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抓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津、直隶总督府。
这座巍峨绵延的府邸本来只是北洋大臣官署,后来兼任直隶总督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了方便处理北洋政务就把直隶总督官署从保定迁到了天津同它合二为一。身为“天下第一督”的大清柱石李鸿章就是在这里署理北洋,遥指朝政的。
自从当今清朝最大的实力派淮系首领李鸿章移驻天津以来,天津这个濒临渤海的港口城市已经隐隐成了北中国的洋务中心。机械制造局、矿务局、招商局、电报局、洋行、海关······短短几年间,一大批近代化的厂矿企业、办事机构纷纷在此置办建立。
窗户开了,新鲜空气涌了进来,“苍蝇、蟑螂”还会少么?!
马三俊已经带人在这个名为“大和药房”的药店附近埋伏了两天,可是目标人物依然没有出现。
“马爷,您老先回去歇着?这有小的盯着就行了。”一个家丁满脸堆笑地说道。
冷冷瞥了对方一眼,马三俊正色道:“大人交代下来的事儿,能儿戏吗?!都跟我盯紧了~~~要是把这件事儿给办砸了,我们就一块儿掂着脑袋见大人吧。”跟随李鸿章多年,看多了宦海沉浮的他自然知道:这件事情一旦泄露就会成为满朝清流攻击李鸿章失职的最佳借口。
无论如何要替大人办好这件事儿!马三俊打定主意,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天津松昌洋行”。
石川伍一在清朝已经很多年了,早就跟普通的清人一般无二。如果不知道底细,谁会料到这个拖条粗长的乌黑辫子满脸“忠厚”的“普通百姓”会是一名日本派往清朝的高级间谍?!这些年来,他以金钱、美色为后盾运用种种手段大量套取清国各种情报,在日本情报界也算闯出了名气。特别是甲午中日宣战后,应国内情报部门的要求,他更是卖力的四处奔波获取情报。
自从前天从军械局一家“老客户”那儿得到些有用情报后,他就再也没有走出家门一步。实际上,他并没有发现被人跟踪监视,但他还是觉得不安全——多年的间谍生涯让他感到最近肯定要有什么事情发生。
如果可能,他是不会在今天出门的,可是国内参谋本部主管情报的官员已经限期让他搞明淮军的下步行动方向了。为了完成任务,他准备今天到军械局书办刘树芬家里弄些情报。
仔细地打量周围,确定没有人后,石川伍一扶了扶头上的瓜皮帽,悠然地向着巷口走去······
“马爷,出来了!”
“跟上去,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动他!”
几乎在石川伍一步出房门的一瞬间,始终监视着“大和药房”的马三俊等人立马就认出了他并且紧紧地跟了上来。他们要确定这个日本间谍的活动范围已经与之勾结的无耻败类。
为了防止被人跟踪,石川伍一尽拣人多嘈杂的繁华大道走,期望以此能够给自己增些保护。可是他错了。跟踪他的马三俊为人甚是机灵老练而那些李府家丁对天津城的地形道路更是了如指掌,分毫不差。岂是能够轻易甩掉的?!
几次差点跟丢这个狡猾的东洋间谍后,马三俊等人更是加倍小心起来,死死地盯上了对方,眼都不眨一下。就这样,他们穿街走巷默默地跟了这个日本间谍整整一天。
心情大好的石川伍一不由哼起了故乡小调,要知道为了把自身彻底融入清国,他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乡音了。今天,他从那个“贪财好色”的刘树芬手中弄到了天津军械局的弹药供给报表,有了这个就能推算出清军的下步行动了。这一切,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呢?!
不过这个日本间谍也没能高兴多长时间,刚刚走到一个僻静的小巷里,他就感到不对劲儿——被人盯上了。感受到危险的石川伍一撒腿就跑,他知道穿过中这条小巷就能进入进入西洋侨民区,到那里他就安全了。可是志在必得的马三俊能让他就这样溜了?!
就在石川伍一跑出小巷的瞬间一根硬木狠狠地袭来,接下来这个还没来得及欢呼的日本间谍就猛然“飞”了起来,余势未消的他硬是在地上滚了一丈多远才渐渐停了下来。不等他的哭爹喊娘,几个埋伏多时的李府家丁就一拥而上直接将对方绑成了“粽子”,顺手还将那双早就准备好的多年未洗的臭袜子直接塞到了这个日本“情报精英”的嘴里。
瞥了一眼对方不停痉挛的双腿,马三俊朝着对方挤了个“温和”的笑容:“带走!”
一个强壮的家丁扛起石川伍一跟着大家撤回了直隶总督府。
“怎么样了?”听到有人走进了签押房,闭目躺在太师椅上的李鸿章淡然问道。温和淡定的语气中却透着说不尽的倦然疲惫。
进来的是李鸿章的女婿张佩伦,看到老岳父深深的倦容,他忧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开了口:“那个东洋奸细嘴很硬,还没有说出什么。不过从跟他勾结的军械局几个蛀虫那里到是掏出了不少东西。”
看了李鸿章一眼,张佩论稍微停顿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慨然道:“大人,一个倭人奸细就引出了军械局如此多的败类,可见整个军械局已经败坏到何种程度了。一叶知秋呢,一个军械局就足以给整个北洋敲响了警钟。淮系到了该整顿的地步了,如若坐视不理,后果不堪设想啊!”

