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余波(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营的这封电报算是让大清政坛闹翻天啦,“帝党”和“后党”算是彻底撕开脸皮了。顺着新营光复汉城的这番吉风,满朝清流将光绪皇帝可是赞上了天,大有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之势。那些往日里被“后党”压得抬不起头的“帝党”官员算是扬眉吐气,彻底翻身啦。
赵天宝可不知道自己如今已经被京城各色人士挂在嘴边了,他此时还在和俄国公使韦贝“闲扯淡”呢。
“来,来,尝尝这个。这可是赵某特意请汉城的华侨大厨给阁下做的~~~怎么样?”赵天宝一边夹出大块红烧鱼肉细细地挑完刺儿后恭敬地送到韦贝的碗碟中,一边满脸堆笑地向对方劝酒。
那殷勤劲儿连一旁待伺的下人们都忍不住在心中鄙视一番。
“嗯~~~嗯,吃,赵将军你也吃啊,来,干杯,你真是太热情啦,够朋友~~~”满嘴油渍的韦贝含糊着说道,手却摸向了身旁的“酒杯”。
看到对方那饭碗般的“酒杯”已空,赵天宝立马拿起桌上的酒瓶给对方斟的满满的:“这可是好酒啊,茅台,正宗的茅台,大清朝皇帝喝的御酒啊。赵某也就这样一罐,今儿个主要是您来了,赵某心里高兴才开封呢。要是其他人就别想了,特别是那个英国公使朱尔典,他想都甭想。来~~干!”
“嗯,的确是好酒啊!哈哈~~~赵大人实在是不像懦弱的清国人,哦~~~”说道这里,满脸通红的韦贝打了个酒嗝,继续道:“倒~~~倒像我们伟大的斯拉夫人嘛~~~来,喝!”话声未落,满满一碗“茅台酒”就送到了嘴里。
赵天宝堆满笑容,频频应是,心中却是暗自叫苦——妈的,这些“北极熊”怎么这样能喝?!这都三大罐了,还没醉。在这样弄下去,自个儿可就先躺下了,看来下次得多兑些水才行呀。
“呵呵~~~公使阁下,以后您要经常来呀,兄弟这儿可是有很多好酒的。兄弟可是真的想要交你这个朋友的。”赵天宝满脸都是真挚的笑容。
“嗯,我们已经是~~是朋友~~~”韦贝大着舌头嚷道。
“是,是,是朋友,是朋友”赵天宝连连附和,心内却是郁闷非常——没醉呀,还能说汉语,看来还没醉。
“哈哈~~赵某就喜欢跟俄国勇士交朋友,至于那些假装斯文的英国人,赵某才懒得搭理他们呢。”赵天宝晃着手中的酒杯,随后一口干了。
“那些狂妄~~~贪婪的英国佬,还想霸占满洲,想去吧,那里是~~~是伟大的~~~沙皇陛下的地方,赵,你等着看,到时候我们伟大的俄罗斯帝国会让那些英国佬知道什么是铁拳的。作为朋友,到时候我会保举你在辽东昨个大官的,比鞑靼朝廷给你的更高!”韦贝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端着酒杯敬向赵天宝,迷离散乱的眼神没能遮住那一闪而过的精光。
一直仔细观察对方的赵天宝自然没有错过这转瞬即逝的一幕,心中一动,盯着对方半晌后,突然笑了起来。
“哈哈~~~韦贝,我的朋友你开玩笑啦。满洲是朝廷的满洲,岂是英国人随便割占的?!至于我们之间的友谊,赵某可是很珍惜的。中国有句俗语: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个你应该知道的。同时本人也非常乐意同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故意把“合作”俩字儿咬得很重。如何理解就随你的便吧,反正最终解释权在老子手中,赵天宝很是Q了一把。
“哈哈~~~合作愉快!”
“哈哈~~~‘合作’愉快!”
