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一章 大野勃白山观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古之纪,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梦中吞日,醒后生子,一连作了八个梦,生出八个儿子。这八个帝子分担八方神主。长子伯奋任天主,次子仲堪任地主,三子叔献任兵主,四子季仲任阴主,五子伯虎任阳主,六子仲熊任月主,七子叔豹任日主,八子季狸任时主。八方神主又称八元,享受人间祭祀,保佑人间平安。
东海之中,龙王之妃,受孕生子,连出九胎。一曰贝贝,形似龟,好负重,成了专职驮碑的龟跌。二曰螭吻,形似兽,好张望,成了专职瞭望的屋脊兽。三曰蒲牢,形似小龙,好吼叫,成了专职发声的钟上纽。四曰狴犴,形似虎,好发威,成了狱门卫士。五曰饕餮,形似饿鬼,好饮食,成了鼎镬之盖。六曰蛤蝮,形似蛙,性好水,成了桥柱上的标志。七曰睚眦,性好杀,成了刀环上的佩饰。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立于香炉之上。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铺之首。
帝喾八子,各有所归。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人间同胞兄弟,也往往是是大相径庭。渤海国的开国君王大祚荣共兄弟三人,二弟大祚新,三弟大野勃。在开国战争中,三兄弟同仇敌忾,奋勇争先,各树奇功,共创大业。开国之后,大祚荣做了国王,大祚新做了和尚,大野勃做了庶民。三兄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完全不同的归宿,他们的子孙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大野勃一生不得志。凭他的文韬武略,原本可以成为国家栋梁。却遭到心胸狭窄的武王大武艺排斥打压,不得已归隐林下,成了无职无权的山野闲人。可是他天生是个奇才,赋闲也非同凡响,把大哥大祚荣传下来的仙功道法发扬光大,为子孙后代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财富,使他的子孙一代比一代兴旺起来。积蓄之愈久,迸发之愈烈。天意实难料,天意亦难违。
这一年是渤海国三世国王大钦茂大兴十年,亦即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天宝六年,大野勃已经八十五岁,他的儿子大荣华四十六岁,孙子大忠和二十岁,一家人隐居在仙人居的草屋里。几十年来,大野勃每天唯一的事业就是修练仙功道法。长兄大祚荣传给他的那两本秘册,已经被他背得滚瓜烂熟,子孙们也都被他训练得文武兼备。儿子大荣华遵循他的家训不入仕为官,孙子大忠和遵照他的家训不入朝参政,一家人隐居在黑龙江北的高山密林中,专心学道,与世无争。和他一家保持联系的渤海国官员只有庙尔州剌史何大富。何大富是按照文王大钦茂的教示,专职负责大野勃一家的衣食供应。
大野勃每天早晚都在仙人居的法坛上修练仙功,日朝东,夜朝南,春夏秋冬,雷打不动,风雪不误,从不间断。这天正在法坛上打坐练气,朦胧中听到有人在身边说道:仙功秘册,九成而已。不得道场,又减二成。你这般苦练,只怕是枉费了许多心血。
大野勃抬头一看,只见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皤髯长者,不知何时站在面前,便惊问道:前辈这样说,必是道中长者。请不悯赐教。
老仙人道:你练的这套功法,虽然是大祚荣的真传,浸透着道家真谛,可是大祚荣的功力不过是九成而已。你在这里埋头苦练,充其量也只能达到七成。
大野勃越发吃惊,再问道:前辈怎么知道这是大祚荣的真传?我这样勤学苦练,又为何只能练到七成?
老仙人笑道:我教了大祚荣十三年,教育之功胜过父母,岂能不知他的来历?他只差一天就可达到十成功力,可惜半途而废,未能圆满。
大野勃惊呼道:原来是大哥的师父来了!恕晚辈有眼无珠。晚辈愿追随师父学道,请师父教我达到十成。
老仙人道:我和你并无师徒之缘,看你练得辛苦,特来略加点拨。道家的功法练到七成可以扶危济困,练到八成可以出将入相,练到九成可以登基称王,练到十成可以洞察天机。你这后生倒是勤奋得很,却不知练功也要有个仙人道场。这仙人居韵气稀薄,就算你练到血枯肉僵,也不会超过你大哥,还要在他的基础上打个折扣。
大野勃道:我苦练几十年,只想练到十成。既然前辈不肯收我为弟子,就请教我自学之术和自练之法。
老仙人道:你以为练到十成可以洞察天机是好事吗?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远的不说,只说大唐,当年玄宗皇帝李隆基迎张果于宫中,不知其岁数多大,只知其万事皆通。道士叶静能说,我知道张果的底细,可是说出来我必死,若陛下肯免冠跣足求张果救臣,臣即能活。皇帝答应了。叶能静就道破天机,说张果本是混沌初开时的一只白蝙蝠精,转**形,位列八仙。叶道士说罢,七窍流血,昏死在地。皇帝立即免冠跣足来到张果面前,请张果救叶道士一命。张果缓缓地说道,这小子多嘴多舌,胡言乱语,若不惩处,天地之间的玄机奥密岂不都被他败露了。皇帝再三恳求,张果却之不过,就把一碗圣水洒在叶道士的脸上,叶道士这才复活了。你要是泄露了天机,可没有张果来救你,将会损尽阳寿,立刻毙命。
大野勃道:晚辈记住了。

老仙人道:你能不能记住,也是天数,只能听天由命。我可以告诉你,要想练到十成,光有十成的愿望和十成的苦修还不行,必须要有个仙人道场为你提供神韵仙气。
大野勃道:那就请前辈指点,何处才是仙人道场?是不是我也要到千朵莲花山的仙人台上去练功才行?
