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的夏天无疑是炎热的,低悬的火红烈日正尽情地散发着自身的热量,好像不把大地万物烤熟就不心甘似的。本来生机勃勃的墨绿叶草也被这种酷热折腾的筋疲力尽,早就低下了昂扬的头颅,耷拉着卷曲微黄的叶子。
一支不大的队伍就在这种难耐的炎热之下缓缓而行,激起阵阵黄尘。
“都给我精神些~~~”
“注意警戒四周!”
骑在马上的宋占标挥舞着手中的马鞭粗声喊道。虽然为人比较严谨慎重甚至有些文人的孤傲自重,但几十年的行伍经历还是让他养成了军人特有的粗狂豪迈。
听到长官的鼓动,这些士兵却一反常态的没有高声符合**万丈,整个队列只不过传来了几声轻微的响应罢了。
对于大家的应声寥寥,宋占标露了个无奈而又苦涩的微笑,心中却提不起丝毫愤怒和不安。日军第三师团已经登陆釜山而后将会和第五师团余部汇合全力北上,汉城新营将会受到两万余名精锐日军的犀利攻击。在这种全军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却要离弃兄弟先行回国,别说这些自诩精锐的新营士兵了就是自己也感到无尽的怅然不甘——虽然肩负着新营生死重责,但他总有种临阵脱逃的感觉。
细细打量了一番路途四周的环境后,宋占标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队列中的那二十几辆大车,那上边装的全部是白银,从朝鲜国库“借用”的纯度极高的白银。
“注意清理路上的车辙!”
宋占标扭头朝队列后面的几个士兵吼了几句,随后他又忍不住摇了摇头——自己真是杞人忧天了,以新营如今的名望战力,在朝鲜除了日军还有哪支力量胆敢招惹身后这些新营精锐?!不说别的,仅这人手一支毛瑟步枪就不是国内普通军队所能做到的,更何况身后这支仅有三百多人的队伍还装备着五门马克沁快炮,这种火力密度可不是一般的猛啊。
就在宋占标自嘲的时候,一人一骑从队列前面冲了过来。马上的骑士一勒马缰,翻身下马,赫然正是赵天宝的亲兵队长杨金良:“宋大人,前边有一个岔口,往左是直通平壤的大道,右边是小道可以绕行义州。我们走那条?”
宋占标稍一忧虑,下定了决心:“绕小道,让大家注意加强戒备,千万不能出事儿!”还是小心些好吧,编练新兵的粮饷器械可全靠这些白银了,一定不能有失。
“是!”
杨金良领命后,翻身上马,挥鞭而去。
“很不错的小伙子”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宋占标心中微微一叹。他可是很欣赏这个小伙子的,虽然赵天宝派他来未尝没有监控自己的意味。对于赵天宝的这些小手段,自己也是很清楚的,但自己却没有丝毫不满,毕竟募兵对新营来说是一件大事儿,绝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希望这次募兵能够一切顺利。”
宋占标低声嘟囔了一句。对于赵天宝的嘱托,他倒不是没有信心,虽然仅凭三百老兵在半年内将万余新兵编练成一支稍具规模的军队困难重重,不过他还是相信靠着手头的资源应该能够有所成就的。兵源好说,国内现在有的是流民饥汉,只要树起招兵旗肯定能够招到足够的新兵,并且是身体素质相当不错的新兵。器械弹药也好说,车队上带的就有两千多支单发步枪,都是新营淘汰下来的武器,况且就算没有这些枪支弹药也没什么大问题。这次车队带了近六百万两白银,正常情况下这批巨款足够编练数万新军花费了,就算将一万新军全部按普鲁士陆军编练也够了,更何况这次新营扩编还会得到北洋老中堂的支持。别的不说,江南制造局的步枪还是相当不错的,虽不如德志枪械精细但对新兵来说也足够。
粮草弹药也不是问题,只要有现银从国内购置大批军粮辎重还是能够轻松完成的,不说上海天津的洋行就是国内的商行店铺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商机的,最起码跟北洋深有联系的天津陈记军需局就已经和新营搭上线了。
现在唯一令他心里不安的就是这次募兵的人数了,朝廷下的谕旨是允许新营重组宁夏镇可以募兵十五营,这已经朝出了当初新营几个首脑的估计。十五营,八千左右新兵,这应经足够一镇的编制了,更何况朝鲜还有近万士兵隶属新营,算下来隶属新营直接指挥的中朝士兵已有一万余名,这已经不合清军的规矩了,要知道现在国内那些挂着提督衔儿的武官也不一定能够统帅如此人马。

新营众人的快速崛起,本身就不符合官场体制,这一切都是“后”“帝”两党斗争的产物罢了。如今新营早就被朝中重臣盯上了,稍有不慎就能给对方提供打压的借口,甚至还可能再次莫名其妙地陷入两党之争,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
想到这里,宋占标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真不知道那个平日里甚是精明的赵天宝怎么会做出这种决定:招募八千新兵外另招一万“武装民夫”。难道他不知道帮组团练是要从地方筹集资金,需要地方名义?!虽然新营众人崛起甚快但离封疆大吏还差得远,新营根本就没有编组团练的名义,这本身就是违反朝廷体制的。更何况没有地方财政支持,得不到朝廷协饷,战后那些临时编组的团练肯定是要被新营大量裁撤,甚至完全遣散的。
自古裁军多动乱。
稍有不慎,动乱就会发生。到时候岂不是给那些仇视新营的敌人送上了最好的借口?!
