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张父子仗义 安录山捣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天后,一支万众瞩目众望所归的渤海国入唐使团,踏上了开赴大唐都城长安的行程。敖东城官民倾城相送。在人群中,有两个从庙尔府归来的剌客,正把谋杀的目光锁定在赴唐大使高海清的身上。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杀手就是高海清派去杀大野勃,又被大野勃反派回来杀高海清的。
这两个杀手怎么会这么快就返回敖东城?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吴有良和胡希财原本有些功底,经大野勃一番点拔,就如同神仙点化凡人一般,手到功到,立竿见影,日有所进,旬有所成。三七二十一天之后,大野勃就打发两个徒弟出山。
大野勃向二人叮咛道:我虽然只教了你们二成功夫,在敖东城里除了张雨生父子,没人能敌,杀高海清已绰绰有余。你们此去只可杀死奸人高海清,不可节外生枝滥杀无辜。如果用我教的武功去做孽,我立马就会让你们满门灭绝。记住了吗?
二人叩头道:小子记住了。
大野勃再吩咐道:我有一封书信,你们带到敖东城投到左相张雨生府上。如有人问,只说朋友所托,不要说出我来,否则你们性命难保。
二人一一领命。
倒戈的杀手吴有良和胡希财,告别了大野勃,返回敖东城去剌杀国贼高海清。这天来到敖东城外,正要进城去打探高海清的行踪,却见有一队人马从城中出来,那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右相高海清。二人隐入人群略一打听,知道了高海清奉武王之命出使大唐国,刚好今天出发。同行的还有到长安入侍的三王子大宝方和副使张文休。二人看到威风凛凛的驸马张文休,立刻想起了师父大野勃说过的话,知道自已这点功夫不是张文休的对手,就赶紧缩起脖子溜到一边,到了晚上再乘天黑把大野勃的信投到左相张雨生府中,然后就销声匿迹隐藏起来,想等到高海清从大唐返回之后再伺机下手。
左相张雨生的家人在月影下拾获一封信,立即交到左相老爷手中。张雨生打开一看,见那信是用大祚荣所著仙功秘册上的暗语写成的秘密文书,不禁大吃一惊,赶紧关起门来仔细研读,终于看明白那是三王叔大野勃发来的密信。那信上说了三件事,一是说右相高海清私养百名死士,要杀害大内相和左相等大臣;二是说两名杀手倒戈返回敖东城去剌杀国贼高海清;三是请左相设法让大荣华和大松花到庙尔府来陪伴父母。
张雨生读罢信,知道三王叔大野勃托付的三件大事都不能耽搁,便立即行动起来。张雨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派快马送给儿子张文休一封密信,信上说大野勃要召子女回国,让张文休设法把这大野勃的想法转告大荣华兄妹。张雨生做的第二件事是,派两名亲信家丁去把两名杀手吴有良和胡希财密秘监视起来。张雨生做的第三件事是,派人把右相府密秘监控起来,一旦有杀手死士出来闲逛,就立即抓起来。
张文休奉武王之命,护送入侍王子大宝方入唐,与入唐使节高海清同行。这天路过长岭府,一行人要在驿馆休息一天。张文休有保护三王子大宝方的责任,睡前照例要巡视一番,发现有一个左相府的家人在驿馆周围走动。张文休一眼就认出那是父亲的忠诚仆人,料到此人从敖东城追来必有大事相报,便将他悄悄拉入房中,细问缘由。深夜时分,那位家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离去。张文休若无其事,一切如常。
这天渤海赴唐使团来到平卢节度使地界。这时的平卢节度使是张守珪,驻地在营州。渤海使团为了取得平卢节度使的护送,就走营州贡道入唐。张守珪得知渤海使团入境,就派手下一名将军前去接待。这名将军姓安名录山,是张守珪的义子。
安录山本是河西胡人,是突厥人和波斯人的混血儿,因为体格魁悟,生性勇猛,通晓多种胡语,在马市上当个互市牙郞。他有个同年同月生的同乡好友名叫史思明,是马市上的搭当。两人都是无赖之徒,就在马市上监守自盗,把他们代管的牛羊拿去换酒喝。
平卢节度使张守珪接到举报,派人去捉这两个贼人。安录山身躯肥大,逃避不及,被捉来要杀头。安录山临刑大叫,张大帅不是要杀尽蕃贼吗,为什么不留下我来效力?张守珪看他生得骠悍,就免了他的死罪,留在军中效力。史思明却身手敏捷逃脱了,跑到奚人部落,被奚人当做间细捉起来。史思明就谎称自已是大唐皇帝派来的使节,路上遇到强盗,随行人都跑散了,要求奚人酋长派个将军护送他到营州。可是到了营州城下,他却悄悄对守门将军说,奚人将军是来偷袭营州的,快报张大帅将他们拿下。张守珪把那奚人将军捉住,认出他真的是平卢军悬赏捉拿的流寇首领。史思明将功折罪,留在军中效力。安录山和史思明都做了捉生将,是带十几个人去侦察敌情捉俘虏的最低级的军官。
安录山是个极其狡滑的地痞无赖,诡计多端,能言善辩,在张守珪面前百般献媚,不久就成了张守珪的义子。当时的节度使都通过收义子来培植死党,张守珪的义子就有**个之多。安录山做了张大帅的义子,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先做捉生将去侦察敌情捉俘虏,再做讨击使带领人马追击流寇。每当张守珪出征讨伐契丹游寇,他都冲锋在前,马头上挂满敌兵人头凯旋而归,其实那些被杀的人多半是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安录山因战功着著而屡获提升,现在已经是张守珪的助手,平卢节度副使,也就是平卢军的副统帅。
安录山接待渤海使团到营州宾馆安歇,很快就用胡语和高海清攀谈起来。
高海清道:本使节很想知道长安近期新闻,安将军一定有许多长安消息,请不吝赐教。
安录山笑道:最近长安城里最大的新闻就是玄宗皇帝的爱妃武惠妃死了。高大使不就是去参加葬礼的吗?