老仙人道:不必去那么远,只要上白山即可。
大野勃道:前辈是让我上长白山去修练吗?
老仙人道:那也不必。只要到近在咫尺的小白山即可。
大野勃道:小白山在何处?请前辈细说。
半晌没有回音。大野勃抬头,才发现老仙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大野勃望空叩头拜谢,磕得石头咚咚作响。
这时听得老妻姜凤飞在耳边叫道:老爷快醒来!
大野勃睁开眼,见老妻姜凤飞在摇他的手臂,向他问道:老爷你这是怎么了,一个劲地叩头,磕得石头都震动了。
大野勃摸了摸额头,说道:可能是做了一个梦。好奇怪的梦。是大哥的师父丁令威来了!
姜凤飞笑道:那怎么可能?我看是你练得太入迷了。快起来吧。
大野勃道:是真的。我看得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一定是真的。丁仙师让我到小白山上去练功,还叮嘱我不可泄露天机。你知道小白山在哪里吗?
姜凤飞笑道:连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呢?
在野勃道:丁仙师说近在咫尺,一定不会太远。
姜凤飞道:也许渔民们能知道。让荣华去打听一下吧!
大荣华遵照父命到黑龙江沿岸的渔民中间去询问,果然有人指出了小白山的方位,就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与伯力城隔江相望的黑瞎子岛上。大荣华赶紧向父亲禀报了。
大野勃兴奋地说道:快去通知何大富,让他派人到黑瞎子岛的小白山上去筑个法坛,我要登山修练仙人功法。
何大富这些年一直做着庙尔州剌史,其实他的真正职责只有一个,就是照顾老王爷大野勃的生活起居。这天接到大荣华通知,立即带着衙役和劳工赶到黑瞎子岛。这岛本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处的一个三角洲,岛上并没有丛山峻岭,小白山其实是低矮的山丘,在三角洲上突兀耸立,倒显得格外高峻。何大富指挥衙役和劳工把山顶平整了,建起一座三层六级的露天法坛,高三尺,长宽各九尺,做为练功台。台下建一排石屋,用来做休息室和仓库。又以练功台为中心,沿着山势筑起一道五里长的围墙,朝东开一道正门,朝西开一道后门。
小白山法坛和石城建造完毕,八十五岁高龄的大野勃就迫不及待地搬到这里来练功。他登上小白山,放眼四望,心旷神怡。只见此山虽然不高,却有无穷神韵。从西面崇山峻岭中穿越深山峡谷而来的黑龙江,和从南面崇山峻岭中穿越峻岭森莽而来的乌苏里江,挟来亘古雷霆,拥护万千神奇,裹带天地风彩,从左右分掌之间奔腾而来,又从两掌拍合之处呼啸而去,就把这练功台衬托得格外神奇,俨然一座天造地设的仙人道场。
大野勃每天练功三课。夜课是子时至丑时,观天象;早课是巳时至午时,练仙功;晚课是申时至酉时,修道法。课余时间在石屋中休息,不准家人来打扰。家人送的饮食物品,只能放到石屋。大野勃深知自己的功力还不到六成,就要抓紧时间勤学苦练。他除了还在吃着人间食物穿着人间衣服,整个身心都已经和世俗凡间离得很远了。
转眼之间八年过去。九十三岁的活神仙大野勃,在小白山练功坛上修练得出神入化。这天他又来到坛上午夜观天,忽然觉得法眼大开,从那星云密布的昊天大幕中,看到了上下八千年的人间变幻,看到了纵横九万里的世态翻转。大野勃好像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好像自己化做了一颗慧星,自由自在地在时空中穿梭游走。啊!原来人间正道是这样的简单明了,五百年必有道兴魔衰,三百年必有改朝换代,一百年必有江山易主,三十年必有河东河西。
大野勃终于洞察了天机,这就表明他的功力已经达到十成了,几十年的修练终于获得了圆满的成果。他兴奋异常,就把饥渴困乏全都抛到脑后,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天空,观察着世界,就像翻阅一本浩如烟海的天书。他最关心的是大唐国和渤海国。他很快就看到了长江和黄河。在大唐国的屏幕上,他看到了武德皇帝的中原逐鹿,看到了贞观皇帝的治世辉煌,看到了武周女皇帝的另类插曲,看到了开元天宝皇帝的盛世繁荣。可是突然之间,天狼星泄出一道阴风邪气,袭向中原大地,转眼之间长江漂满了尸体,黄河染成了血色,幽燕大乱,河北大乱,山东大乱,大唐国被天狼星泄出的阴风邪气淹没了。
大野勃大吃一惊,急忙再看渤海国的屏幕,很快就找到了长白山和镜泊湖。他看到了高王开国,感到很亲切;看到了武王点兵,感到很熟悉;再看文王时,突然觉得身体轻飘飘地,心脾沉甸甸地,眼睛漠胡胡地,手足麻苏苏地。他已经七天七夜没有进过饮食,体力和精力全都耗尽了。他不由自主地倾身向前,额头触到了坛面,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