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宣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遍观宇内,野蛮、暴虐者,惟清而已。自清伊始,欺压、凌辱远东诸国,二百余载。近年,更是屡屡无故干涉帝国友邦——朝鲜,致使朝鲜民众未受开化之风,国势日衰,民生凋敝。更有甚者,暴虐满清悍然袭击帝国水师,致使我忠勇将士,魂飘黄海,难归故里!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始终,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帝国臣民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公历一**四年七月二十三号,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位天皇——睦仁,正式下诏对清宣战。
随后这位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临驾伊势神宫参拜,祈求大神保佑国祚千秋,武运长远。
随后日本帝国议会全票通过征清提案。
明治天皇的一纸宣言,将日本本已亢奋的情绪推向了最高峰。
日本国内发行的战争公债已经节节攀高,甚至出现了数次补发。
在诏书下达的同时,首批出征的第五师团已经登上了西区的舰船。
早已接到征召的大批预备役人员更是满怀激动地在第一时间赶到集结地,参加战前训练,准备着为帝国的征清大业效力。
军工、重工各种与战争有关的企业开足了马力日夜不停的运作起来。就连那些与战争毫无关联的纯民用工厂,也强行上马力所能及的军用项目,甚至就连一般的民间作坊都加入到子弹、炮弹的生产当中去了。
整个日本已经彻底成了一个大的军工厂了。大批战争物资就这样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运到朝鲜,运到清、日决战的战场。
各个港口也开始彻底地忙乱起来。成群结队的长舰巨轮从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从英属非洲、澳洲、美洲、中南半岛,从••••••甚至从大清,整船、整船的运回军火、废钢材、铜、铁、锡、铅、锰、钨沙••••••与战争有关的一切物资。
大批的日本商人靠着硬通货在全世界开始了大肆地收购。
收购一切与战争有关的物资!
就连那些一无是处的风尘女子也大批大批地远赴南洋,用自己的身体为这个国家换取外汇去了。
••••••
此刻这个举国上下一致对外的国家,拼上了!
真正的破釜沉舟!
从明治维新来积累了几十年的能量,瞬间迸发出来,竟是如此的强大!!!
当东边的邻居正在军国发狂备战时,千里之外的大清帝国却还在争吵不休。
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在一番相互扯皮后,也没能就对朝用兵拿出个具体方案。最后,这位力主开战的年轻皇帝一句大而化之的“交予北洋处理”匆匆了事。
既然交予北洋处理,关我等何事?!小小日本,一个北洋足够了!!!各地督抚推诿卸责,冷眼旁观。
奉旨督战的李鸿章只能忍痛赔着老本,拆东墙挪西墙地筹集饷银、军械。本来颇为硬朗的老人短短几天就显出了老态——苍老,憔悴布满了老脸。即使如此又能如何?!清流非议,贵胄掣肘,这位七十余岁的老人不能、也不敢喊苦喊累。
顶着吧~~~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二(公元一**四年,七月二十四号)在日本天皇宣战后的第二天大清光绪皇帝移驾天坛,祭拜天地、祈求列祖列宗之后,正式昭告天下对日宣战: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近十数年,该国时多内乱,朝廷字小为怀,叠次派兵前往戢定,并派员驻扎该国都城,随时保护。本年四月间,朝鲜又有土匪变乱,该国王请兵援剿,情词迫切,当即谕令李鸿章拨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乃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嗣又增兵万余,迫令朝鲜更改国政,种种要挟,难以理喻。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讵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以仁至义尽,而倭人渝盟寻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以姑容。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著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干罪戾。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两国通电一出,顿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场远东最古老的帝国和新兴的帝国之间互博,不仅事关双方更是影响着当今诸强的战略博弈••••••

清、日之间的这番纷嚷吵闹,新营众人可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就连那个“先知先觉”的赵天宝也只是估摸着清、日之间该扯破脸皮了,可是却怎么也没料到在这第一回合中双方竟然打了个平手,甚至说己方还略占优势。
如今咱这位主人公正拿个望远镜**汉城呢。
藏身于离汉城南面一里外的一片荒地中,赵天宝拿着德产16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
“好好看看”赵天宝将望远镜递给身旁的刘怀岗。
“怎么样?有把握么?”