两个狐狸举起了酒杯••••••
“谈得很好吗?我见那个俄国公使可是醉啦。”前脚韦贝刚走,后脚宋占标就走了进来。
“拉家常吧了,根本就没有扯到正事上。”赵天宝随口答道。
“这个洋公使倒是个性情中人呢,醉的不轻呀~~~”
“装的,醉成这样了还能说汉语?!”赵天宝直接掐断了宋占标的感慨,回首看到对方若有所思的样子,轻轻摇了摇头——每个人都不能小视呢,这些“北极熊”也不是傻瓜啊~~~
“有什么事儿吗?”心中憋着一口气的赵天宝看到对方手中的薄纸,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道。
“哦,北洋转来了皇上的谕旨,恭喜大人了。”宋占标虽然尽力隐忍,但是那略微发颤的嗓音还是暴露了内此的欣喜。
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电报,赵天宝略一扫视,就放到了一边:“近四百名弟兄用鲜血换来的呀~~~”
闻听此言,一旁的宋占标本来笑容初显的脸孔不由僵硬了下来——是啊,从牙山出发到现在,短短半个月内,近四百名兄弟就这样去了,以后••••••
没有打扰陷入深思的宋占标,赵天宝踮脚走到外边:“把那个邓志勇找来。”
“喳~~~,是”守在外边的杨金良一个应诺就跑着去了。
看来他还不是太适应啊,不过以后会好的,自己最初不也是不习惯这个时空的一切嘛。新营需要改造,彻底地抹去这些旧时代的印记,无论是训练方式还是口令••••••
瞧着杨金良远去的身影,赵天宝陷入了深思。
“坐,坐,一直忙到现在也没顾上跟邓大人好好谈谈,今儿个终于挤了点时间,咱哥俩就好好的聊聊。”把这个一路狂奔而来的年轻军官让座后,赵天宝一边亲自给对方沏茶,一边温声说道。

略一谦让后,邓志勇端起了茶盏,却没有喝:“大人军务繁忙嘛,如今能于白忙中接见邓某,志勇深感荣幸。”这位留德高材生经过这几年的碰壁,身上的尖刺儿早就磨平了。
“邓大人表字?“赵天宝端起茶盏轻声问道。
“在下待罪之身蒙大人不弃,叫声楚谋吧。”邓志勇连忙欠身答道。
“哦~~~楚谋兄说笑了,此次平定叛乱兄可是出了大力,立了大功的。至于先前的那些事儿,完全与楚谋兄无关嘛~~~楚谋兄还是有功的,赵某一定会向朝廷保举的。”说道这里,赵天宝微微一顿,趁着喝茶的机会打量了一下对方。嗯,能沉得住气,不简单呢。
“大人提携,邓某感激不尽!如若大人不嫌邓某愚钝,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赵天宝话声刚落,邓志勇立马起身朝着对方就是一个德式军礼。经过了这么多事儿,他也明白了:这大清不同于西洋,要想有番作为还真得找座大山靠着。
精通参谋业务的他这两天可是没少花功夫研究面前这位年轻的军官。要是放在平时,这个满脸堆笑的年轻人在如今记名提督、总兵满天飞的大清估计也是终老一生的命,如今烽火又起,一切都很难说了。
以一千余众奇袭汉城无疑于虎口拔牙,放眼天下又有几人如此施为?!况且此人还是北洋晓将聂士诚的嫡系,也就是北洋李中堂的嫡系啦。如今立此大功,将来还能差了去?新营的朝气也是很吸引人的啊~~~
算了,就把宝押在新营啦!
“什么效忠不效忠的,新营一向欢迎所有有志青年,更何况是楚谋兄这样的人杰呢?!听说,楚谋兄曾留过洋?”赵天宝自嘲一笑,轻声问道。
“嗯,邓某不才蒙北洋诸公保荐,曾在普鲁士波茨坦军事学院渡过两年。”邓志勇连忙回道,虽然极力淡化但提到母校时那丝傲然的神色还是浮现了出来。
“哦,那就先委屈楚谋兄任个参议官吧,营中的繁琐军务以后可就仰仗楚谋兄了。”赵天宝极力想要保持表面的镇定,但是那诧异后的惊喜还是露了出来。
“是,职下一定会尽力辅助大人管理好新营的。”邓志勇面色如常,只是这个军礼可比平时的有力多啦。
••••••
捡到宝啦。
邓志勇走后,赵天宝一口气喝光了茶水,心里美滋滋的。德国波茨坦军事学院可是名校啊,二战德国名将隆美尔就曾在此任教多年。就算此时不如后世般出名,可也不会差多少啊~~~从这里出来的学生绝不会是庸才!起初听都啸天说邓志勇的这番经历时,他可是不相信的——人家怎么会收晚清的黄肤色学生呢?!
直到此时他才从邓志勇嘴里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当初德意志帝国为了扩大在远东影响力,一边谋求更大的经济政治利益,对于培养东方军官还是很热心的。
送走邓志勇后,顺手拿起那封电报,赵天宝细细地打量起来。
“啪”
赵天宝把电报拍在了桌上,放在桌边的水杯竟被震的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听到屋内的声响,杨金良忽地就窜了进来,一边掏枪,一边问道:“刺客呢,大人?”
挥了挥手,示意杨金良退下后,赵天宝满脸颓然地坐了下来,苦闷、无奈、担心、彷徨••••••各种心情纷至沓来。
赵天宝很无奈,真的很无奈。
本来在平定汉城后,他是力主趁机攻占仁川港口从而彻底切断日军的后勤中转枢纽的,可是新营士兵们的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一夜急行军赶了近百里还没来的及好好休息就跟日军在汉城干上了,也就是说一天一夜的强体力消耗,把战士们最后的体力都给榨干了,甚至有些士兵在枪声停后倒在街道上就扯起了鼾声。都成这样了,还怎么让这些疲惫之士去跟仁川日军拼命呢?!如果他要是强令新营攻占仁川的话,那就不是去打仗了,是去送死!就这样,新营错过了攻占仁川的最佳时机。
知道此时以目前新营的实力攻占仁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后,赵天宝就开始着手撤离事宜了。本来他已经“动员”朝鲜王室北移了,可是那个闵妃坚决不同意北上反而直接电告北洋,要求固守汉城。她这一招算是把赵天宝给彻底将住了,事情闹大了,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营官所能控制的了。甚是无奈的他只能电告北洋,希望能够说服李鸿章支持他北撤。要不然他才不会这样急着邀功上报呢。
再次审了一遍电报后,赵天宝还是没能找到朝廷对撤向平壤的答复,心里苦笑不断——难道这些当道诸公就只能躲在高高的庙堂之上,暗争暗斗吗?难道让他们拿个主意就这样难吗?难道者清朝就真得**到这种程度了?难道历史真得没法更改••••••
现在就看那些洋人啦,老天保佑吧~~~
一贯讲究掌握主动的他此时也只能祈求虚无的神灵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