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波涛中的陌生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明:关于《华光再临》
其实,锅锅的精力有限,要在完成一个月六万字的《青龙血裔》的同时,还要一个月再写上四、五万字的《岔路-百年风云》,还要完成自己的论文和学业,这些已经让锅锅喊着吃不消了,如何还有时间去写《华光再临》?而且,《岔路》作为三部小说的总名,其中包括了《岔路-百年风云》、《岔路-东方帝国》和《岔路-华光再临》三部。而且,《百年风云》和《东方帝国》都是为《华光再临》作铺垫的前传,只有《华光再临》才是《岔路》的正传。同时,这《华光再临》也不是由锅锅完成,而是由锅锅的友人96nn来创作,锅锅只是为其写两部前传而已,至于原因么,一则手痒,二则是为《华光再临》打打名气。
《华光再临》曾经在某个网站推出部分章节以征求意见,但是96nn答应锅锅,在前两部《百年风云》和《东方帝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决不在起点开始,更不会向网络公开发表。还请诸位书友耐心等待《岔路》的龟速……笑^_^
以上,锅锅,2005年9月19日晚
※※※※※※※※※※※※※※※※※※※※※※※※※※※※※※※※※※※
第一节.
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甲板的舰楼上面,众人被电光照得雪亮的脸各自展现出紧张的神色,搜索着浪涛汹涌的海面。
“右舷有敌船!”随着一名水手的惊叫,敌舰开炮的闪光又一次照亮刚刚暗下来的海面。几道高大的水柱在四周升起,船只一阵颠簸,好象马上就要倾覆一般。
“可恶的荒东佬,真狡猾!”肩头披着雨披的指挥官咒骂道,“左舵三十度,给我打!”还击的炮声和雷声交相呼应,震撼着处在来回倾斜中的船体。
“他娘的鬼天气!”指挥官抹了一把被雨水和海浪浇得精湿的脸,嘟囔着,好象是说给旁边人听的,也好象是在自言自语,“要不是突然撞上暴风雨,也不至于闹到和主队失散的地步。”
远处,敌方的领头船甲板上突然迸发出一团火光。
“命中了!”指挥官身边的副手高兴地喊着,大家欢呼起来。
“着什么急?”指挥官训斥着雀跃的部下,“给我去看看锅炉的情况,别让速度慢下来。”说罢又转过身来向后喊道:“传令兵,叫旗语手发令:全体保持航速,集中炮火攻击敌头舰!”
“敌船在转向!”头顶上传来了了望哨的声音。指挥官和几名部下都拥到了舰楼护栏边。
“娘的,溜的倒快……”指挥官摘下帽子,拎在手中使劲甩着上面的水:“看一下各船都怎么样了,有没有损伤?”
桅杆上,旗语手用防雨灯发出了询问命令。半晌之后,躬身向下报告:“腾云号重伤,快不行了;岚云号桅杆折断;祥福号轻伤,速度降到一百三十丁;其余船只无损伤……”
“腾云号要沉了!——”了望哨打断了旗语手的话。几里远处的水面上,只见一艘燃烧的船只如同火炬一般,缓缓下沉,正在逐渐停止的大雨无法熄灭船上的火焰。火光映照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水兵在船四周的水里挣扎着。
“真他娘会下!仗一打完倒是停了……”指挥官微微抬头瞟了一眼天空,“赶快救人!”
附近的船只纷纷放下舢板搭救落水士兵,海面上一片混乱。
“救……救命——”呼喊声此起彼伏,一个救生圈扔下去,就被许多只手紧紧抓住。舢板上的人拉着拴救生圈的绳子,拖着众多舢板装载不下的人们,驶回本船,再在本船的协助下将落水者一个个拽上船去。本船甲板顶上的人也不闲着,帮助获救水兵用毛巾擦干头发和身体,换以船上备用的干燥制服。
“你,你是什么人?”一名士兵在准备给下一个轮到的获救者更换衣服的时候愣住了,对面这个青年穿着的不是军官或士兵的制服,而是一副他从未见过的打扮,上衣底部被一圈有弹性的东西扎得紧紧的,奇怪之极。

“你是偷上船的吗?”一名发现异样走过来的巡视军官,俯下身子,手持防雨灯,打量着坐在甲板上、冻得瑟瑟发抖的青年。
“不……我是……买了船票的……”青年忍住牙齿的打颤,摇了摇头。
“船票?这是战船哪来什么船票?”军官脸上露出十分惊讶的神色:“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学生啊,这次坐船去青岛。”一旁的士兵给他披上了宽大的毛巾,青年这才缓过气来。
“青岛?”军官愈发莫名其妙了,“青岛怎么跑这儿来了?差出上万里!”说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你没坐错船吧?”
“没有啊,应该是……嗯……连航号没错啊。”
我的老天爷——军官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原来这小子是阴错阳差上了军船,被拉到这里来了。也难怪,舰队出发离港的时候是在深夜嘛。不过,这个人航行了这么多天竟然还不知道上错了船?莫非他第一次坐船,搞不清军舰和商船的区别?但怎么船上的水兵也没有发现他,没有告诉他这是军舰?
“这么多天,都没人告诉你上错船了?”军官眯起眼睛。
这回轮到青年吃惊了:“没有啊,我上船的时候人家告诉我这是连航号啊!”
“怎么可能!?”军官刚刚眯成一条缝的双眼又瞪得滚圆了,“你,你不会是想偷渡到东海门吧?藏在腾云号上……”
“东海门是哪儿?”青年的眼睛也瞪大了。
“我们舰队是去东海门的,你不知道还偷渡?”军官的口气变得严厉起来。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也不是什么偷渡……”伴随着委屈的表情,青年有些语无伦次了,“我们放假了,想一起去青岛,结果刚出海就出事了,我都没来得及穿救生衣。那个,上船的时候我们找准了船啊,没错的……对了——”他好象突然想到什么似的,站了起来,“他们呢?”
“他们?”
“我妹妹啊,还有我朋友,我们一起来的——”青年的语气急促了起来,“他们在哪儿?”
“也是象你这种打扮?”军官歪起头又一次打量眼前这个自称学生的人。
作为对他的回答,青年也上下看了看对方的穿着,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的水兵,才发现众人的打扮似乎和自己差别很大,尤其是全船的人都把头发束在头顶,成为一个发髻,简直跟自己印象中的古代人毫无二致。青年下意识地低头想看看自己的穿着,却发现上衣已经被脱下来堆在旁边,于是犹豫着点了点头:“我们……都是这样的啊。”
“那我不知道……”军官摊开双手,“我的船上只见着你一个。”
“不可能啊……”青年的神情简直就象要哭出来一样,“……那他们到哪儿去了呢?”
“等等吧,等完事之后问问吧。”军官有点同情起对方了,环望周围,海面已经恢复了平静,似乎抢救落水人员的工作已经结束,“也许他们被别的船救起来了吧。”
“我们说好一起的……”青年重新摊坐回地上,痛苦地喃喃念着。
“这种时候,你急也没用啊……”军官叹了口气,安慰着青年。但他的话却被身边过来的人打断了。
“船长,主舰灯语,要舰队转向正西,全体返航。”一个副手模样的人报告着。
“是该返航了——”军官不满地嘟囔着,“白天那一仗打得还不够惨吗?又找主队找了整整一晚上。那些粗野的胜国人,全舰队在一起都打不赢他们,现在凭我们一个分队能干了什么?”而就在他说话的时候,东面的天空已经现出了一丝拂晓的曙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