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计划变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天宝的违令北撤,无疑于给呼战正隆的“帝党”人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让满朝清流帝党甚感无趣难堪。
“后党”众人虽然窃喜这个缺乏政治经验的年轻将领让他们的老对手难堪被动,让自身从对方的压迫之中喘了口气,不过私下里他们对这个年轻将领并没有抱多少好感——大清朝战将如云,猛士斗量,哪个不比这个跋扈狂妄的年轻人能征善战?!他不过趁着运气好侥幸打败了几次东洋人罢了。这才短短半年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营官升到了二品总兵,还是实授总兵呢!要不是这个狂傲小子在朝鲜擅开边衅跟日军打了个热火朝天,那些“帝党”怎么会借着民间呼声位势大增,分掌朝廷大权呢?!
都是这个无知的家伙闹腾的!
要不是他,即使开战了“帝党”也会在民间有如此呼声的。
恼怒赵天宝曾经给己方带来的不便,“后党”重臣并没有几个想要保护赵天宝,更别提在恼羞成怒的光绪皇帝面前替对方辩解了。甚至有几个心理阴暗的已经准备着趁赵天宝被皇帝问罪后部属群龙无首之际,接手掌控新营扩编的宁夏镇了。
虽然北洋水师败给了东洋人,但咱陆军还没败呢!
大清本就是马上得天下,海战不敌洋人,马步陆战可不是那些西洋东夷能够比肩的!
北洋苦心经营了水师眼看着是不行了,这大清以后还得靠马队步兵呀~~~
对于国内现在的暗潮涌动赵天宝也不是不知道,不过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人类历史上举凡大规模迁徙无一不是充满了坚信与血泪,这次朝鲜数十万人北上迁徙自然也是充满了悲戚苦难的。仅仅七八天,汉城通往平壤的官道上两侧已经铺满了一层尸首,整个迁徙队列整天都笼罩在悲声哭泣之中,混乱逃离更是时时发生,防不胜防。不过这些都不是赵天宝最担心的,最令他烦心的却是——粮食不够了!!!
本来大军押迫汉城百姓北上的时候,早就准备好了大批粮草补给,为的就是让数十万百姓能够分得一些口粮不至于闹出太大的乱子。不过赵天宝等人还是高估了那些朝鲜贵族的宽厚仁慈——本来大家都以为朝鲜毕竟不像国内那样数十年来兵匪战乱天灾**接连不断虽然这两年受了些天灾,不过怎么着京畿道一带的百姓也算殷实可活吧,可事实却令人大吃一惊:那些官府衙门剥削起来是毫不留情,这些普通汉城民众也是受尽了勒索压榨,哪还有多余的口粮携带北上?!好多家甚至已经断炊了,本来以为坚持道秋季就能有所收获填饱肚子。可是韩王的“迁徙令”下来后,在朝清大兵的刀枪逼迫下,这些普通民众也只能舍下庄稼,满含眼泪一步三回头地“随王北上”。
如果仅是如此,赵天宝所部费力携带的大批粮草还是能够让这些普通民众有所依持的,可是随着几十万人的缓缓北上沿途数十万朝鲜民众也没卷入滚滚人流。这些民众甚至还不如汉城民众,汉城民众最起码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拥有余粮补给,而他们这些朝鲜国都以北的普通民众好多已经绝粮多日了,这次跟随大队北上他们可是正真的耗粮大户。
赵天宝部虽然早就从朝鲜各地搜刮储存了大批粮草补给,不过大部分要保证军队所用,剩余的那些粮草补给又秘藏在数十个补给点以备将来抗敌所用,真正能够用于移民百姓的并没有多少,根本不能支持这些百姓坚持到平壤。
为了能够支撑到平壤,新营不得不减少每餐的供应,如此一来,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普通民众吃不到救济粮食。这些天,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活动起来了,整个移民队列也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动荡,甚至一些朝鲜籍士兵也是蠢蠢欲动,整个局势变的不稳起来。为此,赵天宝特意在旅途中找来邓、朱俩人讨论变更计划。
“粮食如果足量供应百姓,还能坚持多久?”骑在马上的赵天宝向身边的邓志勇问道。
“我估计了一下”邓志勇稍一停顿,继续道:“如果按照目前迁徙队列的扩大速度,朝鲜民众的口粮顶多还能坚持八天。”
“如果军队压缩口粮呢?”
听到赵天宝如此发问,邓志勇略一思付后,正色道:“如果将全军口粮缩压一半,整个移民队列大概能够坚持半个月,而按照这些普通百姓拖家带口的移动速度,我们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到达平壤。”
赵天宝沉默半晌后,把头扭向了朱牧:“现在部队的情绪怎么样?那些朝鲜官员有何举动?”
