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王子学成归国 高公主临危出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安市城以北二百里,有一座南朝渤海湾、北祖长白山的千朵莲花奇山,山中有座仙人台,是洪云仙师和徒儿大祚荣的修道场。
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师徒二人又在台上弈棋。只见那棋盘上黑白子翻云覆雨,阴阳气冲折盘旋,其势如千军搏杀、其状似万马奔腾。徒儿惴惴小心,频出奇招。师父运筹帏幄,镇定自若。棋至中盘,天上忽然有一团黑云飘来,不偏不倚遮住了台上的阳光。
师父抬头看了一眼黑云,知道那是白山部死难者的阴魂凝聚。师父定定地看着那朵黑云,心中盘算了一番,然后把手中棋子向盘上一丢,摇了一下头,叹了一口气。
师父对徒儿说道:我带你到这千朵莲花山上学道已经十三年,原本是要教你四千七百四十五盘棋式,可是今天这最后一盘棋要中盘收枰了。
徒儿闻言,急忙向师父问道:徒儿每下完一盘棋,都像有一股天罡之气贯入丹田,智力大开,体力骤增,武功倍长。今天下这盘棋更是有气冲天灵、力可拔山的感觉。不知师父为何中途收枰?
师父道:我把太乙真经融于棋中,教你下棋就是教你真经。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宁失一子,不失一先;击左而顾右,攻前而瞻后;阔不可太促,密不可太疏;与其恋子以求生,不如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如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此乃棋家之常法,也是兵家之常法。棋法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兵家也要遵循这些道理。下完今天这盘棋,你就把太乙真经全部贯通了。可惜最后这盘棋不能下完,你的功力只能达到九成九分了。
徒儿问道:这是为何?难道徒儿学的不专心么?
师父向空中一指,说道:是因为这片黑云。
徒儿看了看黑云,没有看出什么名堂,说道:徒儿愚昧,不解其中奥妙,请师父指教。
师父道:这团黑云是来传达一种不祥的信息,靺鞨国将有一场劫难。这十三年,你只知自已是徒儿,却不知自已的来历。你的名字叫大祚荣,你的父王大仲象是靺鞨国国王。现在靺鞨国劫难当头,急需你回去替你父王分担艰辛。你的学业只能到此为止。现在我就送你下山回国。
大祚荣道:既然师父这样说,徒儿遵命就是了。
师父施展法术,拉着祚荣离山而去。祚荣只觉得山峦河流在脚下飞快退后,却不知自已是如何行走。转眼之间,师徒二人来到靺鞨国王宫门前。
师父上前对王宫卫士说道:请速去禀报国王,就说洪云道士送大王子回来了。
卫士去不多时,王宫内鼓乐齐鸣,大仲象国王带着许多官员迎出门来。
大仲象边走边欢笑道:洪云仙长,果然是你来了么?
洪云笑道:贫道有言在先,十三年将你儿子送还,怎么会食言呢?大王爷快来看看你的儿子吧!
大仲象看着洪云身边的英俊青年,惊叫道:这是我的儿子祚荣么?
洪云对祚荣道:这是你的生身父亲,还不快快行礼。
祚荣叩头道:祚荣拜见父王。
大仲象笑道:快快起来。请洪云仙长到宫中说话。
大家来到王宫中。宾主落座。
大仲象道:洪云仙长,你这时把我儿子送回来,可真是雪中送炭哪!
洪云笑道:若不是你国中有急事,恐怕还要再迟一两日。
大仲象道:既然仙长已洞察一切,就请教我应急之策。
洪云道:贫道实言相告,国难刚刚开始,大难还在后头。白山部王爷的牺牲,高句丽国的亡国之危,七大部落的争王大会,这些都是大王焦虑的事。当前最紧要的是如何应对平壤之变。
大仲象道:刚刚接到高句丽国急报,平壤危在旦夕。
洪云道:高句丽亡国,已经无法避免。祚荣要即刻往平壤去办一件大事。
大仲象道:既然高句丽要亡国了,祚荣还有必要去么?
洪云道:这是祚荣命中注定的一件大事,必须要去办。
大仲象道:既然非去不可,那要多带些兵马,以防不测。
洪云道:祚荣的文韬武功,不在薛礼之下。但此去不是打仗,而是要接一个人回来,只带五百轻骑便可。
祚荣问道:不知师父让我去接什么人?
洪云道:这是天机,不可泄露。你到平壤,一切听从高句丽国太妃安排就是了。
大祚荣带了五百轻骑兵,马不停蹄,奔到平壤。此时薛礼大军早已跨过鸭绿江向平壤挺进,前锋已经到了平壤城下。权男建和权男产劫了国库财帛逃往新罗国去了。宝藏王已经把文书库房全都加封,正在准备向大唐征东元帅薛礼请降。平壤城内外已是一片混乱。
大祚荣来到高句丽国王宫,向高句丽国太妃禀道:高句丽国和靺鞨国是唇齿相依的兄弟国。我家父王得知平壤危机,十分不安,特命祚荣前来听候太妃调遣。
太妃见靺鞨国王子一表人材英俊潇洒,不禁勾起一件心事,当即对祚荣道:感谢你家大王的关心。贵国白山部王爷高惠贞牺牲在安市,已经让我悲痛万分。现在高句丽亡国已成定局,怎敢再让大王子作无谓牺牲。我儿宝藏王已经向唐军请降,大势已去,国事就不必再说了。我有一件家事放心不下,不知王子是否肯帮我?