高海清道:本使节是向皇帝送交渤海王的表章,并不知道武惠妃去世的消息。同行的三王子大宝方是去长安入侍的,张文休是护送三王子的专使。我们此行与武惠妃逝世无关。
安录山作出一个怪笑,说道:那就对不起了。鸿胪寺有令,近期不能接待普通使节,只能接待吊唁使者。入侍的王子和护送专使可以放行,高大使就请返回吧。
高海清一听就着急起来,说道:本使节有重大使命,必须前往长安,请安将军务必通融一下。
安录山诡秘地笑了一下,说道:高大使是渤海郡右相,该知道官场上的奥秘。
高海清领悟到他是在索贿,可是手中除了蛮文表,并无可赠之财,便陪笑道:出门在外,衣食有官家供应,身边一无所有,不能向安将军表达敬意,实在抱欠。
安录山板起面孔说道:高大使想偏了,本将军是大唐皇帝的忠诚卫士,岂能贪图藩郡的财物。鸿胪寺既有明令,谁敢不遵?
高海清焦急起来,乞求道:官场奥妙大同小异,都是县官不如现管。虽然鸿胪寺有令,可是放不放行,不过是安将军一句话而已。请看在你我都是胡人的份上,准我入唐。归来之日,一定会百倍报答。
安录山笑道:你说咱们都是胡人,这话说得好。安某很想和渤海郡的右相交个朋友。就请高大使说一说你是何使命,让本将军掂一掂能不能通融。

高海清被他逼得无路可走,想把蛮文表的事说出来,却又怕招来祸端,就想先探一探这位将军对新罗国的态度,说道:安将军一定知道渤海郡和新罗国的恩恩怨怨。本使节此次入唐,与渤新关系有关。
安录山一听这话,就兴奋起来,笑道:渤海郡把新罗国打得屁滚尿流,真是通快。我要是渤海军的大元帅,就把他一举荡平,绝不会中途收兵。
高海清道:大唐皇帝有诏,要求两国罢兵。渤海军不得不退。
安录山一脸鄙视的表情,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将军尚且有自主之权,藩国将领更可以不听上命。你们那个元帅胆子太小了,干不了大事。
高海清听出这个安录山对新罗国毫无同情之心,就进一步说道:本使节此次入唐,就是要斗胆进言,要求皇帝把大同江两岸土地改赐给渤海郡。请安将军协助本使节完成使命。
安录山摇头道:皇帝已经下了诏,岂能随意更改。除非你弄个鬼计来蒙骗,否则一定是徒劳一场,无功而返。
高海清笑道:安将军真是奇才,竟然洞察本使节的密秘。
安录山笑道:哈哈,果然是要使鬼计。听说你们上过两次蛮文表,该不是又要故伎重演吧?