朱牧自从掌管情报业务以来,从前的爽朗热情逐渐消失不见,愈发变得谨慎言少起来,平时已经很少和其他军官嬉笑打闹了。如今听到赵天宝的提问后,立马正色答道:“我军嫡系部队正体还是很稳定的,小部分朝鲜族士兵稍微有些骚乱不过全部都已经被监控起来了。另外几支朝鲜军队的将领也被架空了,下边的部队也被我们派去的顾问给掌控了起来,闹腾不出什么大风浪。那些朝鲜官员从汉城出发后,我就已经安排人全程监视了,坚决不让他们有串联的机会。朝鲜王室的卫队都是我们的人,韩王夫妇最近还是很老实的。”

“不过••••••不过••••••”
“说吧,没什么好顾及的。”对方的忧虑不觉,激起了赵天宝的兴趣。
“不过那些朝鲜百姓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乡团组织,最近几次赈粥的时候,他们打压其他百姓抢夺粮食粥饭,甚至有些施粥点被他们全包了,一般百姓很难从那里得到赈济。时间长了,百姓的怨言恐怕会越来越大,这些乡党乡团也会越来越强大,万一将来稍有变故,他们会兴风作浪的。”
“那就打掉他们,毫不留情地打击!”赵天宝最厌烦这些打着乡党牌子的打劫团伙,用后世的话说这根本就是打着老乡会的泛黑团体嘛。
听出赵天宝的杀机,邓志勇赶紧劝道:“大人,擅开杀戒恐怕会引起百姓骚乱。我们现在真正的精锐善战之兵都在同升率领下驻守汉城,随队北上的大都是些新兵战斗力并不算高并且朝鲜士兵所占比例太大,稍有不甚,后果不堪设想啊~~~”
“要不要派人进行暗杀,将他们的几个头头给杀了,对方就群鼠无首了。大人?”朱牧试探着问道。一开口,就显出了职业特性,他应经完全适应了情报工作。
“杀了匪首,马上就会有人代替他们的位置。”否决朱牧的建议后,赵天宝突然问道:“这里离朔宁还有多远?”
“四十里”邓志勇闹不清楚赵天宝打什么主意,又道:“明天就能赶到。”
“好,明天到达朔宁后,先给大家饱食一顿,然后趁机将那些闹事的乡党派别全部收押,如有反抗者就地正处!从那些乡党之中选拔精壮之徒,添入军中负责后勤押运,如果一旦不服军令,杀无赦!”赵天宝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这些家伙难处理那么就将他们弄到军队里边,到时候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斩杀违反军令者,任何人都无话可说吧,还可以借此机会威慑那些朝鲜军队,为将来收编整顿打好基础。
“从朔宁出发再往北方行军一百里后,安排那些老弱民众就地休整。将当地的荒地官田分发给他们,每家稍微留些粮食,然后大队继续北上,不过从此以后不用强迫沿途百姓继续北上了,如果有人愿意的话还是可以收留的。”
看着俩人迷茫的眼神,赵天宝笑道:“之所以坚持迁徙不过是为了让日军陷入困境罢了,我们这么一折腾算是将整个京畿道折腾得差不多了。朔宁以南算是彻底坚壁清野了,第五师团打到汉城已经很吃力了,到时候我们只要不停地骚扰对方,他们的后勤肯定已经难负重担了。我们已经没有非得把那些民众迁徙到平壤的必要了,更何况这个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来我们是想将这些民众迁到平壤一带,坚持在朝北抗击日军的。可是如今水师惨败,日军随时可以登陆辽东半岛割断整个朝鲜跟东北的联系。如果我们还坚持最初拟定的疲惫日军从而决战朝北的方案已经不适用了,弄不好我们就会被日军分割阻断在朝鲜,全军覆没!”
还有句话赵天宝没说出来,当初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自己未尝没有趁机扰乱削弱朝鲜的意味,毕竟这次战争不出意外的话,朝鲜是肯定保不住的。与其将让朝鲜落入日人手里为日本战后的恢复国力提供物力、人力、财力,不如彻底祸乱朝鲜让对方国力受创,民疲才亏。不过这一路上的惨状,还是让赵天宝动了恻隐之心,良心也是颇为不安——诸国征战,百姓无辜呢!!!
对于赵天宝的调整,邓志勇是打心眼里赞成——自从北洋水师惨败黄海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调整计划了,毕竟坚守朝北抗击日军的形势已经被己方制海权的丧失而变得不现实了。本来按照他的意思就是全军轻装北上,争取在短时间内集结于平壤安州一带伺机而动:如果日军登陆辽东半岛了,大军驰援国内也可防止后路被截;如果日军平推北上进攻平壤,大军可以依托国内坚决抵抗,避免将战火引入国内。
对于这些百姓的强行迁徙,他认为早就没有必要了:迁徙以来朝鲜民众受尽了路途搬迁之苦,心中难免怨恨仇视新营诸军,这些都会对将来新营在朝鲜跟日军运动作战带来无数的困难,甚至变数。
他也曾数次劝谏赵天宝废除这项计划,可是对方却一反平时的谦虚纳谏,坚持继续迁徙朝鲜民众。
如今赵天宝对继续坚持迁徙的态度有了松动,虽然是稍微的松动,但邓志勇还是感到了欢欣鼓舞。他相信赵天宝这只不过是拉不下面子罢了,以后会逐步改变这个计划的。
也许过不了多久,赵大人就会彻底废除这项计划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