面对张佩论的慷慨激昂,李鸿章睁开了浑浊的双眼:“幼樵啊~~~大清朝不存在淮湘、满汉之分,只有天子与臣子之分。替我给汉城的少生(赵天宝的字)发封密电,就说老夫替北洋谢谢他了。”
“大人~~~”
李鸿章挥挥手,打断张佩论的话语,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跟对方说:“现在还不是彻底整顿的时候,一切等到战事结束后再说吧。”
张佩伦愣愣地站在原地,好一会儿后,突然跺了下脚,道:“岳父,俗话说:女婿也顶半个儿。您老顾及门生故旧不忍下手,就让佩伦出面吧。”
淡淡地看了眼满脸激动的女婿,李鸿章轻轻地摆了摆手,倦倦地说道:“先下去吧,我累了,想歇会儿~~~”
“岳父大人~~~”张佩伦自然听出李鸿章的逐客意思,但他不甘心就此了事,忍不住出口喊道。
重新闭上了眼的李鸿章伸手制止了对方的话语:“去吧,替我谢谢少生。”
深深地叹了口气,甚是不甘的张佩伦只能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没有自家岳父的支持,就是皇帝、太后也不敢轻易整顿北洋一系,奈何自己?!
“上谕也是可以收回的,幼樵你自己多保重了~~~”就在张佩伦跨出房间的时间,背后突然传来了李鸿章悠悠的话语。
闻言,张佩伦略微一顿后依然坚定地迈出房间。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扬的清流俊杰了——马尾战败、发配新疆,经受了人生起伏,尝尽了世情冷暖的他早将宦海得失置之身外了。如今之所以苦苦劝告李鸿章甚至甘愿冒着得罪众人的风险替他整顿北洋只不过是想报答这个老丈人当初的眷顾提携罢了。既然对方不领情,那就算了吧。
上谕?他光绪皇帝一道上谕将我张某人“革职查办、永不录用”。难道我张佩伦就真地稀罕他们满人施舍的一官半职不成?!
感受到张佩伦已经离开了房间,躺着的李鸿章悠悠地叹了口气,再次拿起桌边的信件。这是赵天宝从汉城发来的加密电报,上面清楚地写着十几个日本间谍及其在清朝的大概位置。当初接到这份密电的时候,他也没放在心上——两国交战派遣间谍细作也是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里边牵扯到北洋的人物后,就由不得他李鸿章不紧张了:相关诸人中有好多都是他的门生故吏亲友后辈,今日的淮系能够在朝堂上一呼百应,压过湘系,雄踞各派之首,这些人是出了大力的。抛开亲情、乡亲不说,一旦这些人被彻底查办,那么淮系短时间内肯定是元气大伤。自己要想继续坐镇北洋遥指朝政恐怕就不容易了,说不得还会被随之而来的满朝清流抨击个体无完肤。
虽然不愿将事态扩大,但是一想到这些家伙竟然在这个时候扯自己的后腿,李鸿章就忍不住一阵怒火。狠狠地将信件拍在了桌上,心里打定了主意:派出得力亲信秘密监控清除渗入北洋日本间谍几于此相关的各级官员,坚决不能让朝中他系大臣知道北洋有人和日人勾结。特别是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外甥也跟此事有关。至于密电上列出的那些活动在南方诸省的东洋间谍还是告诉张之洞吧,送他一份捕获日人间谍的功劳,让他南洋欠北洋一个人情岂不是更好?!
打定了主意的李鸿章喊来了对自己最为忠诚的马三俊,将监控、抓捕日本间谍的相关事宜嘱托给了他。
主掌南方的刘坤一、张之洞接到李鸿章的私信和北洋的公文后,一场遍及东南各省的“扫奸行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本来几个外国间谍根本不足以引起这两个勘定战乱、久经宦海的湘系大佬的注意,但李鸿章的信件传来后,这件事情就不一样了。绝非泛泛之辈的两个湘系大佬,从来就没有服过李鸿章这个“圣眷隆宠”的淮系首领,在他们心中淮系始终是借着湘军的实力发展起来的。如今淮系李鸿章率先找到了湘系地盘上的日本间谍,怎能不让这两个心高气傲的湘系翘楚感到愤愤不平?!人家北洋已经把详实信息传了过来,己方要是再抓不住这些日本间谍,还有什么脸面苟存于世?!
这两个老将含怒出手,效果可就不一般了,不要说北洋列出的日人就连那些深藏多年赵天宝没有列出的日本间谍,也被挖了出来。几乎短短数天内,日本明治以来十几年处心积虑安插在南中国的情报组织就被毁了个干干净净。
大清南、北两大实力集团的暗中较劲,让那些潜藏在中国的日本情报人员吃尽了苦头。
上海的黑井悌次郎、根津一、藤岛武彦,江苏普陀山法雨寺的高见武夫,烟台的宗方小太郎,天津的钟崎三郎等等一大批在赵天宝那个时空为日本立下汗马功劳的情报人员纷纷落马,那个日本人主持的上海东亚书院也被封了。整个日本在华情报组织算是遭到了重创,没有数年的功夫是绝对恢复不过来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