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王三代之夺缨策、王者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姬松王返回金城后,三江军政大权便被委任与曾夺缨。
曾夺缨独擅三江大权总计不超过三年,惹出的事端却极多,以致于专门有一本“三江志”来指责他,而金城人也专门写了一本同样名叫“三江志”的书来反驳。
曾夺缨将自己在三江的政策主要归为两点:王土、士臣。这两个政策尽管有着儒教的名字,本质却全然是金城法家的铁血。
王土是土地政策,曾夺缨试图将金城的土地政策移植到三江,破除三江存在的层次分封格局。
这个政策即成功也失败。说它成功,曾夺缨通过这个政策,掌握了大量的直辖领地,并且成功地将本来相当独立的各宗族豪门的领土改造成司法管辖下的大地主土地,大地主属下的奴隶也被解放为自由人,在政府那里登记人口,缴纳人头税,服兵役劳役。
但是曾夺缨的本意是将三江改造为金城那样的以村落自治为基础,全部土地都归属于小土地所有者,“天下王一”。这个政治目标却始终未能实现。三江原有的奴隶大地主模式改变为佃农大地主,大地主阶层依然是一个夹在臣民与国王之间的强大的中间阶层。而大地主下属的佃农,虽然法理上必须在政府登记,由政府调遣。但是在实际中,为了回避人头税,大量佃农隐匿不登记。即使登记在册的佃农,他们对大地主的依附性也极强,使得大地主能够得到大量的人力。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三江有极强的宗族文化基础大地主的基础几乎都是宗族,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三江河流众多,治理疏通水利的工程频繁,需要大地主和大宗族组织类似的工程。
相比之下,士臣政策则全然失败。
士臣政策的本意是在三江推广法家文化,改造三江的士这个阶层。为此曾夺缨在三江大举焚毁诸子百家书,只容许向官吏学习政府法令以及其他农林类的技术书籍;他还强征士族子弟从军受训,培养他们勇武好战。
但是这些政策在三江几乎全部失败。
基于大宗族的三江富庶而复杂,曾夺缨的焚书政策除了给自己带来恶名外,并未能阻止诸子百家的书籍继续流传。三江文风极盛,辩论是一种风尚,所以大宗族都藏书极多,并极力用这些书籍培养自己的子弟。
不仅如此,曾夺缨的另外一个政策也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为了给姬松王输送人才,他下令收罗诸子百家的书籍和学者,前者送到姬松王的书库里面,后者则受封博士,送到姬松王身边做咨询。这样一来,各大宗族为了自身利益,试图一步登天亲近王侧,反而更加努力地培养子弟学习诸子百家书。
强征士族子弟军训的政策则不断调整。首先是征募士族的嫡长子,就近军训。结果发现因为就近,这些贵族子弟拿着大批钱财入军,甚至把姬妾都带进了军营,没培训好他们,反而把军队搅乱。
于是曾夺缨下令禁止就近军训,全部远地服役。但是这样一来,路途时间比军训时间还长。而且整个军训时间太长,嫡长子平日无法回家,造成大地主们怨声载道。
曾夺缨再次调整,不要求嫡长子送训,要求改为嫡长子、嫡子、庶长子三者之一送训。结果送到军中的几乎都是嫡子,连庶长子都罕见,更遑论嫡长子。最夸张的是,居然有人将女儿女扮男装后送训凑数,别说嫡子,连庶子都舍不得。
此间发生的商桥之战,也改变了曾夺缨的想法,不再强令三江士族从军。