大祚荣道:祚荣奉师命前来,就是要为太妃分忧,无论任何事我都义不容辞,请太妃吩咐。
太妃对侍女吩咐道:请公主出来说话。
不多时,一位身着戎装的高句丽妙龄美女,英姿飒爽地来到前厅,向太妃问道:我已经作好拼死一战的准备,不知母亲还有何吩咐?
太妃道:快来见过靺鞨国王子大祚荣。
又对大祚荣道:这是我的女儿高贞玉。
大祚荣和高贞玉四目相视,双双施礼,却不由得都红了一下脸。
大祚荣从七岁起随洪云仙师学道,师徒二人独处仙人台,不与世人往来,当然也没有见过年轻女子。这时面对着一位气质典雅、仪态端庄的花季公主,难免有些手足无措,不禁心跳脸红。
高贞玉公主是太妃的小女儿,宝藏王的妹妹。这位公主虽然只有十八岁,却读过许多汉文诗书,颇具马上功夫,性情与懦弱的宝藏王大不相同。自从薛礼大军入境,她就作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前几天知道宝藏王要向唐军投降,她便对母亲说:哥哥如果是为了保护民众少受杀戳去投降,还情有可原;如果是为了贪生怕死去投降,就太可耻。不管别人怎么做,我都不会去当亡国奴。唐军入城之日,就是我战死之时。太妃对女儿的豪气十分赞赏,就对女儿说:就算是为了保全民众吧,有你哥哥带着妻儿去投降已经足够了。妈妈也要对得起列祖列宗,宁死不当亡国奴。母女二人约定了要在唐军入城之日共赴国难。明天唐军就要进城了,贞玉公主已经披挂整齐,要与最先入城的唐将以死相拼。可是人的计划总不如天的安排。正在这时,靺鞨国的王子大祚荣突然出现在宫中。贞玉公主早就听人说过,靺鞨国国王大仲象有个比自已年长两岁的王子,从小就跟仙人学道去了。贞玉公主出于好奇,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个生来不凡的仙童。现在眼前这位仪表堂堂威风凛凛的大祚荣王子,想必就是他。贞玉公主心中无数次猜想过的人物突然出现在面前,而且气质风度远远超出自已的猜想,也不免有些激动。
世人都说姻缘是前世修来的。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天缘的表现。此刻的大祚荣在想,这位公主真象传说中的仙女,不笑却更显妩媚,悲愤中更显高贵。我要是能娶到这样一位妻子该有多好。那边高贞玉也把求死的念头丢掉了大半,心底里升起了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和对爱情的无穷渴望,在设想着和这样一位潇洒王子共享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两个人正是一见倾心。洪云仙师早已洞察一切,才让大祚荣来接人。
大祚荣和高贞玉正在脸红心跳,太妃又有话说。
太妃道:现在时间紧迫,来不及多说了。祚荣王子,请你告诉我,你有妻子和妹妹么?
大祚荣道:我有两个妹妹,却还没有娶妻。
太妃道:我想请你把贞玉带回靺鞨国,娶她作妻子或认她作妹妹都可以,不知王子是否肯答应?
大祚荣道:公主若是愿意,我愿娶她为妻。
太妃道:那好,现在你们就在我面前叩个头,就算是订亲了。当然,婚姻大事,还要征得你家父母的同意。就算不能做夫妻,称兄妹也可以。总之,你要把贞玉带走。
高贞玉道:妈妈,我宁可战死,也不能离开你!
太妃道:祚荣王子若是不来,妈妈愿和你一起战死,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可是现在妈妈改主意了。你才十八岁,不能就样轻易死掉。祚荣王子肯娶你为妻,这是老天有眼,让我临死能得到一点安慰。现在没有时间了,你不要再和妈妈争了。快和祚荣王子一起向我叩个头吧!
大祚荣和高贞玉向太妃叩头。
太妃道:祚荣王子,我就把女儿托付给你了。明天薛礼就要进城来接管,你现在就带贞玉离开平壤,回国去吧。
大祚荣道:太妃和我们一起走吧,我家父王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你。
太妃道:我是高句丽国的太妃,上要要对得起六十代列祖列宗,下要对得起三百万子民大众。我既不能离开高句丽国,也不能离开这座王宫。这颗高句丽国太妃玉印就交给贞玉带走,算是留个纪念,说不定对你们还能有用。如果不便保留,就替我投到长白山天池里。好了,你们快走吧。
高贞玉道:妈妈和我一起走吧,我们都到靺鞨国去吧!
太妃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打开盖,一口饮下瓶中物,说道:我已服下毒酒,很快就要死了。我要看着你们离开,快走吧!
高贞玉扑到母亲怀中,大哭道:妈妈,你不能死啊!
大祚荣扑上去抱住太妃,叫道:太妃,太妃!
太妃的嘴角流出黑色浓血,头歪向一边,停止了呼吸。
高贞玉公主抱着母亲悲恸大哭。
大祚荣劝道:形势万分危机,太妃才会这样自处。请公主节哀,趁唐军主力尚未到来,我们赶快离开平壤。
高贞玉强忍悲痛,随大祚荣出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