“只要治伊的人,能够控制城门半盏茶的功夫,马队就能拿下城门!”刘怀岗回答地斩钉截铁。
“日人肯定会监控在汉城的华人,你的人怎么样?”赵天宝回首问都啸天。
“城内安插的那三十几个高丽人虽然都是在辽东长大的,可是和汉城的高丽人没有太大的区别,日人没那么容易分辨出来。”都啸天正色答道,稍一停顿,又道:“只要鬼子开城门,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够轻松拿下东城门。”
“你们在仔细观察观察,计划周详些,明天可就靠你们了!”
••••••
“该回来了呀~~~怎么还没回来呢?不会是让小鬼子给发现了吧?”邢英荣嘴里嘀嘀咕咕念叨个不停,身子更是没有闲着——手里挥舞着马鞭在树林里不停地来回踱步。
“行了,别晃了,老实呆着吧~~~”坐在地上朱牧没好气地朝他嚷道。
“哎~~~我这不是担心大人嘛!要不咱俩去瞧瞧?”邢英荣立马蹲到地上,蛊惑道。
“好了,你就老实一会儿吧。这里离汉城已经够近了,稍有不慎就能惊动鬼子。还是老老实实地等大人回来吧~~~”看到朱、邢两人抱头嘀嘀咕咕“图谋不轨”,宋占标赶紧发话。见对方终于没有出声了,却还是放心不下,俩眼紧紧地盯着对方——能让这两个冒失鬼凑到一块儿?!那不闹出些大事儿才怪呢!
不同于朱、邢两人的嘀嘀咕咕,吵吵闹闹,韩山川独自坐在一旁“仔细”地擦拭起随身携带的柯尔特手枪。平日里极为熟练的擦枪动作如今却显得颇为生涩,短短一炷香时间内心爱的手枪已经从手中滑落了数次••••••
楚天阔此时却和士兵们挤在一块儿小声地说笑着••••••
“回来啦~~~”一个充满喜悦的声音传来。
瞬时,树林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注视着回来的三人。几个军官更是立马就围了上来,只不过没有往常的嘘寒问暖,而是直直地盯着对方,略带焦虑的眼神透露出紧张、兴奋、激动、期望、还有丝丝的~~~恐惧。
环视众人一番,赵天宝就在地上比划着部署起来:“这个是东门,这儿是南门,这是景福宫,这是各国公署区,这是日人军营,这里是••••••一个时辰后,天就亮了。到时候,治伊的人会尽力控制东门,一旦枪声响起,燕荪(刘怀岗)的马队就快速出击,各队步兵也要同时出击。如果治伊控制住东门最好,要是没有的话,后续部队就强攻。总之,一定要打开东门!马队一旦进城目标直指景福宫,力争把韩王给营救出来。宋大人统领楚天阔,韩山川两队入城后直接扑向鬼子军营,力争在鬼子没反应过来前把他们给打懵喽~~~其他人马随我进城,支援马队攻占景福宫。如果马队已经攻占景福宫,那么大家将从那儿出发攻击监控朝军的日军,尽量引发朝军动乱。当然,东门是我们的退路不能不防,所以邢英荣你就给我带着你的人死死地钉在城门,全营的9门快炮(缴获日军3门)我给你留五门,你给我把城门看紧了!!!全营的退路可就在你手中了~~~记住这次行动要的就是“快”“猛”“狠”适当时候可以纵火引起骚乱。记住救出韩王是最大的目标,如果各部攻击不利就撤到景福宫,千万不能恋战,只有攻破王宫新营才有出路。如果各部进展顺离,就给我使劲儿的打!把整个汉城都给我搅乱了,越乱越好!”
再次看了看众人,赵天宝抽出腰刀,吼道:“诸位,胜负在此一举了!是马革裹尸还是封侯拜相就看今朝了!!!”
“大人放心,只要老邢还有一口气儿,城门绝不会丢!”邢英荣满脸决绝,斩钉截铁。
“你就是死了,城门也不能给我弄丢喽!!!”赵天宝命令的更是冷酷无情。
“满城纵火是不是••••••”
“没事儿,有罪赵某一个人担着!“赵天宝打断了宋占标,冷然说道。
“都下去准备吧~~~”
“喳”深知此战危险的众人一个应诺后,默然离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