商桥之战,是曾夺缨主政三江期间,针对福河发动的重大进攻。这次进攻大败,曾夺缨转而与福河议和。此战后不到一年,夺缨病死。因此三江人颇为幸灾乐祸地说曾夺缨是兵败郁郁而终其实曾夺缨早在金城就已经体弱多病,咳血咳得姬松王跪请他休息不要继续办公,倒未必是战败郁郁而终。
商桥之战,由于地势狭窄,曾夺缨将军队分为三个波次,以不断冲击福河军阵。金城军第一波攻击被福河人击退后,福河军乘势杀出,和金城军的第二波混战。这时,参杂在金城军中的三江士族军率先崩溃,曾夺缨不得不紧急动用自己的亲卫队上前支持第二波。他还舍不得东有第三波的后备队。
但是紧接着,第三波的后备队中的三江士族军闻风而退,还没和敌人交锋就溃散了。这样一来,第一线的人马也人心慌乱,纷纷溃散,福河人乘势急攻。直杀金城军中军。曾夺缨身边已无卫队,不得不走避到第三波的后备队中,才勉强站稳阵脚,徐徐后撤。
幸好他的第三波后备队是作为最后强力出击的军队,全部都是精锐的金城军,全然没有三江人。不然这次大败,只怕曾夺缨的首级都要给福河人拿去缴功了。
经此一役,金城诸将对三江士族从军怨声载道,普遍不愿意接纳三江人,曾夺缨反思这个政策,遂不再强力推行。这个政策就无疾而终了。
****
商桥之战后次年春天,曾夺缨重病,姬松王急忙从金城赶来慰问。
病榻之上的曾夺缨将自己最后的一部著述,也就是后世闻名遐迩的“夺缨策”交给了姬松王,“吾有才而无寿。天纵之才,请君履之。王有生之年,必取天下!”
“夺缨策”虽然闻名遐迩,但是其具体行文却没有历史记载,而却也不太可能被考古学家发掘到。
曾夺缨一生著述不多,除了行政军令这些文书外,作为学者写就的法家著述只有一部,就是“王者书“,此外就是作为军政战略规划的“夺缨策”。
无独有偶,这两部书,都没有传世。
这是因为曾夺缨认为,自己所写,乃是“王者之术”,一般庶民如果学到了,领会了王者的谋略,那么王者之术就会失效。因此他所著的书,全部是自己亲笔所写(当时很多人是口述,而录者笔录或者木刻),写成后只有有限的人能看到,“非君之职,不可观也”。寥寥几册,便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再无踪迹。

“王者书”是曾夺缨在金城就开始写的,用笔写在木渎上,总计只有三册。第一册为原本,曾夺缨亲笔写成后,送给了姬松王。姬松王亲自笔录两份,送给了狄长义和曾夺缨,自己则留下了那份原本。
狄长义和曾夺缨对待这本“王者书”的做法非常一致:束之高阁。
曾氏的“王者书”被封入密匣,作为供奉物放在宗庙中,接受曾氏族人礼拜,但是不得翻阅。曾夺缨死后,将其爵位和嫡宗继承权转给了曾方达之子曾必礼。曾必礼沉溺酒乡,不理政事,狄长义前来过问,居然等了一个上午,才等到这个晚辈醒酒,急急忙忙前来赔礼。大怒之下,狄长义在曾氏宗社中大骂曾必礼““汝曹也堪曾氏子弟”,随后便把曾氏的“王者书”扔进火堆烧了,拂袖而去。
狄长义手里的“王者书”没有被供奉到宗社因为狄长义根本没有宗庙,一直是狄长义随身携带。狄长义临死前,专门取出此书,当着自己子弟的面焚毁:“此王者书,诸子皆农人,习之不利”。
姬松王手里那本“王者书”,最后一次见诸历史,是姬忠帝临死托付给姬武帝。而姬武帝死时,却没有托付此书的记载,甚至他根本没有提及此书。“王者书”也就此销声匿迹,徒留一个空名,被后世借用,写了无数版本的“王者书”出来。
“王者书”的消亡恰恰也是金城王朝的消亡:姬松王、姬忠帝(危身奉上谥忠)姬无余、姬武帝(辟国远土谥武)姬子弼,被金城人承认为金城王朝的皇帝。这三代王者皆持有并受教于“王者书”。