高海清笑道:又被安将军说中了。本使节正是要三上蛮文表,骗取皇帝诏书。
安录山道:这倒很有意思。我们军旅之人都说兵不厌诈,你们渤海人却是文不厌狡。请将蛮文表展示一下,让本将军也见识见识渤海古文。
高海清就把蛮文表拿出来,送给安录山看。
安录山虽然能说多种胡语,却对渤海古字一窍不通,看了半天,不知所以,说道:这满篇勾勾叉叉,谁能看懂。请高大使讲解一下。
高海清就把蛮文表的内容讲述一遍。
安录山一边听着,一边就动起脑筋来。他想,这道表文分明是欺君之作,如果把高海清抓起来,送到长安请功,一定会受到奖赏,说不定当节度使的美梦就可以成真。可是转念一想,现在抓了高海清,功劳就可能被张守珪夺去,我白忙一场,损人不利已,还不如不做。可是眼前这个高海清手中的蛮文表一定会成为对我有用的宝贝,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大唐宰相李林甫有意让我取代张守珪任节度使,却遭到太子李享周围人的反对,我要把这道蛮文表当成一个赌注,和那些反对我的人博一博。这要找准时机才行,那就先把高海清扣起来再说。
高海清讲完表文内容,看着安录山,等待他的反应。
安录山狞笑一下,说道:你这道表文是大逆不道。我要是给你放行,会受到牵连。可是我却乐于看到新罗国失去那片土地,又很想放你过关。现在这个时候皇帝正在为武惠妃伤心,你去了也得不到好结果。这样吧,请高大使在我营中暂住,等时机成熟了,再送你入唐。
高海清道:安将军言之有理。可是我是入唐正使,滞留下来,怕不好向和副使和三王子解释。
安录山道:我有鸿胪寺的命令做借口,只放他们不放你,名正言顺。
次日,安录山向张文休宣布:依照朝廷的命令,只能放入侍王子和护送专使入唐,不能放奉表使节入唐。请张将军护送三王子先行,高大使要等待鸿胪寺有了新指令才能放行。
张文休一向很讨厌高海清,这时巴不得脱离高海清单独行动,就愉快地接受了安录山的安排,也不向高海清告别,就由安录山派出的卫队护送着向长安进发。
十天后,渤海郡驸马张文休和三王子大宝方到达长安,按例住进国宾馆。张文休使命在身,不敢怠慢,立即替大宝方到鸿胪寺报号。报号之后,大宝方要等待国子监招学,二人都要在宾馆静等。张文休无事可做,便乘机去找大荣华和大松花联络。
自从大钦茂归国之后,大元义夫妇和大荣华兄妹都留在长安入侍。大元义有驸马头衔,整天和皇亲国戚们应酬,趾高气扬,已经不再到国子监听课。大荣华兄妹两人安守本份,与大元义没有共同语言,就安下心来求学。由于专心致志,刻苦用功,兄妹两人很快就成了大唐国子监的优秀学生,备受教授和同学喜欢,妹妹大松花因为是三千名同学中唯一的女性,又是渤海国的公主,更成了男同学们争相关爱的对象。这样一来二去,兄妹两个就分别有了自已最要好的朋友。大荣华的知交是日本国别驾王子山田十五郎,所谓别驾王子,就是虽属贵族宗亲但不是天皇的近亲。大松花的知已是江南才子洪以文。这四个人都酷爱诗歌,每天课余,都要聚在一处吟诗作词,抚琴唱歌,成了国子监里很有名气的四雅士。
大唐长安是雅士聚集的文明都市。而文雅之士们又都有以文会友的雅兴。国子监四雅士很快就和当时长安的雅士圈子有了密切的交往。当时长安城中名声最响亮的雅士是道士吴筠和谪仙人李白。这两个人都是因为太有名气才被玄宗皇帝召进京城为国效力的。李白是第二次进京,这一次做了翰林院学士,成了皇帝的近臣。可是他的谪仙习气不改,又象十年前第一次进京时一样纵酒会友,和好酒的诗友们再次结成酒中八仙,狂饮于酒楼,放歌于花亭,给长安城增添了许多趣闻秩事。国子监四雅士虽然不能和酒中八仙并膀,却是酒中八仙的崇拜者,对酒中八仙仰慕颇深,常以议论八仙的趣闻和欣赏八仙的诗作为乐。
张文休来到国子监寻找大荣华,到了大荣华的住处,正好赶上四雅士在唱诵李白的新作。只听那四人忘情地唱道: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车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翰林乘笔回英盼,麟阁峥嵘谁可见?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张文休自幼受的是大祚荣的间接传授,文武兼备,当然也通晓诗歌奥妙,听出李白这篇大作不同凡响,不禁入了迷,便不忍心打扰他们的雅兴,在门外听了许久,听到激昂处,又禁不住喝采起来。大荣华听到喝采声是渤海口音,猛抬头一看,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文休会出现在面前。
大荣华欢叫着扑过来和张文休相见,大笑道:张文休,驸马爷,你怎么会出现在长安城里?
张文休笑道:我给荣华叔叔和松花姑姑请安,当然要来到长安城了。
大松花笑道:听说有这两天有渤海国使团到来,想必你是其中要员吧?
张文休笑道:还是小姑姑聪明,一下就说中了。三王子大宝方来入侍,他正在宾馆等候入学。我是护送专使,无事可做,就乘机跑出来探望叔叔和姑姑。
大荣华笑道:我来引见一下,这位是日本国王子山田十五郎,我的好朋友。这位是江南才子洪以文,松花的护花使者。这位是渤海国的驸马大将军张文休。
大家互相见过礼。山田十五郎和洪以文知道张文休有事要说,就告辞离去。
张文休见身边没有外人,就急匆匆向大荣华和大松花说道:我有大事相告。三爷爷被发配到黑龙江边,在庙尔城郊意外地发现一处仙人猎场,想召你二人回去修练仙功道法。请你二位速作决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