尽万后还有七万多人,如果我在这个时候下令全军突袭,不知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余玠心中突然升起一个疯狂的想法,“若是这样,一定可以冲入金狗的战阵吧,而突火枪若是没了距离,会有什么用处呢?”但是,他很快就摇头打消了这个想法,若是如此,宋军的损失将是一个无法预料的数字,与精锐的武胜军肉搏,他的军队能够剩下一半都是神佛保佑了。如果八万军队真的只余下三两万之众,他又拿什么抵抗韩璐羽自两淮的反扑呢?
再瞧瞧士卒中因为数次突击未果以及长途跋涉而露出的沮丧神情,余玠无奈的下令,“命令,全军疾速后退至三十里外扎营。”他已经看准了金军的弱点:突火枪用于固守是利器,但在移动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尤其是高速奔跑的时候。
似乎金军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他们只是不紧不慢的跟在宋军背后。走出十里,余玠看到已经间隔足足五六里的金军,更是坚定了心中的判断,于是下令道,“不要管金狗,全军快快后退扎营。”随着他的命令,原本很有秩序的宋军开始了没命的狂奔,队形自然也无法再保持下去。
就在这时,宋军两侧各出现了漫天的烟尘,还没有等宋军反应过来,两支人数不下五千的金国骑兵已经蛮横的冲入了宋军的队伍中,厚背大刀恶狠狠的砍杀着士气已失的宋军士卒。
遭此打击,本就是在溃散的宋军更加没了章法,士卒不再听从军官的号令,一哄而散,而两支金军骑兵衔着宋军溃兵的尾巴死命追杀,直到将这些宋军通通赶到了淮河岸边,在那里,等待宋军的不是来时的千多船只,而是严阵以待的金国两淮水军。
注:宋**制,
百人为一都,长官,步军为都头,马军为军使,副职为副兵马使;
五都为一营(五百人),长官为指挥;
五营为一军(两千五百人),长官为指挥使;
十军为一厢(两万五千人),长官为都指挥使。
(又,南渡后,宋国取消厢的编制,以军代替,一军带兵两万五千,长官为统制)
※※※※※※※※※※※※※※※※※※
《血玫瑰-风之岚》修改版《青龙血裔》正在起点连载,欢迎诸位书友点击、收藏——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showbook.asp?bl_id=32964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