而此后的姬成帝(安民立政谥成)大举崇儒,不再被金城人视为金城王朝,并且在他在位期间,金城人发动了反叛,并开始金城自治。
也许仅仅是一个巧合,姬成帝恰恰也没有“王者书”。
相对于“王者书”,“夺缨策”的寿命短了不少,但是被史书提及的频率却很高:这是因为姬松王在其有生之年并未能统一“天下”:他被七城烈名的王家堵在七城,堵了整整十年。
而姬松王因此对曾夺缨甚感内疚,多次提到这是因为我无能,而非夺缨失策。“夺缨策”遂此频频被记入史册。
“夺缨策”是帛书,即写在布帛之上。当时造纸术还未发明,书籍要么写在木渎上,要么写在布帛上。
姬松王第一次提到“夺缨策”,是在福河王死后,福河大乱,姬松王驱兵攻占福河。占领福河后,姬松王郊祭之时,专门提到“此夺缨策也”。
此后,有人主张立即兵进中京,取代天子。姬松王不认可,说“非策也”。后世有人认为,这里的“策”就是“夺缨策”。
夺取福河后,姬松王向天子纳礼,同时举兵攻入七城。结果在七城遇到王剑王昌兄弟,屡战屡败,十年不得越七城。
期间姬松王在七城不利,曾试图引兵入中京,从西面攻入七城。结果事机不密,在中京城下遭到王剑军阻击,大败而回。姬松王事后叹息:“固不可违夺缨策也。”
七城恶战十年,王剑败死,王昌隐遁,姬松王终于占领了七城地区。
此时的姬松王已经是垂暮老者,攻占七城后既没有庆功也没有郊祭,只是留下嫡长子姬无余(后来的姬忠帝)善后,自己则回了金城。
回到金城后,姬松王祭奠诸多已死的群臣,祭奠曾夺缨时哭道:“天下事悉如君策,唯我无能,迟延至此,愧对君也。”
“夺缨策”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是姬忠帝时期。当时王昌领军攻破南方河关,三关以东地区尽归姬王朝。姬无余得到奏章后,在中京郊祭祖宗,便取出了“夺缨策”:“昔日先贤遗策君父,仆以不才,受命下乘。近幸而得之,奏于天。”
然后便将“夺缨策”焚毁。至此,“夺缨策”销声匿迹。
****
除了“夺缨策”“王者书”外,曾夺缨还给金城和姬王朝留下了另外两个遗产:“不死床榻”、“金城葬”。
“不死床榻”。大部分史载曾夺缨是“病死”,但是细察之下,其实曾夺缨却是因病自杀而死,并未死于床榻之上。
向姬松王交托遗策后,曾夺缨便取姬松王之剑,意欲自杀。姬松王和周边从人连忙劝阻,曾夺缨却道:“我法家诸逆,不死床榻。”终于还是举剑自刎而死。
“不死床榻”这个传统就此流传。姬王三代深受余教,皆未死于床榻。
姬松王交托政务给姬无余后,在百战宫举剑自刎。
姬无余被王昌刺伤后,侍从曾要将其安置于床上。但是姬无余从大夫那里得知自己必死无疑,便拒绝了侍从的建议。最后侍从们给他拿来了椅子,姬无余坐在椅子上死去。
姬子弼病危之时,依然不离开军伍,让士兵做成担架,抬着自己随军前进,最终死在行军途中,死在担架之上。
后世金城人,虽然未必如此决绝,但是也往往不以“善终”为念,皆起源于此。
“金城葬”。曾夺缨的葬仪就是金城最高规格的“金城葬”。说起来,这个葬仪就和他的著述一样,闻名遐迩却罕见于世。史载“金城葬”者,仅有两人,就是曾夺缨和姬松王。
曾夺缨死后,按照其遗愿,尸体被送回金城,于大风沙之时,置于马车上,覆盖上油料和木材,举火点燃。马受惊奔入沙漠之中,不知所终。
姬松王的“金城葬”更彻底也更不彻底。他的尸体被焚化成灰,一部分放入宗庙,另外一部分则用布包住,置于马车上,然后一样举火惊马,散入大漠之中。
后世金城人虽然推崇这个葬仪,但是却极少有人采用。因为后世金城人,没人敢说自己的功业堪比曾夺缨、姬松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