“娘的,拼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先把新兵招够吧!将来总会有法化解的。”
宋占标狠狠抽了一鞭,打定了主意。
赵天宝此时可不知道宋占标的抱怨不解,自从送走归国队伍后,他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忙了个不停。
三千北洋老兵抵达汉城隶属新营,各种相关事务自然是繁琐杂乱,刚好新营最近又要重新整编,所以各种事情自然就不可能少了。军制的重新拟定重组,各级军官的升迁调动,后勤系统的建立,参谋部的正式组建,枪械弹药的重新发放武装••••••各种事务纷至沓来,赵天宝最近可是没少耗费心血。
不过这些天的劳累,也算没有白费。最终新营的编练重组还是初步拟定了下来。
汉城新营正式组建成镇(师),下辖三标(团):
第一标,下辖四个营,其中一营是由新营老兵组成的,两营是由北洋老兵组成的,一营是由原来的朝鲜新军改变的。每营一千余人,全标共计5000余人,全部装备毛瑟连发步枪,外辖三十挺马克沁重机枪。标统楚天阔。
第二标,下辖三个营,其中一营是由新营老兵混杂旅朝华侨组成,一营是由北洋老兵组成的,一营是由旅朝华侨组成的。每营一千余人,全标共计4000余人,全部装备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村田式单发步枪,外辖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标统邢英荣。
第三标,下辖两个营攻击2000余人,全部是由朝鲜籍士兵组成的,各级军官由当初的新军教官和以金盛亏为首的辽东朝鲜人充任,全标装备村田式单发步枪,外辖五挺马克沁重机枪。标统由邓志勇兼任,副标统金盛亏同时兼任所辖一营管带。
镇(师)部直辖营,全营一千五百余人,由新营老兵和在朝华侨组成,全部装备毛瑟连发步枪,外辖十五挺马克沁重机枪。标统韩山川。
镇(师)部直辖炮标,全标装备七十毫米青铜山炮三十门,七十五毫米青铜野炮二十门,克虏伯钢炮十门。标统都啸天。
镇(师)部直辖马标,全标八百余骑,人手一把锋利马刀,一支马枪。标统刘怀岗。
镇(师)部下辖参谋部,后勤部。
全镇共计一万四千余人。镇统(总兵):赵天宝,副镇统:朱牧,宋占标。参谋长:邓志勇。
对于赵天宝来说,这次新营整编最重要的便是组建了参谋部,确定了以邓志勇为首的参谋班子,这也标志着新营又往近代军队迈了一大步。对于邓志勇及其所辖的那些参谋,赵天宝还是非常信任的,不愧是留学普鲁士的高才生,这几个人对于参谋业务还是很有一套的,不管是情报分析还是军队编练调动,作战计划拟订,后勤安排,这些人用一个胜任都不足以描述了,特别是那个邓志勇简直就是天生的参谋人才。
有时候,赵天宝都忍不住暗自窃喜:老天眷顾,新营终于收拢了一批人才。
他也知道这些人当初远赴汉城大都是不满国内军界的**蹉跎,更兼想要平复藩属,鼎定海外,可惜却没有得到袁世凯的重用。
这次新营重编,赵天宝可是依足了对方的面子,对那些没有得到重用的人尽量做到量才使用。
不管怎么说,新营的这次重编,在赵天宝和邓志勇的尽力主持下还是相当有成效的,并没有闹出多大纠纷,一切都是相当完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